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中醫

A collection of 13 posts

柚子與藥物
網myth碎碎念

柚子與藥物

簡單來說,柚子內含的 #furanocoumarin 呋喃香豆素,會抑制肝臟代謝藥物的酵素, 這會【拉長】藥物代謝的時間,讓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更久, 最終產生副作用,比如橫紋肌溶解,血壓過低,潮紅,頭暈等症狀,這些症狀如果出現在老人或是癌症患者身上,就非常危險了。 所以跟一般民間說的“解藥”是反過來的關係,這是讓藥比較難解。 . . . 那如果是這種佳節期間,必須吃藥但又想要吃柚子怎麼辦? 注意最多只能吃一片,也就是差不多半份,解饞就好了,超過就有風險。 另外,柚子的品種還有藥物的種類也會應不同人的代謝能力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吃,又不滿足於半份這麼少,那最好的做法是詢問你的醫生,看你的藥物會不會跟柚子有交互作用,如果確認不會,那就可以放心吃了。 因為確實並不是每種藥都會有影響,但這部分就不是我的專業,放了你們也不會看,那還是問你的醫生就好。 . . . 另外,跟柚子是親戚的 #葡萄柚,也有一樣的效果, 各位要注意嘿~ #這只是西藥 #保健品基本沒差 #中藥的話去問中醫比較恰當

茄子
網myth碎碎念

茄子

有說法是說:以前歐洲地區比較常見的茄子是圖中白色的種類,形狀恰似雞蛋或是鵝蛋,所以就叫eggplant了。 但事實很可能並不是這樣,比如意大利的傳統菜式用的也是紫色的茄子,所以很可能會叫eggplant是因為以前常見的茄子品種是短短圓潤的那種,跟顏色應該沒有直接關係。而白色的茄子只是其中一種。 而廣東地區把茄子叫【矮瓜】,也側面印證了這一點,一般認為長的茄子是在元朝後才培育出來或是才流行起來的,又叫做【長矮瓜】。 所以現在比較常見的茄子是長矮瓜,而短胖的,白色、黃色、紅綠色的那些也都是天然就有的品種,不是基因改造的,只是比較不常見而已。 . . . 可能各位有聽過吃茄子會傷眼睛的說法(有聽過的舉手), 但其實茄子的紫色是富含花青素的象徵,而花青素是對眼睛好的一種植化物, 【所以茄子不止不會傷眼睛,還有可能對眼睛好】。 而有人會把上述說法講成是中醫說的,但其實中醫典籍完全沒有說過茄子會傷眼睛,各位可以把清白還給中醫。 . . . 茄子的另一個特色是果肉很像海綿,所以非常吸油。 如果有需要控制熱量的朋友,就要記得,油爆茄子的熱量是爆表的。 我比較喜歡的吃法是【蒸熟後

排寒
網myth碎碎念

排寒

【這篇不是在批評中醫,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其實也不算中醫,要學真的中醫最好還是往真的中醫典籍下手】 各位有聽過一個主角是愛因斯坦的故事嗎? 是說愛因斯坦的老師在課堂上說上帝不存在,愛因斯坦就反問他的老師黑暗存在嗎?寒冷存在嗎?這樣的問題來證明上帝存在。 當然,這個故事是杜撰的。但裡面提到的原理可以用。 . . . 【黑暗】是因為光的缺失,沒有光的地方就是黑暗的地方,黑夜是因為太陽下山了,而不是因為黑暗蓋掉了太陽。 【寒冷】也不是一個“東西”,而是【熱】的缺失,冰塊也是因為水失去了熱能,冰塊融化是因為吸收了周圍的熱能。 這些其實都是初中物理。 . . . 所以,如果你要驅逐黑暗,你需要做的是點燈,let there be light, 如果你要驅逐寒冷,你需要做的是加熱,或是提供能量,有能量了才不會冷。你身體寒,你可以提供熱能,有熱能了,就不會寒了。 所以才會有【溫補】的概念,而不是想著要把【寒冷】這個東西逼出去, 都不存在的東西你要逼什麼逼? #知識就是力量 #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不要以為出書的就是對的

適量與多吃
網myth碎碎念

適量與多吃

就是有這麼多大濕亂亂把話塞進我們嘴裡,才會有這麼多人對我們的專業有誤解, 這裡嚴正聲明一下,真正的、負責任的營養師,都是教 #均衡飲食 的,水果也是適量吃,適量的意思就是佔你一整天飲食的大概5分之1(suku suku separuh原則,水果佔1/2的蔬菜水果裡面的1/2再少一點。),或是大概2個拳頭這樣。 那些說【多吃】的,確定不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營養師(營養學家)? . . . 影片中的其他內容就主要是在講中醫理論了,我也不便說什麼, 但發一個疑問應該還是可以的,對吧? 話說,大濕說水果屬【木】,木剋【土】,所以吃水果會造成腸胃問題, 那麼,蔬菜可以吃嗎?如果同一個道理,那蔬菜應該也屬木吧? . . . 然後大濕還有說沒有水果是熱性的,可能大濕沒吃過榴蓮,榴蓮很熱yo~ #知識就是力量 #水果 #腸胃問題 ps:不免俗的說一下,我沒有要挑戰中醫蛤,因為對方是不是中醫我都不知道,我只是看他說他是以中醫的理論來講這些事的 https://www.facebook.

犀牛角水
網myth碎碎念

犀牛角水

因為最近有蠻多學員問我犀牛角水可不可以喝,剛好有看到,就順手買了一瓶試試看。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喝,為了不讓我對成份和味道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我是沒有看ingredient的情況下直接買了喝的,印像中小時候媽媽刮羚羊角煮水給發熱的我們喝,有沒有用我已經忘記了,但那個味道我還記得, 但這個喝起來真的跟普通水一樣,因為不多,我兩口就喝完了,再看看ingredient,嗯~俗稱的【犀牛角水】其實主要成份是水和石膏粉,而不是真的犀牛角。也難怪沒有味道。 但也沒有石膏味,我記得石膏是辛、甘,大寒的一門藥。要達到有療效的程度是不是需要加到某個份量(畢竟不談劑量來講療效也是耍流氓)?所以應該也多少會有點味道的吧? 這方面我不熟,就要請有了解的中醫朋友來給點幫忙解惑了。 . . . 石膏的用途它瓶子上就有寫了,主要就是清熱。 然後我網路上找了找,有相關單位說,已經有請馬大做過安全和毒性測試,結果是【很安全,沒有毒,沒有副作用,適合長期使用】 所以你問我可以喝嗎?我是跟你講可以的。但有沒有什麼效果,我就沒辦法跟你講, 馬大也只是講安全,不是講有效, 我喝了就跟喝普通白開水是差不多感覺。

達克效應
網myth碎碎念

達克效應

【懂越少的人越自大】【懂得越少的人以為自己懂得越多】,這是達克效應(DK effect),又叫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的典型症狀。 能力低的人因為能力低到一個程度,所以意識不到自己能力低。 這現象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跨領域的“磚家”這麼多。 . . . 比如Linus Pauling,他的專業領域是化學和結構生物學,不否認他在自己的領域真的很厲害,厲害到拿諾貝爾獎,但當他跨領域到營養學和醫學,他基本就是一個小白,但因為他懂得很少,所以他以為自己懂得很多,所以就出現了vit C可以治療感冒和癌症的千古謠言。 同樣的,一個整骨師可以大談營養學,一個DJ可以在節目中用心理學技巧“幫助”聽眾,一個心理專業的大姐教人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還有理財太太的case,也都是同一個道理。 名人的例子有點遙遠,我們生活周遭其實也有很多,比如西醫講中醫不好,中醫講西醫不好(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蛤),牙醫變成營養學專家,一個人買了一張營養師和中醫的cert就直接成為中醫營養師,某些特殊療法俱樂部的成員認為自己的特殊療法比現代醫學更厲害等。 (經濟學,政治學,文學等

醫療廣告
網myth碎碎念

醫療廣告

總是有一些廣告,喜歡把醫療說的無比簡單,而且說的真真兒的, 比如指甲有橫線就是肝不好,中指有看到血管就是肝不好,手掌黃就是肝不好, 這些只是產品廣告,卻有人當作正統知識來學習,然後說自己對中醫有興趣,不亦樂乎。 然後更麻煩的是,如果出問題,就說是中醫的問題,中醫不科學。 就這一共同點,營養師也是同病相憐的受災戶,但我實在告訴各位,這些都不屬於營養,也不屬於中醫。 === 當然,這一個廣告冒用的是中醫的口吻,我又不是中醫(大學上過中醫和藥膳學而已),由我來摳,怕身份不恰當, 所以我就詢問了耀康中醫診所的 谢冠耀 [https://www.facebook.com/people/%E8%B0%A2%E5%86%A0%E8%80%80/100005339018559?__tn__=-]K*F] 醫師,怎麼看待這樣的廣告,以下是謝醫師給我的回答: 【中医总是被商家“

中醫愛好者
網myth碎碎念

中醫愛好者

做公眾教育最好玩的,就是可以遇到各種神奇的人物, 這是我跟羽嬋一起講諾貝爾獎的youtube影片,下面有人的comment, 其實我看不太懂他在講什麼,但連婦孺皆知的基礎中的基礎都可以講錯,已經可以確定沒有什麼值得認真討論的部分了, 各位看看笑笑就算了吧~ #皇帝內經是什麼鬼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A%87%E5%B8%9D%E5%85%A7%E7%B6%93%E6%98%AF%E4%BB%80%E9%BA%BC%E9%AC%BC?epa=HASHTAG] #我只知道黃帝內經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8%91%E5%

西醫&中醫
網myth碎碎念

西醫&中醫

可以去這個影片的comment去看看, 絕大部分的comment都是可以把這件事當作笑話來看的(因為這真的是個笑話) 這位comedian是西醫背景來的,乍看之下他是在製造跟中醫的對立,但其實他很巧妙的設了一些讓你認真就輸了的保險, 比如他講到chakra,chakra可不是中醫概念, 如果你跟他認真,說:walao,中醫哪裡只講發熱?中醫哪裡有chakra,他根本就不了解,就亂講一通。 你其實就是幫他做了一個負面宣傳。 === 什麼都講是發熱,與其說是取笑中醫(因為真的中醫並不會只講發熱), 倒不如說是他在取笑只會講發熱的不入流中醫,或是另一個不論什麼問題都一概講是【寒】造成的團體。 === 而如果他的反對聲浪太大,他還可以把這些反對聲嬉皮笑臉的包裝成另一個笑話。 === 中醫的朋友們,如果你是入流的,記得share這個影片,並把矛頭瀟灑的一起指向那些不入流的, 同時宣誓你們的正統地位,然後教你的顧客們怎麼去分辨不入流的中醫,人家利用你們來宣傳他的演出,你們也借用他的演出來幫助你們的生意。 面對這類笑話,該惱羞成怒的,該緊張的,其實是那些不入流的。 #輕

中醫
網myth碎碎念

中醫

關於中醫的專業性,中醫和中藥相關法令的設立,還有中醫職稱(能不能稱為Doctor)等的專題報導, 大家可以注意看,裡面有訪問到【食在】的顧問嚴醫師 Ngiam Chee Jieh [https://www.facebook.com/cheejieh.ngiam?__tn__=%2CdK%2AF-R&eid=ARC5W_SxEKKIFm0k6VkukHAWBLlsfTwFdUqBpX1e-N9QaWReoUpLFYFhWFtlsmuoVbNhiPtQb84Q0sVx] 和蕭藥師 蕭文雄 [https://www.facebook.com/swoonhiong?__tn__=%2CdK%2AF-R&eid=ARDaa9QLS4WV4qp0hGxJ3btZk72IMBELu_HC521_OlihKGWDKDSGk6_N-Af87tf__oxNFtmXwqvTD6x3] , 衛生部和中醫團體的立場略有不同,各位可以多了解,對各位在以後選擇中醫的時候可能會比較有方向, 報導連接: === 我個人的看法,在華人社會裡,台灣在中醫和西醫的平衡上是做的比較好的, (中國則是現在有不小的

關於【食物相剋】這件事
網myth碎碎念

關於【食物相剋】這件事

沒想到投票的答案蠻接近的。 我直接說答案:現代醫學並沒有【食物相剋】這個概念, 但在一些中醫經典中,確實有提到一部分這些說法, 比如鱉肉和鴨蛋不可以一起吃,出自【金匱要略】( 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 ), 鴨蛋但更大部分是民間穿鑿附會編出來的, 比如1930年代在中國民間流傳的香蕉和芋頭同吃會中毒, 還有紅白蘿蔔不能一起吃的說法。 這是兩種不同的說法來源,可以分成2類, 一類是有經典可以reference的,另一類是民間傳說。 這邊有個很重要的點: 中醫典籍中,並沒有給不能吃的理由。 【金匱要略】原文中,只講了【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這一句,並沒有為這個禁忌做出解釋,他甚至沒有說吃了會怎樣。 而各位在網路上查到的,說因為鴨蛋是寒涼,鱉肉也是寒涼,兩個一起吃會不好, 那些是後人加上去的。 香蕉和芋頭不可以一起吃,是跟你說他們相剋,吃了會中毒, 白蘿蔔和紅蘿蔔會造成抗壞血酸破壞vit C,這種很明顯沒有營養學背景的說法,也只是沒有營養學底子的人隨便加上去的。 這些都明顯是有人對這些經典中或民間傳說的詞句做了過度的解釋。 那麼,經典中講的,就一定不能懷疑和推翻嗎?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