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含量

A collection of 3 posts

大可不必
網myth碎碎念

大可不必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一個marketing 手法,故意寫到這樣密密麻麻,引一些像我這樣吃飽太得空的人去嘲笑或是說嘴,進而提高曝光度和加深消費者印象, 但我們就先排除這一個可能性,來聊聊【賣】產品和【買】產品的人的心理, 賣的人,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東西好的,所以一定是希望有什麼好東西,就一定要寫出來, 但是蛤,其實消費者不一定會去看,要記得【less is more】,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一個強項,一個主角,其實就夠了,太多反而讓人記不住, 除非你的訴求就是要給人【一整個密密麻麻的SB(super badass)產品】的印象。 . . . 買的人,這只是一個汽水,所以很多人會跟著一起笑,但如果是換成一種什麼都有,有病治病沒病壯陽,恨不得把元素週期表都全部抄進去的仙丹保健品的時候 很多人就不是那麼理性了。 這時候就容我提醒你一點,一個產品才多少容量?就算容得下這麼多好東西,那每一種好東西的含量又有多少?就那一點點點點,你覺得會有效果嗎? 記得,【有沒有?】和【有多少?

豆
網myth碎碎念

名字中有【豆】字的食物,其實有分為蛋白質類、高澱粉豆類,還有蔬菜豆類, 其中,蛋白質類最為代表性的是黃豆、黑豆、毛豆(edamame),毛豆的蛋白質含量是13%,黑豆22%,黃豆35%,順帶一提這三種豆其實都是同根生的,都屬於 #大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__eep__=6&__tn__=*NK*F] 。 . . . 高澱粉豆類,代表性的有紅豆、綠豆、鷹嘴豆。 有趣的是,紅豆的蛋白質是20%、綠豆22%、鷹嘴豆19%, 如果只從蛋白質含量來看,你可能會很亂。因為20%左右的蛋白質含量,不是已經比毛豆高,跟黑豆差不多了嗎?為什麼這3個又不算是蛋白質類? 癥結就出在 #碳水化合物

餅乾的份量概念
網myth碎碎念

餅乾的份量概念

因為原本那篇還蠻多人share的,所以也有一些媒體採訪我或是轉發我的內容,看的人多了,自然的,沒有把內容看清楚就批評的人也就多了, 開版圖其實也不是完整的,因為這樣表現會讓人以為所有餅乾都是這樣,而忽略了其實每個餅乾都不同,他們只是拿最高含量的來講。 . . . 比如,因為本地各媒體主要focus在hup seng上,圖也是用hup seng的照片來做,所以有一些原文內的片段內容,有些人會自然以為那是在講hup seng。 就好像原文講到檢驗樣本中有【一些】牌子的3-MCPD含量達到2000mcg/kg(他的圖片也是這樣show),而標準是少於120mcg每一天,然後就有人說這是hup seng的,吃8片就超過,小朋友吃3片就超過。 但是我們看他們的完整版報告(要付錢買的,8塊港幣),可以看到hup seng的量是1400mcg,而報導中提到的2000mcg的,是其他兩款餅乾,一個來自中國,一個來自英國,還有一款是1900mcg的,也是來自中國。 . . . 如果做同樣的計算,那麼hup seng就是吃11片還在120mcg的安全範圍內,小朋友的話,算4片吧。 但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