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風險

A collection of 53 posts

補充品的效果
網myth碎碎念

補充品的效果

熱騰騰的研究報告出爐,結論很簡單,就是【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給出的建議是: 1,vit E或beta carotene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預防不僅沒有效,而且還【有害】 2,multivitamin則是【沒有用】。 如果想看簡單版本的分析,可以看 @卖药佬 的,如果想要詳細一點的,可以看林慶順教授的。連結我都放在下面。 兩位都解釋的很清楚了,而我寫這篇是說說我的想法。 . . . 1,如果你有上過我的課,你會發現我最不推薦吃的東西就是multivitamin,我在課程中可能還會建議其他的補充劑,但唯獨就是不會建議去吃multivitamin。 因為multivitamin有2個問題,一,他看起來什麼都有,但其實並不完整,有些成份可能會【很低】,二,他因為很多東西,所以並不能【針對性】的去給缺乏某個營養的人做補充, 所以這報告出來,有些人就很不爽,就說multivitamin本來就有作用的,尤其對飲食做不到均衡的人【特別有意義】

憋尿
憋尿

憋尿

以下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每次要駕長途車的時候 只要多喝水 就會很擔心尿袋會爆掉 剛才我就是在車上 要等休息站 真的是忍得好痛苦 下次還是出門前先放完好 呼~ 時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 憋尿的次數越多的話 就很容易腎結石 或者會導致尿道感染 所以我會有尿就放 哈哈哈哈 憋尿一兩次其實也不會導致尿道感染 因為尿道感染主要的原因是細菌在尿道裡面繁殖 如果長期這樣的話 膀胱没有空的話 細菌會在尿道那裡滋生 所以還是有這樣的風險 我們的膀胱其實是一個很有伸縮性的器官 好像氣球 所以人長越大膀胱就會越大 可以存的尿越多 但是膀胱小的也不要擔心 喝點水就要跑廁所 其實我們可以訓練膀胱hold着尿的能力 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控制什麼時候要上厕所 正常的大人是可以憋大概2杯的量 可是也是因人而異的 可是如果長期一直憋尿 還是會有一些健康上的風險 例如說 前列腺腫大 神經源性膀胱 腎臟疾病 等等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 為了不要憋尿 或者是不要上廁所 就少喝水 這樣反而會更容易得腎結石 因為身體沒辦法把身體的廢物排出體外 有没有懷疑過 我忍著忍著那個尿去那裡了? 其實這些尿没有重新被吸收回去身體

疫苗補加劑
網myth碎碎念

疫苗補加劑

我之前提出某國釋放出的相關資訊太少,有太多不明朗的地方,而且沒辦法像其他疫苗那樣接受大眾點評,我講多一點,就會被攻擊,所以嘛,既然他們都不講道理了,那我也不用給面子了, 好,來,基本上你就把這前兩針科興當作現在已經沒有用了就好了,所以現在的加強針,算是重新打一個對於科興疫苗來說是不認識的病毒的疫苗。 很簡單,如果科興可以應對現在的疫情,那西安就不需要封城了(當然,中國的政策不一樣,但下面會繼續說到),所以,之後要求打第4針(也就是2針科興+2針輝瑞)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 . . 說回來,這樣可不可以說,這證明傳統技術的疫苗效果比較差?其實我覺得不應該這樣看,目前比較正確的判斷應該是傳統技術的疫苗,不適合用在這個Covid病毒上。 其實呢,我覺得,不論在哪一個領域,技術的百花齊放都是有好處的,有的選擇,無論如何都是好過孤注一擲的。 而且科興疫苗一開始還是有效果的,只不過covid的變種太快,這不是滅活疫苗抓得住的,對於穩定性高的病毒種類,則還是有很好的效果,畢竟我們小時候打的也主要是傳統的。 . . . 那麼講到混打,大家最看重的副作用問題,應該怎麼看? 我只能說,基

咖啡會提高膽固醇?
網myth碎碎念

咖啡會提高膽固醇?

在 #食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9F%E5%9C%A8?__eep__=6&__tn__=*NK*F] 分享的那篇龍蝦vs膽固醇的科普漫畫中,有一位網友留言問到:【咖啡中含有2種油,分別是Cafestol(咖啡醇) 和 Kahweol(咖啡豆醇),這2個物質可能會提高膽固醇,請問應該怎麼辦?】 ok,如果你很忙,那就記得:【咖啡還是可以喝的,適量就好】,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前因後果,可以往下看。 . . . 首先,我特別去找了一下這個說法的源頭,確實是有研究的: 1983年有一篇研究【The Tromsø Heart Study — Does Coffee Raise Serum Cholesterol?】是最先提到咖啡和膽固醇的效果的研究,

茶與咖啡
網myth碎碎念

茶與咖啡

這個研究是真的,他們追踪了365682個50~74歲的人11年多,最後發現有喝茶和咖啡的習慣的人,失智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不少。 這間中的原因有可能是茶和咖啡內的 #植化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4%8D%E5%8C%96%E7%89%A9?__eep__=6&__tn__=*NK*F] 的抗氧化和抗發炎效益, 而且這個研究中發現效果最好的是喝【茶和咖啡】的人,這也是多元化的意思,不把單一一種飲料當作仙丹,各種好的飲料都喝,效果是最好的。 . . . 然而,這篇報導下面我們可以看到井底之蛙們看到茶和咖啡就高潮, 留的言都是什麼最後沒有失智但是腎壞掉啦~ 喝這麼多最後糖尿病打胰島素度日啦~ 他自己有喝咖啡的習慣結果上禮拜才小中風入院啦~ 非常有趣。 . . . 當然,這裡講的是純的茶和咖啡,並不是那種半杯煉奶的teh、kopi 冰、或是那種用糖和margarine炒出來的白咖啡。 而且,我的習慣是找這種研究的原文來看, 然後我發現到另一個好玩的地方, 因為這篇報導一開始是講這個研究是“

第三針 加強劑
網myth碎碎念

第三針 加強劑

其實很簡單,如果你打的第三針是同一個牌子的,那就叫做【第三針】, 如果是不同牌子的,那就叫【加強劑】,也就是【混打】。 === 為什麽要打第三針? 是因為打疫苗之後抗體含量會隨時間下降,理論上越年長,下降的情況越快, 順便提一下,就算是【沒有打疫苗】感染後得到的抗體,一樣會隨時間下降,在還沒有疫苗之前就一直有有人中了之後又中,好了之後還中的報導,主要就是抗體下降造成的。 然後希望你不要天真的說:“你看,都可以接二連三的中,代表covid根本就不恐怖嘛~” 還有更多人是中了一次就走了,你沒有看到罷了。 === 至於為什麽要混,主要有幾個原因: 1,有數據顯示混打效果比較好,但有數據的主要是AZ、Moderna、Pfizer的,科興混Pfizer的其實沒有明確的數據。 . . . 但目前混打了也沒有看到有出現什麼嚴重的副作用,主要聽說的都是人會比較累而已。那麼有沒有可能因為一些奇妙的因素,讓混打之後發生的死亡案例沒有被報導出來呢? 這個可以放心,如果混打之後有發生死亡案例(不論有關或沒有關),一定都會有大肆的報導的。有關就是勁爆大件事,就算沒有關也有很高的流量價值

大豆分離蛋白
網myth碎碎念

大豆分離蛋白

我就奇怪為什麼這幾天我課程內大豆異黃酮是不是有害的問題一下子多了非常多, 原來是因為網路上出了一篇紅文,幾百個人share,但其實只要仔細看,你就可以發現他裡面的內容是前言不對後語的,要嘛是那位作者不懂從哪裡抄來然後自己做加工的,要嘛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來講解一下,這一篇他的原意是叫大家小心素食產品中的大豆分離蛋白,之後還放了一些素食產品,上面有大豆分離蛋白的,講這個不可以吃。 但是蛤~他一邊講大豆分離蛋白是經過手法把所有東西都分離掉了,只剩下蛋白質, 一邊又講,某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大豆異黃酮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E7%95%B0%E9%BB%83%E9%85%AE?__eep__=6&__tn__=*NK*F] 有致癌作用, 所以大豆分離蛋白是有害的。 **ok,各位想一下,如果 #大豆分離蛋白 [https: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網myth碎碎念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有網友問我,他看到我前幾篇文章有講到反式脂肪不好,但是他去查了之後,發現反式脂肪並不是致癌物,還聽說反式脂肪可以提高油脂的穩定性,其實是好的, 所以來問我是不是講錯了。 === 嗯。。。沒錯,反式脂肪並沒有被WHO列為致癌物質,但這跟它對健康會不會有傷害,是兩碼子事。 就好像有個毒販他從來不打人,你不能因此就講他其實是好人,是一樣的道理。 壞人可以有很多面向的壞,並不可以只看一個角度就講他沒有問題。 === 反式脂肪是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可致癌罷,當然,這個“證據不足”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是證明它會致癌的研究很少人做,其二,是它確實有可能是清白的,並不會致癌。 但是這都不影響反式脂肪是“壞的脂肪”的判斷,因為反式脂肪是早已經被確定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而且,其實全世界各國都差不多,造成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並不是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各種癌的總和) 算是第二名。所以反式脂肪致不致癌,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那些禁反式脂肪的國家主要也是看中它對心血管疾病的“貢獻”,而不是癌症的部分。 === 還有一個是大家常搞混的,以為氫化植物油就一定有反式脂肪。 這

自律
網myth碎碎念

自律

其實從之前的經驗就知道了,會自律的人早就自律了,不會自律的人,你一直喊他們自律一樣沒有用。 所以怕死的我,還是不會這麼快就跨州,因為算起來一定是剛開放的這段期間風險最大。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我本來就不喜歡人群,所以我受得了這種沒有跟很多其他不認識的人類接觸的生活方式。 === 開放的背後是一筆經濟賬。只能說是在經濟負擔和醫療負擔的相權衡之下,他們選擇了處理經濟負擔,當然,一直關下去也不是辦法(何況本來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關法)。 只不過希望大家記得,這絕對不是因為疫情已經過去了,也不是因為這個病毒已經普通感冒化了。 大家自我提醒就好,還有防疫還是要做夠做對。 #預防勝於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0%90%E9%98%B2%E5%8B%9D%E6%96%BC%E6%B2%BB%E7%99%82?__eep__=6&__tn__=*NK*F] #離疫情真的過去還有一哩路

乳癌覺醒月
網myth碎碎念

乳癌覺醒月

10月是乳癌覺醒月。 今天來分享一個跟最常聽到的環境荷爾蒙和遺傳因素不同的乳癌風險,乳房的緻密程度Breast Density。 有些翻譯會說是乳房 #密度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F%86%E5%BA%A6?__eep__=6&__tn__=*NK*F] ,我是覺得這會讓人以為“比較結實、比較挺的乳房密度比較大,所以乳癌風險就比較高”, 但實際上乳房緻密程度是乳房內部的乳腺組織的多寡決定的,跟乳房的大小、形狀、彈性等都沒有直接關係。 (ps:但是乳房緻密度會隨著年齡和生產次數的增加逐步減少,而哺乳會增加乳房緻密度,但是哺乳會從另一個方向降低乳癌風險) 簡而言之,這是要做乳房x光檢查才知道的,摸是摸不出來的,看這篇也可以避免被騙財騙色的江湖佬騙。 === 比如圖中看到的,做乳房x光檢查呈像中顏色最白的部分,就就是 #乳腺組織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9%B3%

煮菜會提高肺癌的機會?
網myth碎碎念

煮菜會提高肺癌的機會?

話說,這篇只要用“煮一頓 兩包煙”就可以找得到原文報導和各種內容農場的“轉發“,內容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然後我還發現一些問題, 首先,這一些文章的一開始一定是說【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青年、中年女性長期待在廚房做菜,吸入高溫油煙,罹患肺癌的機率增加2~3倍】 然後我就去查【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和【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找不到這個研究。基本上只找得到千篇一律的copy paste,那個研究可能太隱秘了,所以如果有哪位有識之士找到了,可以傳來看看。 不過找不到也問題不大,因為這篇“研究”其實也沒有提到抽幾包煙的問題,只是講肺癌機率增加2~3倍。 === 接著,同一篇就會有另一段,寫說【台灣研究發現,烹調中不使用排風裝置的家庭主婦,肺癌風險增加3.2~12.2倍,做一頓飯等於吸入了兩包煙】 ok,這裡才正式算是有提到兩包煙的事情, 但是這裡就很奇怪了,上面跟你講肺癌機會提高2~3倍,

青光眼——關燈玩手機會瞎
網myth碎碎念

青光眼——關燈玩手機會瞎

有多少人晚上睡前關燈後還繼續刷手機的?不就睡就全身不舒服。 不想睡,這大概就是現代青年的宿命吧。 雖然說趴著被窩裡關燈玩手機很爽,但其實真的會傷害眼睛的。別說鯨魚沒記憶,關燈手機就是青光眼的玩誘因一個。 ---------------------------------- 要知道為什麼關燈玩電話能促進青光眼的發生,那就需要先來講講青光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青光眼是一種由於眼內壓過大而引起視神經病變的疾病。大家應該知道眼球並不是一個完全固態的器官。眼球的中間其實是液態的,被透明膠狀的房水和玻璃體充滿著,並且自成循環。 如果這個主管房水進出眼球的循環中的任一環節出錯,並導致眼球內的房水無法流出,或者流入量過大的時候,眼球的內部就會像一個被充滿空氣的氣球那樣充滿壓力。 毫無疑問,眼球內的各個組織也都會因為眼內壓力過大而受到壓迫。當壓迫的傷害足夠大時,就能夠進一步損傷組織功能,則症狀也會隨之出現,比如失明。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能明白,房水的流動就是青光眼的關鍵。而恰好,在昏暗光線下瞳孔的擴張就會影響房水流出,並促進眼壓升高的一大因素。這就是為什麼關燈玩手機被歸類為青光眼發生的

beta carotene
網myth碎碎念

beta carotene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我講課,講到吸煙者長期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可能會提高肺癌風險, 有一位聽眾問:那是不是有抽煙的人就不要吃含beta carotene比較多的食物比較好? 我:應該是教他戒煙會比較好。 === 沒錯,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會提高吸煙者的肺癌風險, 那麼,多少才算多?目前沒有定論,因為beta carotene連RDI 和UL都沒有,但基本就不要超過20mg一天就算是ok的,因為做的研究都是以20~30mg以上來做的。 那麼有抽煙是不是需要避開含有beta carotene的食物呢? 也不是,因為會攝取過多的通常只有supplement,正常食物的話要吃到過多是有難度的,比如100g的紅蘿蔔,beta carotene的含量是8mg左右,如果是20mg的限制,那一天可以吃到250g的紅蘿蔔。如果再算上消化代謝率,可能還可以吃更多。 要一個人長期這樣吃基本是很難的。 === 另外一個問題,有吸煙+過量beta carotene會提高肺癌風險,那是不是代表有肺癌的人就要避免beta carotene的食物了呢? 當然也不是,因為這

牢騷文
網myth碎碎念

牢騷文

因為我身邊又有認識的人堅決不打疫苗,然後中了,現在在icu,情況很不樂觀,然後他的老爸爸也被他傳到,先去天上等他了。 我心情很差。 再說一次,沒有想要說服那些人的意思,我就是發個牢騷,順便解釋一下這個社會還有這種黑暗面正在運作罷了。 === 這種group是很單向的, 打了疫苗之後沒事的人不會特別說自己沒事,但是打了之後只要發生任何一點不舒服,就可以被收納在這種group裡面, 而且這種group是很【排外】的,你如果在裡面說一句他們要反對的東西的好,你速速的就會被踢出去,或是被群起而攻, 這種單向性和排外性,會讓留在裡面的人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在group裡面看到的就是全部真相的錯覺。 === 而這種所謂的【副作用交流群】,他們的目的真的就是為了找出真相嗎? eh。。。我只能說,要找真相是需要方法的,而不是拿著自己相信的東西,然後拒絕一切其他的說法, 所以我研判這種群的最終目的跟昨天那篇講的,是一致的。 === 還有,如果目的是找到真相,那好好溝通應該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對吧? 比如你們看國燴,沒有好好講話,都是pakiu來pakiu去,diam來diam

慢性自殺
網myth碎碎念

慢性自殺

來點輕鬆的,WFH的終極後遺症--慢性自殺。 久坐,就代表着你會坐很久(廢話),同時也代表你很少起來活動, 很少起來活動,你就會缺乏運動,同時,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你就會有一部分的肌肉緊繃,沒辦法放鬆, 同時也會有另一部分的肌肉會承受長時間的壓迫,血液循環因此不良。 === 因此,你的肩膀會僵硬、椎間盤容易受傷、手臂血液循環不良、還容易造成痔瘡(鯨魚有寫過這篇) 如果你的電腦角度還是偏下的,還會壓迫頸椎、造成駝背、呼吸不順、造成缺氧。 眼睛長時間看熒幕,視力也會受影響。 缺乏運動,還不說肥胖,最輕微也會造成血壓不良、血管不健康、提高中風和心臟病等的風險。 === 聽過 #經濟艙綜合症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6%93%E6%BF%9F%E8%89%99%E7%

流感的死亡率
網myth碎碎念

流感的死亡率

此文一出,就有酸民講,三歲小孩都知道普通感冒不會死人, 嗯。。。其實感冒會死人,根據WHO原本提供的數據(現在WHO已經拿下來了,這是我之前記下來的): 1889年的亞洲和俄羅斯流感死了100萬人, 1918年西班牙流感死了5000萬~1億人, 1957的亞洲流感 死了100~150萬人, 1968年香港流感死了75~100萬人, 1977年俄國流感死了70萬人, 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H1N1死了105700~395600人。 這些都是H1N1,H3N8,H2N2,H3N2之類的流感,這些都屬於A型流感,因為變異性較大,傳播範圍廣,感染的人多,所以死的人也多,算起來,死亡率都在0.1~0.2%左右,只有西班牙大流感(不是西班牙大蒼蠅har)是2%。 當然,上述數據因為年代關係,是有可能還有很多沒有算進去的。 === 有A型流感,就有B型流感,B的不同主要是變異性較小,傳播範圍比較小。 上面提到那種隨便就幾百萬起跳的,都是【某一種】流感的超級大流行,可以看作是特例,而在covid年代之前,

疫苗風險數據
網myth碎碎念

疫苗風險數據

I am sorry for her loss,但是,數據確實是有的,只不過,是美國的FDA和CDC的數據,不是我國的。 平心而論,我覺得FDA和CDC的數據已經足夠可靠了,當然,如果一定要我國的,我這裡就沒有了。 而且事主打的也是Pfizer,所以用美國的數據最準。 === 大家可能還記得幾個月前還在吵懷孕和哺乳能不能打疫苗的事情,然後過幾天就說可以了,但只有Pfizer可以,根據的就是這個數據, 當時候我國的疫苗,只有Pfizer有數據(FDA和CDC的數據是Pfizer和Mordena都安全),所以那時候只開放Pfizer給孕婦和哺乳婦打。 === 那數據怎麼說? === 報告的數據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V-SAFE,一個是VAERS, V-safe的數據,827人裡, 115 人 (13.9%) 流產 712 人 (86.1%) 活產 其中,早產兒(9.4%) 小於胎齡兒(SGA)(3.2%

長針眼?你是不是偷看別人洗澡!
網myth碎碎念

長針眼?你是不是偷看別人洗澡!

小時候家里有人長針眼,鯨魚最常聽到的就是這一句。 那時候很天真,認真地想了很久到底為什麼偷看人洗澡會長針眼。心裡半信半疑,總覺得哪裏不對勁。 相信如果我現在去問家裡長輩到底為什麼會長針眼,他們應該也還是會給我一樣的答案——你偷看人洗澡。 ------------------------------------ Google講,針眼就是臉腺炎或麥粒腫 (Hordeolum/stye)的俗稱。 但是鯨魚相信大家講針眼的時候,泛指的應該就是眼皮上面長了一粒紅紅的東西,可能痛、也可能不痛。 那麼其實痛的才是Hordeolum,而不痛的則是叫臉板腺囊腫或霰(xiàn)粒腫(Chalazion)的東西。 我們今天就來講這兩個東西。 Chalazion和Hordeolum其實其实病理機制非常相似,它們两个兩個出現問題的地方都是眼睑下的皮脂腺。 差别只是在於Chalazion是因分泌物潴留而導致的腺體堵塞;而Hordeolum則是腺體被細胞感染。 他們的診斷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有没有疼痛或膿的出現。如果是有膿或出現疼痛的話,則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說診斷更傾向於Hordeolu

建議不要吃
網myth碎碎念

建議不要吃

聽到不少“建議”,如果擔心打AZ的血栓風險,在打之前可以吃Aspirin(阿斯匹靈),因為據說Aspirin可以減少血管阻塞的風險, 我個人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做, 因為: 1,AZ的血栓是【靜脈】血栓,Asipirin針對的是【動脈】血栓,這是兩回事, 2,一個沒有事情的人懵丁丁吃Aspirin,只是懵丁丁增加 #出血性中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7%BA%E8%A1%80%E6%80%A7%E4%B8%AD%E9%A2%A8?__eep__=6&__tn__=*NK*F] 的風險, 3,AZ疫苗的血栓風險是0.0004%,Aspirin的出血性中風的風險是0.

基因檢測真的值得做嗎?
網myth碎碎念

基因檢測真的值得做嗎?

應該是最近的廣告打到很大,所以一直有人來問我基因檢測值得做嗎? 這邊統一回答, 我個人有做過,蠻多年前了,現在我國流行的那幾個那時候還沒有進來,做的目的是想看看自己的基因遺傳癌症的可能性。 看這種報告也是有技巧的,有很多數據其實都只是湊數罷了, 還有一些數據需要正確的觀念才看得懂, 比如,當結果顯示你得到某個基因遺傳癌症的機會不低,不要忙著沮喪先,這並不代表你就一定會得到這個癌症,這代表的是機率【比較高】而已, 當然,這也不代表你就一定不會得到那些列出來講沒有遺傳的癌症,因為遺傳只是癌症的【部分原因】,不代表一定會有,也不代表一定不會有, 所以,其實也就是參考用而已,比如:如果你有某種癌症的機會比較高,你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就要更加留意了。 我覺得這類檢測的價值頂多就是這樣。 === 基因檢測的經典案例是Angelina Jolie,她因為測到她有乳癌和卵巢癌的機會很高,所以手術拿掉了乳房和卵巢,這是我們在大4的醫學倫理課上做討論的案例(真懷念)。 【她的預防性摘除手術是不是可取?】一直都是很值得討論的課題,而且並沒有標準答案。 大家也可以來討論看看。 ===

疫苗的風險
網myth碎碎念

疫苗的風險

有人說,前一天才搶破頭,另一天就報這個新聞,是不是在搞笑啊?難怪預約了又不到場的人這麼多。 其實不是,新聞就是有什麼就報什麼才是好新聞,總不可能外國媒體都出了這個新聞,我國還默不作聲吧?到時候就是“知情不報”和“刻意隱瞞”了。 === 只不過這樣的時間點出這個新聞一定是會引起廣大反響的,尤其是本來就反疫苗或是反AZ的那些,就好像撿到槍一樣,還有看到把這件事扯到政治陰謀論去的,說什麼政府就是要吃錢,所以不買x國的疫苗,而買這種爛貨,這樣的政府就是不顧人民生命(政治和政治陰謀論是不一樣的蛤),之類的言論, 嗯。。。AZ疫苗在英國打了3000多萬人了,我們只能說,出事的機率很小,尤其是這麼明確確定是疫苗引發的動脈血栓導致的死亡還是第1例, === 沒錯,我們當然不可以忽視這一條人命帶來的啟示,跟你講3000多萬人只死1個=沒死這種混帳話。我們該看的是這個疫苗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1,打這一針後出事的風險是不是你可以承擔的? 2,如果沒有打這一針你的風險又有多大? 選一個你承擔的了的風險的事情來做就好,不想打就不要打,也不要被人勉強你去打,做你想要的選擇,這樣就好了。 至於剩

買個空氣淨化器
網myth碎碎念

買個空氣淨化器

只放確診人數我覺得很沒意思,所以順便提醒一下容易被忽略掉又很重要的事情。 === 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基本上是被確定了的,只不過去年這個時候WHO信誓旦旦的講空氣傳播是騙人的所以可能現在各單位也不能 #很直接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E%88%E7%9B%B4%E6%8E%A5?__eep__=6&__tn__=*NK*F] 的講是空氣傳播的。 包括我也一樣,去年被人搞一下,弄到我現在看到空。氣。傳。播。四個字都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一下,那個來鬧的SomeBody真的是弄到我有PTSD了。 話說,早在2020年頭,就已經有科學家探討過在密室(餐館、辦公室、巴士、健身房)+同一個空調系統,之中傳播的可能性,只不過當時候的證據還不夠硬,也不夠多。直到現在,相關的證據越來越多,所以各位真的要小心蛤,總之在同一個空間中,就是要戴口罩就對了。

不想生了,想做結紮,到底誰應該去?
網myth碎碎念

不想生了,想做結紮,到底誰應該去?

先講結論:當然是男方應該去 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男性結紮手術(or輸精管切除術/vasectomy)要比女性結紮手術(or輸卵管切除術/tubectomy)簡單又微創很多。何解?来看看他們各自的surgical procedure就知道了。 輸精管切除術: (請參考圖片) 1. 醫生會先觸摸蛋蛋,找到滑動的輸精管 2. 然後在外層皮膚上切一個約0.5 cm 的小口 3. 把輸精管掏出来剪去一小段 4. 把两端扎起来後放回去 5. 最後再貼一个創可貼就好啦 === 這類手術只需約30分鐘即可完成。一般來說休息个不到一小時就能出院回家。因為手術的侵入性低,併發症(比如感染、血腫)的風險也很低。雖然可能會有不适感,但是不少病人在一周後就能回家跟另一半滚床单。 Nani?有人講做了結扎手術後小弟弟會站不起来?恭喜你又收获一拨Obekong。男性勃起的主要机制是靠雄性激素和弟弟中的海绵體衝血,所以真要講起勃起障碍的罪魁祸首應該是抽煙、高血脂、高血糖引起的血管阻塞。這種時候就是伟哥神降甘露的時候了。 Ok太遠了,話說回來,為什麼把輸精管剪斷就能達到絕育的效果?請看下圖。

自然產與無痛的風險性
網myth碎碎念

自然產與無痛的風險性

或是我們換一個方式問:#自然產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7%84%B6%E7%94%A2?__eep__=6&__tn__=*NK*F] 就是最好的嗎? ok,答案是: 【如果可以自然產,自然產當然是最好的, 但前提是,有能力自然產,那自然產才是最好的, 否則就是最壞的。】 === 有些人會說,老一輩的不也都是自然產的?也都沒有打無痛針,大家不是都很健康成長? 對,沒做,老一輩的都是自然產的。但這是 #倖存者偏差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0%96%E5%AD%98%

口罩的切忌
網myth碎碎念

口罩的切忌

這類口罩的折法,其實是會影響到口罩的過濾效果的,尤其是他的手已經摸到內層了,手上的髒東西會黏在口罩上(即使洗乾淨消毒好了也一樣)。 另外一提,他是在毛絨絨的表面上折的,可以想像口罩的靜電已經吸了很多骯髒東西了。(如果小朋友會對毛、灰塵、塵蟎過敏,這樣折出來戴上去一定會出大問題) 實際上,現在這種疫情情形,最好是不要帶小朋友出門,如果不得不帶,那可以買小朋友的size的,這種二次加工其實是有看不到的風險的。 #切忌切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8%87%E5%BF%8C%E5%88%87%E5%BF%8C?__eep__=6&__tn__=*NK*F] #切記切記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