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數量

A collection of 4 posts

香腸裡的亞硝酸鹽
網myth碎碎念

香腸裡的亞硝酸鹽

每次提到香腸,就會很自然的想起香腸是致癌食物,因為裡面有 #亞硝酸鹽, 但其實咧,亞硝酸鹽並不是直接造成癌症,而是要在特定的【條件】下生成 #亞硝胺,亞硝胺(Nitrosamine)這一類的致癌物質,注意,亞硝胺不是一個化學物質,他是一類化學物質,裡面有很多成員,其中也不乏2A級致癌物質。 這一點我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差別的那篇也有講過。 所以,單純的害怕亞硝酸鹽是不實際的,因為單純吃到食物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其實並不會有致癌的風險。 再說一次,他要變成【亞硝胺】類,才會致癌。 . . . 最新的一篇研究報告,是陽明交通大學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的林怡君副教授的團隊發表的,他們收集了近年的相關研究做了 #薈萃分析 meta-analysis,得出了【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本身除了不會直接致癌以外,還很可能【心血管】有【好處】的結論。 然後媒體在報導的時候特別強調:【香腸添加亞硝酸鹽竟非致癌物 最新研究: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這當然也是標題黨,但也不能說是完全錯(頂多算是比喻不恰當)

太多不一定好
網myth碎碎念

太多不一定好

有個很有智慧的人常說:【沒有東西是越多越好的,除了錢】 就連 #好的膽固醇 HDL也是這樣。 很多人就覺得HDL是越高越好的,但今天這篇就打了個臉。 這是JAMA新鮮出爐的研究報告,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發現HDL太多的人,心血管疾病患者(coronary artery dicease)的死亡率反而會比正常水平的HDL的人來的高。 正常範圍= 40~60 mg/dL (1~1.5 mmol/L)的,死亡率是11.26% 太多 = 80mg/dL (2 mmol/L)以上的死亡率是16.86% 目前是發現了有這個關係,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則還沒有答案,這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當然,不免俗的提醒一下,如果低於正常水平,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樣是比較高的。 #胆固醇 #心脏病 #好胆固醇 === 有人問我是不是偷別人的圖,我才發現原來右下角有小紅書的水印,

藥物別亂吃
網myth碎碎念

藥物別亂吃

一個2011年,奈及利亞的研究發現,385個蟠尾絲蟲感染者在比對使用ivermectin療程前和療程後,精蟲的品質和數量的差異,最後發現有85%的患者發生了殺精作用。 這還是治療寄生蟲的療程咧,你想像一下那些長期吃當預防COVID的那些人,他們的精蟲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 還記得,之前在講到ivermectin為什麼連獸醫都少開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會造成動物的精子減少。 但對於這一個疑問,我聽到的回應基本都是: 人跟動物一樣咩? (咳咳,很不巧,現在確實證明是一樣的) 有給人吃的版本,人吃的就不會有副作用。 (同一個成份就是同一種藥,不會說給動物的就有副作用,給人的就把副作用拿掉。如果可以拿掉,那早就拿掉了,動物的精蟲比人類的精蟲更有經濟價值) 這是抹黑罷了。 (這個老掉牙了,反正在他們眼裡只要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就是抹黑,包括這一篇研究他們一樣可以講是抹黑。) === 有趣的是,不曉得各位有沒有聽過疫苗會影響精子quality和精子減少的謠言?還說這是人類清洗計劃的一部分?沒錯,這都是同一批人傳的。 但是現在已經有研究證明疫苗不會影響精子quality和精子數量

接種人口比例
網myth碎碎念

接種人口比例

10%有很多嗎?老實說,真的不多。 在我們下面的泰國是6.39%,提醒一下,泰國人口是我們一倍,如果人數來看,泰國接種過疫苗的人比我們多100多萬(454萬), === 再打個比方,這個網站查不到台灣的,但我們可以從台灣的官方數據看到,他們已經打了855000+ 劑, 而我們從2月24號首相大人打第一劑開始到現在的3個多月,共打了327萬劑, 而台灣是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打到這個數量的,而且別忘了,台灣購買疫苗方面面對諸多情況,遠不如我們這邊那麼順利。 === 所以嘛。。。有人罵接種的很慢,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的打就去打了不要放飛機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C%89%E7%9A%84%E6%89%93%E5%B0%B1%E5%8E%BB%E6%89%93%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