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專業

A collection of 8 posts

專業人士
網myth碎碎念

專業人士

我不是心理專業(雖然我大學有修過,不過我也不會以我有這個專業自居),所以我不太能跟各位講那個假的專業人員到底哪裡假,講的有問題的言論哪裡有問題,我會擔心我的解釋不到位。 但其實原文中下面就有心理專業的人留言了,我的分享下面也有心理專業的網友分享,各位看他們的就可以了。 . . . 那篇出來才半天,我的page就喜提了一個負評,而好評一個都沒有增加,然後雖然我是鼓勵大家去report,但其實只要他反過頭來號召他的粉絲來report我,我才是會先爆掉的那個。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有人問我到底做來做什麼,我是不是吃飽了撐著。 我只能說,有些東西並不是外界看得到的。比如這位網友,就是在看了我的怒火後,主動來聯繫我的,對話內容如圖。 我是經過她的同意才放出來的,而我選擇這樣crop圖來分享,也是因為這樣才會比較多人看到。這是fb的神奇演算法神奇的地方,有意義的分享不出門,亂七八糟的毒藥可以傳千里。 所以各位可以去看看她的分享,我就放在下面,這是個人經驗給出的鼓勵,從言語中我想各位應該也能看得出這是她鼓起勇氣分享出來的親身經歷。 . . . 所以回答那個我是不是吃太飽的問題,你

名聲的影響力
網myth碎碎念

名聲的影響力

不知道出於什麼方面的誤會,也有可能是因為恭維,有不少人來請我介紹【好的】醫生給他們, 為什麼說可能是恭維呢?因為他們太看得起我了,以為我認識很多人,尤其是醫生。但其實,我人脈很窄,認識的人沒有幾個,我自己要看醫生也是上網看評價然後碰運氣的, 可能大部分人沒有感覺到,所以我這裡解釋一下,其實我不止不認識那麼多醫生,甚至有一些醫生是討厭我的, 為什麼會討厭我?有幾個點: 1,因為我講過【醫生沒有學營養學】這句話,就被認為我【看不起醫生】, 煙網哦,我看不起鄙視鏈高處的醫生? 我就實話實說罷了,醫生有醫生的專業,我們有我們的專業,我們學的東西是不同的,罷了。完整的醫療體系是大家分工合作的,但有些醫院現在也都沒有營養師(和飲食治療師),結果我講這句話也被講【挖苦醫療體系】。 更棒的是,我是拿台灣文憑在台灣畢業的營養系,我國不承認我的學歷,所以儘管我大學是dietitian的內容,但在我國我可以用的頭銜就只有nutritionist。 而懂的都懂,nutritionist所處的位置是dietitian的鄙視鏈的更下位。 那麼,有幾個在鄙視鏈高層的人會用心的來看鄙視鏈底層的人寫的

間歇性斷食
網myth碎碎念

間歇性斷食

這個研究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有問題的是把這個研究的結論講成是【間歇性斷食】的結論的人, 研究確實發現,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只吃一餐,跟一日三餐的人比,最高多出30%的早逝風險,其中大部分跟心血管疾病相關。 這樣看,好像是在講間歇性斷食, 這篇研究雖然是2022年發表的,但其實他們的數據來源是1999年到2014年之間的美國人,那時候間歇性斷食還沒有流行,所以這一個研究主要探討的並不是間歇性斷食,而是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吃太少的營養不良狀況造成的早逝風險提高。 (也該好他們用的是2014年的資料,如果是2019年之後的,那些喵喵黨又要來講是因為喵喵造成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增加了) . . . 其實整體來說,研究的討論有提到,一天只吃一餐的人,多數為年輕男性,較低受教育程度、較低收入、抽煙、酗酒、較高的體力勞動、攝入的熱量較低、飲食的品質也較低。 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因為一天只吃一餐,或是沒有吃早餐的人,普遍社經地位比較低,他們可能並不是為了健康才這麼做的(然後弄巧反拙),只吃一餐是一個附帶現象,而不完全是原因本身。同時,生活中的其他習慣也有可能是造成早逝的原因。 而這也是告

達克效應
網myth碎碎念

達克效應

【懂越少的人越自大】【懂得越少的人以為自己懂得越多】,這是達克效應(DK effect),又叫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的典型症狀。 能力低的人因為能力低到一個程度,所以意識不到自己能力低。 這現象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跨領域的“磚家”這麼多。 . . . 比如Linus Pauling,他的專業領域是化學和結構生物學,不否認他在自己的領域真的很厲害,厲害到拿諾貝爾獎,但當他跨領域到營養學和醫學,他基本就是一個小白,但因為他懂得很少,所以他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所以就出現了vit C可以治療感冒和癌症的千古謠言。 同樣的,一個整骨師可以大談營養學,一個DJ可以在節目中用心理學技巧“幫助”聽眾,一個心理專業的大姐教人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還有理財太太的case,也都是同一個道理。 名人的例子有點遙遠,我們生活周遭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西醫講中醫不好,中醫講西醫不好(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蛤),牙醫變成營養學專家,一個人買了一張營養師和中醫的cert就直接成為中醫營養師,某些特殊療法俱樂部的成員認為自己的特殊療法比現代醫學更厲害等。 (經濟學,政治學,文學等

大麻雞
網myth碎碎念

大麻雞

如果你要便宜的雞,那就只能 #密集養殖,密集養殖就會遇到傳染病的問題,有傳染病問題,就需要用到抗生素, 用了抗生素,就有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有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後就有製造出 #超級細菌 的問題, 順帶一提,養殖業用的抗生素還有一個功能是【投放小量抗生素可以讓動物長得大一點重一點】,會有這個效應的原理目前沒有一個定論,但很可能跟腸道菌失衡有關(腸道菌失衡,就比較容易肥胖,人也一樣), 所以,如果你不想要有用藥的問題,那你就只能選放養的雞, 放養的確實更安全,但第一個問題就是【貴】,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可能用貴的價錢買到【假的】放養雞。 . . . 曾經我有帶一位台灣的朋友來認識本地的雞農(有規模的),他是做給動物吃的益生菌的,雞吃了免疫力也會比較好,營養吸收比較好,雞蛋和雞肉的品質也會比較好, 但是走了一圈,沒有一位雞農敢嘗試,你想,益生菌罷了,人也會花大錢去吃的東西,給雞吃反而不敢了, (我個人也有給過一個專出口到外國的農場,建構一整個養黑水虻的system來做到減少雞的排泄污染的建議,不過他們聽說這是給雞吃昆蟲的幼蟲,就退縮了,對,你沒有看錯,他們不敢給雞吃蟲) 這裡有個

營養師很麻煩
營養師

營養師很麻煩

以下是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我不希望你是營養師” 對於一個在職的營養師 聽到這樣的話 難免會很傷心 畢竟讀了4年的專業 也為這個事業在打拼 却需要面臨著很多的挑戰 有誰曾經也遭受過這樣的反對 可以留言讓我知道 也順便告訴我你的解決方式 早上的早餐 喝了一杯3湯匙的美祿 加上4片的餅乾 這是我們的國民早餐 没有蛋白質 也没有蔬菜和水果 我没有不喜歡吃 只是覺得不夠營養养 午餐 因為比較忙的關係 我們就吃了快餐 炸雞,薯條,汽水,馬鈴薯泥 晚餐我們去Pasar malam 吃了豆花,炒粿條,油條,炸雞 我其實想要去買點菜 可是没找到 所以我跟朋友說我回去的時候要煮菜吃 他們說 神經病啊 回去還要吃菜 都這麼飽了 喝個ibre vitamin c就好了 我說不一樣 菜的營養不只是這兩個 還有其他的營養素 他們說吃水果啦 也是一樣有很多營養 我又說不一樣 水果雖然好

不講產品牌子
網myth碎碎念

不講產品牌子

這種問題我真的很常被問到,弄到我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很煩惱。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是回答他可以或不可以就好了咯?這麼lansi做什麼? 好,我算一條賬給你們看, 1,先不管一個產品怎麼樣,是好還是不好,適合還是不適合,如果我答:【可以】,那麼,sooner or later,就會發生有人拿我講這個產品可以吃的回應來賣東西了,有些還會加油添醋的改編成:“林冠良講這個產品吃了對癌症病人好。”之類的廣告詞, 你可能會再三保證你真的只是想要自己知道,不會拿來賣產品,也不會跟別人講是我講可以吃的。 但我跟你們講,我從以前到現在遇到那我名義賣東西的,都是再三跟我保證過的人那邊出來的。 . . . 2,如果我答了【可以】,然後病人吃了,問題變嚴重了甚至死掉了,你覺得最後家屬會怪那個產品嗎?我跟你講,不會的,家屬會講“都是林冠良講可以吃才變成這樣”或是“林冠良不是講可以吃嗎?為什麼本來好好現在死了?” 你可能會再三保證你真的只是想要我的意見罷了,吃了之後不論發生什麼,最後責任都是你們自己承擔, 但我你們講,那些最後怪到我頭上的人,都是跟我再三保證過的那些人。 . . . 所以,

尊重專業?
網myth碎碎念

尊重專業?

各位覺得,這些人(不止留言,還有like的那些),在自己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的時候,會有所尊重嗎? 放心,經驗來看,絕對不會的。 而且,我還發現,平常越是貶低任何一個專業的人,在自己越需要專業的幫助的時候,會逼得越緊,而且越不知道感恩,幫他把事情處理掉了是理所當然,處理不好就是你們這些專業的沒有屁用。 #目前這藥在我國還是只有獸藥是合法的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B%AE%E5%89%8D%E9%80%99%E8%97%A5%E5%9C%A8%E6%88%91%E5%9C%8B%E9%82%84%E6%98%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