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唾液

A collection of 2 posts

研究的可信度
網myth碎碎念

研究的可信度

是說有位加拿大的遺傳學家發表一個理論,說你吃一塊餅乾,慢慢咀嚼,計算秒數,看你什麼時候吃到甜味,以此來判斷你的唾液澱粉酶的分泌能力, 直到這邊還沒問題,原版的還甚至教你要重複兩次,這就有一點做研究的感覺(但其實做實驗研究是要重複3次,所以只是“感覺”) 但後續的解釋,也就是14秒以內吃到甜味,代表你是易瘦體質,碳水可以吃多一點;超過30秒就是易胖體質,碳水要吃少一點云云, 就都是瞎掰了。 . . . 他犯了一般人容易犯的錯:以為enzyme是把澱粉分解到不見掉,就不會吸收熱量, 事實是,【enzyme會分解碳水,但並不是把碳水分解到不見掉,而是把碳水分解成更容易吸收的葡萄糖】。 葡萄糖多的情況下,是更容易【吸收】過多的熱量,然後就會月巴, 而不是變成易瘦體質,所以後面那一套理論就全部都是錯的了。 (順帶一提,這短片的主講人講澱粉分解成【麥芽糖】,也是錯的) . . . 另外2個事實是: 1,就算你分泌口水的能力很差,我們的腸道也還是會分泌更多的澱粉酶,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你吃飯都是咬2下就吞,你上大號也不會看到白飯,因為你的小腸還可以消化那些飯, 而咬2下就吞

纖維磨成粉?
網myth碎碎念

纖維磨成粉?

纖維磨粉,你以為是磨到很細了,但其實它的微觀結構還是沒有改變,它還是纖維, 而我們吃麥下去,也不是因為我們的牙齒把麥磨成粉釋放出葡萄糖, 而是因為我們在咀嚼的同時,分泌出的口水中的 #唾液澱粉酶 還有腸道中的澱粉酶,可以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 澱粉酶這種酵素才是功臣。 . . . 話說,用口水分解澱粉的實驗我高中就有做過了, 所以這些人是連高中都不是理科的?理科都不是的還可以學醫?還是上課在睡覺? . . . 再說一點他們不知道的,纖維雖然屬於碳水化合物類,但對人體是不提供熱量的,這就是因為我們人類沒有可以消化纖維的酵素, 那麼,有沒有把纖維變成葡萄糖的天然辦法呢? 還是有的,我們人類雖然沒有這個酵素,但是我們的腸道菌有這個酵素,讓它們可以把纖維作為食物, 所以纖維對於維持腸道菌叢平衡也是很重要的。 . . . 而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中也有這些很多可以分泌纖維酵素的菌,可以把纖維分解成葡萄糖再讓身體吸收。 所以牛羊吃草就可以長大,不是因為它們每天都在把草磨粉蛤,而是因為它們體內就有那些可以幫助消化纖維以獲得能量的菌。 . . . 話說,小丑姨和欠錢叫主已經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