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各種鹽

聊到味精,就有人問所謂的“海鹽”,
ok,首先,海鹽的意思,就是從海來的鹽,對吧?
那其實我國的食鹽基本都是海來的,尤其是最便宜的那種,那些也都是海鹽。只不過他們沒有費事去多寫一個“sea”字,
這就跟我國的白糖基本都是甘蔗來的(外國有甜菜根做的),甚至連化學結構也都是蔗糖sucrose,但他們也都不會費事去寫”甘蔗糖“或是”蔗糖“,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這裡我們也就知道,這些多出來的形容詞(或是名詞)其實都是 #廢話營銷,是高級的玩法,他們沒有亂講就可以營造高級感,還可以讓消費者 #自己以為 別家的就不是從海來的鹽,不是從甘蔗來的糖,別人家的都是在實驗室有人穿著白袍一瓶一瓶這個藥水加那個藥水合成出來的鹽和糖。
(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做出來的,那應該要賣很貴很貴了,人工成本就擺在那邊啊~)
.
.
.
但我發現,這個營銷話術現在已經進化到消費者會自我解釋成所謂的海鹽是”沒有精緻化“的海鹽,
畢竟連林冠良都講了,油就要選沒有精緻化的,這樣才可以吃到裡面的各種營養素和植化物,對身體有好處,對吧?
所以沒有精緻化的海鹽,才有資格叫海鹽,普通那種幾毛錢一包還多事加了碘的鹽,就叫 #化學鹽,或是 #工業鹽,
但這只是大眾自以為的誤解罷了,真相在下面:
1,化學鹽和工業鹽是另一種東西,在化學的角度,只要是一個金屬離子和非金屬離子結合而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叫做鹽,比如中學化學課一定有看過的 #硫酸銅 也是一種“鹽”,
2,工業鹽則是從海水或礦中提取的鹽,甚至還有回收工業廢料中的鹽,只經過基本處理,內含的成分主要是我們一般吃的氯化鈉鹽,剩下還有很多其他化學鹽,可能也有重金屬。
.
.
.
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明白其實大家認為比較好的那種海鹽(還有很多人問的山鹽),在加工角度上會比普通白鹽更接近工業鹽(因為比較少精緻化),當然他們確實會保留比較多的礦物質,但是重金屬和污染物的保留也會同時增加,尤其是最近比較開始有人在意的 #塑料微粒,
所以每次有人來問鹽的問題,我都是回我用的就是最普通幾毛錢塊出錢的白鹽,因為這時候,簡單粗暴的精緻化反而是更好的。
這就跟你的魚油產品一樣,如果是沒有精緻化過的,就是不安全的,因為有可能會保留重金屬和化學污染物,甚至有公司自豪的說自己精緻化2次。
當然,我也不是說所有非精緻化的鹽就一定有污染物殘留,他們可能可以用相對先進的方式把大部分污染物去掉了再來製鹽,但是如果非精緻化鹽的公司可以提出自己的鹽沒有污染物殘留的檢驗報告,是可以提高我的購買慾望的,
而不是只是一味兒強調自己的海鹽來自哪一個純淨無污染的海域,
請問現在這粒地球上有哪一個海域真的是沒有污染的?
連瑪莉安娜海溝都已經被染指了,其他海域你真的放心?
.
.
.
那為什麼普通白鹽這麼便宜?都加工了,還比沒有加工的更便宜,這不科學啊?
這是因為普通白鹽是大批量生產的,產量高,就可以壓低成本,
而那些非精緻化的海鹽,產量低,人工貴,或是單純的品牌效應和心理拿捏,自然就比較貴了。
這就是我常講的,不要用價格判斷一個食材的好壞,尤其在我國,這是不太聰明的作法。
.
.
.
說這麼多,那我是不是就完全抵制非精緻海鹽呢?
當然不是,偶爾吃一些高級餐廳也還是會吃到的,只不過吃這些鹽,我在意的是它有什麼跟普通食鹽不一樣的風味,因為不同的礦物質比例是真的可以在舌頭上帶出不同的味道,
或是某些鹽的結晶不同,吃起來的味道也會不一樣,
對我來說,吃這裡鹽最重要的還是好不好吃,跟健不健康沒有關係。
因為他們說到底還是鹽,吃多一樣會高血壓,而那些礦物質,我們主要是從蔬菜水果蛋白質食物中攝取,而不是想著從某個神奇的鹽那邊來。
#知識就是力量
#鹽
#智商稅
作者:林冠良營養師Si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