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加熱

A collection of 2 posts

遇熱後酒精還會在
網myth碎碎念

遇熱後酒精還會在

酒精確實遇熱會 #揮發,但因為酒裡面有水,酒跟水的親和性很高,加熱後酒精的揮發又會把熱能帶走, 所以煮食、直接把酒加熱、加熱水在酒裡等,這些看似會把酒精“煮掉”的做法,其實還是會保留不少的酒精, . . . 比如我曾經吃過 #客家雞酒,對,我沒寫錯,雞只是配角,主角是酒, 是直接用米酒去燉雞(對,沒有加水),我的湯才喝半碗就醉到臉紅紅了。就是因為就算經過長時間燉煮,湯裡面的酒精還保留很多,所以與其說是喝湯,不如說是喝酒。 (可能在燉煮期間因為各種原因水份揮發比酒精多,所以酒精濃度變得更高了) . . . 這故事是告訴我們,不能喝酒的人們(比如正在治療的癌症患者,或是小朋友), 不能因為酒精遇熱會揮發,就覺得拿來煮食就一定沒問題。 其實酒精殘留還是蠻多的。 . . . 【那為什麼酒精噴在手上,就會揮發的這麼快呢?】 那是因為噴在手上的時候,你可以想像酒精形成了一層膜,接觸空氣的 #表面積 會大很多,所以揮發的就比較快, 而且通常噴在手上的酒精濃度是75度,濃度越高,揮發的會越快, (這牽涉到濃度梯度和蒸氣壓的差別,不贅述) ps:酒精揮發的時候手上感覺涼涼的

好油
網myth碎碎念

好油

【注意,沒有業配】 這油是參加食品展拿到的芝麻油樣本, 我只是想說,這種包裝的油,還是用來淋食物吃會比較恰當,而不是拿來喝,甚至拿來吸, 理由很簡單, 1,因為我們身體對油的吸收效率其實不高,直接喝有可能浪費一部分, 2,你的油跟菜一起吃,還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吸收菜中的油溶性營養物質,然後油溶性營養物質又是抗氧化性很高的,可以減少一些外面吃到的過度加熱的油的一些負面影響 而如果你拿來直接喝,就少了這個好處。 #知識就是力量 #各種好油有自己特殊的風味 #食育 ps:這盤飯16.50。所以這是雜菜飯,不是經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