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理解

A collection of 5 posts

負氫離子
網myth碎碎念

負氫離子

以下內容是我【半年前】就放在【狐扯防彈衣】課程中的內容,因為最近問這個的人太多了,所以拿出來分享一下,對銷售、狐扯、洗腦有興趣的話,不妨考慮一下這個課程。 你看課程內的同學們半年前就知道這些宣傳有什麼問題了,這不只是贏在起跑點,簡直是直接就把你送到終點的前一步。 好,來,開始啦~ 。 。 。 我在直播中講過,化學,主要就是看結構的,結構是一樣的東西,不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他就是同樣的東西,這其實是普通的化學知識, 而化學學科還有一個地基一樣的概念,是【穩定】,而這個基礎中的基礎,我發現,更是那些仙家完全不懂的東西。 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東西都是化學組成的,如果不穩定,這個結構就會崩塌,或者是說,會自動的尋求穩定的狀態, 比如,一座偷工減料的危樓,直直站著對他而言是不穩定的,如果遇到一點風吹草動,比如風大一點,地震搖一下,這座危樓就會【崩塌】,蹋了的樓堆成一座小垃圾堆,這一堆,就是【穩定】的狀態, 下次有大風或是地震,這堆垃圾也不會改變形態,

有人說...
網myth碎碎念

有人說...

遇到的: 他:Guava的vit C比orange多,是最多vit C的水果,對嗎? 我::Guava的vit C確實比orange多,但是不是最多的, 我:最多的是卡卡杜梨,含量是1000~5000mg/100g,guava是228mg/100g,離最高還有一段距離。 他:你的資料哪裡來的? 我:食品資料庫food database 他:資料庫的就一定對嗎?你不覺得這有一點死讀書了嗎? 我:那你的這個資料是哪裡來的? 他:以前聽講的 === 我理解很多人很喜歡把questioning science is science掛在嘴上,但是為了質疑而質疑並不科學蛤。 #證據等級 #永遠都是別人聽講的最可信 #vitaminC === 順帶一提,orange 是 53mg/100g,確實稱不上高。

水被細胞直接吸收?
網myth碎碎念

水被細胞直接吸收?

最近有一些人來問一個什麼細胞什麼直接喝水的,查了一下,原來是某某神奇的水的另一個噱頭,是說【他們的水可以被細胞直接吸收的水】, 這就有點有趣,因為這就好像在說,【他們的錢是可以買東西的錢】那樣,是一句廢言,莫非我們的錢就不能買東西? 同理,難道我們平常喝的水就不會被細胞直接吸收?還要經過什麼手續?移民手續?要蓋passport了才可以進去細胞? . . . 這種話術其實很常見,就好像標榜【0膽固醇】的soy milk,它是真的0膽固醇,但其實所有豆漿都是0膽固醇,只不過它把這句廢話寫在包裝上而已。 當然,這是一種有心機的技巧(不然就不會一直被人使用了),這會讓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以為沒有寫這句廢話的soy milk就是有膽固醇的。 也因此就會有人以為這個水可以被細胞直接吸收,其他的水不會。 而且更棒的是,你不能講他錯,因為他也沒有騙人。你誤會,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我願稱之為【廢話營銷】。 . . . 這類神奇的水,有些人喝了後身體有改善,這大概率上是因為他們原本的問題就是喝很少水造成的,比如皮膚乾燥問題、尿酸問題、血糖問題、血壓問題等,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的,花了大錢買來

醫療不簡單
網myth碎碎念

醫療不簡單

這裡面爭論的點是什麼,其實我也沒辦法簡單的講出來,因為這是護理(護士)的專業領域,大家只需要知道術業有專攻,還有那樣的處理,也算是在 #處理症狀 就可以了。 . . . 最近又有網友和學生看到很多很好玩的言論來問我對不對,其實裡面10有89都是炒冷飯, 比如“現代醫學只會處理症狀,所以造成越來越多種沒聽過的疾病”, 比如“我們只要顧好先天免疫,就算後天免疫不足,也可以不被那些沒見過的病毒感染,所以只要提高免疫力,就可以百毒不侵”。 . . . 其實呢,這些言論,都是先小看人體,然後小看生命,再用他們平平無奇的想像力,去認為所謂【醫療】就應該是他們以為的模樣, 確實,現代醫學很多時候是在處理症狀,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有些症狀是直接就可以殺掉你的。 比如哮喘,一個大濕確實可以侃侃而談現代工業的發展造成哮喘的人口增加,然後口沫橫飛的批評工業發展,批評醫療只會給哮喘患者吸類固醇, 但如果一個哮喘病發的病人現在就在他面前,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以下開放留言) . . . 比如C病毒,一個勃士確實可以慈眉善目的講這個病毒死亡率不高,用不自然的方式去預防是一件為天地所不

研究要怎麼看?
網myth碎碎念

研究要怎麼看?

先向作者說一聲不好意思,這樣截圖分享是不得已的,但我覺得這很重要,可是如果只是單純分享,reach一定非常低,到時候看到的人更少,所以才出此下策。完整文章內容鏈接我會放在底下。 以下我加了一些自己的感覺、解釋和比喻,這些都是我個人的行為,若有任何不恰當之處,皆與原作者無關。 === 科學家為什麼要做研究?研究為什麼又要分等級?研究還要經過設計?研究結果還要做統計和分析? 其實就是為了避免“感覺”造成的誤會, 比如看到印度在使用ivermectin後確診病例下降,就“感覺”這是ivermectin的功勞, 就“感覺”這證明了ivermectin有效。 我們需要經過細看,才可以知道印度的病例下降和ivermectin的使用,其實並沒有因果關係,他們就只是剛好同時出現罷了。比如印度的病例下降是因為醫療崩潰的結果, 說真的,在那樣的環境之下,即使ivermectin真的有效,應該也沒有人有空去做完整的統計分析。 === 人類是感性的動物,所以如果想要知道一個理性的答案,那就要把感性的部分去除掉。 === 這篇文章有幾個點很重要,各位可以用心看看, 1,文中提到的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