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雞肉

A collection of 4 posts

肽
網myth碎碎念

這篇需要一點想像力。 首先,你要知道3個東西,【蛋白質、肽、氨基酸】 他們就像【房子、牆面、磚頭】這樣的關係。磚頭組成牆面,牆面組成房子。 #氨基酸 就是蛋白質最小的單位,幾個氨基酸鏈接在一起,就形成 #肽。因為它們是好像項鍊那樣串起來的,所以又叫【肽鏈】, 反過來也差不多,#蛋白質 被打破後,就可以釋放出一些肽鏈出來,這就好像你一間房子倒了,當然不會是全部都馬上分散成磚頭,而是會有比較大的牆面,也有比較小的牆面跑出來, 所以肽鏈就有分不同的等級,簡單來分就是短肽、長肽,或是分子量比較小和分子量比較大的肽,理論上來說,肽鏈越短,分子量就越小,就好像你的黃金項鍊,越短就越輕,越長就越重。 這裡要看清楚,我們說的是【分子量比較小】,而不是【分子比較小】,差一個字是差很多的,如果你是賣產品的,你可以講出這句話,你的專業程度會比同行上2個檔次。 . . . 好,所以我們這裡就可以明白,

說明白
網myth碎碎念

說明白

當然,這篇也有一點硬,有興趣的才看。 其實很簡單,他是找來了一個專門列出GI 和GL的網站,而這個網站是有測試複合食物的,也就是一道菜的GI, 還記得上一篇講GI的,我說到,GI的計算是讓 #受試者 在fasting後吃下某個量的碳水,再計算血糖上升的指數, 這個就是GI的計算方法,GI值並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你想要他高他就高,想要紅色的是紅肉他就是紅肉,這一切都是有公式和定論計算出來的。 所以如果我們去到那個網站,隨便點一道菜的GI,比如洪孩兒用的 #香菇雞湯 好了,我們會看到他有清楚列出來,這每100g的香菇雞湯裡面有1.5g碳水,3.7g蛋白質,0.7g脂肪, 所以如果你今天也要煮一個GI=46的香菇雞湯,那你就要嚴格跟著1.5g碳水,3.7g蛋白質,0.7g脂肪的量來煮,如果你的配方改了一點,比如雞肉多了一塊,那這碗湯的GI就不是46了。 明白嗎? 。 。 。 當然,營養學是不需要精算的,所以這個網站的資料當作參考還可以,當作教條就不需要了, 而且他們裡面的資料在我看來好像也有一些有問題的地方, 比如,所有的肉類食物,

蛋白質食物
網myth碎碎念

蛋白質食物

剛回顧昨晚在【食在】的直播,我提到了100g的雞肉,並不是提供100g的蛋白質,而是20幾30g的蛋白質, 然後我想到了一個衍生話題:如果你要進行這樣的計算,除了有上述那個概念,你還需要考量到不同部位的同一種肉,所含的蛋白質也是有可能不同的。 . . . 比如我們直接search【beef protein content per 100g】你會得到26g,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部位的牛肉,當你點開選擇的欄目,你會看到有10多種部位給你選,而每一個部位的蛋白質含量各有不同,10多到30多g的都有。 再衍生下去,就是:這些數據只是參考而已,因為不同國家得到的同一種食物的數據也可能會有差別。 人都有高矮胖瘦長短尖挫,你也不可能要求天然的食物每一個每一口都是一模一樣的營養, 這是摸顆蓮的代痣。 . . . 所以嘛,對一般人來說,先學習份量的概念就夠了,如果要進階一點,那你至少要先把基礎概念先搞清楚,尤其不要以為100g的蛋白質食物就可以完完整整的提供100g蛋白質。 #知識就是力量 #健康食在簡單 #蛋白質

雞肉“多吃”致癌?
網myth碎碎念

雞肉“多吃”致癌?

連雞都不能吃了是不是? 莫慌, 原本的研究只是發現了吃【過多】雞肉的人,患上某些癌症機會高一些, 這就跟上次那個老王的比喻一樣,他們有相關,但並不是絕對的相關。 === 吃【過多】雞肉的人某某癌症高: 有可能是因為烹調方式不同(比如都吃炸雞和烤雞), 也有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造成飲食偏頗(比如某些地區可能雞肉比其他肉比較便宜), 也有可能他就只是剛好一起出現,但兩者並沒有關係。 就好像每次有老王出現的場合就有阿強的老婆阿花, 有可能他們只是剛好有一樣的興趣,所以出現在同一個場合,這並不能構成他們有一腿的證據。 === 這個邏輯可能需要一點腦力,所以以吸引眼球和交差為目的的報導不會講清楚, 這沒什麼,也習慣了, 但如果就連翻譯也翻譯錯,我就不樂意了。 明明原本原報導是說吃【過多TOO MUCH】,但是翻過來中文變成【多吃】,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 而且研究也不是發現跟【所有癌症】有關, 而是跟 #前列腺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9%8D%E5%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