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噴霧

A collection of 3 posts

遇熱後酒精還會在
網myth碎碎念

遇熱後酒精還會在

酒精確實遇熱會 #揮發,但因為酒裡面有水,酒跟水的親和性很高,加熱後酒精的揮發又會把熱能帶走, 所以煮食、直接把酒加熱、加熱水在酒裡等,這些看似會把酒精“煮掉”的做法,其實還是會保留不少的酒精, . . . 比如我曾經吃過 #客家雞酒,對,我沒寫錯,雞只是配角,主角是酒, 是直接用米酒去燉雞(對,沒有加水),我的湯才喝半碗就醉到臉紅紅了。就是因為就算經過長時間燉煮,湯裡面的酒精還保留很多,所以與其說是喝湯,不如說是喝酒。 (可能在燉煮期間因為各種原因水份揮發比酒精多,所以酒精濃度變得更高了) . . . 這故事是告訴我們,不能喝酒的人們(比如正在治療的癌症患者,或是小朋友), 不能因為酒精遇熱會揮發,就覺得拿來煮食就一定沒問題。 其實酒精殘留還是蠻多的。 . . . 【那為什麼酒精噴在手上,就會揮發的這麼快呢?】 那是因為噴在手上的時候,你可以想像酒精形成了一層膜,接觸空氣的 #表面積 會大很多,所以揮發的就比較快, 而且通常噴在手上的酒精濃度是75度,濃度越高,揮發的會越快, (這牽涉到濃度梯度和蒸氣壓的差別,不贅述) ps:酒精揮發的時候手上感覺涼涼的

怎麼消毒?
網myth碎碎念

怎麼消毒?

前两天那篇消毒機的解釋還是有人說看不懂,或是抱怨我只是提出問題,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咳咳,其實解決方案我從去年就一直在講了,我這邊總結一下: 1,出門在外,就要戴口罩、保持人身距離,最重要的是不要用手摸臉上的任何一個器官, 我親眼看見過有人“全副武裝”,連防護服都穿了,然後用他戴著手套的手指伸進面罩裡揉他的眼睛, 假設他的手套上摸到了其他東西,上面有病毒,這樣病毒一樣可以從他的眼睛傳染進去。 我都懷疑他是不是來搞笑的。 . . . 2,出門回到家【立刻】【馬上】【直接】去洗澡(頭也要洗,ok?),換一身乾淨的衣服。 這樣就夠了。 而不是還在門口噴噴噴,還是裝什麼消毒水在門口淋,或是熏,這只是增加消毒水(不論什麼消毒水或是酒精)造成皮膚和人體黏膜過敏的機會罷了。 怕傳染給家裡人? 都講立刻馬上直接去洗澡了,那些從外面傳回家裡的,都是因為沒有馬上洗澡,而是在那邊磨磨蹭蹭,也就增加了身上的病毒(若有)傳給家裡人的機會。 . . . 3,住家內的消毒,就用消毒水用擦拭的方式消毒公共區域和把手就可以了,有條件的可以添購一台有hepa的空氣淨化器, 然後空氣淨化器是放在通風處,

消毒機器
網myth碎碎念

消毒機器

ok,首先,這種機器放消毒水來做霧化,可以消毒嗎? 簡單的答案是【可以的】。 但如果你看到這個答案就覺得好了、爽了、可以拼命用了,那你就是 #找死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9%BE%E6%AD%BB?__eep__=6&__tn__=*NK*F]。 所以這個【可以的】的答案是有 #前提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9%8D%E6%8F%90?__eep__=6&__tn__=*NK*F] 的。 === 你需要考量的前提有這幾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