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營養

A collection of 28 posts

羊角豆煮沸吃 營養會流失?
網myth碎碎念

羊角豆煮沸吃 營養會流失?

網友問這是不是真的。 嗯~這裡有幾點可以吐槽的: 1,如果是【切段】用水煮,確實可能讓內部的一部分果膠和營養流到水中, 但這也只是減少一部分營養價值,所以真要說也是“部分喪失“。 再來是,這些部分流失不需要煮沸就會流失了,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會把這麼不重要的東西重複了三次,可能他是要表達水煮沸要很久,就代表他煮了很久,所以流失比較嚴重吧。 . . . 2,但如果你是一條一條完整進去煮的,就算煮到水滾,他裡面的果膠也不會從蒂頭跑出來,但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倒是有可能因為高溫氧化掉, 但這個流失的量不會非常多。 . . . 3,其實把羊角豆煮到水滾最大的問題是會變得【比較難吃】,因為煮太久,煮爛了。當然,有些人是喜歡吃那種軟到爛掉的,那是個人口味的差別。 所以常見的保持口感的方法比如他圖中教的【微波1分鐘】,或是【滾水燙1分鐘後撈起來泡冰水】,或是【蒸熟】,都是保持其口感的做法。 #如果沒有洗乾淨又沒有煮熟小心吃了拉肚子 #烹飪營養學 #喜歡羊角豆的舉手

白飯與麵粉的熱量
網myth碎碎念

白飯與麵粉的熱量

【先聲明,我不知道這是誰寫的,你們知道也不用跟我講,我沒有興趣知道,我就只是回答我學生問我的問題,我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教育意義,特別拿出來分享而已】 這也是很常見的營養初學者容易不小心犯的錯誤,也就是【只會看數字】,沒有食物份量的概念就容易犯這種錯誤,這個錯誤等級大概就是如果我們大一下學期之後還犯,就會被教授敲頭。 . . . 這位作者可能也對營養學很有興趣,但他拿來做比較的,一個是【煮熟】的飯,一個是【生的】麵粉, 很遺憾,這兩者的情況是不一樣的,生米煮成熟飯的時候雖然澱粉變得比較好消化(這叫澱粉的糊化Gelatinization,也是我們大一第一個月學的東西),所以熱量會比生米來的高, 但因為它們會吸收水嘛~所以一個但凡煮過飯的人都懂的一個常識:【100g的飯,並不是100g的生米煮成的】,所以這100多大卡(不是“卡”而已蛤,“大卡”是1000個卡)的熱量,指的是白米煮出來的白飯。 . . . 而那364大卡的麵粉呢,是生的麵粉,所以拿熟飯和生麵粉比,就好像拿一個【活人和木乃伊】來比。 因為我們找不到煮熟的100g麵粉的熱量的(因為一般不會有人【單純煮麵粉】來吃,

蛋白質食物
網myth碎碎念

蛋白質食物

剛回顧昨晚在【食在】的直播,我提到了100g的雞肉,並不是提供100g的蛋白質,而是20幾30g的蛋白質, 然後我想到了一個衍生話題:如果你要進行這樣的計算,除了有上述那個概念,你還需要考量到不同部位的同一種肉,所含的蛋白質也是有可能不同的。 . . . 比如我們直接search【beef protein content per 100g】你會得到26g,但是這只是其中一個部位的牛肉,當你點開選擇的欄目,你會看到有10多種部位給你選,而每一個部位的蛋白質含量各有不同,10多到30多g的都有。 再衍生下去,就是:這些數據只是參考而已,因為不同國家得到的同一種食物的數據也可能會有差別。 人都有高矮胖瘦長短尖挫,你也不可能要求天然的食物每一個每一口都是一模一樣的營養, 這是摸顆蓮的代痣。 . . . 所以嘛,對一般人來說,先學習份量的概念就夠了,如果要進階一點,那你至少要先把基礎概念先搞清楚,尤其不要以為100g的蛋白質食物就可以完完整整的提供100g蛋白質。 #知識就是力量 #健康食在簡單 #蛋白質

真的有意義嗎?
網myth碎碎念

真的有意義嗎?

這一個研究似乎在媽媽群有一點炸鍋,然後就蠻多人傳給我看。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覺得這應該就是內容農場的垃圾內容,但還好我有找原文來看的好習慣。花了點時間來看,而且是抱著有點找碴的心情來看,我發現他們的研究沒有太大問題,所以這個結論沒有太大問題。 有問題的就是一些霉體的斷章取義和危言聳聽。 簡單來說,這篇研究的試驗設計沒有什麼問題,數據沒有考慮周全的部分他們也有做出相當合理的解釋。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篇的研究結論是【可信的】。 . . . 只不過我要特別強調,可信,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設計沒問題之下得到了這個結論,我們可以作為參考,但並不代表這可以直接作為一條飲食建議。 這兩者是有差別的。 很簡單的道理,對小孩身高的影響,並不只是跟媽媽的飲食有關,還有用藥習慣、寶寶出生後的營養狀況、還有父母雙方基因的影響。這麼多的因素,對比一個孕婦喝咖啡對4到8歲小朋友身高的影響(因為標題沒有寫,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成年後的身高),我是覺得變數太大了。 而且他們研究中也說,他們還沒有全然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有推測是咖啡因可能會降低胎盤的供養量,但沒有完全確定。 所以確實可能有影響。但是,咖

湯到底優營養嗎?
網myth碎碎念

湯到底優營養嗎?

湯有營養嗎?為什麼有些人講沒有,有些人講有,到底誰對? 這就是我常講的,【有沒有?】和【有多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當然,嚴格來算,就算只是煮一碗白開水,他裡面一樣有營養,因為水就是7大類營養素之一。 只不過我也知道,一般人所謂的【有營養】,指的是裡面的維生素礦物質那些很多的意思, 【沒有營養】,就是很少的意思。 . . . 所以,湯裡面的營養,當然是有的,只不過跟湯裡面的料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說,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跟料比起來,湯的營養價值和營養成份基本比較少】。 . . . 為什麼說基本比較少呢?而不是絕對比較少? 這是因為煮湯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萃取】動作, 所以,料裡面的一些水溶性物質就被萃取到湯之中。 如果你的湯是有油的(比如你用老母雞來燉),那那層油裡面也會萃取出料中的油溶性物質出來。 這些萃取物,在湯中,就可以算是比料多的,或是說,會比直接吃料來的容易攝取和吸收。 . . .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要喝湯?什麼時候要吃料? 這要看你的目的和狀況, 比如你現在有進食困難,沒辦法很好的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

單寧酸可以抗舊冠病毒嗎?
網myth碎碎念

單寧酸可以抗舊冠病毒嗎?

確診舊冠的人越來越多了,雖然每天的確診人數都只剩下千多兩千,但事實上是覺大部分人都是中了也沒有上報的那種,再加上某些某國的某都最近也傳出要封城了,多少還是會引起一些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就有可以賺錢的空間,早上就看到一個廣告,是說某種野生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因為含有非常高的單寧酸,還有科學家的研究證明單寧酸不止可以殺癌細胞,還可以殺舊冠病毒。 難怪,這陣子一直有人問我中了舊冠可不可以吃那個動物體內的東西。 . . . 其實,【就算】單寧酸真的有那個效果,那你就吃圖片中那些富含單寧酸的食物就好了,而且把買那個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的錢拿來買一lori那些食物,應該都還有剩。 . . . 再者,那個證明單寧酸可以抑制舊冠病毒生長的研究確實存在,但他們一樣是做細胞實驗(in vitro)罷了,你單單只是用【吃】的,是基本沒有用的, 就算有用,也應該是因為你吃了那些的食物,他們除了單寧酸,也還有很多其他的營養。是其他的營養照顧了身體的健康。 順帶一提,單寧酸其實也是一種 #反營養物質,吃多一樣會阻礙一些營養的吸收,比如鐵質。所以就算那個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裡面的單寧酸真的那麼高含

黃豆的氨基酸是完整的嗎?
網myth碎碎念

黃豆的氨基酸是完整的嗎?

這要看你怎麼詮釋【完整】, 如果你的“完整”是所有必須氨基酸【都有】,那黃豆確實是都有, 如果你的“完整”是所有必需氨基酸都有,而且都【很豐富】,那黃豆就不符合資格。 . . . 來學一個營養學的基礎概念:#限制氨基酸 (limited amino acid),意思是【一種食物中沒有或是很少的某一種或某幾種必須氨基酸】, 通常是植物來源的食物會有限制氨基酸,動物來源基本都是【又都有,又豐富】。 呵呵,所以還是那句話,【有沒有】和【有多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黃豆是全部必須氨基酸都有,但是其中有幾種是很少的, 這幾種是methionine、lysine、threonine,其中最少的是methionine,所以如果你要單單吃黃豆來補充所有必須氨基酸,營養是跟不上的。 所以站在營養學角度,黃豆的氨基酸並不算完整。 . . . 但也不需要擔心你吃很多黃豆而缺乏那幾種氨基酸(尤其素食者),你只要米類、堅果類、豆類,食物都有常吃,就不會缺乏了, 因為不同種類的食物之間的限制氨基酸是互補的,比如:黃豆比較少的,

吃油會增加體重?
網myth碎碎念

吃油會增加體重?

眾所周知,我是有教人吃油的,別誤會,不是前布長那種拿來喝的方式,而是【淋在食物】上吃,當然,這個建議也不是受前布長的啟發,因為她還沒有當布長的很久之前我就已經在這樣建議了。 這樣吃油的方式也不是什麼獨創秘方,你看過意大利人吃橄欖油你會以為橄欖油不用錢,而我們華人本來就有豬油撈飯的飲食方式,很香很香~ 會這樣建議是因為我國大眾普遍缺乏【好的油脂】,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補充,可以很快的解決很多因為油脂缺乏帶來的缺乏症。 . . . 有一位學員來問我,他說吃了幾天橄欖油後,體重上升了1kg,問我要怎麼辦? 我在課程內已經回應了,但我覺得這很有教育意義,所以單獨拿出來講一講。 這跟我“幫”營養師協會做“補充”的情況一樣,這次也要運動到【7700大卡=1kg】體重的營養概念。 . . . 要增加7700kcal,才有機會胖1kg,所以,我們以1g 橄欖油 = 9 大卡來算,要吃到7700大卡大概要吃到856ml,這已經比1瓶普通包裝橄欖油還多了(10天吃一瓶多,很狂蛤~). 假設他吃了10天,那就是每天額外吃【85.6ml】,才有機會達到7700大卡,

xxx有營養嗎?
網myth碎碎念

xxx有營養嗎?

只要是營養師,一定有被問過的問題:【這個xxx有營養嗎?】 有,當然有,但只要你不會去吃衛生紙,那【有沒有營養】就對你沒有意義, 營養學看的是營養的搭配、組合、是否缺乏某些營養、是否某些營養過剩,而不是簡單的一句【我有xxx的問題,要吃什麼?】就叫做營養學, 相反,如果你這樣問,而某個人可以直接用同樣簡短的方式來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那那個人八九不離十就是個仙家。 . . . 同類型的問題還有【這個xxx可以吃嗎?】 我實在告訴你,其實岩漿也是可以吃的,只不過你只可以吃一次。 . . .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有食在營養師們)做的是【教育】, 而不是單純的跟你講一個可有可無的【資訊】, 因為資訊會過期,而【智慧】不會。 學習怎麼【問一個好問題】,也是智慧的象徵。 #知識就是力量 #教育食在不容易 #知道自己不知道

吃油越喝越肥?
吃好油

吃油越喝越肥?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吃油會變胖? 我們都知道油是在减肥的過程中最避忌 不管是煎炸的食物還是紅肉 我們都覺得減肥要吃清談 這些油油的東西完全不可以碰 在營養學裡面 1g 的油脂給予9kcal 所以要减肥當然不能摄取它 不然會增加卡路里 所以當我也鼓勵别人吃油的時候 他們就會很擔心 啊?吃油不會肥麼? 油吃下去 我的膽固醇不是會更高? 我要减肥叻,吃油了身體就很多油了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懷疑過Siin老師 叫人家喝油 别說你,我自己也懷疑過 但是Siin老師是要我們吃好油 而且還要選對的喝 那至于怎麼選油 這個可以上Siin老師的課去學習 那油在我們的身體到底有什麼好處 其實我們的細胞 它最外面那一层是油脂來的 因為需要保護裡面的細胞 我們的身體也需要油脂來製造荷爾蒙 如果那些不吃油的人他們的荷爾蒙真的會亂掉 頭髮很容易掉 月經不準時 情緒不穩定 皮膚乾燥 容易營養不良 等等之類的問題 那對於已經有高胆固醇的人(total cholesterol, LDL壞胆固醇高的人) 吃好油是為了提高HDL 好的胆固醇的量 這樣才能夠把壞的胆固醇降下来 有人說喝酒也差不多等於

雞蛋大小
雞蛋

雞蛋大小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雞蛋果然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問的一個話題 那天我的朋友就問我 雞蛋越大是不是越有營養啊? 我說原理上是 蛋因為蛋大的話重量就會比較重 蛋白和蛋黄的量也會比較多 所以會比小的多一點營養 但是其實還是需要看雞的飼料,雞是否健康來斷定它的值營養價值 那為什麼雞会有不同的大小 這個問題你和我是不是都没想過呢 其實雞蛋的大小跟雞的年紀有關 如果是年輕的雞,就會生出比較小的蛋 但是如果比較老的幾,他們的產道已經生了很多蛋 所以產道产道也越来越大 那麼就會生出比較大的蛋咯 其實跟人一樣啦 就是年前的話子宫比較小 年紀越大越鬆弛 那生出來的就會比較大了 但是 雖然年輕的雞生出來的蛋小但是它的殼是硬的 而老的雞生出來的蛋是大的但是他的殼是比較薄的 那這樣的情況呢 硬的蛋殼不容易讓細菌侵入 但是比較薄的蛋殼就比較差一點啦 那我會建議選擇中的雞蛋 這樣全部都剛剛好 也是有又大又硬的蛋 這主要跟私飼料和雞的健康程度也有關係 不要問我什麼叫硬什麼叫薄 自己多打幾次蛋就知道了 那你知道雞要多大才會生蛋嗎? 留言猜猜看 看有没有人猜對 #shinee營養師 #雞蛋

素VS齋
素食

素VS齋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齋和素有什麼差别? 大多數人應該都會知道最大的差別就是不吃肉 那為什麼還會發明兩個字來代表同一個意思呢? 其實啊 兩個字都有不同的含義 雖然在英文字裡 這兩個字都被翻譯為Vegetarian 所以很多人也都認為這兩個字是一樣的意思 素是大家比較普遍叫的 只要没吃到肉 我們就可以稱那餐為素 那有的人吃素是 為了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持健康 那他们的蛋白质来源 都是來自植物的豆類 只要攝取的種類多元化 就不会不會因此而缺乏營養素 齋其實就是和素一樣 没吃肉 但是也没吃五辛 葱、蒜、韭菜、薤(小蒜)及興渠 這跟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例如佛教,道教 他們吃齋的原因是為了守戒或修行 為什麼不能吃五辛 是因為他們含有大蒜素 會讓的味道很重 吃了會產生欲念 帶來憤怒的情緒 但其實有研究發現 五辛的大蒜素 其實可以幫助殺菌,消炎,抗氧化,降血壓,降血糖,降低膽固醇等的功效 如果因為宗教沒辦法吃的话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只是不要覺得 是不好的食物就好

檸檬汁裡有鈣?
網myth碎碎念

檸檬汁裡有鈣?

有學員拿來問我,說檸檬汁裡面有鈣嗎? 我看了一下,找了一下,了解了個大概, 圖片中,該網站寫的是“含鈣檸檬汁”,如果他們是看原研究或是想要引用原研究來做科普或飲食建議,那麼“calcium-fortified lemon juice”這個很基本的食品營養學名詞,應該是寫為鈣質“強化”的檸檬汁,而不是這種模糊、讓人容易誤會的寫法。 並且,後面還給了一些飲食建議,而這些建議又是跟研究沒有什麼關係的, 比如研究中說的是給200ml的改強化檸檬汁,然後後面又建議一天30ml的檸檬汁入菜, 如果30ml就夠了,那研究列出這200ml有什麼意義? 如果200ml才夠,那30ml會夠嗎? 你了解我的疑惑嗎? . . . 後續: 我繼續找下去,發現這應該是看另一個台灣的“健康網站”的文章後“整理”出來的,那篇台灣的原文,是2021年3月發的,而圖中的那個“科普”是2022年2月發的, 30ml的建議是另一個日本教授建議的,跟200ml的研究無關,所以,這是兩件事, 只不過,台灣的那個健康網站的建議我也覺得不是很恰當,因為200ml和30ml對不上,了解嗎? #科普不是應該用心

喝湯會胖嗎?

喝湯會胖嗎?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提供 === 喝湯會胖嗎? 華人有個說法 3菜一湯 那這個多數都是肉湯 或者素食者的話就是雞蛋或者豆腐,豆湯 我個人是喜歡喝湯的 但是在學校我們都只關注食物的卡路里 喝湯每次都會覺得 高鹽,多味精 如果熬煮很久的肉類 肉的普林會釋放在湯中 所以再加上不喝水的話很容易會有通風的問題 所以我一般不鼓勵喝這類的湯 我說的這類的湯就是 例如tomyam湯,酸辣湯等 這類的湯如果你喝多了真的會胖 因為鈉含量太高 導致到身體的水分被滞留 最後很容易變成水腫 减肥的人也會因為這樣沒辦法燃脂 所以這也是喝湯會變胖的原因 其實我們華人的清湯 是可以幫助減肥的 尤其是藥膳湯,蔬菜湯,肉湯 這些因為是用食材煲的湯 不僅富含鉀離子 他還可以幫助降血壓,排水份 如果你連同蔬菜,藥材,肉類一起吃的話 其實你還是攝取了纖維,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等等的營養 所以這類的湯就可以幫助減肥 還有一種我們叫濃湯 就是會用麵糊炒的 不僅會讓你升血糖 它還有麩質 麵糊也很容易吸油 這個就會讓你無意間攝取過量的油脂和碳水化合物 這一類的湯簡直就是减肥的克星 例如奶油蘑菇濃湯,

醫療不簡單
網myth碎碎念

醫療不簡單

這裡面爭論的點是什麼,其實我也沒辦法簡單的講出來,因為這是護理(護士)的專業領域,大家只需要知道術業有專攻,還有那樣的處理,也算是在 #處理症狀 就可以了。 . . . 最近又有網友和學生看到很多很好玩的言論來問我對不對,其實裡面10有89都是炒冷飯, 比如“現代醫學只會處理症狀,所以造成越來越多種沒聽過的疾病”, 比如“我們只要顧好先天免疫,就算後天免疫不足,也可以不被那些沒見過的病毒感染,所以只要提高免疫力,就可以百毒不侵”。 . . . 其實呢,這些言論,都是先小看人體,然後小看生命,再用他們平平無奇的想像力,去認為所謂【醫療】就應該是他們以為的模樣, 確實,現代醫學很多時候是在處理症狀,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有些症狀是直接就可以殺掉你的。 比如哮喘,一個大濕確實可以侃侃而談現代工業的發展造成哮喘的人口增加,然後口沫橫飛的批評工業發展,批評醫療只會給哮喘患者吸類固醇, 但如果一個哮喘病發的病人現在就在他面前,你覺得他會怎麼做? (以下開放留言) . . . 比如C病毒,一個勃士確實可以慈眉善目的講這個病毒死亡率不高,用不自然的方式去預防是一件為天地所不

豆
網myth碎碎念

名字中有【豆】字的食物,其實有分為蛋白質類、高澱粉豆類,還有蔬菜豆類, 其中,蛋白質類最為代表性的是黃豆、黑豆、毛豆(edamame),毛豆的蛋白質含量是13%,黑豆22%,黃豆35%,順帶一提這三種豆其實都是同根生的,都屬於 #大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__eep__=6&__tn__=*NK*F] 。 . . . 高澱粉豆類,代表性的有紅豆、綠豆、鷹嘴豆。 有趣的是,紅豆的蛋白質是20%、綠豆22%、鷹嘴豆19%, 如果只從蛋白質含量來看,你可能會很亂。因為20%左右的蛋白質含量,不是已經比毛豆高,跟黑豆差不多了嗎?為什麼這3個又不算是蛋白質類? 癥結就出在 #碳水化合物

大豆分離蛋白
網myth碎碎念

大豆分離蛋白

我就奇怪為什麼這幾天我課程內大豆異黃酮是不是有害的問題一下子多了非常多, 原來是因為網路上出了一篇紅文,幾百個人share,但其實只要仔細看,你就可以發現他裡面的內容是前言不對後語的,要嘛是那位作者不懂從哪裡抄來然後自己做加工的,要嘛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來講解一下,這一篇他的原意是叫大家小心素食產品中的大豆分離蛋白,之後還放了一些素食產品,上面有大豆分離蛋白的,講這個不可以吃。 但是蛤~他一邊講大豆分離蛋白是經過手法把所有東西都分離掉了,只剩下蛋白質, 一邊又講,某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大豆異黃酮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E7%95%B0%E9%BB%83%E9%85%AE?__eep__=6&__tn__=*NK*F] 有致癌作用, 所以大豆分離蛋白是有害的。 **ok,各位想一下,如果 #大豆分離蛋白 [https:

戒口
網myth碎碎念

戒口

提到顛覆,早上我弄早餐的時候又想到不少學生在第一次上我的課的時候,都很驚訝我都講 #不需要戒口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9C%80%E8%A6%81%E6%88%92%E5%8F%A3?__eep__=6&__tn__=*NK*F] , 尤其是講癌症的課程,在做治療和修養的期間更是如此。 === 我才動完手術不久,還是處於修養階段,雖然是半身麻醉,但我的手術跟癌症治療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巫和大巫的差別,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手術結束後的第二天開始到今天,一直都是處於很容易餓的狀態, 比如圖中是剛剛的早餐,這是2顆蛋,裡面還有tuna,油是紅棕油,麵包中間是無糖花生醬,這大概可以讓我撐2個小時罷了。所以我又吃了早點,然後接下來還有午餐、午點、晚餐、宵夜。 我現在的食量大概是我本來的X2,

多吃水果、喝果汁真的很健康?
網myth碎碎念

多吃水果、喝果汁真的很健康?

講真,其實並沒有... 重點就在於“多”這一個字。食物健康與否,在鯨魚眼中都是相對的。再健康、再營養的食物,如果天天吃的話也會變得不健康。 所以說,其實沒有所謂的垃圾食物,只有垃圾吃法。 就算是高鹽高油的膨化食品,偶爾吃一次也不足以讓鯨魚因為健康的理由去厭惡它。 就算是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如果常吃也會變成肥胖症的一大助力(你天天吃榴蓮看看,絕對爆肥)。 ----------------------------------- 就像在談毒性的時候,必定要提起劑量;當我們在談水果是否健康的時候,也應該要提起它們各自的營養成分。 我們用100 gram的油炸薯片(一包小包的才50gram,大包的可以到150-200gram不等)來作為一個參照,一一來做對比。 以下的數據依次為熱量(卡路里)、維生素C、鈉和鉀的成分。 薯片:612千卡,0毫克,60.9毫克,620毫克 椰子:231千卡,6毫克,55.6毫克,475毫克 橙子:47千卡,33毫克,1.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
網myth碎碎念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

營養在營養學裡當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來來去去只會講營養幾重要,那你反而要去想一下對方是不是真的營養師。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所以食物煮熟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強調為了保留營養而吃生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 所以雖然這個是中國的新聞,不是本地的,但也有值得引以為戒的地方。 尤其我國是熱帶國家,菌是很容易生長的,如果食物的保存沒有做好,又沒有煮熟,那就是等著上車。 哪怕你的腸胃多強,中一次就夠夠力了。 有一個重點是報導標題上沒有show出來的,事主感染的菌是 #李斯特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D%8E%E6%96%AF%E7%89%B9%E8%8F%8C?__eep__=6&__tn__=*NK*F] 。有沒有感覺有點熟悉? === 沒錯,之前 @医学生鲸鱼 就有跟我們做個一個關於李斯特菌的分享,各位可以複習一下, 這個菌對大人都是很危險的,所以就更不能忽略對小朋友還有腹中寶寶的危險性更大了,

吃素 我不缺營養
素人飲食

吃素 我不缺營養

【素人營養 第5集】 寫素食專欄最難的地方,不在於營養搭配的難度,因為只要基礎打好,素食也是可以很均衡的, 難的是很多人很喜歡離題,本來就是講健康的,他來跟你講不是為了健康,是為了慈悲,而且不容易發脾氣云云, 誒。。。如果你的油吃不夠,造成體內發炎反應過多,這邊痛那邊痛的時候,看你還會不會不容易發脾氣咯~ === 東西都是要看全面的,你可以為了任何理由吃素,我也說了,中庸之道是素食者乃至所有人都需要做的修行, 只是一味的反對,我跟你講海很漂亮,你跟我講海會淹死人,那我們聊不到一塊兒上。 #素人營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4%A0%E4%BA%BA%E7%87%9F%E9%A4%8A?__eep__=6&__tn__=*NK*F] #中庸 [https://www.

超級食物
網myth碎碎念

超級食物

這個世界沒有仙丹,當然也沒有超級食物, 或是說,每一個食物都是超級食物。但是邏輯上來看,每一種食物都是超級食物的時候,這個世界一樣就沒有超級食物了。 因為 when everyone is super, no one will be - The Incredibles ===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食物都很營養呀~反正吃了也沒有害處。 對,沒錯的,【吃】了是沒有害處,但是【相信】了這種偽醫學,以為真的吃了就可以不用打預防針,吃了可以到處趴趴走,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比如說,萬一有個人信了,感染到流感,死掉, 這條責任怎麼算? #沒有害處不一定就是有好處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2%92%E6%9C%89%E5%

激素
網myth碎碎念

激素

這種短片真的很容易傳播,而且都很短(30秒可以講4個狐扯還加上宣傳),更重要的是隨便講都有人信, 然後你認真去闢謠,還會有人講你多管閒事,認真就輸了等等。 === 那我就隨便拿她裡面的一個來講好了,不要講到完,閒事不要管太多, 你們可以想一下: 黃瓜為什麼打“激素”?是為了長得好,對吧? 那為什麼要打一個打了給他長成畸形到給你輕易看得出來的激素?農家吃飽太得空? === 事實是: 農作物本來就是有不同的外表的,你平常在商場上看到的,通常是A或B級貨,有些大小或外表不符合大眾認知(我不想說審美,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審美能力)的 #醜蔬菜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6%9C%E8%94%AC%E8%8F%9C?__eep__=6&__tn__=*NK*F] 就是C級貨或以下,可能價格比較低,或是做其他用途,這樣而已, 所以有時候商場裡的蔬菜水果裡面混了一些有長得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