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廣告貼文 朋友傳了這個來,咦?不就是上次那個亂用我名義來攻擊仙人掌產品的那條水嗎? 哇,一次來這麼多問題,還開sponsor幫我打廣告,看你這麼有心的份上,我一條一條來蛤~ 1,“們“?原來你們是有組織的呀? . . . 2,如果你有點進去看的話,或是参加免費的試聽分享會,就會看到那位患者是被醫生放棄了,跟他講回家等時間,他只剩下2個禮拜,他來找我,我也說我們只能儘量,怎知他真的奇蹟似的好轉了,目前依然跟癌症共存,所以我這個廣告+見證的主旨是【不要放棄】,你放棄了,就是放棄這個奇蹟。你就連0.0001%的機會都沒有了。 . . . 3,所以並不是說他沒有看醫生然後就被我醫好蛤,你這麼喜歡我的話,應該就知道我每次都說要看內文,不要做標題黨。這傷透了我的心喲~~ . . . 4,我在我的課程內、平常的宣傳、課程的廣告、平常的分享,乃至上任何節目,有機會我都是說營養師和醫生是不同的專業,並不是誰比誰厲害的關係,而是為了病人的健康,我們的【配合】是必要的。 . . . 5,一個完整的醫療體系本來就是有醫生和營養師(飲食治療師)
網myth碎碎念 喝冷水與冷水澡 先講結論:【要喝冰水和沖冷水澡都可以,只是要慢慢來】 這種垃圾文最麻煩的地方不是他講的到底是真是假,而是講的東西有真有假,一般人的智慧沒辦法去分辨, 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完全不要看】這種垃圾文。如果你身邊有人很關心你,一直拿那篇東西懟你的臉,你再給她看這篇,但他會不會信,就看造化了。 . . . 1,我們是人類是【溫血動物】,所以體溫不會隨便上上下下,就算外邊飆到42度,你的體溫也會是37度上下,並不會你曬曬太陽就體溫40度,除非你中暑或是熱衰竭。 所以並不存在什麼【把體溫從高溫立即降溫】的說法, 另外,很有趣的是有些人看這種垃圾文就信的很深,然後等孩子生病發燒,體溫真的上升到超過38了,他們又會無所不用其極的降溫。 . . . 2,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建議是:中暑或熱衰竭,不要喝【大量冰水】,但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是一時間喝【大量】冰水容易造成腸胃不適, 但其實只要患者【意識清醒】,喝一些加鹽的冰水是可以的,或是冰涼的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也行, 放心,只要不是一口氣喝很多,是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就沒問題。 . . . 3,第1第2第5點其實都在講同一個東西,只不過
網myth碎碎念 研究造假 這是研究蜘蛛的知名生物學家偽造數據的事情被調查並公佈的一則報導。 這篇分享跟這造假內容沒什麼關係,而是就這個研究領域的環境發表一些自己的感想。對研究領域沒有興趣的人你可以轉走了。 這不算【醫學】【免疫學】領域的造假,而是一般人一輩子根本不會接觸過的生物學領域“而已”,所以這件事不會有太多人感興趣,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科學領域本來就是會對研究進行審核的,如果有造假也會被發現並公佈出來, 最讓某些人津津樂道的,把【脂肪抹黑成肥胖的原因】還有【以前的醫生都幫香煙代言和背書】其實都已經是被公佈出來了,所以他們才有機會津津樂道。 我再打個比方,某些國家偶爾會出現黑心食品的報導,另一些國家的人就會笑說那些國家怎麼這麼恐怖? 但有個細思極孔的問題是:別人國家如果發現了,會被報導,那那些沒有相關報導的,是真的沒有黑心食品嗎?還是有但是沒有被報導呢? 這樣來看,又是誰比較黑心? . . . 在一個健全的體制裡,研究的造假被發現和公佈其實也是必然,而且現在的速度會比幾十年前快, 這是因為一個研究成果,就算再厲害都好,都需要可以投入運用, 可以運用,就需要可以重複實現結果, 要重現結果
網myth碎碎念 補充水份喝水還是飲料? 先說結論,這篇圖文報導的【內容】基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標題】。 內容說的那些牛奶裡面的礦物質、乳糖、脂肪、蛋白質確實是可以讓水份沒有那麼快排出, 但是這個研究並不是用來研究什麼飲料可以【更解渴】和【更補水】, 而是計算這13種飲料的beverage hydration index (BHI) ,我們可以翻譯成【飲料水合指數】,或者叫【飲料保水度】 BHI是計算哪一個飲料停留在人體比較長的時間,但目的並不是看他解渴不解渴,而是簡單來說,是看你喝了哪一個飲料之後,會【比較少去小便】。 這跟【解渴】和【補水】是不同的概念。 . . . 然後,飲料的BHI的意義,其實也不是用在普通人的【日常】身上的, 而是用在比較難喝到水的職業 (比如醫療人員和運動員)、老年人和無行為能力者等,才比較有意義。 為什麼是他們? 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或是在特定狀況時比較難喝到水,或是如果小便次數增加,對他們而言是會造成不便甚至困擾的。 實際應用就比如運動員喝的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所以比喝白開水更能保水,也更少上廁所。
網myth碎碎念 高血壓可以逆轉嗎? 答案是:【部分可以】,因為高血壓其實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 就好像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關係那樣,糖尿病是一種病,而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代表症狀。 所以嚴格來說,你是可以控制,甚至逆轉高血糖,但是你逆轉不了糖尿病, 因為糖尿病的原因無非2個,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M)的胰島素分泌障礙,還有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M)的胰島素阻抗。 這兩個原因是沒辦法逆轉的,你怎麼調整飲食都沒用,因為胰島素分泌障礙是天生的胰臟問題,胰島素阻抗則是後天持續過度做工,造成的細胞損傷,而且這個損傷還是基因層面的損傷,形成了就沒辦法修復。 (除非你用基因編輯技術來修復,比如CRISPR,但這類研究還在進行中,還有一些技術等待攻克) 但要控制血糖高是有很多種方法的,比如糖尿病藥Metformin、胰島素注射、苦瓜萃取物、牛樟芝三萜、控制飲食等。 但通俗一點就是說,【高血糖這個症狀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你糖尿病的病根還在,只要你停藥或是隨便亂吃,血糖就馬上飆給你看。】 . . . 理解了上述解釋,應該就能明白,【症狀】要和【疾病】分開看的道理,
網myth碎碎念 羊角豆煮沸吃 營養會流失? 網友問這是不是真的。 嗯~這裡有幾點可以吐槽的: 1,如果是【切段】用水煮,確實可能讓內部的一部分果膠和營養流到水中, 但這也只是減少一部分營養價值,所以真要說也是“部分喪失“。 再來是,這些部分流失不需要煮沸就會流失了,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他會把這麼不重要的東西重複了三次,可能他是要表達水煮沸要很久,就代表他煮了很久,所以流失比較嚴重吧。 . . . 2,但如果你是一條一條完整進去煮的,就算煮到水滾,他裡面的果膠也不會從蒂頭跑出來,但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倒是有可能因為高溫氧化掉, 但這個流失的量不會非常多。 . . . 3,其實把羊角豆煮到水滾最大的問題是會變得【比較難吃】,因為煮太久,煮爛了。當然,有些人是喜歡吃那種軟到爛掉的,那是個人口味的差別。 所以常見的保持口感的方法比如他圖中教的【微波1分鐘】,或是【滾水燙1分鐘後撈起來泡冰水】,或是【蒸熟】,都是保持其口感的做法。 #如果沒有洗乾淨又沒有煮熟小心吃了拉肚子 #烹飪營養學 #喜歡羊角豆的舉手
網myth碎碎念 是真也是能是假 先跟林教授說聲不好意思(如果這篇有幸被他看到的話),因為據我的經驗,我直接分享鏈接的話,有沒有10個like都會是問題,所以我會把鏈接放在下面。這樣才可以讓更多人看到這優質內容。 那位大家想必很熟面的“醫生”的內容三天兩頭就會有人來問,他的東西有時候真的是不知道可以從哪裡開始吐嘈的程度。 而且要解釋又很難,因為他的東西都是真的參假的,假的參真的,一般人也沒有耐心去聽那些真真假假的分析。 當然,林教授這篇也不是那種只要速食答案的人看的下的,所以你們只要知道【一直有人在查證他講的東西和專業資格】就好了。 . . . 最後,嘿~看了這篇你們就知道了,別叫我網紅蛤,真的要叫,可以叫我【網不太紅】。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謠言止於智者 === https://professorlin.com/2023/05/06/柏格醫生被事實核查/#comments 林教授的原文,去看完整內容 https://youtu.be/JvKNzLRmzLg文章中提到的影片
網myth碎碎念 ivermectin解禁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已經忘記了ivermectin是什麼東西了。幫各位回憶一下,就是舊冠還新的時候,盛傳的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歷史悠久的、很安全的動物藥,據說吃了就不用打喵喵了,吃了還可以有舊冠治舊冠,沒舊冠防舊冠。 前天,澳洲政府解禁了這個藥的處方限制,也就是說至少在澳洲,從6月1號開始,處方還是需要的,只不過就不僅限於原本的寄生蟲感染的使用。 當然,有些網友就很高興了啦~覺得說真相終於大白啦~還ivermectin一個清白了~我們這些當初一直強調不要隨便吃的專業人士快去食五穀輪迴之物等。 . . . 那麼,這個公告是不是真的說澳洲從此就【認可】了ivermectin(之後簡稱ivm)可以用來預防舊冠、治療舊冠的效果?當初我們這些反對的poor guy就都是拿了喵喵廠的錢來打壓這個仙丹? 不急,看內文就知道了。 內文【第三段】就寫了: 在評估了ivm的風險和益處之後,ivm在其批准用途出現短缺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澳洲對舊冠的喵喵接種率和混合免疫率很高,一些人使用ivm現在已經不太可能損害公共健康。 看得懂嗎? “這裡講的是,反正在我們澳洲,喵喵的施打率很高,所以不會出現那
網myth碎碎念 HPV HPV是一種病毒,通過【性行為】傳染,所以只要是跟性有關的身體部位就有機會感染並造成癌症,比如子宫颈癌、肛门癌、口腔癌、喉癌、陰莖癌和阴道癌。 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看到這樣的題目就只是單純避開口交,覺得口交萬惡,並不會減少其他相關癌症的發生風險, 所以要避免相關病毒的傳播,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固定性伴侶】和【安全性行為】 然後蛤,其實原文的報導其實是在引用數據來宣導HPV疫苗, 確實,HPV疫苗是可以有效預防HPV相關的感染和癌症,但如果性伴侶不固定,性行為不安全,其他性病的風險也是一樣高的。 . . . 但是話又說回來,有些人本身是真的潔身自愛,但另一伴則沒辦法保證,所以就還是會發生本身雖然沒有亂玩,但也還是被傳染,並發生癌症,而另一伴卻沒事的情況。 這確實蠻不公平的。 #各位自己小心蛤 #知識就是力量 #林老師性教育
網myth碎碎念 內文不簡單 偶然看到一個新聞,是說我國的癌症病例從【異情】後的癌症患者增加了多一倍。 想當然的,這種話題,下面一定是滿滿的都是講喵喵的問題,什麼毒針的毒不容忽視啦~果然大濕說的沒錯啦~醜國針如何如何~C國針如何如何~還有一些來“科普”是什麼s protein怎樣弄壞了t 細胞之類的。 只看到標題,我也是很有興趣的,因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要先沐浴淨身洗乾淨等那些人來清算我了~ 所以我就一如既往的點開內文來看,才發現,不簡單。 真的不簡單。 . . . 我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一個原本是【好事】的事情,可以被顛倒到完全【黑掉】的報導,還是一個大報。 咳咳,我當然不是說患癌的人翻倍原本是好事, 而是這篇東西原本報導的應該是國家癌症協會(NCSM)在馬六甲辦的活動,他們做了一些宣導,也順便講了一下該協會這幾年來做了哪些事,哪些貢獻,哪些有影響力的事情。 而在內文的第一段,寫了【我國癌症病例於舊冠廢言異情爆發後劇增,即從2019年的393827宗增至2022年的874361宗,增幅逾一倍!】 記得393827和874361這兩套數字,等等我們還會用到。 . . . 哇~真的是超過一倍喔
網myth碎碎念 紫椰肉是壞了嗎? 說真的我是沒有親眼見過紫色的椰肉,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們這裡(馬來西亞)可以比較簡單的吃到新鮮的、足夠成熟的椰子, 椰肉呈紫色,目前最接近正確答案的應該是因為椰子【不夠熟】,但為什麼我說這是最接近正確的答案呢?這是因為這方面泰國有做過研究,但只是做【椰子水】的,不是椰肉, 研究有發現不夠熟的椰的椰水會比較粉色(pink),等成熟後才會變清澈。原理可能是因為椰子內含的【酚】,酚隨著成熟逐漸減少,椰子水也越來越清澈。椰子水有酚,椰肉應該也會有,原理應該是一樣的。 . . . 這研究是泰國的,但是有放在【聯合國農糧組織】。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應該也有品種的關係,泰國的椰跟我們本地的椰不一樣,所以本地很少看過這個情況。 所以吃是可以吃的,至於有些網站上說有劇毒,那就不至於,只要確定你的椰肉和椰水沒有奇怪的腐敗味道,那就是沒問題的。 當然,如果很害怕,那就不吃就好,反正這樣的椰肉也沒有聽說過有非常好吃的情況,考慮到是沒有足夠熟的椰肉,那應該也不會很好吃(更不會有芋頭味),確實沒必要擔驚受怕的去嘗試。 #知識就是力量 #椰子 #芋香
網myth碎碎念 專業人士的利與弊 太多類似的疑問了,我嘗試一次過一起回答: 1,【為什麼是請大家退share和舉報,不是直接投訴到政府部門或報警?】 因為這是在我的經驗看來最有用的方式,這樣才有【機會】讓他的內容被判定為不受歡迎的。 投訴的事情其實我們有在問,但你知道嗎?要投訴這類事件,你首先需要把他的內容翻譯成國文或英文,然後解釋到底哪裡有問題,再看他們要不要接。 然後我個人的經驗是,這件事不是3R事件,所以就連MCMC也基本不會處理的。 有個大漏洞是因為他沒有真正的專業資格,所以相關專業的相關法規是管不到他的。至於他“冒用”頭銜這件事,衛生部應該也會講管不到,因為他是自創了一個頭銜出來。 (但是衛生部可能會打電話來跟你說你可以用良好的口氣道德勸說他把內容拿下。這也是個人經驗) 打個營養師的比方,沒有正式資格的人不能自稱營養師或飲食治療師,但只要你自稱營養大師,團體營養師,團體飲食治療師,那條law就管不到你。 這個漏洞對仙家是很有利的(當然,我們希望立法者可以多考量到這個漏洞的問題,並制定更合適的法規)。 . . . 2,【不去他底下說兩句嗎?在自己的地方唱衰他算什麼好漢?】 首先,我沒有說過
網myth碎碎念 老高 老高做的不是科普,他只是講故事給老婆聽(這是他自己說的), 然而我真心覺得做教育和科普的專業人士真的要學習講故事的技巧。 這一集裡面講到碳和矽的差別和共同點,短短幾分鐘罷了,講得比我高中的化學老師一整堂課還要容易明白。 #知識就是力量 #生物學 #化學
網myth碎碎念 專業人士 我不是心理專業(雖然我大學有修過,不過我也不會以我有這個專業自居),所以我不太能跟各位講那個假的專業人員到底哪裡假,講的有問題的言論哪裡有問題,我會擔心我的解釋不到位。 但其實原文中下面就有心理專業的人留言了,我的分享下面也有心理專業的網友分享,各位看他們的就可以了。 . . . 那篇出來才半天,我的page就喜提了一個負評,而好評一個都沒有增加,然後雖然我是鼓勵大家去report,但其實只要他反過頭來號召他的粉絲來report我,我才是會先爆掉的那個。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有人問我到底做來做什麼,我是不是吃飽了撐著。 我只能說,有些東西並不是外界看得到的。比如這位網友,就是在看了我的怒火後,主動來聯繫我的,對話內容如圖。 我是經過她的同意才放出來的,而我選擇這樣crop圖來分享,也是因為這樣才會比較多人看到。這是fb的神奇演算法神奇的地方,有意義的分享不出門,亂七八糟的毒藥可以傳千里。 所以各位可以去看看她的分享,我就放在下面,這是個人經驗給出的鼓勵,從言語中我想各位應該也能看得出這是她鼓起勇氣分享出來的親身經歷。 . . . 所以回答那個我是不是吃太飽的問題,你
網myth碎碎念 是毒藥 別再share了 那個號稱的資格我是沒有聽過,內容也是各種有問題的言論,要說是毒藥一點都不為過。那篇東西其實就是踩著別人家的悲劇上位罷了,裡面那些錯誤連篇的字眼甚至比某報還惡劣。 如果你有share,再動動手指,刪掉吧,做一點社會責任。 可以的話,也舉報一下, 雖然這種亂來的東西阿Mark通常都會留著,但這是表達一種態度,也是對事主家人的一點尊重。 #心理專業也是重災區 #噁心
網myth碎碎念 雞腿魚與河豚 其實上一次(2021年)有人吃雞腿魚中毒進院的報導,就已經有無數本地正規和非正規的霉體放錯圖了, 圖中那種黑黑扁扁眼睛在同一個平面上的魚,確實叫雞腿魚,但那是中國潮汕地區的土名叫法,這種魚正式名字是【鯒魚】,潮汕人常吃。 . . . 我國的雞腿魚其實是yellow puffer fish,是【一種】河豚,是魚鰭魚尾都是黃色的那種河豚,因為去頭去皮了很像小雞腿,黃色的魚鰭魚尾又有辨識度,還蠻好看,所以以前餐館很愛用,我都吃過幾次。 但自從有人吃雞腿魚中毒的報導傳開後,再隨著邏輯有問題的正規和非正規霉體的胡亂拉關係下,現在【雞腿魚】已經在我國中文圈變成【河豚】的代名詞了。 然後大部分媒體用的圖就是各種河豚,而不是yellow puffer fish這一種河豚。 雖然無可奈何,但也無傷大雅。反正本來也是俗稱,而且也都是河豚。 . . . 但直接把另一種連河豚都不是的魚講成是河豚,就因為他也叫雞腿魚,那就是生物學不及格的做法, 我們也可以想見,這應該就是有人一開始在網路上隨便search了“雞腿魚”,出來的圖也不去查證一下,就直接用,然後其他霉體樂此不疲的copy paste
網myth碎碎念 寶寶經驗分享 看到不少寶寶受苦受難的照片, 一邊是寶寶被偏方弄到差點瞎掉,媽媽分享出來給大家一個警惕和提醒, 一邊是不知道兔子原來會咬人,媽媽把店家放上網公審。 . . . 確實,照顧寶寶非常不容易,所以很多人會過度緊張,關心則亂,病急亂投醫(有時候真的沒有很急,有時候投的是庸醫),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但這些案例正是恰恰告訴我們,事情越緊急,越需要冷靜下來,當你沒有相關知識,現在的科技也允許你上網發問, 當然,上網問也不是隨隨便便在一些神奇的群裡面問,而是要問到正確的相關專業的人士, 但是,要分辨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專業,又至少需要一些常識和知識儲備, 所以繞來繞去,最後自己還是必須負擔一些責任,具備常識的責任。 . . . 還有,別人的經驗是值得參考的,只不過老實說一句,依現在的網路環境來看,看別人的經驗分享時,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基本常識, 因為這裡面也充斥著許多歸因謬誤和倖存者偏差, 當然,這門檻也是越來越高了,因為常識是越來越少見了。 . . . 原文中提到另一個想要讓寶寶退黃的案例,這讓我想到我曾經聽過的case:寶寶有黃疸,家中長輩把寶寶放在太陽底下曬,眼睛沒有蓋好,
網myth碎碎念 火箭發射 如果你有看轉播,你會發現現場是歡呼的(基本上看起來懵逼的只有Elun一個),為什麼?是全場歡呼Elun 的財產縮水?還是在場的各位都買了火箭爆炸? 其實,這個發射不成功,它也一樣是很有意義的,很簡單的來講,就是讓他們可以從失敗中學習, 而且,火箭在爆炸之前,還有一些你在嘲笑火箭爆炸的報導中不會看到的東西: 1,禮拜一原本就要飛了,結果推進器出問題,所以延後發射, 2,昨晚的發射,在火箭沒辦法達到預定速度,火箭艙沒辦法分離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 3,本來到這邊就停了,但發射團隊調整飛行軌道,讓火箭在天空上面轉了3圈多,最後才啟動自爆程序, 這些動作,都提供了團隊很多的數據,為了下一次的測試打下更好的基礎。 他們在歡呼的是這個。 而且這次測試本來失敗的機會就很高,大家本來就都有心理準備了。更現實的說,如果這次完全成功,那就是賺到。 . . . 如果你是做研究的研究人員,你就能明白,要一次就成功,基本是運氣很好才有可能,在這之外,任何一個失敗其實都可以是改進的上升之階,哪怕是最後你得出的結論是某種作法不可行,那你也證明了這是不可行的,而不是想和講罷了。 尤其是當你研究的是
網myth碎碎念 活著 【抗癌之道】和【廣州現代腫瘤醫院】有個聯合直播,由彭教授主講現有的化療電療以外的癌症治療方式,比如冷凍療法,奈米刀,粒子刀, 我說說我的感想: 1,這些方式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癌症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尤其是其中不乏第四期的、已經被多家醫院請回家等時間的患者。 所以這也是我常講的:【不要放棄】,因為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真的說不定哪個實驗性質的療法就把你從鬼門關拉回來也說不定。 . . . 2,彭教授在介紹療法的使用的時候,也會說到【搭配】的治療原則, 比如使用一些中藥和免疫療法或是其他藥物。 確實如此,很多時候治療的成功並不是單一一個療法的功勞而已,也有可能是【配合的結果】。 . . . 3,某些患者的情況,並不一定需要千方百計把癌細胞清零,【共存】也是可行的, 而且目前也有共存了30多年的案例。當然,這些都是積極配合治療,飲食,心態的調整的結果。 所以治療並沒有一定要怎樣,只要可以把病人的福祉照顧好,就很好了。 . . . 圖片會放老高的影片截圖,是因為老高講運氣那篇又火了, 所以我也很厚臉皮的來蹭一下,裡面講到的把目光放在幸運的事件上來改善運氣的方法,其實我在4
網myth碎碎念 聊天 『各位就不用教我不理他了蛤~我就是因為不能不理才會講這麼多,不然第二個問答的時候我就已經結束話題了,不論他們回什麼。』 他:“我有xxx問題,oo成份我可以吃嗎?” 我:“可以” 他:“為什麼可以?有研究證明可以嗎?” 我:“你看過科學家發表研究證明太陽真的從東邊升起的嗎?” 他:“我又不是做研究的,所以我問你啊” 我:“我就是做研究的,所以我跟你講沒問題可以吃啊” 他:“所以我問你有沒有研究啊~” 我:“沒有人會做這種研究啊” 他:“沒有這種研究你還又能確定可以吃?” 我:“沒有研究發表太陽從東邊出來的,那你覺得太陽從哪裡出來的?” 他:“這不一樣,這是常識啊~” 我:“xxx可以吃oo也是常識啊” 他:“有研究證明這是常識嗎?” 我:“有研究發表太陽從東邊出來嗎?” 他:“我怎樣會懂?我又不是做研究的” 無限鬼畜loop #媽耶 #我也不會了 #徵集可以讓這種人開竅的方法
網myth碎碎念 斷根 關於糖尿病【斷根】和【逆轉】這回事,如果嚴格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 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病因是因為【胰島素阻抗】,簡單來說就是細胞對胰島素已經不敏感了,利用率下降,糖進不到細胞,游離在血液中,所以血糖升高。 這個胰島素阻抗只能【改善】和【控制】,最完美的狀態就是你的飲食控制到很好,胰島素敏感性改善到很好,以這樣來控制到一輩子都不會血糖超標,這樣的好處和目標是患者一輩子不會被糖尿病連帶帶來的副作用困擾。 比如瞎眼、中風、爛腳、鋸腳等。 . . . 但你要知道,就算你做到這樣了,當你正式踏入糖尿病的那一刻起,你的基因就已經改變了,這個基因缺陷甚至會讓你在得到糖尿病以後生的孩子長大後得到糖尿病的機會大大提高。 再來,普通人是吃多一點甜,血糖也可以在比較快的速度下回到正常水平,已經是糖尿病患的你,也會有這個能力嗎? 比如有些人是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斷根”的。血糖本來就是碳水化合物,你沒有吃,他就沒得高,這很正常。 但你吃回碳水化合物看看? 之前某台灣youtuber的老爸就是這樣,做某個不吃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然後血糖都很漂亮,但之後恢復了“一般人”
網myth碎碎念 和梔子茶有關係嗎? 看這種新聞,有幾個問題如果你沒有發問,那你基本就是被忽悠的命了, 1,這長期飲用是長期【飲用了多少】? 2,這位醫生是怎麼判斷它的腸系膜靜脈硬化性結腸炎是跟梔子有關的? 3,梔子中的成分可導致小腸菌群失調?哪個成份? 4,如果菌群失調,導致腸系膜血管纖維化增厚,為什麼不是剛喝不久就造成問題和不舒服?還要等個10多年? . . . 有些人判斷疾病的病因就是用“喔?你長期做某件事?那應該就是這件事造成你的疾病了” 但實際上,疾病的原因很複雜,很少是單一原因的, 比如那個腸道腸道菌群失調,形成的原因就多種多樣了,包括是不是常吃煎炸食物? 額外補充的益生菌是不是不適合他? 是不是常吃生食或是不衛生的食物? 是不是很少吃蔬菜水果? 這些原因【都】比梔子茶更可能造成腸的問題。 #知識就是力量 #就算是醫生有時候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看任何判斷都要帶上自己的智慧
網myth碎碎念 痛風就是尿酸高嗎? 【驗血指數的尿酸高,跟會不會痛風並沒有直接關係】 你們可能也有發現了,就是驗血報告有尿酸高的人,不一定會痛風;同時,有痛風的人,也不一定就有尿酸指數高。 這是因為,造成痛風的原因是尿酸【結晶】,但也就是說,尿酸只要沒有形成結晶,那就不會造成痛風。 所以要避免痛風,與其說是要減少尿酸,不如說是要避免尿酸發生結晶。 . . . 還有一個關於 #尿酸的秘密,是尿酸也可以作為我們體內的 #抗氧化劑。 各位應該聽過,很多動物體內都會自己合成vit C(比如老鼠、貓、狗),而我們人類已經沒有這個能力了。其實這是因為要賣你vit C,所以才把這件事說的這麼嚴重,好像你不吃vit C身體就不會抗氧化那樣。 近來的研究已經發現,我們這些不會合成vit C的物種,是可以利用尿酸來作為vit C的替代品,來取代vit C的抗氧化效果。 甚至也有不少研究發現低尿酸指數和Parkinson disease 的發生,還有和心臟病死亡風險有關係。 【注意!我沒有講高尿酸的人就不會有Parkinson和心臟病,因為也有可能是這兩個疾病的發生會降低尿酸的合成】 . . . 當然,我也不是跟你講看了
網myth碎碎念 忽胖忽瘦 答案是:【會】 有人 說,阿妹何必要這麼辛苦瘦成這樣呢?歌唱的好聽就好了呀? 咳咳,如果她真的是直接以之前的體態上台,噴她的人會更多(而且噴她的搞不好還有很多是身材比她之前還要“魁梧”的)。所以反正都是要被噴的,不如就讓她自己決定應該以怎樣的體態上台就好。而且現在這種情況,會批評的只有營養相關專業的人,我們的人數真的很少很少。 . . . 看她的菜單,其實很簡單,就是【極低熱量攝取+168】,這兩個方法的好處當然是瘦很快,但副作用也是很大的,比如代謝率會被調低,之後很容易复胖,甚至提高早死的風險。 那麼有沒有可能阿妹有【加上運動】,所以不會代謝率不會差很多呢? 看她的線條,我是覺得就算有運動,應該也是不多的,更何況她是做極低熱量,她吃的熱量很難供應她去做足夠強度的運動。 所以咧,之後只要她吃回原本的飲食,那复胖就是無可避免的,而且大概率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到時候可能還會再被噴一輪。 這應該就是表演藝術家為表演所做的犧牲吧。 . . . 那麼,有沒有可能她用了【減肥藥】,那個菜單只是給我們一個交代罷了? 也不是不可能,但我沒有證據。而減肥藥要嘛就是提高代謝,要
網myth碎碎念 產品買到了怎麼辦? 1,買到了怎麼辦? 答:看食用期限,如果你買的就是那個時間點的,就去退貨。 . . . 2,如果已經吃到了,有辦法排毒排掉嗎? 答:吃了就吃了,有傷害也已經早就造成,只要沒有立即的損傷(比如寶寶吃了口吐白沫狂瀉不止),那你能做的就只有繼續照顧好他的飲食,把飲食多元化,身體會自己調理受損的部分。 然後不要去想排毒,那只會浪費你更多錢買更多沒有用甚至可能有更大傷害更多超標的東西。 . . . 3,哇,新加坡的也會出事喔~這麼大牌子也會出事喔~ 答:100%不出事是一個【目標】,食品廠商可以往這個目標無限努力,但即便是99.999%安全,其實也代表100000次會出事1次, 而身為消費者的你,如果【迷信】100%不出事,那你就等著被仙, 因為只有仙丹100%永遠沒問題,仙家100%永遠不會出事。 再說,這種事情會被發現和報導,本身就是一種制度相對完善的表現。 . . . 4,連某仁生都會出事,是不是要自己煮最安全? 答:報導沒有說明這些超標是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