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168斷食法提高91%死亡率? 有被168轟炸了嗎? 是這樣的,美國心臟協會(AHA)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8小時限時飲食會使心血管死亡風險提高 91%】,文章內容還直接提到了168間歇性斷食法, 於是,各媒體就出現了諸如【美國心臟協會最新研究證明168斷食法提高91%死亡率】之類的新聞標題。 有人歡喜也有人愁,也有人裝到很義憤填膺那樣指責現代醫療沒事找事。 其實不論什麼情況,看到這種聳動的標題,最好都是花點時間找原文來看,再來判斷這消息是真是假,是不是有參考價值, 不用急,更不用看到標題就以為理解了一切。 . . . AHA是說,研究人員觀察了20078人並得出了做168可能會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91%的結論, 但這裡面有幾個問題,我娓娓道來: 1,他們分析了2003年到2018年這15年間,20078人的飲食樣本, 但168斷食法開始在全世界流行的時間是2015年前後,這代表這篇研究分析的樣本們的所謂8小時限時飲食並【不是自願行為】,更可能是因為生活形態被動形成的飲食形態,比如可能因為貧窮、加班到廢寢忘食、生病胃口不好等造成的, 而不是為了什麼養身和減肥; 然後這數據是2003到
網myth碎碎念 燕麥真的這麼恐怖? 呵呵呵,不學無術已經不足以描述這些人了, 來一條一條闢謠唄~ 1,各位知道含有皂苷的最出名的東西是什麼嗎? 答案是人蔘,人蔘皂苷的名頭響的咧~還越多越好咧~ 然後到燕麥就變成毒物,幾厲害~ 老話一句蛤~拋開劑量扯毒性就是扯蛋。 . . . 2,這只是用一個被人盜過無數遍的老舊影片來當作“證據”, 事實是你連那些被磁鐵吸著的金屬是不是拍影片的人自己加進去的都不知道, 但就算真的有重金屬也不是用這個方式來測的,是要用儀器test, 而且你以為所有重金屬都有磁性咩? 還有,【含有重金屬】和【重金屬中毒】是兩個不同概念,比如鐵也是重金屬,但同時也是身體必要的礦物質,攝入超過才會中毒。 或是要特定結構的重金屬才有毒性,比如三價鎘是有益的元素,六價鉻有毒。 ok? . . . 3,現在什麼農作物沒有農藥啊? 而麵粉姨推崇的稻米的農藥會比燕麥少? 還有這裡他們有提到燕麥是基因改造的(GMO),但其實燕麥目前都【沒有】GMO的品種。 還有啦,有GMO的農作物難道就代表他們同種的就都是GMO嗎? 那麵粉姨推薦的米是真的有GMO唷~那是說麵粉姨在推薦吃GMO食品咯?
網myth碎碎念 越甜的水果 vit c越低? vit C的正式名稱叫做ascorbic acid 抗壞血酸,味道確實是酸的,但是: vit C是酸的,不代表越酸的水果vit C越高; 不酸的水果也不代表vit C不高; 以前酸,現在不酸的水果,也不代表vit C減少了。 這是因為,水果的酸味是源自於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醋酸等,這些【有機酸】的濃度越高,種類越多,水果就越酸。 而vit C的含量和酸,跟這些酸比起來,基本微不足道。 . . . 其實【一般人】以為越酸的水果vit C越高,是一個誤會來的,因為商業廣告通常都會用檸檬和橙之類的柑橘類水果來代表vit C, 比如,柑橘類水果中,橙和檸檬的vit C算是很高了,含量是53mg / 100g, 但是番石榴的vit C含量是228mg / 100g,是橙和檸檬的4倍以上, 正常人應該都能吃的出來檸檬比番石榴酸得多的多吧? . . . 其次,越來越甜的水果我本身也不是很喜歡,
網myth碎碎念 考古與現今的差別 最近洪孩兒開啟新天賦,人類學和考古學,但一如既往的,是連半桶水都不到的程度。 這裡提個醒,壁畫裡面的人都沒有穿褲子,你也可以跟上; 壁畫裡面的人都沒有手機,你也可以跟上; in facts,壁畫那個年代的人類平均壽命35歲不到,你也可以跟上。 遠古人類飲食的話題有不少可以討論的地方,今天多說一點: 1,遠古人類是有天突然天上來了個神,發明了農業,人類才開始吃碳水的嗎? 當然不是,農業時代之前是【狩獵採集時代】,而不是純打獵,也就是除了捕獵動物,還有採集植物的果實和根莖可食部位,而植物來源的食物,主要提供的就是碳水。 所以動物和植物食物能提供的蛋白質、油脂、碳水類,這三者都是很重要的,並沒有說誰比誰高級。 也沒有說遠古人類只吃肉。 以遠古人類的牙齒來看,其實幾萬年前人類吃最多的還是植物,因為牙齒磨損的比較平整。 . . . 2,你會看到壁畫都是畫狩獵,主要是因為打獵的畫面【比較英勇】,而且【比較少見】, 少見的意思就是即便是在狩獵採集時代,這些場面也不是每天可以看到的。 比如外出狩獵還有分季節,比如雨季,動物比較容易留下腳印和痕跡,獵人比較容易追踪,同時氣溫比較低,
網myth碎碎念 大人水中毒 昨天說到小朋友水中毒的問題,而大人的情況則是每一小時喝超過1000ml, 是這個數字是因為腎的過濾效率大概是每分鐘16ml,一小時就大概是960ml,所以超過1000ml,中毒風險就提高了。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時候有些人喝超過也不會中毒,但也不代表你跟他一樣喝也不會中毒。 #水中毒 #劑量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寶寶不建議喝水? 首先,6個月以前寶寶因為都是喝奶的,所以確實【不建議】喝水,這一點沒錯, 但是這也要看量,切記,沒有看劑量就講毒,那是耍流氓。 因為新聞中沒有提到家婆究竟給寶寶喝了多少,所以我們也沒辦法確定是不是真的就是水中毒, 或是,家婆給的量根本不是所說的“一點點”, 或是,寶寶進醫院和長大後生病的原因可能跟水沒關係, 老實說,這3個情況都可能有。 . . . 另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新聞的評論區有很多人說有給過寶寶喝水都沒事,哪裡有這麼誇張? 我只能說,我們是說不建議喝水,因為沒必要,如果有必要的時候,4到6個月內的寶寶餐後給10到30ml是可以接受的(你可以拿量杯來看看,這其實很少), 4個月以下就真的不要給了, 記得,如果一定要給,要看情況,同時也要看量,超過了,【危險係數】就提高了。 #水中毒 #知識就是力量 #寶寶營養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5252091765/posts/788772813307781/?mibextid=rS40aB7S9Ucbxw6v食在分享的詳細說明
網myth碎碎念 黃豆的蛋白質 我實在告訴你們,gluten只對gluten intolerance的人有害,而對一般人來說,它就只是一種蛋白質而已, 而且,普通麵粉的gluten也就8~11%,最高含量的麵粉也就14%左右, 他們這個45%的數據不知道是夢到的還是骰骰子骰出來的。 #狐扯防彈衣 #麵粉 #知識就是力量 ps:黃豆身為蛋白質食物,蛋白質也“只”含36%,這不知道哪裡來的仙家牌麵粉單是麩質就超過黃豆的蛋白質含量了,還不飛天?
網myth碎碎念 小朋友蛀牙 【而不是什麼麥芽糊精】 你就算是都給小朋友喝鮮奶甚至是母奶,只要口腔衛生沒有照顧好,小朋友一樣會蛀牙。 這種找一個替死鬼來怪的做法,這幾年是越來越流行了蛤~ 不過我不是牙醫,我沒辦法教小朋友的牙齒保健,這部分歡迎牙醫朋友來分享,或是我之後找到願意分享的牙醫朋友再來分享也行。 #牙齒保健 #預防勝於治療 #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1274199506/posts/940842377968227/?mibextid=rS40aB7S9Ucbxw6v吐嘈加映
網myth碎碎念 第一口咬30下 電台時間比較緊沒辦法講太多,整理一下第一口花10秒咬30下的重點: 1,給你的頭腦足夠的反應時間,讓口水、胃酸、腸胃蠕動都做好準備,減少消化負擔 2,咀嚼次數可以幫助口水分泌,口水裡的澱粉酶可以幫助消化 3,吃飯很快的人可能這10秒內就已經吞3口食物了,就很容易在整個吃飯流程吃太多,增加熱量攝取 4、如果第一口有肉,30下也可以把肉咬到更小,消化負擔更進一步減小 5,當然最漂亮的是每一口都咬30下,但是每一餐每一口都30下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所以第一口就好。 #好好吃飯 #預防勝於治療 #先求有再求好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BZbJJxaUMNysoKUL/?mibextid=0VwfS7eight fm的節目內容
網myth碎碎念 吃菜大量會要洗腎? 先不論這位醫生有什麼爭議,我單就這個短影音的內容來討論就好,不然討論不完。 首先,分享這個短影音的人是要表達【吃菜洗腎】,但稍微仔細看就知道他是在講這些蔬菜如果【大量】【生吃】,就有可能造成腎壞掉。 所謂大量是600g, 一般人一天可以吃到300g我們都要偷笑了,你用【600g】來講蔬菜有害,那叫做 #被害妄想。 . . . 再來,短影音很容易被斷章取義,所以這種知識型的影片我們最好是去找原版的完整內容來看,於是我就看到了2個問題: 1,如果是短期吃過量某些食物造成的急性腎衰竭的洗腎應該是洗一段時間就可以了,不至於像報導說的那樣要【洗一輩子】, 2,醫生說的生吃案例我找不到,相似案例倒是有,比如2餐吃大量(沒有說多少)的馬齒莧後發生急性腎衰竭,但他是清炒來吃的,不是生吃, 另一個案例,是有十多年【自己抓草藥】來吃的習慣的大爺,有天肚子不舒服,就把馬齒莧煮水當水喝來【清熱解毒】,然後毒沒有解到,就進醫院了, 這兩個案例都不是生吃,也不是洗腎一輩子,而是洗腎一陣子之後腎功能恢復正常了就可以不用洗了。 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腎裡面有很多草酸鈣結晶,造成的腎出問題,所以確實是草酸
網myth碎碎念 汽水 開始喝了嗎? 要留意一點蛤~一天一罐就好。 #年菜 #汽水 #看標籤 https://www.instagram.com/.../siin.../3298988799046217699...ig有story可以看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829650688/posts/836022365202078/?mibextid=rS40aB7S9Ucbxw6v孕婦可以喝嗎?
網myth碎碎念 不學無術 麵粉姨之所以為麵粉姨,就是因為為了抹黑麵粉,麵粉姨可以張口就來, 其實要知道你的麵粉麵包炒麵有沒有黃麴毒素,很簡單的,做testing就可以了,但麵粉姨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無中生有,因為無中生有不用花錢就可以收穫韭菜,何樂而不為? 這裡吐嘈幾個點,讓你們可以用這篇垃圾文廢物利用,順著這些思路訓練自己的思維。 . . . 1,麵粉的價格有貴有便宜,那是因為有些有政府津貼,有些沒有, 漂白也不是為了掩蓋壞掉的事實,而是漂白可以延長保存期限,沒漂白的那些是更容易發霉和臭油的, 不要聽到漂白就害怕,麵粉的漂白是一種加速的熟成過程,就算沒有人工漂白,麵粉也是會慢慢變白的(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的所謂無漂白麵粉也通常是白色的)。 也因為沒有漂白比較容易壞,所以儲藏條件比較嚴格,倉儲壓力比較大,成本就比較高,於是就比較貴, 這跟有沒有發霉沒有必然關係。 還有,用價格來衡量產品品質在我國是不夠聰明的做法,覺得貴就是好的,是 #韭菜思維。 . . . 2,麵粉最常見的發霉原因是【儲藏不當】,而且是買了之後在家儲藏不當,廠家受到的監督比那些張口就來的人想像中的嚴, 所以只要你買回家後有
網myth碎碎念 超重與肥胖 有些50%讓人興奮,比如新年大減價 有些50%讓人氣憤,比如阿雞大減刑 有些50%讓人擔憂,比如體態大變型 總之,我國蟬聯東南亞最胖之國,而我們的教育一邊吃著加10包糖的sambal,一邊講吃肉會胖,鼓勵低脂奶,把脂肪當成洪水猛獸。 #肥胖最大的傷害是造成三高和心血管疾病 #而心血管疾病是第一名煞手 #癌症只是第二名 === 原報導:https://codeblue.galencentre.org/.../nhsi-2023-over.../...).
網myth碎碎念 三秒定律不靠譜? 吃飽得空,來認真一下, #三秒定律 “3 seconds rule”是說食物掉在地上如果三秒內拿起來還可以吃, 這個定律確實不靠譜,但也不是用這種方式來推翻的,因為這種培養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把原本【很少】的細菌,【培養】到肉眼可見的【多】。 紅色的部份是 #培養基,是供應營養和原料給細菌繁殖的地方, 上面那些圈圈圓圓圈圈則是細菌繁殖到一個數量後形成的群落,叫 #菌落, 每一個菌落在一開始可能只有單一一個細菌老祖宗,是經過營養,環境和時間的培養後,才長成這樣的。 . . . 所以,如果你是直接像吃布丁那樣舀圖片中的菌來吃(圖中這種培養基會加agar agar),那你很大可能會食物中毒,因為上面的菌【很多】,a lot。 但如果原本那塊掉在地上的食物的菌很少,那這【單兵】是熬不過你的口水和胃酸的,所以你根本不用擔心吃壞肚子。 (就像另一個場景,單兵和幾億士兵可以弄出人命的可能性是天差地別的) . . . 圖中的做法還有另一個問題:就算沒有掉在地上,食物表面上本來就有的菌也可能在幾天後造成這樣的效果, 甚至完全沒有食物,你把培養皿的蓋子打開幾分鐘,空氣中的落菌(在空氣中
網myth碎碎念 綠色的雞精粉? 第一次看到這種雞精粉是一兩年前在某國的視頻網站上,這鮮豔的綠色真的是震驚了我的小心臟, 跟一般人擔心的不一樣,這綠色其實不算人造色素,而是天然的蔬菜萃取物的顏色, 不過你不要誤會,這所謂蔬菜萃取物不是什麼抗氧化植化物什麼的,而是是從蔬菜中萃取出來的 #味素 成份,然後不特別處理掉綠色的部分而已。 比如分享的【素g粉】其實就是綠色的,而它的蔬菜ingredient是蘆薈、蘆筍、芹菜。 所以這種綠色雞精粉你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是【雞精粉+素g粉】調和成的【雞g粉】。 . . . 那麼,為什麼要弄成這綠色?據說是為了 #健康。 至於是因為綠色看起來健康,可以讓人加多點? 還是因為綠到不開胃,所以加少一點,從而達到健康的效果? 就不得而知了。 #知識就是力量 #吃貨日常 #shopping
網myth碎碎念 調味粉的鈉 試著比較這三者,你會發現其實並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的問題, 這些調味素的味道來源其實都是【氨基酸+鈉】,大家比較熟悉的【MSG】,是monosodium glutamate,也就是一個谷氨酸+一個鈉, 但調味素並不是只有MSG這一種,其他常見的還有肌苷酸鈉【IMP】和鳥苷酸鈉【GMP】,從名字也可以看得出來,它們是【肌苷酸+鈉】和【鳥苷酸+鈉】, 覺得很亂沒關係,總之上面提到的什麼酸都是氨基酸就對了,鈉則可以簡單理解為鹽,兩者合體就會形成鮮味,不同的氨基酸就會帶來不同的鮮味, 所以菜粉和g粉的味道跟味精吃起來有一點不一樣,那是因為它們的氨基酸種類不同,而不是誰比較天然的問題,in facts,味精也是發酵來的,然後再經過純化,所以味道更單純,而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憑空合成出來的。 . . . 而這張圖的重點是:【味精的鈉含量是這兩者的之間,比g粉高一點,比菜粉低一點】, 它們都屬於 #高鈉 的調味料,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某一個比較健康,所以可以加多一點,味道跟味精不一樣,所以可以吃多一點, 果真如此,你的鈉吃的會比吃味精還要多,
網myth碎碎念 認真思考 有粉絲來問我的,說某麵粉姨講的是不是真的, 所以我就到shopping mall去逛一圈,找了噴霧型的殺菌劑來看,並且拍照來解釋說:【那些殺菌劑並沒有說什麼保證去除的是異味,它保證的就是殺菌】。 . . . 可能會有人講認真就輸了,麵粉姨隨口掰出來的垃圾馬扁話就可以驅使我去花時間精力來證明她講的是亂吹, 但我是不這麼看啦,我的做法是給【實質證明】,證明它們並不是麵粉姨講的那樣,同時也是鼓勵大家自己親身去辨別真假, 不然如果我也只是給一句“沒有啦,她亂講的”,那你們一樣不算得到答案的。 那現在這樣,答案就很清晰了,對不?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親身驗證 ps:人家那亂吹的垃圾文都至少有10個分享蛤,你們知道怎麼做ho?
網myth碎碎念 影片剪輯內容邏輯 1,這是有問題的剪輯,比如【1921年白米法令】那段就重複了兩次。就算是要把精華片段放開頭吸引人,我覺得後面提到的心臟病會比較吸引眼球。 . . . 2,所謂的【1921年白米法令】是當年日本症腐出手【穩定市面上的米價】的政策,跟健康考量沒有關係, 所以他後面提到什麼米飯發霉造成心臟病的說法,不是穿鑿附會亂講,就是惡意剪輯。 . . . 3,原影片裡面提到的cardiac 【berri berri】是錯字,正確的名詞應該是【beri beri】,是vit B1的典型缺乏症【腳氣病】,嚴重的腳氣病會造成心臟病,或稱為【腳氣性心臟病】, 這應該是剪片軟體自己加字幕的AI辨識錯的,中文字幕也沒有提到腳氣病,只說這是心臟病,而那些號稱自己在分享醫學知識的人沒有發現這個錯誤,也沒有加上腳氣病的中文字幕,我猜,應該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懂。 . . . 4,抖陰或TT上的影片下載下來再加自己的logo再上到自己的地方,這不算分享,這叫【盜片】(不過這片應該也是被盜了無數次,反正會盜這片的人都是同一個level,不意外) . . . 5,幾千年老祖宗的智慧跟你講米飯隔夜要放冰箱?要24
網myth碎碎念 豬血低嘌呤 答案是:【因為嘌呤存在於細胞中的 #細胞核 ,而紅血球沒有細胞核】 所以血類食物是低嘌呤食物,怕尿酸和痛風的人也可以吃,沒問題。 當然,嘌呤低的是豬血本身,如果你的豬肉粉或是豬血湯的【湯】用的是大骨熬的,那湯本身的嘌呤一樣是頗高的,要小心。 #知識就是力量 #基礎生物學 #吃貨營養學 === https://www.facebook.com/.../pfbid0qydXTPKwEQJJpLsEJVSgPM...嘌呤如何造成痛風? https://www.facebook.com/.../pfbid03vTgsZuS5QVp6SbcszY28H...嘌呤哪裡來?關細胞核什麼事?
網myth碎碎念 芽菇是菇嗎? 芽菇是芽菇這種植物的【球莖】,並不是菇類蛤~ 按照營養的分類來看,芽菇是一種【澱粉類食物】, 順帶一提,菇類算是【蔬菜類】,只不過,炸芽菇和炸菇片的吸油率都是100%以上,所以在熱量上基本沒有很大差別,如果不懂得翻炸技巧,那就會吸入更多的油(我吃過,會讓你懷疑人生) 但如果很在意熱量,用烘或是氣炸鍋炸的,油和熱量就不會那麼高了,可以參考一下。 #怎麼上面的馬鈴薯有點性感 #吃貨日常 #年餅營養學
網myth碎碎念 蠔油成份 這兩瓶價格相差10塊,有人問我為什麼,答案【就在ingredient上】。 當然,仔細看我們還可以看到有增味劑(醬油那篇有詳細解釋),目前市面上我是沒有看到沒有加增味劑的,有的話還請告訴我。 另外還有增稠劑,【羥丙基磷酸二澱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澱粉,添加的目的也是顧名思義,就是讓蠔油的稠度提高,也可以起到乳化和穩定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讓蠔油保持一體性,不會分層。 吃都是可以吃的,沒有不可以,也基本沒有直接傷害。 #知識就是力量 #看標籤 #蠔油
網myth碎碎念 椰子油裡的結晶體? 這是椰油裡面的【飽和脂肪】結晶,在吹到冷氣的較低溫環境下,飽和脂肪就會凝固。 那這時候就有人問了,你不是每天都在講【椰油的飽和脂肪有95%以上】咩? 這很明顯沒有到95%呀,連9.5%都不懂有沒有喔~ . . . 確實,椰子油的飽和脂肪是95%,但是他們在裝瓶的時候就一定會有含量的差異, 簡單來說,就是飽和脂肪密度比較大,所以會在大桶的下面,那5%不到的不飽和脂肪密度比較小,就會在大桶的上面。 所以在裝瓶的後期,就會裝到不飽和脂肪比較多的那部份,所以飽和脂肪就少很多了。 . . . 所以這故事也是告訴我們: 我們每次講的數據啊~%啊~其實都是一個【宏觀概念】 我們可以用這個宏觀概念做宏觀的計算,但不建議用來做【精密的計算】(我覺得精算營養素和熱量是吃飽了撐著), 因為就連椰子油也可以每一瓶的飽和脂肪含量有所不同。 . . . 順帶一提,如果你要買椰子油,碰巧就遇到同一個牌子的椰子油大部分都凝結到白白硬硬了,有幾瓶是像這種只有一點凝結的, 那你可以選這些比較少凝結的。 放心,這些凝固的部份只要你買回家後,不要用冷氣吹他,它就會自己融化回透明的油了。 #三生
網myth碎碎念 pomace與extra virgin 差別 同樣都是olive oil,但一個是pomace,一個是extra virgin,等級就是天差地別。 extra virgin的意思就是初榨,by right內含的各種植化物、抗氧化物、vitamin都是最多的, 而pomace是【果渣】的意思,就是把油都基本榨完之後,在果渣中還有剩下一點點的油,再使用有機溶劑萃取出來的, 所以內含的那些植化物、抗氧化物、vitamin等都是基本沒有的了。 當然,這種油也還是可以吃,比如拿來高溫煎炸是OK的,也不會讓炸物有奇怪的味道,還可以標榜是橄欖油炸的, 只不過那些一般認為吃extra virgin橄欖油該有的那些好處就都基本沒有罷了。 #知識就是力量 #看懂營養標籤 #油
網myth碎碎念 醬油也有分味精和沒味精? 對我來說,醬油分2種,有味精或沒有味精的, 左邊那個,就是有味精的,“味精”對於大眾比較多直接指MSG,所以我比較喜歡用“增味劑”來表示,其中就包含MSG,還有另外兩個,disodium 5 inosinate和disodium 5 guanylate, 它們也算是廣義的味精。 直播有網友問到disodium 5 instigate應該是筆誤,所以我找半天也找不到那是什麼。 . . . 右邊那個,是沒有加味精的,基本上就屬於釀造的,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完成。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沒有味精的那種,因為味道比較細緻,也比較多元,而有味精那種比較【單調】。 . . . 什麼意思啊?有3種味精的,味道還比較單調? 這是因為,醬油在釀造過程中,酵素會分解黃豆中的蛋白質,形成各種胺基酸, 不同的胺基酸和鹽的組合,也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鮮味(umami)和風味,簡單來說就是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味精”,所以這裡面的味道不會只有3種罷了,只會更多。 這就是為什麼釀造的味道會更多變化, 而嚴格來說,釀造的裡面也還是會有味精,只不過就是發酵的時候自行產生的,
網myth碎碎念 雞蛋豆腐 答案是MSG,也就是味精。 . . . 當然,味精沒有不能吃啦, 我在直播中講我不吃這類雞蛋豆腐,是因為它的味道不合我的口味。 我比較喜歡雞蛋是雞蛋,豆腐是豆腐,並且是原味。 #知識就是力量 #shopping #你喜歡雞蛋豆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