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內容

A collection of 13 posts

是毒藥 別再share了
網myth碎碎念

是毒藥 別再share了

那個號稱的資格我是沒有聽過,內容也是各種有問題的言論,要說是毒藥一點都不為過。那篇東西其實就是踩著別人家的悲劇上位罷了,裡面那些錯誤連篇的字眼甚至比某報還惡劣。 如果你有share,再動動手指,刪掉吧,做一點社會責任。 可以的話,也舉報一下, 雖然這種亂來的東西阿Mark通常都會留著,但這是表達一種態度,也是對事主家人的一點尊重。 #心理專業也是重災區 #噁心

剪報內容
網myth碎碎念

剪報內容

這個圖問的人多到滿出來了,連我今早在hotel吃早餐,也看到uncle在用手機放大看。 簡而言之,這就是個幾年前的謠言,再用現代科技與狠活兒做出來的俗稱為“剪報”的東西。 要闢這謠言不容易,我會把mygopen的闢謠細節放在下面,有興趣的碰友可以自己看。 #胡扯防彈衣 #知識就是力量 #一邊說報紙已經沒有公信力了一邊把偽裝成報紙的謠言大傳特傳的人也是蠻厲害的

澄清事件
網myth碎碎念

澄清事件

其實這篇我不是很想寫的,因為基本很少人有興趣,內容又複雜,單單是在腦內構思要怎麼寫就已經花了我一個小時,寫完又花了我2個半小時, 但想到這個霉體報導的部分一定會被那些反苗苗瘋傳,然後中文霉體也很可能會瘋狂轉載,然後一定也會有人來問我,然後一定會有人想用那篇東西來打我的臉為我創造流量。所以我還是趁早寫一寫好了,等他們來了直接放link就好。 . . . 10月14號,波斯頓大學(BU)的團隊發表了一篇研究,主題是探討【Spike protein 在SARS-CoV-2 BA.1病毒中致病和抗原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 原本,這又是一個枯燥的標題和沒人關心的研究, 但是作者們在preprint版本裡面提到了一段話:【Omicron S-carrying virus inflicts severe disease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80%】(攜帶了這個S蛋白的Omicron病毒會造成嚴重症狀,並把死亡率提高到了80%) 這一下就炸鍋了。 . . . 先是在社交網站(應該是tweeter)有大量討論,然後就是霉體開始跟進大肆報導(新聞的來源都是網友

標題黨的詆毀
網myth碎碎念

標題黨的詆毀

在中國報的專欄,看到這樣的留言,我想了0.0002秒,不對呀~我沒有講到不好吧?我裡面都寫了【別擔心】【亞硝酸含量已經很低】之類的話,只要點開就能看到了吧? 之後我又想到,哎喲~應該是這兩位都沒有開通VIP吧,只怪我最近的專欄都是VIP的,沒花錢就看不到完整內容,但這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不怪他們。 可是,我又發現不對勁,因為我在一開始就寫了,這是【據說】,而且我的標題也有一個【?】呀~只要有受過小學等級的中文教育,應該是能理解這些語句的吧?這也很明顯的挑起讀者的好奇心,是寫作的基本技巧之一。 再看兩位的留言,語句並沒有什麼搞笑的錯誤,讀寫能力應該是沒問題的。 。 。 。 所以問題就來了,到底他們是為什麼會覺得我在詆毀泡菜呢?而且一個就算了,這還是一次兩個,不行,這絕非偶然! 於是我費盡九牛一毛之力,終於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應該是有一個宗教教派是【泡菜教】,只要一講到泡菜有不好,哪怕只要是疑問句,該教派就會派狂信者來捨身護航,不論是非,只盡詆毀之能事,不用口水把異教徒淹死不罷休。 對,一定是這樣。

新聞謠言
網myth碎碎念

新聞謠言

我之所以又會去上網看那麼多垃圾資訊,就是因為我記得這個謠言我之前看過。 所幸這一篇沒有桶裝水那篇這麼麻煩,因為只要你一search【一家三口 西瓜 中毒】,就直接會出現2017年搜胡的【謠言粉碎機】,直接就說這個是謠言。 然後呢,搜胡這一篇的謠言粉碎機呢,其實是“參考”2014年,【月半談網】的內容。 . . . 然後蛤,搜胡在2017年發了那篇講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中毒的謠言粉碎機,2022年6月30號,他們又發了一篇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中毒的“新聞”, 這之後,某國的、台灣的、我國的、連鄰國新加坡的各大小報章,加上一些內容農場也陸續的“報導”了這則“新聞”。 而各大媒體講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白鹿視頻】,有些媒體還講【根據白鹿視頻“報導”】 但你知道嗎? 白鹿視頻只是一個33萬粉的【抖音號】,這則所謂的“報導”只是一個放了很震撼的音樂、配兩張模糊不清的小朋友住院的照片、加上幾行字、29秒而已的短片罷了。 媽耶~這東西真的可以稱為新聞?這樣的內容輸出有資格稱為報導? . . . 只不過嘛,這個“

錯誤文案內容
網myth碎碎念

錯誤文案內容

一個短短的廣告,可以基本所有內容都錯到完,也是不容易呀~ 我都不懂寫這條文案的人,究竟是真的沒有知識只會亂掰? 還是這其實是有目的的過濾法了?用這種笑話來把一點點營養知識的基礎都沒有的target 過濾出來。 1,哪個食物沒有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啊? . . . 2,蘋果酸和檸檬酸不是氨基酸呀喂。。。 . . . 3,甘蔗並不是氨基酸的主要來源食物,氨基酸的主要來源食物是蛋白質類食物,還有五穀雜糧(所以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需要五穀雜糧) . . . 4,甘蔗不是氨基酸的食物來源,你吃幾kg的紅糖,得到的各種氨基酸加起來都比不上一粒雞蛋 . . . 5,氨基酸的作用是構成身體的組織,並不是加快人體代謝,更不用說幫助減肥。而且就算氨基酸可以減肥,吃雞蛋不是更好更快更有效率? . . . 6,想用紅糖來減肥,唯一途徑是把紅糖當作啞鈴 . . . 7,這裡我們終於找到一句對的了,就是【紅糖含有提供熱量的碳水化合物】。看到碳水化合物你就應該要知道了,只靠吃紅糖,你只會越吃越肥, 就好像有人跟你講“要用花錢來存錢”一樣荒唐(但好像還是有人信?) . . . 8,跟紅糖

被抄襲的專欄
網myth碎碎念

被抄襲的專欄

有網友來問這個是不是我寫的, 嗯。。。確實是我的內容,但是除了標題上有我的名字之外,剩下的東西都是copy paste我在中國報的專欄的,也沒有註明來自哪裡。 可能他們覺得抄襲不會壞了他們的風水、不會糟蹋他們的運勢,不會傷了他們的佛緣吧。 #不過這也算是另一種宣傳吧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81%8E%E9%80%99%E4%B9%9F%E7%AE%97%E6%98%AF%E5%8F%A6%E4%B8%80%E7%A8%AE%E5%AE%A3%E5%82%B3%E5%

標題及內容的不一致
網myth碎碎念

標題及內容的不一致

以下的內容,你們就當作故事來看就好,看得懂是你學到,看不懂我也不好再解釋什麼,所以不用問,問就是請你用腦多思考。 === 10多年前,台灣各媒體上出現很多無厘頭的【英國研究】,比如:英國研究情侶平均一年吵架312次、英國研究證明先有雞才有蛋、英國花16年研究發現,吃白米提高死亡率、英國研究發現老梗把妹有效, 有一小部分人有去追根究底,發現這其實是英國的廣告和行銷公司的行銷操作,先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把正經的研究扭曲解讀,做成fake news來製造流量,並在文末加上廣告商的廣告。 只不過當台灣的一些記者在分不清這是fake news的情況下,把“報導”中關於研究的部份截取出來,做成一個新聞,台灣民眾看到的就是一條條無厘頭的英國研究了。 那時候網路才剛剛發達,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這些其實只是廣告,所以非常容易直接相信出現在媒體上的東西。 但是很快的,因為這種報導真的是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當民眾回過神來, #英國研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B%B1%E5%9C%8B%E7%A0%94%

草菅人命
網myth碎碎念

草菅人命

已經看到有很多人用疑似幸災樂禍的態度在問“大馬拿到的那批會不會也是沒有被批准的呀?”“打了會不會死啊?”“草菅人命是嗎?” ok,來,先問你們一個問題,【WHO緊急批准的,重要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重要】,如果沒有WHO認證的那就是爛貨,打了會死, 那麼我提醒你們一下,中國的科興疫苗是今年的6月1號通過WHO的緊急批准使用的,然而在我國,科興是今年3月18號就開始打了。 那麼這些打了還沒有被WHO緊急批准的科興疫苗的人們,有事情嗎?難道這批疫苗就有問題?就沒有用?政府接受就是草菅人命? === 基本上,各國選用疫苗的標準,是由各國的批准程序決定的,各國的專家只要判斷沒有問題,可以使用,那就會給國民打。 而且,日本代工的AZ沒有被WHO批准緊急使用的原因是資料還沒有補齊,而不是因為有問題。 === 這樣的標題黨報導到底想幹嘛?懂的人都懂。 但是我國最近也才接受一批日本的AZ,然後你們就放這樣的標題黨出來,而且還加一句台灣打了AZ後死了多少人, 到底有沒有去弄清楚,打了疫苗後死的人有多少人是跟疫苗有關的? 這樣的煽動到底是對全民接種疫苗,快點擺脫疫情有利還是沒有利

都是標題的錯
網myth碎碎念

都是標題的錯

隨口就把問題癥結全部解釋完的那位,是我的同學,如果他答應show face我再露出他。 這報導其實就是很簡單的標題黨報導,雖然是說專門騙沒有空點進去看的人的, 但是這些人又往往有空用這樣的標題發表自己的偉論,什麼現在的麵包都是化學添加劑啦~日本名醫講吃麵包會乳癌啦~牛奶有毒不可以喝啦~ 之類的。 但是明明點進去看就可以看到是事主本來腎就天生有問題,還沒有照顧飲食,這樣當然是自找的。 === 說起來,我接到過一個類似的、天生腎有問題的case。 20出頭而已,他家人找我到醫院看他的,我試圖跟他講解飲食習慣的時候,他跟我講他的人生不可以沒有汽水,每天一定要喝汽水,每天一定要一瓶,一大瓶的那種。 所以我問你們啦,你可以講這完全是汽水的問題嗎? 然後再看回去這篇的主題,你可以講這完全是麵包和牛奶的問題嗎?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牛奶的錯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8%BD%E4%B9%8B%E5%8D%83%E9%8C%AF%E8%90%AC%E9%

報導製造的恐慌
網myth碎碎念

報導製造的恐慌

【這篇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會有點無聊】 看到這樣的報導標題,我已經養成了點進去看內容的習慣了, 主要就是看看他們到底打了多少人才中了9個,然後用這種斷章取義的方式來踩輝瑞,推AZ, 怎麼知道。。。 這篇報導根本沒有提到總共是多少人打了2劑輝瑞之後9人確診,只是寫已經有200多萬人打了輝瑞, 那這一點就有點奇怪了,因為標題是寫打了【2劑輝瑞】的,可是內容沒有寫【多少人】打了2劑,只寫了200多萬人【打了輝瑞】,這是有差別的,因為輝瑞要打2次,所以200多萬人打,並不代表200多萬人都打了2劑。 一個好一點的報導,應該要列出的重要數字,他們沒有列出,我皺了皺眉頭,覺得不對勁。 === 所以我就去網路上再找找看有沒有相關的新聞,英文的我找不到, 然後我看到中國的新浪的就有寫到,ok,好,原來是【10399559人打了2劑後,9人確診】, 但是,我的眉頭更皺了,因為我完全找不到韓國民眾【爭打AZ】的正規報導,我覺得,這一段很有可能是【有心人】自己加上去的。 === 我不認為中x報的小編會有這樣“製造新聞”的膽,於是我又再找了一下,發現到了台灣的今日x聞Nownxws,這兩篇

殺死病毒的模糊理解
網myth碎碎念

殺死病毒的模糊理解

看著這位主任醫生對這個號稱是日本發現的殺病毒新發現由衷的發出發現新大陸一般的笑容,我倍感欣慰,懷念起每次學習到新知識時心中的喜悅。 但是很遺憾,這位主任醫生講的所謂研究,充其量只是in vitro test(體外實驗),而且有沒有3重複都不知道,原本用多少病毒?病毒數怎麼計算的?都沒講。 根本就不能當作有效。 === 要不要我告訴你一個秘密?你把新冠病毒放進加了酒的水,病毒一樣會死哦~而且酒精濃度越高死越快,那是不是我們就要鼓勵喝58高粱蛤? 再退一步,就算是溫水而已,病毒一樣會死啦,之前都有分享過在液體(56°C水)中,病毒也頂多存活15分鐘, oh對,我們的胃聲布掌已經講過這個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 這故事告訴我們,職業不分貴賤,造謠不分學歷, 不論對方什麼職業,什麼學歷(或是什麼官位),我們都是看講的內容來判斷對錯的,這個世界“通才”很少,不同的專業之間一定有鴻溝, 比如這位主任醫生,從【醫生】跨到【營養】或【食品】的領域,不代表他就一定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