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這篇圖文報導的【內容】基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標題】。
內容說的那些牛奶裡面的礦物質、乳糖、脂肪、蛋白質確實是可以讓水份沒有那麼快排出,
但是這個研究並不是用來研究什麼飲料可以【更解渴】和【更補水】,
而是計算這13種飲料的beverage hydration index (BHI) ,我們可以翻譯成【飲料水合指數】,或者叫【飲料保水度】
BHI是計算哪一個飲料停留在人體比較長的時間,但目的並不是看他解渴不解渴,而是簡單來說,是看你喝了哪一個飲料之後,會【比較少去小便】。
這跟【解渴】和【補水】是不同的概念。
.
.
.
然後,飲料的BHI的意義,其實也不是用在普通人的【日常】身上的,
而是用在比較難喝到水的職業 (比如醫療人員和運動員)、老年人和無行為能力者等,才比較有意義。
為什麼是他們?
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或是在特定狀況時比較難喝到水,或是如果小便次數增加,對他們而言是會造成不便甚至困擾的。
實際應用就比如運動員喝的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所以比喝白開水更能保水,也更少上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