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血壓

A collection of 5 posts

魚油也有膽固醇?
網myth碎碎念

魚油也有膽固醇?

魚油也有膽固醇,因為魚油也是動物製品,動物製品基本都有膽固醇 小知識:幾乎沒有膽固醇的動物食物是蛋白和海參。 . . 2,魚油不能降低膽固醇,但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這一好處才是可以減少心血管阻塞的風險的原因, . . 3,魚油的膽固醇和你想要降低的血膽固醇是基本不同的東西,所以吃魚油也不會提高膽固醇 . . 4,有吃清血藥血壓藥的人,不建議吃魚油,因為容易造成凝血不良,有些人手腳會出現黑青的斑。 如果一定要吃,請詢問你的醫生/藥劑師/營養師 . . 5,因為魚油一定是refined的,所以在我的體系內不算在好油的行列。 #知識就是力量 #魚油 #膽固醇

調味粉的鈉
網myth碎碎念

調味粉的鈉

試著比較這三者,你會發現其實並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的問題, 這些調味素的味道來源其實都是【氨基酸+鈉】,大家比較熟悉的【MSG】,是monosodium glutamate,也就是一個谷氨酸+一個鈉, 但調味素並不是只有MSG這一種,其他常見的還有肌苷酸鈉【IMP】和鳥苷酸鈉【GMP】,從名字也可以看得出來,它們是【肌苷酸+鈉】和【鳥苷酸+鈉】, 覺得很亂沒關係,總之上面提到的什麼酸都是氨基酸就對了,鈉則可以簡單理解為鹽,兩者合體就會形成鮮味,不同的氨基酸就會帶來不同的鮮味, 所以菜粉和g粉的味道跟味精吃起來有一點不一樣,那是因為它們的氨基酸種類不同,而不是誰比較天然的問題,in facts,味精也是發酵來的,然後再經過純化,所以味道更單純,而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憑空合成出來的。 . . . 而這張圖的重點是:【味精的鈉含量是這兩者的之間,比g粉高一點,比菜粉低一點】, 它們都屬於 #高鈉 的調味料,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某一個比較健康,所以可以加多一點,味道跟味精不一樣,所以可以吃多一點, 果真如此,你的鈉吃的會比吃味精還要多,

動脈瘤是一種瘤?
網myth碎碎念

動脈瘤是一種瘤?

越來越多沒頭沒腦的假科普了,這裡糾正一下。 #動脈瘤 雖然名字裡面有”瘤“,但並不是一種瘤,也不是一種癌症, 而是當某一個地方的血管的血管壁比較薄,比較薄就比較脆弱,在血液流動衝擊下就會“蓬”出一個囊,一個凸起的地方,【看起來】像是瘤罷了。 . . . 就如圖中那條rubber水pipe,因為那個地方比較薄,水過去的時候就會凸起來,而且什麼時候會爆開,沒人知道, 而當這條有問題的pipe天然就在你腦中的同時,如果血管整體不健康,血壓長期過高,那就會提高爆裂的風險, 所以腦動脈瘤又被叫做腦中的【不定時炸彈】。 只不過水pipe有問題很容易看出來,也隨時可以換,但如果這情況發生在腦血管中,就很難發現,治療難度也很大。 . . . 所以一般都是建議,如果長期有頭痛的問題,可以做個MRA 或 DSA 或 CT scan檢查,當然,詳情可以詢問你的醫生。 當然, 平常的飲食要均衡, 好油要吃, 要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膽固醇, 盡量保持心情放鬆, 適當的釋放負面壓力, 充足的睡眠,

香豔的奪命草莓
網myth碎碎念

香豔的奪命草莓

話說“秀恩愛,死的快”,各位知道這是種什麼死法嗎? 今天鯨魚就來給你們一篇深度剖析。下次種草莓的時候只要小心避開這裡,剩下的地方隨便種! --------------------------- 話說我們的身上有一處神秘的地方,它是我們血壓自主調控的一個前哨戰。 每當身體在刺激下血壓升高的時候,它總是能夠第一個發現,並且發出警告。通過刺激我們的副交感神經,讓我們身體各個部分配合,一起齊心協力將血壓維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 這一處地方就是我們的頸動脈竇 (Carotid Sinus)。頸動脈竇也是我們頸動脈的一部分,更是一處壓力感受器。它能感受到血管在血壓升高時所受到的牽張,並以這種方式來認定血壓的升高。 就像人工智能機器那樣,頸動脈竇不會自己變通。任何時候,只要頸動脈竇感受到牽張,它就會默認此時的血壓已經升高,然後通過副交感神經,讓全身上下都一起配合,將血壓壓低。 如果在種草莓的時候,大力吮吸的位置剛好是在頸側的中段,則很有可能我們其實是在給頸動脈竇下達錯誤的指令。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一旦頸動脈竇受到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