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看醫生 這是在某社團裡面看到的,然後其實我也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所謂“這樣”,是指【用這種蒙蒙的照片,來問這是什麼。】 仔細看,這張照片中的患處根本沒有對到焦,圈圈的外圍是怎樣的也看不出來,那些亮亮的地方是出水還是塗藥也不知道, 老實說,這樣就能看得出是什麼問題的,不是仙家,就是Harry potter。 . . . 要知道是什麼,與其在網路上問,然後大家猜來猜去,不如直接去看醫生,更有效率。 #還有一個情況是你google到最後 #網路會跟你講這是皮膚癌 #問問題也是有技巧的
網myth碎碎念 麥芽糊精 最近蠻多人問某個產品,雖然我遇到產品名稱就一律不回應,但也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查了一下那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首先,在網路上search那個牌子,看到的都是:他們有什麼認證,有多麼天然,有什麼神奇科學減肥技術,有多少營養師的團隊,有什麼人代言,有多少保險,有多少見證,市場上有多少假貨所以一定要跟代理買,還有”如果有毒當然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吃”之類的說法, 我其實費了一些功夫才找到它的ingredients,因為上述那些東西太多了,而且來來去去都是screen shot到蒙掉了的圖,我都不知道那些賣的人是怎麼看得清楚上面的字和圖,也不知道那些買的人是怎麼在字跟圖都看不清楚的情況下還掏錢買的。 真的是心很大,不過想想也是無可厚非,畢竟某清x膠囊和某動物藥就算已經列出其中有疑慮的成份也還是一堆人趨之若鶩。 . . . 我看了一下成份,eh。。。這就是代餐,成份就是幾種纖維,幾種蛋白粉,幾種代糖,oh對,裡面還有麥芽糊精。 麥芽糊精,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突然很多人share的,講milo裡面有麥芽糊精所以喝了小朋友會有痰,會便秘,會發脾氣,會掉頭髮甚至會癌症的那個麥芽糊精, 實際上
網myth碎碎念 人造葉酸 看到有大濕說,添加在麵粉裡的,是人造(synthetic)的葉酸,為什麼不添加天然的葉酸?因為人造的成本很便宜,這樣做就可以讓某些人從中大撈一筆。 好吧,那如果是加入【天然的葉酸】,那你這些添加在麵粉裡面的天然葉酸,是要用多少的蔬菜來萃取? 先說做不做的得到,有沒有這麼多新鮮蔬果可以拿來萃取天然葉酸拿來添加在麵粉裡面。這樣的操作一定是貴的,那到時候大濕一定也有話講的,“這東西這麼貴,一定有某些人可以從中大撈一筆。” 你看,總之不論怎樣,那些大濕講的話一定都是對的。 #果然只要有一張嘴和沒有腦就可以做大濕 . . . 來,我們來開多幾個腦洞。 我上一篇也有提到,【麵粉加葉酸】的做法,背後的問題其實是【很大一部分的人群沒辦法吃到新鮮的蔬菜,所以缺乏葉酸】,所以才有這種添加在他們常可以吃到的食物中添加必要的營養素的做法, 然後你要求這些葉酸要是新鮮的蔬菜萃取出來的? 如果做的到的話,那麼,我覺得,把那些新鮮蔬菜定時定點的送到每個吃不起新鮮蔬菜的人的家門口,還比較實際, 你可能會覺得,walao,這樣做不是很貴?運費那些就夠嗆的了。 來,我們來算一條賬: 因為新鮮蔬菜的
網myth碎碎念 葉酸 首先,有大濕在講,這個葉酸是人造的,人造的不自然,吃過多會留在體內,對人體有害, 咳咳,不論是人造還是天然的,只要化學結構是一樣的,就是葉酸,葉酸是水溶性的,除非你短時間吃大量,不然都是安全的,目前的資料發現,就算是吃到20mg也都沒有毒性反應, 以這個麵粉的添加量(100g添加260μg來看),你一天吃到7.5kg的添加了葉酸的麵粉都不會有葉酸中毒的問題。 然後我去查了一下,喔~原來該大濕的公司有在賣“天然葉酸”,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 . . 只不過,葉酸是對熱敏感的維生素,在100度的時候會開始降解,155度持續30分鐘或是175度持續5分鐘就會降解到完。 葉酸的主要天然來源是葉菜類(所以叫“葉”酸),通常水燙和快炒也不會超過175度和5分鐘,所以葉酸是可以保留大部分的。 但放在麵粉裡就不一樣了,如果是裹麵粉來油炸或是做烘培,就有可能超過那個溫度和時間,剩下的葉酸可能就少了很多。 這樣的添加是確定沒有害, 但是不是真的有效果,那是另一回事,因為我國的烹調方式跟外國也不一樣,我覺得這只能繼續看下去。 . . . 但我覺得這添加的背後隱藏的問題才是最大的, 營
開燈 開燈睡覺會胖?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晚上開燈會導致肥胖? 前幾天我的學生發給我Public Health Malaysia的一個照片 上面寫說開燈睡覺會提高肥胖的機率 甚至有可能增加5公斤 看到這個文其實我是抱著懷疑的心態 因為我們知道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素不足,食物的種類不均衡,荷爾蒙的問題,運動量少,壓力大等等 再怎么說也不會輪到晚上開燈會提高肥胖率吧 所以我就看了它附上的論文 也看了原來有不同國家也做過這樣的研究 每一個論文的結果都是一樣 都顯示晚上如果開燈睡,或者房间有電視,電腦或者手機的人 肥胖的機率比睡覺的時候沒有光線來得高 這是為什麼呢? 燈光其實會壓抑我們的退黑激素 一個很重要的荷爾蒙去調節我們的晝夜節律 簡單來說就是告訴我們晚上要睡覺了 白天要起來了 如果這個荷爾蒙被打亂了 那就會影響到我們的代謝 從而導致肥胖 那敵人我們常知道的一些荷爾蒙例如說 瘦體素,胰島素,葡萄糖,皮質醇等等 這些也會導致我們肥胖 研究也表明晚上的燈光會促使宵夜和 影響睡眠的品質 動物和人體的實驗研究 研究證實了晚上燈光的照射會改變我們進食的時間 這也是導致體重上升和肥胖的問題 可
網myth碎碎念 光柵效應 肉有這樣,還可以吃嗎? 答案是【可以的】, 這是 #光柵效應,是一種肌肉纖維切開之後在某一個角度會有反光的現象, 特點是這種反光是【金屬光澤】。 . . . 如果你的肉的綠色不是反光的金屬光澤,那就有可能是壞掉了。 所以,記得,反光,金屬光澤,這是判斷的標準。 #知識就是力量 #肉 #光柵效應
流汗 汗會被吸收?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做完運動後,汗會被吸收回去嗎? 很常聽到父母說 “做完運動不要吹aircorn 不然衣服的汗會吸回去 開窗給他自然乾” 其實我納悶 我們的汗出來了 難道還會被吸回去 其實我們的皮膚 有3層 表皮層,真皮層和皮下層 我們的表皮層 也有幾層 最外面的叫皮脂膜,再來是角質層 下面還有很多層 但是今天的重點不是那個 角質層的細胞 是好像蓋牆壁這樣的排列 為了要防止太多的水份流失和太多的水份被吸收 那我們在運動的時候 是汗腺幫我們調節體溫 因為在運動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熱能 那熱能需要被排出體外 而汗腺就會把我們身體的廢物排掉 那這些廢物其實是屬於hypertonic 高滲透壓的 我們的身體處於低滲透壓 那低滲透壓的水份比較多 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排出水份和廢物 這個原理其實也會吸收回一點水份 只不過排出來的水份會更多而已 所以這也就解答了 汗是不會吸收很多的原理啦 因為大部分是被差擦掉,滴掉,吸掉,蒸發掉了 還有一點 我們如果熱熱吹冷氣 我們的皮肤會好像感覺敵人來了 就把門關起來 所以就不會再流汗了 也不會吸收汗水 吹外面的風其實道理也是一樣
產品 產品會說話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什麼? 產品會說話? 我們很常用我們身邊做直銷還是傳銷的朋友說 你不用相信我的 “產品會說話”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你放心 然後給你知道你終身一定要繼續用產品 那如果你覺得很棒的話 再分享給別人這個產品 對於一個很會算的經營 我相信這句話的意思 可以讓你賺很多 因為這樣你就會有源源不覺的commision 對你的利益真的很大 但是我想說 產品它其實不會說話 人們認可的是他的功效 他的背景他的出生 你的產品一定是好的 一定是可以幫助到别人 但是 我要說的是 每個人的健康情況不一樣 所以對於大多數的人 不清楚自己的情況就吃產品 其實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最近我就遇到我的學生 他有吃很多保健品 同时他的尿酸指數也很高 經常失眠 還有血不足 所以他吃的保健品 如果不是針對他的問題去吃的話 他的身體情況會更糟糕 畢竟也已經上了年紀 然後身體代謝的能力已經變差了 鐵和鈣也不能同時補充 這些都需要去考量 那如果水份喝得又少的話 產品的分量過高就沒辦法排泄出去 所以我認為 那些說產品會說話的人 是不是就要他的顧客不改善飲食,不改善生活方式 這樣才可以
網myth碎碎念 sauna流汗 事情的起因是有位網友看了我之前寫的一篇【sauna排出重金屬其實是狐扯罷了】的文章,過來問我的, 他:sauna可以幫助排汗嗎? 我:可以啊 他:排汗可以排出重金屬嗎? 我:可以啊,但是很少很少 他:很少也還是有啊,你怎麼可以講那是bullshit呢? 好吧,年輕人,既然你那麼好奇,我就賞你個痛快。 (其實我不知道他幾歲,小號來的) . . . 現在看回去,那一篇確實寫到太複雜了一點,一般沒有概念的大眾應該是看不懂的,也難怪share很少,我再簡單解釋一些些: 【不論怎麼樣的排汗,排出來的重金屬都很少】 而且重點在於,這些被排出來的重金屬,都是“不足以”造成傷害的重金屬, 這也是最多人搞不明白的,以為所謂的排重金屬就是可以把已經跟【神經系統中的蛋白質】螯合了的重金屬排出來,讓人恢復健康, 這一點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已經跟蛋白質螯(ao2)合了,從字面上就可以感受得出來這是“很強的結合在一起”的意思,這個結合的強度是不可能通過排汗就可以把重金屬從蛋白質裡面拆出來,然後排汗排掉的。 這種結合和影響是【不可逆】
雞蛋 雞蛋大小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雞蛋果然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問的一個話題 那天我的朋友就問我 雞蛋越大是不是越有營養啊? 我說原理上是 蛋因為蛋大的話重量就會比較重 蛋白和蛋黄的量也會比較多 所以會比小的多一點營養 但是其實還是需要看雞的飼料,雞是否健康來斷定它的值營養價值 那為什麼雞会有不同的大小 這個問題你和我是不是都没想過呢 其實雞蛋的大小跟雞的年紀有關 如果是年輕的雞,就會生出比較小的蛋 但是如果比較老的幾,他們的產道已經生了很多蛋 所以產道产道也越来越大 那麼就會生出比較大的蛋咯 其實跟人一樣啦 就是年前的話子宫比較小 年紀越大越鬆弛 那生出來的就會比較大了 但是 雖然年輕的雞生出來的蛋小但是它的殼是硬的 而老的雞生出來的蛋是大的但是他的殼是比較薄的 那這樣的情況呢 硬的蛋殼不容易讓細菌侵入 但是比較薄的蛋殼就比較差一點啦 那我會建議選擇中的雞蛋 這樣全部都剛剛好 也是有又大又硬的蛋 這主要跟私飼料和雞的健康程度也有關係 不要問我什麼叫硬什麼叫薄 自己多打幾次蛋就知道了 那你知道雞要多大才會生蛋嗎? 留言猜猜看 看有没有人猜對 #shinee營養師 #雞蛋
齋戒月 齋戒月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那天在Tv2 的你怎麼說節目分享了關於齋戒月的飲食 雖然到最後有偏了一點去斷食 但有一點我️應該有講到斷食這件事是個人的選擇 其實真正是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去做這樣的實驗 來研究到底斷食有沒有好處 可不可以幫助減肥之類的 但是畢竟這些都還只是存在與動物的實驗當中 人體實驗還沒有很多的數據 所以當時没把這件事情說清楚 那其實我準備的題目他没機會問到 那我就在這裡繼續補充吧 其實在齋戒月的時候 穆斯林不吃不喝而且還要守很多戒嚴 這一點我真的很佩服 他們把椰棗kurma 當成了這個月的聖品 因為他的營養價值很高 不仅有很高的糖分可以迅速補充能量 而且還有其他的礦物質 讓一整天都斷食的他們補充流失或者被消耗掉的營養 那椰棗也是先知穆哈默德鼓勵信徒在開齋的時候吃的一個食品 慢慢的科技研究越來越發達 人們才發現到這個椰棗的好處 但如果開齋的時候沒有椰棗怎麼辦呢? 他們會使用其他的水果當替代品 例如說同樣高升糖指數的榴蓮,乾葡萄等 那椰棗雖然他的好處很多 但畢竟他的升糖指數是非常高的 所以一份量來說 1份的水果相等於3小粒的椰棗 或者两大粒的椰棗 擔心有的人
網myth碎碎念 喝冷水可以降體溫? 這是我在寫給aifm的內容的稿子的時候想到的一個問題, 我們一直聽到說喝冰水會造成體溫下降,體溫下降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會讓人容易生病,所以喝冰水會讓人容易生病, 但我幫大家複習一下小學生物學蛤,我們,人類,是 #恆溫動物,也就是說我們的體溫是基本恆定的,也會有各種方式自主調控體溫,比如發抖和流汗,事實上,體溫並不會隨隨便便就下降。 . . . 如果喝冰水就會造成體溫快速下降,那其實更可能的危害是造成 #失溫症,失溫症是在體溫低於35度的時候會發生的,(這裡的35度是真的35度蛤,不是店門口那種擺美用的體溫計show的神奇數字)失溫症是很危險的情況,而且不處理的話,很快就死了,而不是會造成子宮肌瘤或是癌症那種需要時間累積成的慢性疾病。 (子宮瘤的形成,肥胖、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基因遺傳因素都是更可能的原因) 當然,如果我們喝了冰水或是吃冰,身體確實需要消耗熱量來把我們的體溫維持在正常的溫度,而需要消耗的熱量大概是1L的冰(不是冰水蛤,是冰,比如沙冰),只需要消耗大約117kcal的熱量,如果只是冰水,則更少。 117kcal是很少的,少到就算是用吃冰來減肥也是不切
網myth碎碎念 不講產品牌子 這種問題我真的很常被問到,弄到我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很煩惱。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是回答他可以或不可以就好了咯?這麼lansi做什麼? 好,我算一條賬給你們看, 1,先不管一個產品怎麼樣,是好還是不好,適合還是不適合,如果我答:【可以】,那麼,sooner or later,就會發生有人拿我講這個產品可以吃的回應來賣東西了,有些還會加油添醋的改編成:“林冠良講這個產品吃了對癌症病人好。”之類的廣告詞, 你可能會再三保證你真的只是想要自己知道,不會拿來賣產品,也不會跟別人講是我講可以吃的。 但我跟你們講,我從以前到現在遇到那我名義賣東西的,都是再三跟我保證過的人那邊出來的。 . . . 2,如果我答了【可以】,然後病人吃了,問題變嚴重了甚至死掉了,你覺得最後家屬會怪那個產品嗎?我跟你講,不會的,家屬會講“都是林冠良講可以吃才變成這樣”或是“林冠良不是講可以吃嗎?為什麼本來好好現在死了?” 你可能會再三保證你真的只是想要我的意見罷了,吃了之後不論發生什麼,最後責任都是你們自己承擔, 但我你們講,那些最後怪到我頭上的人,都是跟我再三保證過的那些人。 . . . 所以,
網myth碎碎念 水識條鐵 在拍攝 #歡喜又健康2 的內容,我又久違的摸到了顯微鏡,讓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我在中國報上的專欄,還有我的第一本書上都有寫過一篇【水什麼都不知道】。就是在講這個“學說”和它的創始人 #江本勝 的故事。 其實我也曾經很buy這個學說,所以在碩士的時候,我有想過要重複他的“實驗”, 可是我發現,那本書上根本沒有寫到他是怎麼做這個實驗”的,這裡簡單說明一下。真正的科學實驗,是要把你所有的實驗步驟都寫出來的,也就是“material and methods”, 之所以要清楚列出材料和方法,就是要讓後面的人對這個結果感興趣或是有疑慮的時候可以重複做多一次,以確保可以拿到同樣的結果。 . . . 所以,很簡單的講,就是如果這方面沒有記錄清楚,那就稱不上是科學。 所以,這個“學說”,並不科學。 當然,不科學的說法並不是我先講的,是江本勝自己講的,他在2005年的訪問中,自己就有說,“這是故事”。在2007年的訪問中,他也有說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由真正的科學家作出科學上的證明。” 相信各位可以明白,真正搞科學的人並不會這樣講話。
八分飽 8分飽飲食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提供: 昨天我的學生突然問我 :老師,請問到底為什麼很多人說八分飽就好了。你有什麼看法? 因為我在忙,而且也想借機會分享給大家我的看法 那他也同意,大家就來學習什麼時八分飽吧 一開始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是民間傳說 還是的确有此事 畢竟我們都是教suku-suku separuh 每個人的份量的分量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那他們到底是不是吃suku-suku separuh 吃到很辛苦 有的可能不夠飽,有的可能太飽 所以我就去研究了這件事情 我用英文去尋找一下關鍵字 可是出來的都是healthy plate, healthy diet, how many calories should I eat per day等等的 所以這個8分飽的概念其實就是華人的一個概念來得 因為有句古話:“飯吃七分飽,穿衣三分寒" 可是我上網看了一下都是用來說嬰孩的 因為他們的身體還沒發育齊全 所以如果吃太飽就會讓身體的器官負擔很大 從而可能會讓嬰孩不舒服 8分飽的概念其實就是要讓我們學會去聆聽身體的聲音 吃東西的時候享受當下食物的味道 知道自己吃什麼食物 了解自己吃了多少的量
網myth碎碎念 僞科普 最近一直有網友來問這個是不是真的,直接講答案:【都是假的】 但是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你只是講這是假的,那他們就會講,“可是隔夜真的不好嘛,所以他這樣講也是有道理的呀~” “隔夜確實會營養流失呀~” “海鮮不新鮮確實會有蛋白質降解呀~”之類的,還會幫這些infographic“講話”。 如果你要跟他們詳細解釋,他們又不捨得花時間聽,也不捨得花腦力想,所以我還是寫了放在這裡好了。 . . . 這就是這種 #偽科普 厲害的地方,把大家認定的常識,配上一個嚇人的廢話,就能讓人很難分辨真假了, 把真話和假話混在一起講,製造出讓人難分真假的謊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要闢這種謠,就要花功夫了, 首先,需要把他們拆解開來,比如【隔夜的土豆營養成分會丟失】,這就是一句常識,沒有人會講這是假的, 但是【營養成分丟失】和【帶來不可預想的後果】,加起來就是一句廢話,而且是沒有前後因果關係的廢話。 營養丟失會帶來什麼不可預想的後果?頂多就是營養不良吧? 這有不可預想咩?難不成還會爆炸? . . . 另一邊,海鮮不新鮮了會有蛋白質降解物,這個確實是真的, 但是,如果是【隔夜菜】
皮膚 壓力與皮膚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很多時候過敏會發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是因為壓力大 不知道你們有沒說有試過 只要到月頭還是月尾 趕著做很多報告的時候 還是突如其來的一大堆煩惱 又或者感情中的不順利 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精力去处理的时候 我們的皮膚就會開始長痘,紅腫,癢等等的情況 所以壓力在我們皮膚的健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我們感到壓力時 一种一種叫做皮質醇的激素會釋放出來 導致我們體內發生很多事情 包括脂肪堆積 以及讓你的皮膚變得非常乾燥、油腻、起皺或長滿粉刺。 所以啊人家說只要壓力越大,老得越快是真的 我們最害怕的皺紋和壓力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當皮質醇被釋放時 血液中的糖含量會增加 當它持續流動時 它會導致糖尿病等疾病 在皮膚上 它會促進使膠原蛋白硬化的壓力 這會增加細紋和皺紋的出現 Collagen 產品也沒有效果 還得看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摧毀你的皮膚 (我會不會又吸引很多賣collagen 的朋友啊 哈哈哈) 還有另外一個對皮膚的壓力影響是皮膚乾燥 這又與皮膚醇有關 在這種情況下 皮膚醇會減少皮膚突然產生的透明質酸 這是一種天然保濕劑 還可能損害皮膚的保護特性 當這些東西受到
網myth碎碎念 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導致癌症? 癌症,沒有人想得到,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得到了,那我覺得,就要多去了解它,因為了解了,才有機會知道可以怎麼做,而不至於做了無用甚至有害的事。 我常說,在我國就醫是需要一些運氣的,因為有時候會有【老鼠屎】,有時候會有【沒有料的專家】,有時候會有【磚家】,我國醫療確實世界有排名,但同時,爛仔也是不少的。 就像現代人類的平均智商比以前的人都高,是因為智商高的人智商比以前的高智商的人的智商更高了而已,並不是因為整體人類都智商提高了。 . . . 所以,對於健康問題,尤其是癌症的診斷,我都會建議尋求second opinion,你有這個權力,這是平攤風險。 當然,同時,你也有義務去思考和判斷,到底哪一個opinion講的東西是比較合乎邏輯的,然後你有義務為你的健康和未來做選擇,這些,沒有人可以幫得到你。 我就連教我的學生們的東西,也是要求他們去另外思考過的,這種才是我喜歡的學生,“林冠良講的就一定是真的”這種做法我個人也並不欣賞。 . . . 附圖是今早一位有意上課的網友傳給課程助理的留言,從這裡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對癌細胞進程不是非常了解,也對營養學一竅不通的回答。 這位患
網myth碎碎念 報案紙2 最近很巧,聽到2個相似情況的“故事”, “飲食治療師”“教”一個快洗腎的患者“腎臟排毒”,方法是吃一大堆他們公司的產品, ***這2個公司跟之前給我和學妹報案紙的公司不一樣蛤*** . . . 患者都乖乖照吃,一段時間後開始出現皮膚癢、腰痛、發燒、下半身水腫等問題, 得到的回應是:“這是 #好轉反應 來的,繼續吃,而且要加量吃” 然後原本只是快洗腎的患者們, 現在已經就直接去洗腎了。 據說其中一個患者的家屬要告這個代理。 當然,告不告得贏,我也不知道,歡迎有識之士一起來討論。 . . .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1,不同公司,話術也可以大同小異, 應了繼國緣一說的那句“窮其道者,歸處亦同” === 2,“營養師”的名義沒有那麼吃香了,現在越來越多人冒用的是“飲食治療師”。 記得,就跟病毒一樣,仙家也是會變種的。 === 3,是好轉反應?還是不良反應? 當你不能確定的時候,建議你直接往不良反應去想。 因為真正的、有料的飲食治療師一定是叫你改變飲食先,真的要用產品也不會塞一大堆給你,
網myth碎碎念 毒菌 因為拍攝,需要化妝,回到家自己卸妝的時候,我想到: 化妝品沒有卸乾淨,都會對皮膚有傷害, #塑料微粒 更加小,吃下後排出也不容易,要說它對健康無害,我是絕對不信的。 === 圖中的是顯微鏡底下的霉菌,那些一粒一粒的都是孢子, 沒錯,霉菌可以算是菇類。 #知識就是力量 #邏輯思考 #塑料的危害
塵蟎 塵蟎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我上一篇有說過我是塵蟎過敏嘛 那我其實有看了很多的吸塵蟎的機器 也買過一個 在購買前我們都會聽商家如何去介紹這個產品 那我就有看了他的影片 他的影片大概的意思就是 我們的生活有3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床上 所以床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那我們床上有幾千萬只塵蟎 他們都是靠我們的皮屑為生 那只要用他們的機器就可以把這些塵蟎吸上來 有的還有紫外線,紅外線殺菌 這樣就可以幫助減少塵蟎過敏了 Ok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塵蟎 塵蟎他的體積很小只有0.1-0.3mm 像一根頭髮的粗度 那我們如果肉眼可以看到頭髮的話 我們也可以看到塵蟎 塵蟎它有8只腳和蜘蛛是同個家族的 所以它是很牢固在我們的 不容易被吸出来 塵蟎是個在適度很高的地方 生長速度越快的生物 我們馬來西亞的濕度平均在於74-86% 如果要控制塵蟎的繁殖 濕度應該在50%以下 塵蟎是住在織品的纖維之間 所以如果織品纖維空間很大的話 就很容易藏塵蟎讓它棲息在上面 那我之前其實很天真的以為 我買了這個吸塵瞞的機器 就可以把塵蟎都吸走 這樣我就不需要去吸我的枕套床單了 但事實不是這樣啦 我去讀了一些研究 其
網myth碎碎念 報案紙 收到了一張報案紙。 嗯~有公司講我(還有另一位營養師)發表的東西,有類似於誹謗他們的公司和產品的嫌疑,所以他們去報案了,並且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我覺得比較好玩的是,我是share罷了,文章本身並不是我寫的,但報案紙上就是我跟另一位營養師的名字(不怕不怕,另外300多位也有share的人,你們沒事)。 . . . 傳那張報案紙來的人,說:“事實並非如我們所述“, 可是ho,我是好奇,文章附上的照片嘛~是營養師的顧客提供的,至於該公司是怎樣從產品的照片和排列方式就可以知道這是哪一位顧客的東西(而且這都還不是全部產品),還可以讓職員去跟顧客了解狀況, 我真的是好生佩服~這個調查的人真的很厲害~ . . . 還有蛤,產品也不只有他們家的產品,還有別家的,而且都把牌子蓋起來了,都做到這樣了,都有人覺得被冒犯到,還可以說是我們損害了他們xx年的名譽, 所以懂了嗎?不要三天兩頭就來問產品問品牌,看到對我們的危險性了嗎?錢都沒有賺到多少,文也沒有多少人看,還要被人講是蹭熱度,幾不值得? . . . 不過既然都已經是來信了,所以現在文章的原作者也做出妥協了,把照片換掉了, 然後
過敏 過敏2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我相信有過敏的人 都會被介紹去一家很有名的診所 那里有一位神奇的醫生 可以用一個很特别的方式測試出你對什麼東西過敏 想要找出原因的我也去過 因為網上的留言和介紹讓我也覺得很新奇 不用抽血不用把敏感原放在手上測試 只是用手拿著這些敏感原的試管 然後醫生只要上下搖擺你的手 就能够知道你是對什麼過敏 真的是這樣而已 我是6年前做過這個測試 我去的時候是早上10點拿號碼 然而我等了一个下午 5點才進去看醫生 我進去不到5分鐘 醫生已經“驗出”我對什麼過敏了 他說我是雞蛋過敏 之后之後就給我一個雞蛋做的食物清單 叫我要戒口 然後還給我一個很小瓶的罐子 叫我一天喝一點 整個過程我給了RM350 我回家就很聽話完全沒吃那個清單上面的食物 但是我吃完他的藥之後 還是會過敏 直到拜3 我寫那個過敏的文章的時候 有個網友來跟我說它也帶過他的兒子去做個皮膚過敏測試 然而結果跟我一樣 就是手上拿着過敏原的試管 然後手臂上下擺動一下就直到結果了 那醫生也是說他的兒子是雞蛋過敏要戒雞蛋 但是一樣戒口了還是沒有好 所以我發現其實不只我一個人覺得這個方法其實沒有那麼準 所以我
網myth碎碎念 low fat & full cream 這是在課程中,學員問的問題,本來是問說,low fat的那個蛋白質比較高,這是真的嗎? 但我看到了幾個值得發揮的發現,各位可以一起來學習: 1,這2個milk應該都不是fresh milk,因為fresh milk 不可以是low fat的,而full cream的那個, 可以看到他的carbohydrate那邊,每250ml,carbohydrate比lactose多了2.3g,這2.3g在沒有看到ingredients的情況下,可以推斷應該是糖或是澱粉。 . . . 2,既然不是fresh milk,那他們的成份比例就是可以做調控的,所以low fat的那個把蛋白質調的比full cream的高,也是可以作為賣點(他還highlight起來給你看)。 . . . 3,可以看到,full cream 的脂肪,是每100ml 含有3.3g,也就是3.3%,也就是高於3.1%,所以是full cream的。 lowfat 的是每100ml 1.
無乳糖 無乳糖牛奶 有網友敲碗想要了解一下lactose free的牛奶, 我剛去買食材,就特意去看看,再特意寫了這一篇。 好,我們一樣是從nutrition facts和ingredient中去看, 首先,nutrition facts的carbohydrates的那一個欄目,我們可以看到,不論low fat 還是full cream,他都是有carbohydrates的, 但是神奇的是,sucrose(蔗糖)和lactose(乳糖)的部分都是0,這難道是他們加了果糖?還是加了澱粉? 還是其實他是騙人的?有加蔗糖但是騙我們是0? . . . 其實都不是,答案就在ingredient裡, 但要了解這一點,還需要一點基礎的營養學知識: 1,他們的ingredient都是cow milk + lactase, 2,lactase就是【乳糖酶】,也就是分解乳糖的一種enzyme,乳糖是一種【雙醣】,所以是需要分解了才能吸收的,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就是缺乏這種enzyme,所以沒辦法消化乳糖,所以才拉肚子。 3,所以nutrition facts中寫沒有乳糖也沒有蔗糖,是沒有騙人的,因為這兩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