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咖啡確實是一種豆類 在ig story發了一張照片,結果信箱小爆了一下,很多人問我是不是真的。 咳咳,這其實是一個中文梗,因為咖啡是用【咖啡豆】萃取出來的,所以在中文用字的角度,講咖啡是豆漿沒毛病, 當然啦~咖啡和黃豆做的豆漿營養成分是相差很多的,兩者不是同一類的食物。 . . . 嘿嘿,所以這個故事也可以告訴我們:【不要只用名字來辨識任何物件,還要花點時間了解其內涵】 #豆漿 #咖啡 #早餐
網myth碎碎念 膽固醇高不可以吃sotong? 很多人來問說sotong的膽固醇高,對嗎?怕中風的話就不可以吃,對嗎? eh,直接講答案,【不對】。 首先是,sotong的膽固醇其實沒有很高。當然,這裡講的“sotong”不是單指sotong(魷魚)罷了,還包括墨魚章魚小卷這些容易被搞混的頭足綱軟體海鮮們。 (這裡沒有要教怎麼分蛤,網路上大把教怎麼分的圖,隨便找就有了) 他們的膽固醇大概都是每100g 200到300mg多一點之間,比雞蛋的每100g 350++來得低。 當然,如果你是吃有蛋的那種,就會更高一點。比如魷魚蛋,每100g是1270mg的膽固醇。 但這不是問題。 . . . 因為,眾所周知(好啦好像也不是那麼多人知道),提高血膽固醇的主要元兇並不是食物中的膽固醇,而是【過多的飽和脂肪】,還有【反式脂肪】。 **就這一點而言,我個人是覺得特別強調低膽固醇的食物和食品是一種誤導** 所以如果你真心誠意的擔心中風,那你應該要留意的,是食物的【升膽固醇指數】(CSI)。 不是電影裡常出現的CSI蛤,是營養學的CSI。 他的計算方法是:CSI = (1.
網myth碎碎念 酒的好處 那天,我媽看我會喝點酒,就問我“你平常都有喝嗎?都喝多少?” 我:“平常有喝也是一點罷了。” 然後用手指比了一個“一點點”的手勢。 媽:“那喝這樣的量是有什麼好處嗎?”“比如促進循環之類的” 我:“沒有咧,只是喝來放鬆罷了” . . . eh。。。確實就是這樣,我們確實常看到一些“醫療科普”說喝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啊~助眠什麼的,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 #血液循環,那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哪怕還不到運動,只是多走些路,效果都會比喝酒好, 而且還不會提高肝負擔tim。 . . . 助眠其實也是 #假象 來的,喝一點確實可以幫助放鬆神經,但是退了之後會有一種精神回來的感覺, 喝到想睡後的睡眠也是淺眠為主,身體是沒辦法很好休息到的,尤其是頭腦, 這也是為什麼大喝一場後就算是直接睡著了,也很早就會醒來。 而且喝的越多,醒的越快,因為身體會因為代謝酒精會促進排水,eventually你會被 #尿急 或是宿醉的 #頭痛 叫醒。 . . . 那既然酒這麼不好,為什麼還是要喝? 很簡單,
網myth碎碎念 羊胎盤素 比較少碰手機,結果信箱炸了,問的都是羊胎素事件, 我跟事主一樣也不想惹上任何官司,加上我也收過這類公司的“警告”,所以我講的都是【學理】問題,並不針對任何公司的任何產品。 首先,不論是什麼動物的,羊的牛的馬的鹿的人的,只要你是用嘴巴【吃的】,那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沒有作用。 原理很簡單,因為如果是用生的胎盤,那就會有細菌的問題,那他就一定要經過殺菌處理,而這個殺菌處理就會把胎盤中的幹細胞也一起殺掉了,既然都死掉了,就不可能有效果了。 而如果他是用乾燥處理過的胎盤,那就算是熟的胎盤,那你吃下去,就跟吃一塊內臟差不多,你應該不會覺得吃豬肚可以補肚子,所以吃胎盤,也一樣不能補胎盤。 連胎盤都不能補了,你還覺得他可以拿來返老還童?這是想太多。 有些人會說,他們看紀錄片,野生動物生了孩子後會把胎盤吃掉,這是因為胎盤很補, sorry蛤,那其實是因為胎盤血腥味很重,會引來掠食者,而野生的動物媽媽這是在消滅證據,減少被掠食者盯上的風險。 . . . 如果是注射的,那你要思考的是,今天就算是移植人的幹細胞做癌症治療,他都有可能會排斥,所以要千挑萬選找合適的人類, 而你現在注射其他動物的
網myth碎碎念 運動的消耗量 【這篇不懂會被黃標嗎?】 因為我85%的粉絲是女性,這位也是女性。但為了男性朋友的福祉著想,這一篇內容是不分男女的。 . . . 先說,【自己DIY的不算】,這裡講的是2人(或多人)運動的場合,DIY的話,使用的肌肉一般非常有限,時間又通常是短的,所以運動效果一定相對比較差。 但從上一句的解釋你們應該也可以看得出來,有沒有運動效果,看的是使用的肌肉越多,時間越長,熱量消耗就會越多。 所以平常看到那些說什麼性愛可以燃燒多少多少卡路里的說法,我多半是不以為然的,因為這些分享是沒有考慮時間長短和激烈程度的。 你想蛤,就算你是在跑步機跑步,或是用apps計算你的熱量消耗,都是需要輸入你的身高體重,再算上你跑步的速度和時間來推算你“可能”消耗了多少熱量, 所以並沒有那種“做一次愛消耗201大卡熱量”這一種準確計算熱量消耗的事情。 . . . 再回答一次:啪啪啪會消耗熱量嗎?確實會。 但有【多】和【少】的差別,比較難精準計算,除非你們是雙方都戴心率監控設備,完事兒後再做計算的那種。所以除非你是要做研究的,不然,這裡有幾個原則可以幫助你推算你消耗的是多還是少, . . . 首
網myth碎碎念 非洲豬瘟 (某病毒才面世3年多就改了不下5次名字,反觀這名字又有地區又有動物。。。) 其實在舊冠出現之前就已經有非洲豬瘟的疫情了,那時候各國還強烈規定入境不準帶豬肉製品(尤其是某幾個國家來的航班),不曉得大家還記不記得。 但因為過不久舊冠“突然”爆發,大家也就把焦點集中在另一個病毒上了,豬肉製品不能入境的規定沒了(或曰無限寬鬆了),所以現在非洲豬瘟的爆發其實也是剛好而已。 . . . 這時候就有網友擔心了,豬瘟這麼嚴重,如果有不良廠家把豬瘟病死的豬肉拿來賣,然後被我們吃到,會不會怎樣? 如果你在意的是【人的健康】,那基本不會怎樣,因為這個病毒不會傳染給人, 這個豬瘟之所以需要被高度關注,那是因為這豬瘟對豬的傳染率很高,而且被感染到豬瘟的豬,死亡率是100%, 所以如果這些病毒從外國流進來,就會對本地的豬農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不只是豬肉貴、沒有豬肉可以吃的問題而已,這是連帶會影響到國家經濟的農業問題來的。 #非洲豬瘟 #好像也沒什麼辦法預防 #知識就是力量 === https://asf.baphiq.gov.tw/theme_data.php......關於驗到病毒的
網myth碎碎念 確定是味精的鍋? 此為網友投稿,他覺得這篇某本地很出名的健康資訊平台發表的內容“怪怪”的, 我看了,確實怪怪的。 原文主要是說,該小編去吃飯後頭痛喉嚨乾,之後確認了那家餐廳放了很多味精,然後說明對味精敏感的人會出現【中國餐飲症候群】,而且小編買了個“保險”,他說,並不是每個人吃味精會有這個問題, 最後還說MSG +++ 怨念有點深。 . . . 只不過,MSG的成份是【鈉】和【谷氨酸glutamate】(不是glutamine 蛤,雖然名字和味道都有點像),而谷氨酸是 #非必須氨基酸,是一種身體自己會製造的氨基酸來的, 而且幾乎所有食物都有谷氨酸,連菜都有。 我們會對一個所有食物都有的、身體自己會製造,同時也是身體的原料的一個成份,這麼的不適應嗎? 我不覺得。 . . . 同時,其實增味劑並不是只有MSG而已,類似的還有肌苷酸二鈉(醬油常放)、鳥苷酸二鈉(菇味粉的鮮味來源)、核苷酸二鈉(雞精粉的鮮味來源),他們也同樣都是鈉加上一個氨基酸。 這就不禁讓我好奇,這些又會不會有 #中國餐飲症候群 呢? 這又讓我想要做雙盲實驗了。 . . . 小編有建議用香草和天然的香料作為調味料
網myth碎碎念 犀牛角水 因為最近有蠻多學員問我犀牛角水可不可以喝,剛好有看到,就順手買了一瓶試試看。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喝,為了不讓我對成份和味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是沒有看ingredient的情況下直接買了喝的,印像中小時候媽媽刮羚羊角煮水給發熱的我們喝,有沒有用我已經忘記了,但那個味道我還記得, 但這個喝起來真的跟普通水一樣,因為不多,我兩口就喝完了,再看看ingredient,嗯~俗稱的【犀牛角水】其實主要成份是水和石膏粉,而不是真的犀牛角。也難怪沒有味道。 但也沒有石膏味,我記得石膏是辛、甘,大寒的一門藥。要達到有療效的程度是不是需要加到某個份量(畢竟不談劑量來講療效也是耍流氓)?所以應該也多少會有點味道的吧? 這方面我不熟,就要請有了解的中醫朋友來給點幫忙解惑了。 . . . 石膏的用途它瓶子上就有寫了,主要就是清熱。 然後我網路上找了找,有相關單位說,已經有請馬大做過安全和毒性測試,結果是【很安全,沒有毒,沒有副作用,適合長期使用】 所以你問我可以喝嗎?我是跟你講可以的。但有沒有什麼效果,我就沒辦法跟你講, 馬大也只是講安全,不是講有效, 我喝了就跟喝普通白開水是差不多感覺。
網myth碎碎念 ingredient 第一個ingredient是glucose syrup,也就是糖漿,之後是棕櫚仁油,這不禁讓我想到,與其說這是奶精,不如說是糖精會比較恰當。 第三位的是sodium caseinate酪蛋白酸鈉,這是一種從牛奶的酪蛋白中提取出來的是成分,雖然來源於牛奶蛋白,但在這裡作為增稠劑和乳化劑使用。 #知識就是力量 #學看標籤 #賣襠佬
網myth碎碎念 筋長一寸 延壽十年 【基本上不是假的】,只不過,你需要搞清楚: 【筋長一寸】跟【延壽十年】一樣,只一個結果,他們並非【因果關係】。 (溫馨提醒,上面那句話非常有智慧,看不懂的可以閉上眼想像我的聲音跟你們講那句話,可以增長智慧,很多人就是搞不清楚因和果的關係,所以就被馬扁了。) . . . 那麼,他們都是【果】,那【因】是什麼呢? 【因】是運動,尤其是附帶拉筋屬性的運動,比如瑜伽,或是運動後的收操。 你有規律運動,有好好收操,那你的身體素質會變好,確實可以同時筋長一寸,也同時延壽十年。 (這裡的“十年”是表示“很多年”的虛數,是中華語言智慧,並不是講真的十年。 ) 但如果你原本就沒有運動的習慣,為了長那一寸的筋去拉拉扯扯拍拍打打,那其實是找傷來受罷了,不止延不到壽,還可能夭壽。 #同樣道理的還有紅酒和長壽的關係 #因果智慧 #好好運動蛤
網myth碎碎念 魚油是不是不飽和脂肪? 不知道是誰想的天才文案, 但按照USDA的數據,魚油(保健品)的飽和脂肪大概是20%,所以魚油並不是100%的不飽和脂肪, in facts,基本上除非特別去製作,不然一般食用油、食物中的油、保健品的油,都是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的混合, 因為自然界就是這樣混合的,所以也不存在【老師,請問什麼食物是飽和脂肪食物?】的這種問題,因為任何食物都是飽和脂肪【高或低】的比例差別罷了,而不會是100%飽和脂肪或100%不飽和脂肪, 比如苦茶油是10%,橄欖油是14%,豬油和棕櫚油是40~50%,椰子油是95%的飽和脂肪。 . . . 不要聽到飽和脂肪就怕,因為飽和脂肪也是一種天然油脂,重點在於你有沒有吃過量,過量才會有傷害, 什麼才是過量? 按照AHA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是不超過每日熱量攝取的6%,也就是吃了2000kcal的人,不超過120kcal的熱量來自飽和脂肪,所以對一般人而言也就是可以吃到13~15g的飽和脂肪,也就是說,你可以吃30g的豬油,15g的椰油也都是安全的(這還沒有算飲食中的其他飽和脂肪,但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AHA對飽和脂肪的執著是最最最嚴格的,日常飲食
網myth碎碎念 茄汁豆是蛋白質食物嗎? 【這裡糾正一下,應該是白豆,不是白腎豆,感謝網友指正】 其實茄汁豆用的豆並不是大豆或黃豆,而是白豆 white pea bean(又稱海軍豆navy bean) 白豆的碳水化合物是60%,大豆是30%, 白豆的蛋白質是22%,大豆是36.5% 白豆的碳水化合物是蛋白質的2倍以上,而大豆的蛋白質比碳水化合物高, 由此可見,白豆是屬於 #高澱粉豆類,不算是蛋白質類食物,也不算在【肉魚豆蛋奶】中的【豆】類。 . . . 順帶一提,白豆容易跟白腎豆搞混,差別是白腎豆比較大,也比較扁。 白腎豆可能有些朋友有聽過,沒錯,【白腎豆萃取物】就是澱粉阻斷劑的保健食品的主要成分,它可以阻斷分解澱粉的酵素的作用,進而降低澱粉的消化和吸收率,達到減少吸收的作用, 但要注意,要有這個效果,要是白腎豆的萃取物才行,單純吃白腎豆你主要吃到的還是碳水化合物,因為白腎豆也是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質多2倍, 而且也不會有阻斷吸收的作用。 . . . 而白豆目前也有研究發現萃取物有【皮膚美白作用】,但一樣的,就算真的有效果也是需要用到萃取物,只吃這個罐頭茄汁豆是沒有用的。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間歇性斷食 這個研究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有問題的是把這個研究的結論講成是【間歇性斷食】的結論的人, 研究確實發現,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只吃一餐,跟一日三餐的人比,最高多出30%的早逝風險,其中大部分跟心血管疾病相關。 這樣看,好像是在講間歇性斷食, 這篇研究雖然是2022年發表的,但其實他們的數據來源是1999年到2014年之間的美國人,那時候間歇性斷食還沒有流行,所以這一個研究主要探討的並不是間歇性斷食,而是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吃太少的營養不良狀況造成的早逝風險提高。 (也該好他們用的是2014年的資料,如果是2019年之後的,那些喵喵黨又要來講是因為喵喵造成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增加了) . . . 其實整體來說,研究的討論有提到,一天只吃一餐的人,多數為年輕男性,較低受教育程度、較低收入、抽煙、酗酒、較高的體力勞動、攝入的熱量較低、飲食的品質也較低。 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因為一天只吃一餐,或是沒有吃早餐的人,普遍社經地位比較低,他們可能並不是為了健康才這麼做的(然後弄巧反拙),只吃一餐是一個附帶現象,而不完全是原因本身。同時,生活中的其他習慣也有可能是造成早逝的原因。 而這也是告
網myth碎碎念 真的有意義嗎? 這一個研究似乎在媽媽群有一點炸鍋,然後就蠻多人傳給我看。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覺得這應該就是內容農場的垃圾內容,但還好我有找原文來看的好習慣。花了點時間來看,而且是抱著有點找碴的心情來看,我發現他們的研究沒有太大問題,所以這個結論沒有太大問題。 有問題的就是一些霉體的斷章取義和危言聳聽。 簡單來說,這篇研究的試驗設計沒有什麼問題,數據沒有考慮周全的部分他們也有做出相當合理的解釋。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篇的研究結論是【可信的】。 . . . 只不過我要特別強調,可信,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設計沒問題之下得到了這個結論,我們可以作為參考,但並不代表這可以直接作為一條飲食建議。 這兩者是有差別的。 很簡單的道理,對小孩身高的影響,並不只是跟媽媽的飲食有關,還有用藥習慣、寶寶出生後的營養狀況、還有父母雙方基因的影響。這麼多的因素,對比一個孕婦喝咖啡對4到8歲小朋友身高的影響(因為標題沒有寫,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成年後的身高),我是覺得變數太大了。 而且他們研究中也說,他們還沒有全然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有推測是咖啡因可能會降低胎盤的供養量,但沒有完全確定。 所以確實可能有影響。但是,咖
網myth碎碎念 放生還是殺生? 林冠良碎碎念分享了放生象拔蚌的神奇景象,同時也分享了香港做的關於一邊放一邊撈另一邊再買來放的亂象的報導, 其實,這種事情不論是不是大日子,基本上每天都在發生,而批評的嘲笑的責罵的好言相勸循循善誘的人都有,那為什麼還是有人三天兩頭就去放? 因為這是【儀式感】,這種炫耀性行為,讓那些人自己感動了自己。 近年來加上短視頻的流行,炫耀的平台更多了,還有越放越名貴的趨勢,除了名貴食材人工養殖象拔蚌,之前還有看到把30斤大鰻魚放到海裡(然後把鰻魚的應激反應講成是有靈性的叩頭拜謝),反正感動自己,感動圈子裡的人,順便炫耀到就夠了。 至於是殺生還是放生,不重要。 #被綁架的儀式感 #人性真的很有趣 #釣愚
網myth碎碎念 負氫離子 以下內容是我【半年前】就放在【狐扯防彈衣】課程中的內容,因為最近問這個的人太多了,所以拿出來分享一下,對銷售、狐扯、洗腦有興趣的話,不妨考慮一下這個課程。 你看課程內的同學們半年前就知道這些宣傳有什麼問題了,這不只是贏在起跑點,簡直是直接就把你送到終點的前一步。 好,來,開始啦~ 。 。 。 我在直播中講過,化學,主要就是看結構的,結構是一樣的東西,不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他就是同樣的東西,這其實是普通的化學知識, 而化學學科還有一個地基一樣的概念,是【穩定】,而這個基礎中的基礎,我發現,更是那些仙家完全不懂的東西。 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東西都是化學組成的,如果不穩定,這個結構就會崩塌,或者是說,會自動的尋求穩定的狀態, 比如,一座偷工減料的危樓,直直站著對他而言是不穩定的,如果遇到一點風吹草動,比如風大一點,地震搖一下,這座危樓就會【崩塌】,蹋了的樓堆成一座小垃圾堆,這一堆,就是【穩定】的狀態, 下次有大風或是地震,這堆垃圾也不會改變形態,
網myth碎碎念 餐廳的醬料衛生 我以前在百貨公司的美食街的餐廳打工,剛到某一家店上班的時候,基本就是打雜,什麼都要做,店長交代我去整理醬料瓶,我整理着整理著,就看到店裡的一瓶白醋(就是那種分裝好放在每張桌子的那種)有些東西浮在醋瓶裡,感覺好像芝麻,但又沒有那麼大,我就拿起來看, 結果是一堆的果蠅。 不是一兩隻那種,是整個俱樂部的那種。 他們應該是被醋的酸味吸引,從瓶口爬進去,之後飛不出來,就在裡面壽終正寢。 這故事告訴我們,這類事情不只是醬油瓶會有罷了,只要是醬料,就都有可能會有。尤其是這種分裝好的,只要店員沒有看清楚,就是打一份工的那種心態隨便弄弄去,那消費者就很有可能吃到各種醋泡果蠅、醬油泡蛆、辣椒蒼蠅之類的秘製醬料。 . . . oh,故事還沒完,那時候我就跟店長講,醋瓶裡面有果蠅俱樂部, 店長面帶驚訝的拿起來端詳,接著,他交代我把裡面的果蠅撈掉就好,動作快點,客人要來了。 從這之後,我一般在外面吃東西就不怎麼點醬料了, 如果真的要點,我也會仔細看看瓶子裡有沒有東西,也會倒一點出來嗅看看有沒有異味。 我確實對一般店家沒有信心,這樣小心雖然不至於駛得萬年船,但至少可以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 至
網myth碎碎念 長輩群的偏方 最近,長輩群傳來的防舊冠廢炎相關的偏方、妙招、傳統智慧又突然多了起來, 其實想想也是正常的,先想想現在全世界又還有哪一個國家還在意舊冠廢炎的?就可以推測出長輩群的“資料”通常都是哪裡來的了。 話說,今天又有人來問我,這個影片中講的是不是真的, 我:你還記得前前衛生部長嗎? 他:哪一個?太多了 我:不好意思,就是講喝溫水可以殺病毒那個 他:oh,那個sohai啊,知道啊~ 我:這個建議跟那個前前布長的建議有什麼不一樣嗎? 他:不一樣啊,這個是用鹽水啊,鹽不是殺菌的嗎? 我:okok,好好,這個沒有用。而且要掰德國的話,怎麼說也要講是啤酒的功勞吧? . . . eh~任何東西都一樣,如果沒有動腦,只會看表面,那別人【新瓶裝舊酒】,一樣可以再騙你一次。 另外,笑別人笑得很爽的時候,別忘了照照鏡子。 #這3年我們到底收穫了什麼 #民智一點都沒有開 #思考
網myth碎碎念 威爾剛 偉哥(威爾剛)可能連你的另一個頭也可以一起照顧。 因為有顧客家屬是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患者,就問我需不需要去買來吃,然後給我看這個報導。然後我找到了研究的原文,這是去年12月發表在Nature的研究,蠻新的。 . . . 簡單講一下,研究的做法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比對723萬人,追踪6年,發現有吃偉哥的人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低了69%(真是應景的數字)。 所以作者判斷偉哥有作為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的潛力。 注意,目前還是【潛力】的等級,真的要作為正規用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才行。 而且,這不是單純的臨床試驗,而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回推的,所以這723萬個樣本,想當然也都是男人。所以對女性是不是有幫助也不能完全確定。 【不過看原理應該是對女性也有幫助,但目前還沒有確切報告】。 而且,偉哥自己本身也還是有一些不良反應的,比如心臟病猝死的可能性提高。 (所以這是一款很成功的研發失敗的藥物,因為它原本是作為心臟病藥物開發的,結果發現對其他器官有很多很棒的好處,唯獨對心臟問題沒什麼幫助,還可能有害。) . . .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是本來就有吃偉哥的
網myth碎碎念 油紙安不安全? 這個方法確實聰明,但,會不會有害呢? ok,直接講答案,只要你用的這個油紙是【食品級】的,是正規的食品用具店買的,不是來路不明的牌子的,那你要這樣使用是安全的, 這種烘焙紙,本來就是用來做烘焙用的,所以本來就可以耐高溫的,他用的油是矽油(硅油)基本上也不會有害,所以只要你不要炸到食物燒焦,就沒有問題。 只不過,這類紙,除了食品級的,也有工業級的,用來貼在建築材料上面用來做到一定程度防止水汽。這一種會有一層塑料淋膜,因為是工業用,所以也不會耐高溫。 所以只要你不是天才到拿工業級的來用(一般而言工業級的會非常大捆),你買的是合格牌子,不是用工業級來冒充食品級的烘焙紙,那就是安全的。 #網路小妙方 #食品衛生安全 #知識就是力量 === 講到淋膜,這裡再補充一點,平常我們外面打包的便當盒還有紙杯,其實跟食物飲料接觸的那一面也是有淋一層塑料膜的,並不是完全是紙罷了,這種也是可以用,但有分等級,有些是可以耐到70度,也就是只可以裝冷的溫的,有些是可以耐到120度,這種就可以裝熱湯熱茶熱咖啡,一般上負責任的店家也不會亂用,所以基本上也算安全,這種又有分PE PP的種類,
網myth碎碎念 產品廣告的由來 這故事告訴我們: 1,廣告就是廣告,不要把廣告當知識,這廣告裡面的說辭沒有一句是對的, . . 2,沒有人規定白袍和黑框眼鏡只有誰可以戴,所以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這兩件配備都不需要感到驚訝, . . 3,這些廣告詞絕對不會是罐長寫的,他就是代言而已(就算有給他過目他也看不懂),所以這其實是產品設計和廣告商的責任。 (我好奇那個負責人會不會被丟進擂台揍一輪) . . 4,只要你的魚油在生產的時候有做【精緻化】處理,原料魚被污染的多麼嚴重都沒關係,只要最後檢驗出來是符合標準的就是安全的, (所以假魚油即使用地溝油做也基本是安全的) . . 5,對,魚油是refined oil,沒有refined 的魚油不論你的魚來自什麼大型小型深海淺海,都是順便在吃污染物和重金屬, . . 6,廣告亂搞,最後大家嬉笑怒罵的一定都是show face的代言人,這是代言人需要面對的風險, 所以任何想要代言產品的同行們,記得,代言費一定要開高,這不是什麼販賣專業的問題(反正每個人都是出來賣的),這是萬一出問題的時候的精神補償費。 #知識就是力量 #不過通常都是沒知識的賺比較多就是了
網myth碎碎念 達克效應 【懂越少的人越自大】【懂得越少的人以為自己懂得越多】,這是達克效應(DK effect),又叫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的典型症狀。 能力低的人因為能力低到一個程度,所以意識不到自己能力低。 這現象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跨領域的“磚家”這麼多。 . . . 比如Linus Pauling,他的專業領域是化學和結構生物學,不否認他在自己的領域真的很厲害,厲害到拿諾貝爾獎,但當他跨領域到營養學和醫學,他基本就是一個小白,但因為他懂得很少,所以他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所以就出現了vit C可以治療感冒和癌症的千古謠言。 同樣的,一個整骨師可以大談營養學,一個DJ可以在節目中用心理學技巧“幫助”聽眾,一個心理專業的大姐教人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還有理財太太的case,也都是同一個道理。 名人的例子有點遙遠,我們生活周遭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西醫講中醫不好,中醫講西醫不好(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蛤),牙醫變成營養學專家,一個人買了一張營養師和中醫的cert就直接成為中醫營養師,某些特殊療法俱樂部的成員認為自己的特殊療法比現代醫學更厲害等。 (經濟學,政治學,文學等
網myth碎碎念 牙膏的色條 這些牙膏上的色條,跟牙膏的內容物沒有一毛錢關係, 它的作用是讓機器精準的定位,提醒機器“到這邊就封尾了”, 對,只是這樣而已。至於那條色條為什麽會有不同顏色,那是看包裝的【主色調】而定的, 比如你可以看到包裝主色調是青色的黑人牙膏,那條色條就是青色的。 #知识就是力量 #谣言止于智者 #洗面乳也是一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