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藥物

A collection of 43 posts

生物科技-癌細胞
網myth碎碎念

生物科技-癌細胞

【我已經在chatgpt的幫助下盡量翻譯成人話了】如果看不完,可以拉到最下面看重點。 . . . 這圖是彩色電子顯微鏡下的前列腺癌細胞, 本週的Science Signaling的封面是說: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了一種針對p53 基因缺陷的前列腺癌細胞的治療方法。 簡單來說,他們使用了一種能 #抑制 細胞整合壓力反應的藥物(GCN2 抑制劑)。這藥物會導致細胞缺乏一種叫做【嘌呤核苷酸】的重要物質。 . . . 當使用這個藥物的時候,正常的細胞因為有p53基因,會啟動保護機制,避免損害。 但缺乏p53的前列腺癌細胞就沒辦法啟動這種保護機制,結果就直接進入 #細胞凋亡 了。 這也是一種餓死癌細胞的作用過程,而且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到這是要通過藥物才能達到的效果,而不是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某仙丹無限量吃就能餓死癌細胞的。 . . . 這個發現的意義是,【發現了針對p53 基因缺陷的癌細胞可能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我特別提出這一點也是讓大家知道,有些治療的方法是針對性很高的,而且這種精準的治療會越來越多, 比如這一個方法是針對p53基因缺乏的前列腺癌細胞種類,所以沒有p53基因缺陷

降膽固醇
網myth碎碎念

降膽固醇

他講的其他東西我先不講,主要是因為有人看到這影片就想要自己停藥,所以我針對膽固醇藥和vit D的關係先。 所謂的降膽固醇,我想他應該不會是講均衡飲食+好油降膽固醇會影響vit D, 那麼,除此之外,最有效率的就是吃膽固醇藥了(他影片中有講很多人很喜歡吃降膽固醇的藥) 而降膽固醇的藥物有3大類, 1,最常見的statin類是不會影響vit D的合成的,反而還有一些研究發現會提高vit D在血液中的濃度(當然,這不是鼓勵你吃statin類藥物來提高vit D,只是說剛好發現到有這樣的正面效果) . . . 2,第二種是 PCSK9,這類藥物對vit D並沒有影響,正面負面都沒有。 . . . 3,第三種是cholestyramine和colestipol,這類藥物因為原理是通過在腸道中結合膽酸,然後排出體外,迫使身體使用膽固醇來合成新的膽酸,從而降低膽固醇, 所以這一種藥物確實會影響vit D的 #吸收, 對,是吸收罷了,並不會影響 #合成,你有曬太陽,身體還是會合成製造vit D的。 。 而且這種藥物影響的是全體的油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不只是D罷了。

兒童甲狀腺
網myth碎碎念

兒童甲狀腺

兒童甲狀腺機能出問題,會影響生長和智力的,會造成發展遲緩,好好治療則可以避免這些悲劇的發生。 類似的,以前沒藥醫,現在可以用藥控制一輩子的,還有第一型糖尿病和某幾種的白血病等。 確實,沒人希望一輩子吃藥,甚至還有人會笑是藥罐子。 那是那些人不懂事,不要管他們。 我們反而該慶幸的是身在這個年代,還有機會用“逆天”的方式讓無辜的孩子們延長生命,可以基本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膽固醇藥物會導致男生陽痿?
網myth碎碎念

膽固醇藥物會導致男生陽痿?

膽固醇藥會造成【軟趴趴】嗎? 其實目前的研究結果是:造成勃起困難和改善陽痿都有可能。 為什麼會有截然相反的結果? 因為雖然都是陽痿,但影響的原理是不一樣的。 造成勃起困難的原理,是藥物會造成降低膽固醇的水平,而膽固醇是男性荷爾蒙的原料,原料減少,荷爾蒙的製造就會減少,也就造成勃起困難。 注意蛤,這並不代表你的膽固醇越高,你的硬度就越高, 也不代表你通過飲食改善膽固醇了,你也會勃起困難。 這只是藥物可能的副作用而已,而且這個副作用比較少見,並不是吃了就會軟。 . . . 改善陽痿的原理,是改善血脂指數後,【血管】的健康程度會提高,【心臟】也比較有力,血pump得比較多, 充血改善了,血管彈性恢復了,性功能也就改善了。 而且這效果是比陽痿更常見的。 反過來,如果你因為怕硬不起來而貿貿然停藥,那你很可能會更加硬不起來。 所以那些隨便抓著其中一個比較少見的副作用來跟你講藥物讓你陽痿的,都是別有用心。 而且,多的是硬不起來就怪天怪地,怪東怪西,千錯萬錯都不是自己的問題的人。 這種說法就很有市場。 #正視問題 #知識就是力量 #用藥安全

魚油也有膽固醇?
網myth碎碎念

魚油也有膽固醇?

魚油也有膽固醇,因為魚油也是動物製品,動物製品基本都有膽固醇 小知識:幾乎沒有膽固醇的動物食物是蛋白和海參。 . . 2,魚油不能降低膽固醇,但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這一好處才是可以減少心血管阻塞的風險的原因, . . 3,魚油的膽固醇和你想要降低的血膽固醇是基本不同的東西,所以吃魚油也不會提高膽固醇 . . 4,有吃清血藥血壓藥的人,不建議吃魚油,因為容易造成凝血不良,有些人手腳會出現黑青的斑。 如果一定要吃,請詢問你的醫生/藥劑師/營養師 . . 5,因為魚油一定是refined的,所以在我的體系內不算在好油的行列。 #知識就是力量 #魚油 #膽固醇

殺癌細胞的方法
網myth碎碎念

殺癌細胞的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找到方法把癌細胞中的鈣離子通道“塞著”,讓癌細胞中的線粒體沒辦法獲得鈣離子,從而“餓死”癌細胞。 有沒有覺得很神奇? 有沒有覺得這說法有點眼熟? . . . 對,那些說“癌細胞喜歡吃糖”,“癌細胞喜歡吃glutamine”的研究,還有上次闢謠過的“癌症是一種代謝疾病”,都是同一類的研究。 都是先找到癌細胞攝取某些營養素的“通道”或“嘴巴”,再找方法將其“塞著”,讓癌細胞沒有辦法獲得那些營養素,或是block 掉癌細胞新陳代謝的路徑, 讓癌細胞“餓死”。 這些都是設計藥物的前驅研究來的,你只是這個不吃那個不吃是餓不死癌細胞的,餓死你自己罷了。 只不過,這類資訊先是被霉體扭曲報導,後是被不懂看報告的專家和仙家亂引用,就變成了 #癌細胞喜歡吃糖,#喜歡吃glutamine,#癌症是一種代謝疾病 了。 然後每天都會有人來問我,是不是不可以吃糖?為什麼你講可以吃glutamine?還有小丑說研究證明癌症是代謝疾病。 . . . 事實其實很簡單,就是癌細胞什麼都吃,而且新陳代謝很高,所以block掉這些攝取和代謝途徑,就可以用來治療癌症。 但,這些研究的

酒能降血糖但危險?
網myth碎碎念

酒能降血糖但危險?

直播內容,有網友反映可不可以給個文字稿, 好,來。 1,早上 #空腹血糖 高,主要是2個效應: #黎明效應:大概半夜3點的時候,身體會釋放生長激素、皮質醇、升糖數, 這些荷爾蒙會跟胰島素 #對抗,加上患者的胰島素本身已經不敏感,造成早上血糖上升。 #索莫奇效應(Somogyi effect):又叫什麼雞效應(咦?),病人半夜發生低血糖,身體為了救命,肝臟開始釋放血糖, 尤其【肚子餓睡覺的糖尿病患】很容易發生這兩個問題。 . . . 再來,酒精確實可以降血糖,其作用是 #抑制 肝臟的 #糖質新生作用。 所以這3個加在一起,如果早上血糖還正常,就會有酒是控糖良藥的錯覺。 但如果弄不好,最嚴重會讓病人在睡夢中發生低血糖死去。 . . . 2,再加上 #倖存者偏差,那些沒事的就會一直嚷嚷喝酒可以降血糖, 那些死掉的,沒問題,死人不會講話。 而且因為死人不會講話,可以被拿來大做文章,諸如吃藥吃死的呀~

【真的有這個研究,但意思被扭曲了】
網myth碎碎念

【真的有這個研究,但意思被扭曲了】

簡單來說,這研究是說他們發現到了肺炎鏈球菌結合一些金屬離子的部位,如果把這個部分的 #錳 換成 #鋅,就“餓死”肺炎鏈球菌, 但這是【細胞實驗】來的,並且需要用到他們【另外設計的蛋白質】作為導入工具, 研究作者也如此說:With this new information we can start to desig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to target and block these essential transporters. 所以這就跟“癌細胞會吃糖,癌細胞會吃glutamine”的那些研究一樣,都是找到癌細胞或細菌吃某些東西的“嘴巴”,然後找方法“堵住”那個嘴巴,讓它們“餓死”, 這些都屬於設計藥物的前驅研究,

自然療法
網myth碎碎念

自然療法

對,【這治愈是真的】,但可能跟一般聽到的方式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他們是用【編程】出來的幹細胞,幹細胞在體外轉變成【胰島】再移植進身體裡,隨後這些胰島生產了【胰島素】,讓患者【不需要再注射】胰島素。 所以這不是藥物也不是自然療法,也跟飲食沒有關係,而是使用到【幹細胞+基因改造+微創+器官移植】的療法。 各位應該都有聽過【用你的幹細胞培植出一個新的器官,再移植進體內,因為基因是你的,所以不會排斥】的想法,就是這個概念, 只不過這個概念想法很簡單,但有很多技術要突破,比如這裡面就搭配了基因改造(“改造”不好聽,所以用“編程”)的技術, 也不是做出來了就直接用了,還有經過老鼠實驗和猴子實驗,移植後也有持續觀察至少半年,確認沒有排斥和突變成腫瘤,並且在論文發表前也有持續在觀察患者情況等, 據說,該團隊已經有幫不少1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了這個做法,但2型是第一例。 因為這是第一例用在2型糖尿病的移植成功案例,而且效果很好,不止1型處理掉了(不用打胰島素了)

魚類裡的重金屬
網myth碎碎念

魚類裡的重金屬

這“新聞”我提出幾個看法(疑點), 1,大型魚類確實不建議常吃,原因也確實是生物富集作用造成的毒素累積,吃大型魚類就會吃進魚體內的各種污染物, 鮪魚也確實是大型魚類,但並不是每一種鮪魚都真的很大,電視上看到那種比一個人還大的那種其實不常有,東港鮪魚季也只是5月到7月,要連續吃半年有難度。 . . . 2,但是鮭魚不算大型魚類咧,頂多算是中型,還主要是養殖的,也不算深海魚, 鮭魚要注意的是寄生蟲和用藥問題,我覺得重金屬可能性不大,in facts,鮭魚還是在FDA 的【lower mercury seafood】的best choice之一。 有趣的是,會講鮭魚重金屬很高的都是中文資料來源,我覺得很可能是一傳十十傳百造成的。 . . . 3,文中有建議吃的魚選巴掌大小就好,那很多魚都比巴掌大(可以看看 @在家做生魚片 這麼小的魚不多) . . . 4,文中還有提到家里人買了很多高劑量魚油保健品給老翁吃,這是標題沒有提到的, 如果是沒有處理好的魚油(比如沒有蒸餾完全)的魚油,是有可能重金屬超標的。 如果這是我的consult,我還會詢問有沒有吃其他草藥或是來路不明的

新聞真假報導
網myth碎碎念

新聞真假報導

台灣新聞可以是廣告,可以是鬧劇,可以是症痣宣傳工具,可以是洗腦劑,可以是腦殘製造機,可以是行車記錄器播放器,可以是歌舞廳,可以是網友說的話复讀機,總之就不是真正意義的新聞作用, 【少小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最早也用在諷刺台灣霉體的。 如果你真的看到一個台灣新聞有吸引你的標題,我奉勸各位最好是去找原文來看。 . . . 所以,真相是: 龔院長和他的團隊提出的想法是【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 但這個研究真正意義是:他們發現了“癌細胞有自己的新陳代謝機制”, 而這個發現的意義是:往後可以研究出抑制癌細胞的這個代謝機制的藥物,來讓癌細胞沒辦法攝取糖份,讓癌細胞餓死。 這就好像在你的嘴上貼了一個封條,讓你沒辦法進食,讓你餓死的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也有提到,這藥物不會影響正常細胞攝取糖的能力,所以不會讓正常細胞餓死。 報導的影片中,龔院長說的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但經過天才的剪輯,就變成“不吃糖就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意思了。 我沒有馬賽克龔院長,是因為他也是受害者。 . . . 而且,這還只是【想法】,標題裡還有【可能】,結果到了霉體的標題,就變成”台灣

愛河果汁會得肝癌?
網myth碎碎念

愛河果汁會得肝癌?

我查了一下,這是4年前的某台灣節目上的內容, 我不曉得為什麼現在才報,可能是沒新聞了吧。 雖然在節目中醫生是有剔除了肝炎造成肝癌的可能性,並說明該患者是先脂肪肝再行成肝癌的。 但是飲食相關的肝癌原因還有亂用藥物、吃發霉的食物、酗酒等。 這裡我覺得我們最需要注意的,不是愛不愛喝果汁會不會造成肝癌的問題, 而是只看患者的飲食習慣中有果汁,就直接判斷有可能是果汁造成的,這是一種不甚負責任的判斷。 . . . 注意蛤,我這裡也不是說濾渣的果汁沒問題, 我也是不鼓勵喝濾渣果汁的,因為這就是在喝果糖水, 而是說,兩句話就下判斷太輕率。 #預防勝於治療 #水果還是直接吃吧 #帶腦看電視

柚子與藥物
網myth碎碎念

柚子與藥物

簡單來說,柚子內含的 #furanocoumarin 呋喃香豆素,會抑制肝臟代謝藥物的酵素, 這會【拉長】藥物代謝的時間,讓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更久, 最終產生副作用,比如橫紋肌溶解,血壓過低,潮紅,頭暈等症狀,這些症狀如果出現在老人或是癌症患者身上,就非常危險了。 所以跟一般民間說的“解藥”是反過來的關係,這是讓藥比較難解。 . . . 那如果是這種佳節期間,必須吃藥但又想要吃柚子怎麼辦? 注意最多只能吃一片,也就是差不多半份,解饞就好了,超過就有風險。 另外,柚子的品種還有藥物的種類也會應不同人的代謝能力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吃,又不滿足於半份這麼少,那最好的做法是詢問你的醫生,看你的藥物會不會跟柚子有交互作用,如果確認不會,那就可以放心吃了。 因為確實並不是每種藥都會有影響,但這部分就不是我的專業,放了你們也不會看,那還是問你的醫生就好。 . . . 另外,跟柚子是親戚的 #葡萄柚,也有一樣的效果, 各位要注意嘿~ #這只是西藥 #保健品基本沒差 #中藥的話去問中醫比較恰當

食療與醫療該不該相信?
網myth碎碎念

食療與醫療該不該相信?

一張圖,只要放上連名字都沒有的“日本醫學博士”就可以讓一些人信到完。 其實如果這些東西真的有效,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就不用每年開研討會了,那時候爆出的阿茲海默症data造假也就不會鬧那麼大了, 反正食療就夠了嘛~那大家都研究怎麼種番茄、種南瓜、種蘋果、種可可就好了。 . . .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就是因為藥廠要賺錢啊,所以才要把阿茲海默症的嚴重性無限放大,然後再收買我們這些不學無術的人來打壓這些美妙的食療方,這樣才可以讓無知的民眾放棄這些已經被日本醫學博士推薦有效的食物,進而讓大家乖乖掏錢來買人造的藥,而不是用天然的飲食。 咳咳~沒錯,藥廠和醫療系統確實有黑的地方,但其實蛤,如果這些番茄南瓜蘋果巧克力哪怕其中一個是證明有效的,那你覺得那些黑到出汁的藥廠和醫療系統會怎麼做? 很簡單的,壟斷這些農作物就夠了(不曉得怎麼壟斷?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是運用基因改造),這樣更便宜也更快。 藥廠和醫療系統確實黑啦,但你把醫療系統想到那麼蠢,其實只是在反映出那些造謠着的智商罷了。 #若智限制了一些人的想像 #不過有些人天生就是做韭菜的料 #啊想吃韭菜餃子了

高血壓可以逆轉嗎?
網myth碎碎念

高血壓可以逆轉嗎?

答案是:【部分可以】,因為高血壓其實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 就好像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關係那樣,糖尿病是一種病,而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代表症狀。 所以嚴格來說,你是可以控制,甚至逆轉高血糖,但是你逆轉不了糖尿病, 因為糖尿病的原因無非2個,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M)的胰島素分泌障礙,還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M)的胰島素阻抗。 這兩個原因是沒辦法逆轉的,你怎麼調整飲食都沒用,因為胰島素分泌障礙是天生的胰臟問題,胰島素阻抗則是後天持續過度做工,造成的細胞損傷,而且這個損傷還是基因層面的損傷,形成了就沒辦法修復。 (除非你用基因編輯技術來修復,比如CRISPR,但這類研究還在進行中,還有一些技術等待攻克) 但要控制血糖高是有很多種方法的,比如糖尿病藥Metformin、胰島素注射、苦瓜萃取物、牛樟芝三萜、控制飲食等。 但通俗一點就是說,【高血糖這個症狀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你糖尿病的病根還在,只要你停藥或是隨便亂吃,血糖就馬上飆給你看。】 . . . 理解了上述解釋,應該就能明白,【症狀】要和【疾病】分開看的道理,

ivermectin解禁
網myth碎碎念

ivermectin解禁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已經忘記了ivermectin是什麼東西了。幫各位回憶一下,就是舊冠還新的時候,盛傳的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歷史悠久的、很安全的動物藥,據說吃了就不用打喵喵了,吃了還可以有舊冠治舊冠,沒舊冠防舊冠。 前天,澳洲政府解禁了這個藥的處方限制,也就是說至少在澳洲,從6月1號開始,處方還是需要的,只不過就不僅限於原本的寄生蟲感染的使用。 當然,有些網友就很高興了啦~覺得說真相終於大白啦~還ivermectin一個清白了~我們這些當初一直強調不要隨便吃的專業人士快去食五穀輪迴之物等。 . . . 那麼,這個公告是不是真的說澳洲從此就【認可】了ivermectin(之後簡稱ivm)可以用來預防舊冠、治療舊冠的效果?當初我們這些反對的poor guy就都是拿了喵喵廠的錢來打壓這個仙丹? 不急,看內文就知道了。 內文【第三段】就寫了: 在評估了ivm的風險和益處之後,ivm在其批准用途出現短缺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澳洲對舊冠的喵喵接種率和混合免疫率很高,一些人使用ivm現在已經不太可能損害公共健康。 看得懂嗎? “這裡講的是,反正在我們澳洲,喵喵的施打率很高,所以不會出現那

殺精謠言
網myth碎碎念

殺精謠言

這是個老謠言了蛤,對,是謠言來的。 基本上現在在網路上看到這種說法的地方主要是在內容農場或是偏方營銷號上。 1,沒有完整可信高強度的研究發現【食用】薄荷和可樂的成份可以造成你丸子內的子孫數量【直接】減少, 如果是【間接】的倒是有可能,比如可樂喝多了會胖,薄荷糖吃多了會胖,胖了就真的會降低精子數量, 但你偶爾吃一次喝一次,並不足以讓你晚上可以不用戴套。 比如抽薄荷口味的煙,讓你子孫哀嚎遍野的,是煙,而不是薄荷。 . . . 2,反過來,倒是有研究發現薄荷萃取物可以讓(山羊的)精蟲的在保存時維持更好的品質。 但這也不是給山羊吃薄荷,而是在【保存】的時候【添加】薄荷的萃取物(還有百里香和薑黃素)。 . . . 所以如果有s精的需要,那還是使用正規的藥物比較好。 也拜託不要用可樂去做清洗的動作蛤, 謝謝合作。 #x教育 #知識就是力量 #狐扯防彈衣

威爾剛
網myth碎碎念

威爾剛

偉哥(威爾剛)可能連你的另一個頭也可以一起照顧。 因為有顧客家屬是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患者,就問我需不需要去買來吃,然後給我看這個報導。然後我找到了研究的原文,這是去年12月發表在Nature的研究,蠻新的。 . . . 簡單講一下,研究的做法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比對723萬人,追踪6年,發現有吃偉哥的人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低了69%(真是應景的數字)。 所以作者判斷偉哥有作為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的潛力。 注意,目前還是【潛力】的等級,真的要作為正規用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才行。 而且,這不是單純的臨床試驗,而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回推的,所以這723萬個樣本,想當然也都是男人。所以對女性是不是有幫助也不能完全確定。 【不過看原理應該是對女性也有幫助,但目前還沒有確切報告】。 而且,偉哥自己本身也還是有一些不良反應的,比如心臟病猝死的可能性提高。 (所以這是一款很成功的研發失敗的藥物,因為它原本是作為心臟病藥物開發的,結果發現對其他器官有很多很棒的好處,唯獨對心臟問題沒什麼幫助,還可能有害。) . . .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是本來就有吃偉哥的

生病時的免疫力
網myth碎碎念

生病時的免疫力

我說我生病有吃藥,結果就出現了說【我們人類本來就有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不需要靠藥物,為什麼堂堂一個營養師還要去吃藥?】的酸民。 ok,這邊簡單講解一下,你可以把藥物視為人類的 #抵抗力的衍生。 當我們遇到單靠我們的免疫力抵抗力和體力也不足以可以對抗的疾病時,就要尋求藥物的幫助。 (eh。。。放心,我也不是真的把這些酸梅精轉世的話放在心上,我只是以這個為題,再做一些科普) . . . 這裡講的藥物,還不一定就是西藥那種合成的東西,草藥其實也算,比如野生動物生病了,也會找野草來吃。你看,連野生動物也知道要求助與平常沒有吃的野草了, 同時我也告訴各位,現代的藥物,有很多其實也是先在自然界(植物、苔蘚等)發現其效用,才使用人工合成來進行大量生產的。 . . .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 #脫褲放屁?自然界都有的東西為什麼還要人工合成出來? 2個考量, 1,【純化】,自然界的物質會和其他物質(雜質)一起存在,所以如果完全要用萃取的,你需要用到很多的原料,萃取到來還不夠純,效果會因此打折, 2,【沒有那麼多原料】,通常,你想要的成分只佔原料的很小的比例,如果你要大量生產到普通人都

大麻雞
網myth碎碎念

大麻雞

如果你要便宜的雞,那就只能 #密集養殖,密集養殖就會遇到傳染病的問題,有傳染病問題,就需要用到抗生素, 用了抗生素,就有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有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後就有製造出 #超級細菌 的問題, 順帶一提,養殖業用的抗生素還有一個功能是【投放小量抗生素可以讓動物長得大一點重一點】,會有這個效應的原理目前沒有一個定論,但很可能跟腸道菌失衡有關(腸道菌失衡,就比較容易肥胖,人也一樣), 所以,如果你不想要有用藥的問題,那你就只能選放養的雞, 放養的確實更安全,但第一個問題就是【貴】,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可能用貴的價錢買到【假的】放養雞。 . . . 曾經我有帶一位台灣的朋友來認識本地的雞農(有規模的),他是做給動物吃的益生菌的,雞吃了免疫力也會比較好,營養吸收比較好,雞蛋和雞肉的品質也會比較好, 但是走了一圈,沒有一位雞農敢嘗試,你想,益生菌罷了,人也會花大錢去吃的東西,給雞吃反而不敢了, (我個人也有給過一個專出口到外國的農場,建構一整個養黑水虻的system來做到減少雞的排泄污染的建議,不過他們聽說這是給雞吃昆蟲的幼蟲,就退縮了,對,你沒有看錯,他們不敢給雞吃蟲) 這裡有個

I-TECH
網myth碎碎念

I-TECH

這整個研究Ivermectin Treatment Efficacy in COVID-19 High-Risk Patients (簡稱I-TECH), 是在我國20間政府醫院和1個covid quarantine center中做的, 研究歷時5個月,最後發現有吃跟沒有吃,結果沒有差別。 這一個結果其實去年11月就出來了,那時候也有分享過,當然,研究本身還需要經過審核(比如peer review等),昨天才正式發表在JAMA。 . . . 當然,一定還是會有人講這是假的,是為了抹殺這個便宜、悠久又得過諾貝爾獎(發明人得過,藥物沒有)的藥物,好讓萬惡的藥廠公司擺他們新發明的covid 藥上台,這都是為了讓萬惡的財團、無能的政府和萬惡且無能的醫療體系賺錢割韭菜用的。 隨便吧,要不要信隨便你們。 我只能提醒一下,對醫療和救助病患還抱有熱情和理想的醫療人員還是有的,他們也希望這個藥真的有效,所以才會花時間人力物力去做這樣的研究,最後發現無效,我想當中很大部分的人也是真心感到失望的, 如果真的是要帶著目的性亂搞,其實還有更多更輕鬆的方式。 . . . 這研究算是簡單,有興趣

藥最好別亂吃
網myth碎碎念

藥最好別亂吃

我猜蛤, 接下來應該又有人會講為什麼不要把這個歷史悠久,價格便宜,安全有效,發明者還得過諾貝爾獎的藥物介紹給covid患者當作常備藥物了,反而要去研發什麼covid口服藥和mRNA疫苗, 一定就是因為偉哥專利期過了,這樣做輝瑞公司會賺不到錢(沒錯,偉哥和輝瑞疫苗都是輝瑞的),其實輝瑞早就知道偉哥有用了,只不過一直不講。 另一邊廂,那些號稱是偉哥的發明人輔導或創辦的公司賣的諾貝爾獎保健品也會大賣,講自己的效果跟偉哥是一樣的, 所以要預防進ICU,就要吃他們的產品。 . . . 好啦,預言完畢,接下來講認真的, 為什麼在這個case裡,偉哥會有效? 這是因為偉哥的成份(Sildenafil)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目前確定有效的地方是男性生殖器官和肺部,而Covid患者就是肺部發炎,供氧量不足了。所以舒張肺部的血管“可能”可以幫助得到患者。 . . . 接下來講一點歷史: 偉哥的成份一開始是用來作為心血管舒張藥物來開發的,但效果不好,最後臨床試驗宣告失敗,可是參加實驗者卻不願意歸還藥物,調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對另一個器官的血管有幫助, 之後輝瑞調轉研究的方 向,最後發明

甲氧沙林
網myth碎碎念

甲氧沙林

網路上一直在傳甲氧沙林是萊姆、蒔蘿、綠茶葉、當歸、西芹、檸檬裡面都能發現的天然成份,然後還提了提了一些“reference”,還傳到亂了。 某H產品真相如何,我還不知道,但對這條廣傳的“聲明”我倒是可以說一說。 === 首先,甲氧沙林確實是天然成份,據【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的記載,甲氧沙林是在1940年代第一次從Ammi majus(大阿米芹)這種植物中萃取出來的。也就是圖片中的第一號植物。 據【Botanical Dermatology: Plants and Plant Products Injurious to the Skin】的記載,1970年,科學家從大豕草(giant hogweed)和豬草(Hogweed)等4種繖形科Apiaceae、獨活屬Heracleum 的植物中發現到甲氧沙林, 不過目前藥用的甲氧沙林基本都是合成的。

一位父親的救兒故事
網myth碎碎念

一位父親的救兒故事

看到一個新聞,標題只是很“樸素”的寫了【只有高中學歷的父親,為救病兒,自己製藥】。 只看題目,原本以為這又是自作聰明自己調配仙丹的新聞,而且share也不到10個,我還在考慮要不要用來解釋一下藥物安全使用原則之類的課題。 但是點進去看才發現事情似乎不單純,報導的內容又講到不清不楚,所以我去查了一下相關事件,盡量了解事情全貌。 然後我就震驚了,我差一點因為霉體亂放標題,錯過了一個讓我感動到死的真實故事。 以下是事件內容的整理,如果太忙沒時間看,可以跳到最後一段。 === 1,小朋友患的是MENKES syndrome(孟克斯氏症候群),這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病(罕見到這是雲南有記載的第一例),簡單來說,是讓患者的身體不能吸收 #銅離子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A%85%E9%9B%A2%E5%AD%90?__eep__=6&__tn__=*N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