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判斷

A collection of 6 posts

愛河果汁會得肝癌?
網myth碎碎念

愛河果汁會得肝癌?

我查了一下,這是4年前的某台灣節目上的內容, 我不曉得為什麼現在才報,可能是沒新聞了吧。 雖然在節目中醫生是有剔除了肝炎造成肝癌的可能性,並說明該患者是先脂肪肝再行成肝癌的。 但是飲食相關的肝癌原因還有亂用藥物、吃發霉的食物、酗酒等。 這裡我覺得我們最需要注意的,不是愛不愛喝果汁會不會造成肝癌的問題, 而是只看患者的飲食習慣中有果汁,就直接判斷有可能是果汁造成的,這是一種不甚負責任的判斷。 . . . 注意蛤,我這裡也不是說濾渣的果汁沒問題, 我也是不鼓勵喝濾渣果汁的,因為這就是在喝果糖水, 而是說,兩句話就下判斷太輕率。 #預防勝於治療 #水果還是直接吃吧 #帶腦看電視

吹風機吹爆了動脈瘤?
網myth碎碎念

吹風機吹爆了動脈瘤?

一開始看到報導標題,感覺太過標題黨了,為了避免有斷章取義的問題,我去找了新聞片段來看,但我只找得到播報員的口頭轉述,至於這是不是出於醫生之口,我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論是誰講的,這樣的說法我都覺得【不靠譜】, 你想蛤,腦動脈瘤在頭腦裡面,你吹頭髮,熱風需要經過頭髮、頭皮、頭蓋骨、腦髓液,才會到腦, 你的吹風機要幾熱才可以到這麼深的地方? 而且有煮過飯的人一定都能明白,就算真的有這麼熱的溫度,那也是大火炸食物一般,也是表皮先燒焦,內部沒熟。 . . . 這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判斷病因和死因並不是只用片面和片段的資訊就直接下一個簡單結論的, 不論是誰,得知逝者生前正在吹頭髮,就覺得死因跟吹風機有關,這就跟得知逝者生前打過喵喵,就相信死因跟喵喵有關,是同一個level。 所以即使有些報導有用到“或”和“可能”,我都覺得這樣的結論缺乏深思熟慮,不是一個好判斷。 #帶腦看報導 #好好思考 #好好說話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76828861359235&set=a.

輻射會導致胃癌?
網myth碎碎念

輻射會導致胃癌?

直接說:【這不影響你繼續環遊世界】 其實我們看比較完整的報導,會發現,【大韓航空官方】的解釋是死者的胃癌跟輻射無關,因為他們已經盡量避免空服人員每年平均累積的輻射低於6毫西弗; 而【首爾職業病判定委員會】則說,死者體內的輻射【恐】超過實際測出的數值,同時加上不規律進食【等】原因,【可能】跟胃癌有因果關係。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判斷分歧?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立場】不同,一方是要維護航空公司本身的形象,另一方是要幫打工人爭取福利,但同時又怕這樣講會讓人不敢搭飛機,所以又另外補充說對乘客沒影響,會影響的只是空服人員。 . . . 而某些霉體直接使用職業病判斷委員會的說法,甚至簡化成就是輻射造成死者發生胃癌的,則就都是轉發蹭流量罷了,事情的真相沒幾個人在意。 但如果你在意,我們理性的想一下就知道了,如果這個職業傷害真的是常發生的,那應該像他那樣的職業傷害者應該不少,但是,死者是2021年4月發現胃癌4期,1個月後病逝,2023年11月才判定是職業傷害,可見這2年多的時間內開了多少的會。 所以這看起來好像是醫療相關問題,實際上還是政治和工會的問題。 . . . 還有另一個問題,要說

小泡芙与小泡菜
網myth碎碎念

小泡芙与小泡菜

【先跟 小泡芙与小泡菜 說聲不好意思,因為如果我直接用share的,流量一定慘不忍睹,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所以出此下策。這分享我看了也是很氣,但有些點我更仔細的釐清一下會更好,我會把原文link放在下面】 1,其實不管什麼顏色的書,或哪一個平台,都會有正確和錯誤的資訊,而且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錯誤的資訊會比正確的容易傳播太多太多】, 這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如果你只因為某個資訊是某個平台放的,或是某個厲害人物說的,就認定這資訊一定是正確的,那你就等著上車。 唯一的正途,就是不論哪裡來的資訊,都經過 #思考,再用 #智慧 判斷,絕對不要靠【直覺】, 因為所有的陷阱都是用直覺來讓你上鉤的。 . . . 2,4個月以後,以副食品的角度來給一些奶以外的食物是可以的,也有一些研究發現,【4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接觸一些所謂常見的過敏食物,可以降低寶寶以後對該食物發生過敏的機會】。 但必須強調的是,【在我國,這個建議並不被鼓勵】。如果你很不放心,或是看不懂以下講的內容,那你最好還是6個月後才開始給副食品。 另一個必須強調的是,這個建議的原理,是讓寶寶的免疫力在還沒有很定型的時候,就先接觸那些常見的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網myth碎碎念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這則新聞很火,但是我點進去看之後,再花一點時間在網上繞了一圈,我發現,這很可能一開始只是農場文,也就是這兩夫婦和醫生都是編出來的,是假的。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下,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也讓身邊的人知道,為什麼有寫時候上了報紙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 . 首先,我國的各大報章報導這個“新聞”,是因為台灣的媒體(三粒新聞)在今天報導了這個“新聞”,內容基本就是一樣的,總之就是“參考”的, 而我一路來就有說,【台灣的新聞不是新聞】,所以我就繼續再看下去,然後發現他們應該也是“參考”中國的搜胡網上2天前的“新聞”,只不過搜胡的標題更厲害,加了一句【醫生:無知害人不淺】, 而某國的資料網億新聞,是早在2022年2月報導過這一篇,然後更早的2020年2月網億劍康也有發表了這一篇。只不過那時候這兩夫婦還不是90後,而是【80後】,然後這間中這“新聞”在各個某國的新聞網頁有發布,只不過內容總會變來變去, 比如一開始沒有講他們喝了幾年,只是講常喝,之後變成喝3年發生肝癌,現在進化成喝5年肝癌, 還有,內文的“看點加強”

食物中的含糖量真的超高嗎?
網myth碎碎念

食物中的含糖量真的超高嗎?

學生傳給我的,看起來是某個ig上的分享,但是名字那些都被蓋掉了。 這種圖片真的很容易做,也很多人喜歡分享,但內容對不對,就很少人去在意了。 不過我很在意,所以有了這一篇。 === 基本上他列了9種食品,裡面只有3種可以算是超高含糖量的食品。 剩下的,市面上是有超高含糖量的沒有錯,但主要是額外添加的,原本版本的是不高糖的。 === 當然,對這種字眼的東西我是比較計較的,所以先來幫所謂的【超高含糖量】定個性, 我就用【超過10%含糖量】來當作超高含糖量好了,因為原版可樂就是10%的糖(但最近有降低了,original的也大概是5、6%的糖,不夠的甜度由代糖補足。有興趣的話,逛街的時候可以拿起來看看)。 可樂夠甜了吧?超過它的糖含量就代表超高含糖量,這個沒有異議吧? === 定性了就可以做解釋了,真正超高含糖量的是烤肉醬、能量棒、果乾, 烤肉醬的糖是為了烤肉的時候起焦糖化反應,所以含糖量普遍市場上15到60%的都有。比如萬O香烤肉醬,每10ml內含3.1g的糖,那就是30%。 Energy bar本來就是快速提供熱量的食品,最簡單和最快速的熱量來源就是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