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

【懂越少的人越自大】【懂得越少的人以為自己懂得越多】,這是達克效應(DK effect),又叫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的典型症狀。

能力低的人因為能力低到一個程度,所以意識不到自己能力低。

這現象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跨領域的“磚家”這麼多。

.
.
.

比如Linus Pauling,他的專業領域是化學和結構生物學,不否認他在自己的領域真的很厲害,厲害到拿諾貝爾獎,但當他跨領域到營養學和醫學,他基本就是一個小白,但因為他懂得很少,所以他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所以就出現了vit C可以治療感冒和癌症的千古謠言。

同樣的,一個整骨師可以大談營養學,一個DJ可以在節目中用心理學技巧“幫助”聽眾,一個心理專業的大姐教人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還有理財太太的case,也都是同一個道理。

名人的例子有點遙遠,我們生活周遭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西醫講中醫不好,中醫講西醫不好(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蛤),牙醫變成營養學專家,一個人買了一張營養師和中醫的cert就直接成為中醫營養師,某些特殊療法俱樂部的成員認為自己的特殊療法比現代醫學更厲害等。

(經濟學,政治學,文學等其他專業一樣有同樣的狀況,只不過我舉不出恰當的例子)

理解了這一點,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那些跨到別人領域的專業人士,表現的比真正該專業的專業人士更懂。是因為他們真的以為自己很懂。

.
.
.

還沒完。

這裡還有另一個人性弱點:【大眾會認為,有自信的人更可信】

那些跨領域的以為自己很懂,所以很自信,而這股自信的勁,讓大眾更願意相信他們。

同時更糟糕的是,本科專業領域的太過保守,

舉顆栗子:

你問一個賣產品的“老濕”,你頭痛,怎麼辦?

他可以開口就跟你講吃他們家的產品就行了,包你藥到病除。

+++

那如果你問我,你頭痛,怎麼辦?

我會跟你講,頭痛有很多種原因,比如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低血糖、缺氧、缺鹽、缺水、缺鎂、缺鈣、用眼過度、睡眠不足、要中風了、經前症候群、焦慮症、偏頭痛、有舊傷、有腦瘤、有腦癌等,所以沒辦法簡單回答你,如果持續疼痛,最好去作個身體檢查。

這是因為我的專業讓我不能過度簡化的只給一個解決方案,同時我也會擔心如果給錯建議,有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不良後果。

可能你聽我講到一半你就已經打瞌睡了,更不用說信不信的問題。

所以一句包你藥到病除,雖然邏輯上是不正確的,但最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因為大眾更prefer的是簡單的方法,正確不正確,還是其次,

而且一句藥到病除,帶出來的是自信,大眾喜歡自信的人。

.
.
.

剛有說,我們會擔心給錯建議帶來不良的後果,

同樣的道理,因為他們懂得少,所以他們自然也不覺得自己會造成傷害,反而還會覺得自己足夠厲害,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晚上睡的格外的香。

而真正的專業人士,是有可能因為一個小小小到微不足道的錯誤,而深受內心譴責而失眠整晚,即使這個微不足道的錯誤可能根本就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這,就是差距,是無法彌補的差距。

.
.
.

雖說是無法彌補的差距,但我覺得,是有方法可以把差距縮小一點,

首先,我們了解大眾要的是簡單粗暴和自信,我們就盡量簡單粗暴和自信,

同樣一個【你頭痛,怎麼辦?】的問題,

我現在會回答,“最常見的原因是睡眠不足,你去睡個飽覺看看。”

這樣怎麼都會比上面的長篇大論好,大眾也比較聽的進去。就算不能解決他的問題,他大概率也會回頭再來問你。

.
.
.

再來,盡量把專業的東西簡單化,大眾聽的進最重要,

專業人士都會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深怕讀者不能全盤了解我們要表達的東西,所以會一直加註解,做延伸解釋,最後內容會又臭又長,最差情況是只有自己看得下去(連同領域的人都看不下去)

所以我現在一般做的科普或闢謠分享,【一篇】都只會有【一個】重點,然後盡量短(這一篇這種記錄性質的不算),

當然,這時候就要懂得取捨,把最想要表達的重點留下來,其餘刪掉。

但如果過度簡單,大眾反而又會覺得乏味(對,就是這麼難伺候),

所以要適量加入【一個】他們不知道的【新東西】,比如一個新角度的觀點,或是一個名詞解釋,一個翻轉,甚至是一句諷刺。

.
.
.

最後,自信點,

不一定要做到完美,任何東西都是有缺陷的,

缺陷有時候也是一種美,

認準目標,做就是了。

#就一個記錄

#反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所以我們只能改變自己

#共勉之



知識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