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內文

A collection of 9 posts

報導的真假
網myth碎碎念

報導的真假

1,她幾個月前還在斯里蘭卡,最近才來馬來西亞,然後7月21號在馬來西亞過世。她的飲食不是只有榴槤和波羅蜜,所以並不存在什麼吃了7年榴蓮和波羅蜜然後死掉的事情。 . . . 2,她的死因其實很有討論空間,因為她的朋友說她死前有水腫,腳還流膿,而且躺在床上一個月了,她媽則認為她有可能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感染,包括瘧疾和霍亂。 從她人生最後幾張曝光在ig的照片和影片來看,我覺得她確實是營養不良,但跟是不是吃素應該無關,而是 #厭食症 ,可能還有一些心理疾病。 所以才需要驗屍報告。 . . . 3,只要是提到“初步報告”的媒體的報導基本都有問題,因為原文報導就有說,她的驗屍報告還沒有出來,她朋友和家人都在等。而那些有說到初步報告的媒體,可能是拿這些照片去問醫生,然後醫生回答的,或是單純把原文的“report”誤以為是報告,但實際上是“報導”。 #帶腦看報導 #預防勝於治療 #食育

汽水的糖含量
網myth碎碎念

汽水的糖含量

有粉絲來問,是不是一罐【500ml的汽水就含有100g的糖】? 啊這。。。其實但凡學會看了nutrition facts,就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其實沒有這麼高,過去還沒有收糖稅的時候,一罐全糖原味的汽水的糖含量是10.6%,也就是100ml含有10.6g糖的意思,所以如果是500ml,那就是53g。 遠沒有到100g那麼多。 這其實是有一個【公式】的,也就是對一般人而言,如果只用糖,那最舒服的甜度是【10%】左右,超過了就會太甜喝不下。 500ml含有100g,這種20%的甜度,我看只有在台南,或是我國的某些mamak檔的teh tarik才可以喝到。但那些都算小眾,不是這種稱霸世界的前幾名黑心企業會做的。 . . .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用了什麼黑科技,讓人的味覺遲鈍,無法察覺他們其實加了這麼多糖呢?畢竟【不學數理化,生活處處是魔法】嘛。 科技也不能說沒有,就是加入碳酸和氣泡提升口感,還有,這類汽水是冰的時候喝最好喝,如果放在室溫下喝,你將會喝到最難喝的汽水。 這些改良口感和味道的方法,都是在提高你對這個飲料的喜好程度。 而做到這樣,就只需10.

廣告貼文
網myth碎碎念

廣告貼文

朋友傳了這個來,咦?不就是上次那個亂用我名義來攻擊仙人掌產品的那條水嗎? 哇,一次來這麼多問題,還開sponsor幫我打廣告,看你這麼有心的份上,我一條一條來蛤~ 1,“們“?原來你們是有組織的呀? . . . 2,如果你有點進去看的話,或是参加免費的試聽分享會,就會看到那位患者是被醫生放棄了,跟他講回家等時間,他只剩下2個禮拜,他來找我,我也說我們只能儘量,怎知他真的奇蹟似的好轉了,目前依然跟癌症共存,所以我這個廣告+見證的主旨是【不要放棄】,你放棄了,就是放棄這個奇蹟。你就連0.0001%的機會都沒有了。 . . . 3,所以並不是說他沒有看醫生然後就被我醫好蛤,你這麼喜歡我的話,應該就知道我每次都說要看內文,不要做標題黨。這傷透了我的心喲~~ . . . 4,我在我的課程內、平常的宣傳、課程的廣告、平常的分享,乃至上任何節目,有機會我都是說營養師和醫生是不同的專業,並不是誰比誰厲害的關係,而是為了病人的健康,我們的【配合】是必要的。 . . . 5,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本來就是有醫生和營養師(飲食治療師)

補充水份喝水還是飲料?
網myth碎碎念

補充水份喝水還是飲料?

先說結論,這篇圖文報導的【內容】基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標題】。 內容說的那些牛奶裡面的礦物質、乳糖、脂肪、蛋白質確實是可以讓水份沒有那麼快排出, 但是這個研究並不是用來研究什麼飲料可以【更解渴】和【更補水】, 而是計算這13種飲料的beverage hydration index (BHI) ,我們可以翻譯成【飲料水合指數】,或者叫【飲料保水度】 BHI是計算哪一個飲料停留在人體比較長的時間,但目的並不是看他解渴不解渴,而是簡單來說,是看你喝了哪一個飲料之後,會【比較少去小便】。 這跟【解渴】和【補水】是不同的概念。 . . . 然後,飲料的BHI的意義,其實也不是用在普通人的【日常】身上的, 而是用在比較難喝到水的職業 (比如醫療人員和運動員)、老年人和無行為能力者等,才比較有意義。 為什麼是他們? 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或是在特定狀況時比較難喝到水,或是如果小便次數增加,對他們而言是會造成不便甚至困擾的。 實際應用就比如運動員喝的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所以比喝白開水更能保水,也更少上廁所。

ivermectin解禁
網myth碎碎念

ivermectin解禁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已經忘記了ivermectin是什麼東西了。幫各位回憶一下,就是舊冠還新的時候,盛傳的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歷史悠久的、很安全的動物藥,據說吃了就不用打喵喵了,吃了還可以有舊冠治舊冠,沒舊冠防舊冠。 前天,澳洲政府解禁了這個藥的處方限制,也就是說至少在澳洲,從6月1號開始,處方還是需要的,只不過就不僅限於原本的寄生蟲感染的使用。 當然,有些網友就很高興了啦~覺得說真相終於大白啦~還ivermectin一個清白了~我們這些當初一直強調不要隨便吃的專業人士快去食五穀輪迴之物等。 . . . 那麼,這個公告是不是真的說澳洲從此就【認可】了ivermectin(之後簡稱ivm)可以用來預防舊冠、治療舊冠的效果?當初我們這些反對的poor guy就都是拿了喵喵廠的錢來打壓這個仙丹? 不急,看內文就知道了。 內文【第三段】就寫了: 在評估了ivm的風險和益處之後,ivm在其批准用途出現短缺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澳洲對舊冠的喵喵接種率和混合免疫率很高,一些人使用ivm現在已經不太可能損害公共健康。 看得懂嗎? “這裡講的是,反正在我們澳洲,喵喵的施打率很高,所以不會出現那

內文不簡單
網myth碎碎念

內文不簡單

偶然看到一個新聞,是說我國的癌症病例從【異情】後的癌症患者增加了多一倍。 想當然的,這種話題,下面一定是滿滿的都是講喵喵的問題,什麼毒針的毒不容忽視啦~果然大濕說的沒錯啦~醜國針如何如何~C國針如何如何~還有一些來“科普”是什麼s protein怎樣弄壞了t 細胞之類的。 只看到標題,我也是很有興趣的,因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要先沐浴淨身洗乾淨等那些人來清算我了~ 所以我就一如既往的點開內文來看,才發現,不簡單。 真的不簡單。 . . . 我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一個原本是【好事】的事情,可以被顛倒到完全【黑掉】的報導,還是一個大報。 咳咳,我當然不是說患癌的人翻倍原本是好事, 而是這篇東西原本報導的應該是國家癌症協會(NCSM)在馬六甲辦的活動,他們做了一些宣導,也順便講了一下該協會這幾年來做了哪些事,哪些貢獻,哪些有影響力的事情。 而在內文的第一段,寫了【我國癌症病例於舊冠廢言異情爆發後劇增,即從2019年的393827宗增至2022年的874361宗,增幅逾一倍!】 記得393827和874361這兩套數字,等等我們還會用到。 . . . 哇~真的是超過一倍喔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網myth碎碎念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這則新聞很火,但是我點進去看之後,再花一點時間在網上繞了一圈,我發現,這很可能一開始只是農場文,也就是這兩夫婦和醫生都是編出來的,是假的。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下,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也讓身邊的人知道,為什麼有寫時候上了報紙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 . 首先,我國的各大報章報導這個“新聞”,是因為台灣的媒體(三粒新聞)在今天報導了這個“新聞”,內容基本就是一樣的,總之就是“參考”的, 而我一路來就有說,【台灣的新聞不是新聞】,所以我就繼續再看下去,然後發現他們應該也是“參考”中國的搜胡網上2天前的“新聞”,只不過搜胡的標題更厲害,加了一句【醫生:無知害人不淺】, 而某國的資料網億新聞,是早在2022年2月報導過這一篇,然後更早的2020年2月網億劍康也有發表了這一篇。只不過那時候這兩夫婦還不是90後,而是【80後】,然後這間中這“新聞”在各個某國的新聞網頁有發布,只不過內容總會變來變去, 比如一開始沒有講他們喝了幾年,只是講常喝,之後變成喝3年發生肝癌,現在進化成喝5年肝癌, 還有,內文的“看點加強”

習慣看內文
網myth碎碎念

習慣看內文

只看標題是不是讓你感覺吃快熟面造成胃癌? 乖,遇到這種這麼果斷的標題,記得點進去看內文, 然後你就會看到,這小女孩除了快熟面,還有以【辣條】和【燒烤】取代正餐。 . . . 正當你還在想:“那麼是辣條還是燒烤造成胃癌的?”的時候。 最後一段才插了一位醫生(沒有名字)解說,年紀輕輕就患癌,很可能是遺傳造成的。 我的判斷也是這樣,很可能是本來就有胃癌的基因,然後這些不健康的飲食都是加速癌症爆發的加速器罷了。 這麼簡單一個資訊都這麼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媒體不容易做呀~(咳咳 #帶腦看報導 #標題黨 #知識就是力量 ===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PressCP/posts/5290663607692708原文報導

辣眼睛的內文
網myth碎碎念

辣眼睛的內文

最近某報的風向很明顯的偏向了一邊, 我看下去comment,果不其然,一大堆只看這種爛標題就可以得出更多更爛的結論的鍵盤大師,分享數4小時內突破800,破千我想應該是沒問題的。我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很早就已經unfollow此報了,看來是有品的讀者都被篩掉了,所以只能越來越依賴這種爛標題來服務剩下的“讀者”。 === 標題再爛還是要看內文,原本我還想說,事情很簡單,應該就是在講打了2劑疫苗,完成了“療程”的人,如果中到Delta,雖然重症和死亡率會下降,但一樣有傳染給別人的可能性。 但厲害的是,他後面又有一段講“對於接種疫苗者是否會傳染病毒給他人,現有研究仍不足以清楚說明”。 您阿瑪咧~ 連“傳染力”這個唯一的“一樣”都不一樣了,他到底是哪裡來的臉來講“一樣”的? === 這篇報導真的是辣眼睛,所以我去找了一下他可能是“參考”了哪一篇外國的報導的。 然後我找到的Reuters。 看一下內容,減去被“省略”掉的部分,我99.99%確定他是參考這一篇,或是這一篇的相關或衍生的報導。 讓我失望的是,Reuters的標題寫的是may not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