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WHO又躺槍 話說,現在資訊發達,基本上WHO講的任何一句話都是有記錄的,連他們 #總幹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8%BD%E5%B9%B9%E4%BA%8B?epa=HASHTAG] 講的那些屁話也都一一留著, 所以如果某產品真的經過了WHO的認證,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是找得到的, 不要被幾個隨便打的字騙過去,去WHO官網找找看,如果沒有就是沒有,就跟WHO無關。 #帶腦看廣告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91%8A%E7%
網myth碎碎念 當故事看就好 1,這位【吳軍】,在city of hope沒有找到他的學歷,經歷,論文,研發團隊 那句【微生物學和腫瘤學研究】是亂寫的。 我覺得很有可能他只是被網路寫手隨便找來把話塞在他嘴裡的替死鬼。 = 2,目前所有關係到COVID-19的研究,沒有一篇是city of hope做的,裡面也沒有作者是吳軍(Jun Wu)的研究。 = 3,city of hope並不是美國最大的腫瘤醫院,他只是在Los Angeles的一個醫學中心而已。 = 4,包括vit C在內的抗氧化劑,連感冒都治不了,談何COVID-19? = 5,之前分享過,抗氧化劑吃太多會有反效果,你可能沒辦法治療疾病,反而還可能造成體內 #自由基變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7%94%B1%
網myth碎碎念 chlorine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那個碘液滴了vit C之後,被還原成透明的實驗,有些還會用泡麵來做,一樣視覺效果很強, 但換一個說法,就被人解釋成洗菜不應該要泡,不然菜會把自來水的chlorine吸掉,然後被你吃下去,就造成癌症。 洗菜不需要用浸泡,應該用流動的水的確是真的, 但跟這個“實驗”無關。 === 1,她用的那個所謂藥水是碘液(vit C實驗最常用的,視覺效果強) 2,碘液容易被氧化,是跟氧氣做反應,反應後的碘液本來就是那個顏色,而不是跟chlorine反應了才有那個顏色, 3,就跟常見的vit C的實驗一樣,只要碘液被vit C還原(或曰抗氧化)就會變透明, 4,浸菜會溶出菜裡面的抗氧化劑(包括vit C),抗氧化劑 #還原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2%84%E5%8E%9F?epa=
網myth碎碎念 礦物質 翻開 #元素週期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5%83%E7%B4%A0%E9%80%B1%E6%9C%9F%E8%A1%A8?epa=HASHTAG] ,這個星球上目前發現了#的元素,總共有118種, 人體所需的元素(若單純只看礦物質會更少),有28種, 對人體應該是安全的元素(若單純只看礦物質會更少),有71種。 既然這麼厲害,那麼你說說多出來的那些是什麼? === 不要跟我來“他們把礦物和礦物質搞混了而已”那一套,請自己去看 #礦物質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A4%A6%E7%89%
網myth碎碎念 腐乳之信不信 拜託,share之前想一下好嗎? 市售腐乳這麼咸,高血壓還常吃? 這些寫內容農場的,不只良心,連頭腦都沒有。 #誰信誰上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A%B0%E4%BF%A1%E8%AA%B0%E4%B8%8A%E8%BB%8A?epa=HASHTAG] #帶腦上網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4%B8%8A%E7%B6%B2%E7%B3%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看新聞 關於那個灌25L的水康復的案例,我只想知道在【這種時候】,有【誰】可以從【哪裡】一天找【25L】的水給他灌? 他會不會水中毒還是其次,知道嗎? #我已經盡量不去理這個傻逼報導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8%91%E5%B7%B2%E7%B6%93%E7%9B%A1%E9%87%8F%E4%B8%8D%E5%8E%BB%E7%90%86%E9%80%99%E5%80%8B%E5%82%
網myth碎碎念 噱頭篇-辟穀 你知道為什麼你要讀大學之前要讀小學和中學嗎? 因為你不可能讀了小學就會完所有大學的東西。 【初級】就可以達到全部效果? 你自己想一下有可能嗎? #帶腦看廣告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91%8A%E7%B3%BB%E5%88%97?epa=HASHTAG] #水魚過濾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0%B4%E9%AD%9A%E9%81%8E%E6%
網myth碎碎念 產品的ingredient記得要看! 網路上看到一個號稱是 #植物肉毒桿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4%8D%E7%89%A9%E8%82%89%E6%AF%92%E6%A1%BF%E8%8F%8C?epa=HASHTAG] 的產品, 這何止牛b,牛c都來了,這是跨物種的神奇之物啊~ 好奇之下,去找到了產品的網站,找到了產品的ingredient, 第1個是水,第2個是甘油,第3個是三山嵛酸甘油酯,一直要到第11個,才出現植物的成分,但還不是他們宣稱的主要成分, 一直到第25個成份,才出現他們宣稱的東西。 === 為什麼我會強調這些成份的排位? 因為ingredient主要都是放越多的放在越前面,之後再依序減少,也就是說【排序越後】的東西【放的越少】, 而這個他們當作招牌的植物萃取物在第2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