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和借鑒,兩者的界限真的很模糊,尤其是現在,網路上的資料唾手可得,類似的、甚至一樣的言論隨處可見,尤其是內容農場,最誇張的時候連標點符號和錯字都一樣。 放到知識傳播和創作的領域來,這就讓有些人有機可乘了,因為抄襲、借鑒、參考的界限會更加的模糊,有些人還可以用抄來的東西來授課賺錢。 還記得前幾天,張吉安先生分享了一則叫他把電影放上yt讓大家免費看的留言,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得出,我國人民普遍對於版權的概念是很差很差的,而且大眾也普遍不會care原作者的心情, 反正對他們來講,看過了就可以了,其他不重要。 === 我整理了一下我覺得合乎情理的借鑒和參考方式: 【1,有沒有知會原創作者?】+ 【2,有沒有放【參考資料】?】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