今天早上點開fb,看到了一則外國發生的醫療慘劇,外國某醫院的某醫生被病患家屬刺殺致死。加害人為何要刺殺醫生,真實原因已經不得知曉,有人猜測是因為醫生對沒辦法讓病患起死回生,也有人猜測是因為治療結果不如家屬預期,也有人猜測是因為對治療方式不滿。網路上皆是種種猜測和不確定,而我們能確定的,只有該名醫生已經回不來了。
這類事件其實不罕見,據統計,該國10年間有被媒體報導的醫院傷人案件多達600多件,這20年間,已經有超過50位醫生因此死亡。
我不知道我國有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但從國外的經歷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反思的地方呢?
首先是把【看醫生吃藥=健健康康】當作理所當然的思維。不知何時開始,有些人不把健康當作自己的事情,而看作是醫生或營養師的責任,認為自己或親人患病,只要看醫生或營養師就一定會(也一定要)恢復健康。
實際上,患者的康復是雙方配合的結果。如果不接受治療和飲食上的建議還討價還價,比如糖尿病患不願放棄冰淇淋、不改變飲食狀態吃多蔬菜,藥也不乖乖吃(說是怕有副作用),還嫌看診費很貴,造成病情惡化乃至病患離世卻責怪治療方沒有盡心盡力。這樣的邏輯,我想就算是華佗再世也會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