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醫生

A collection of 18 posts

狐扯報導的流量
網myth碎碎念

狐扯報導的流量

那篇咖啡不能加奶的報導,是轉述本地某醫生說的內容,而今早有學員提醒我,這言論的最原始版本應該是源自於另一位外國醫生。 這位醫生叫【史蒂芬。槍乾,Steven.Gundry】。 簡單來講,他原本是心臟科醫生,但20年前可能覺得做正行賺不夠(或是覺得他的槍太乾),就轉行做仙家,做法很簡單, 1,先用醫生頭銜吸引大眾的信任,亂做假科普, 2,然後出教人飲食的書和保健品, 3,亂講的東西就都是我們營養領域背黑鍋。 總結就是踩進營養學的領域,然後盡情bullshit, 對這傢伙的考據,林慶順教授有更為完整的整理,我就把林教授的文章放下面,有興趣可以自己看。 . . . 他的yt有60多萬人,還不算大仙家,但影響力還是有的, 你們聽說的有關植物來源食物有害的言論10有89就出自他,比如麵粉姨講的麵粉有植物 #凝集素 ,所以麵粉會造成各種問題(也造就了她麵粉姨的名號),還有各種蔬菜都有毒,不能吃的說法,其實最源頭就是這個槍乾醫生的書。 而這是他隨口掰出來的bullshit罷了。 . . . 接下來這個是重點,想做仙家的人一定要記在你的小本本裡: 【當這種撈過界的仙家的好處就是

名聲的影響力
網myth碎碎念

名聲的影響力

不知道出於什麼方面的誤會,也有可能是因為恭維,有不少人來請我介紹【好的】醫生給他們, 為什麼說可能是恭維呢?因為他們太看得起我了,以為我認識很多人,尤其是醫生。但其實,我人脈很窄,認識的人沒有幾個,我自己要看醫生也是上網看評價然後碰運氣的, 可能大部分人沒有感覺到,所以我這裡解釋一下,其實我不止不認識那麼多醫生,甚至有一些醫生是討厭我的, 為什麼會討厭我?有幾個點: 1,因為我講過【醫生沒有學營養學】這句話,就被認為我【看不起醫生】, 煙網哦,我看不起鄙視鏈高處的醫生? 我就實話實說罷了,醫生有醫生的專業,我們有我們的專業,我們學的東西是不同的,罷了。完整的醫療體系是大家分工合作的,但有些醫院現在也都沒有營養師(和飲食治療師),結果我講這句話也被講【挖苦醫療體系】。 更棒的是,我是拿台灣文憑在台灣畢業的營養系,我國不承認我的學歷,所以儘管我大學是dietitian的內容,但在我國我可以用的頭銜就只有nutritionist。 而懂的都懂,nutritionist所處的位置是dietitian的鄙視鏈的更下位。 那麼,有幾個在鄙視鏈高層的人會用心的來看鄙視鏈底層的人寫的

吃glutamine會害人?
網myth碎碎念

吃glutamine會害人?

有人私信來,說我建議癌友們吃glutamine是害死人,是誤導大眾,會祖宗十八代爛光光(這是什麼新型的詛咒?),然後傳了一張圖來,講是台灣藥師公會的資料,【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鄭鴻鈞】講不能吃,吃了會死更快,我台灣畢業的,為什麼不知道。 然後問我是不是拿了雀巢這個大牌子的錢, 然後我就找到那個藥師公會的網站,看了全文,笑出了豬叫。 . . . 那張圖確實是新北市藥師公那邊來的,但是這只是【截圖】了一部分,因為下面就有【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正旭】和【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的講解, 其一,那個研究講的是【針劑】,也就是注射的,而一般台灣的醫院,還有我的建議都是【口服】,這本來就是2個不同的做法,不能相提並論, 這時候可能有天才會說,“注射和口服都是到體內啊,有不一樣嗎?” 那把【打肉毒桿菌毒素針】和 【直接吃肉毒桿菌毒素】,都是到體內,一個可以美容,一個可以殺人,一樣嗎? (我本來想用懷孕做例子,但考慮了0.03秒,還是算了) . . . 其二,

獻愛心
網myth碎碎念

獻愛心

原來mysj真的有這個功能了。 捐血基本上對身體是無害的,還可以快速減重500g左右(咦? . . . 但這只有對身體健康的朋友而言是無害的,如果身體虛弱還硬硬去捐,那就可能會提高身體負擔。 所以,你如果身體本來就虛弱,你可以以【可以捐血】為目標來調理身體,如果原本不能,調理之後能了,也可以視為你的身體有一個很大的進步。 . . . 另外,就算是有輕微地中海貧血(對,我有)也還是可以捐血的,我都捐了6次了,只要確保自己平常沒有貧血的症狀,比如臉青唇白和時常頭暈,捐血前的檢查有過關,那也還是可以捐的。 因為地中海貧血不一定會真的有貧血的問題,但如果輕微地中海貧血帶貧血患者同時還有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問題,那貧血症狀和問題會更嚴重。 #就當累積一些功德吧 #知識就是力量 #獻愛心

注意衛生清潔
網myth碎碎念

注意衛生清潔

贊同中醫師的駁斥,腎結石的原因很多,而站着小便造成腎結石是我聽過比吃 #菠菜豆腐 還要扯的, 腎結石的最主要原因是 #喝水不夠,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喝水不夠,血比較濃,腎在過濾的時候會有比較多的血中的草酸和礦物質殘留在腎,提高結合生成 #草酸鈣 的機會,也就是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 知道了這一點,也就能順便解釋直接吃到含有很多草酸鈣的菠菜豆腐為什麼不會造成腎結石,因為草酸鈣的吸收率很差(有遇過賣產品的朋友向你們推銷鈣質產品的話,一定有聽過),吸收率很差就很難進入血液,也就進不到腎,形成不了腎結石。 . . . 確實,有另一種腎結石的原因是尿道細菌感染,但真的要確認是這個造成的,至少要驗過尿,看是不是有細菌, 順帶一提,大部分男性的尿道比女性的長,女性的私處也相對難清潔,所以這類細菌感染造成的問題,更常見於女性。 【之前的寫法造成了誤會,特此修正】 我覺得,判斷病因並不是【看到一個坑,就判斷有一根蘿蔔】,是需要做檢查才能知道的,比如不是看到男生站著小便,就講這是男生腎結石的原因,而且這還是 #個案 , 而且他其實也沒有解釋他怎麼確定這位個案的病因為什麼就是站著小便。

vit c的建議量
網myth碎碎念

vit c的建議量

這兩天有不少網友來問我,有醫生講vit C的攝取量是5000mg一天,跟我講的為什麼不一樣? 這個嘛。。。我又不是他的蛔蟲,我怎麼知道為什麼,要知道為什麼的話,你們要問他本人, 問他“為什麼衛生部講是70mg一天,你講5000mg一天?” 這樣就夠了。 或是你不要問他也可以, 可以問問西醫公會Malaysian Medical Association,網路上有電話號碼,打去問他們“為什麼這位醫生講vit C是吃5000mg一天?而衛生部是建議70mg一天?究竟誰才是對的?” 我想很快會有答案的。包括那個醫生是不是真的醫生,我想應該也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基礎知識還是要有 #來來去去就講諾貝爾得主講的 #諾貝爾獎得主萬能的咩 ps:再提醒一句,營養師和醫生是不同的專業蛤 === https://www.facebook.com/....../pfbid02r1NfV26H1Nc5isV......oh~有人講,70mg是建議量,只是建議你這樣吃,不是講一定要這樣吃,不過嘛,當初別人問那“醫生”的時候,也是問說vit C的“建議量”是多少的,

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導致癌症?
網myth碎碎念

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導致癌症?

癌症,沒有人想得到,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得到了,那我覺得,就要多去了解它,因為了解了,才有機會知道可以怎麼做,而不至於做了無用甚至有害的事。 我常說,在我國就醫是需要一些運氣的,因為有時候會有【老鼠屎】,有時候會有【沒有料的專家】,有時候會有【磚家】,我國醫療確實世界有排名,但同時,爛仔也是不少的。 就像現代人類的平均智商比以前的人都高,是因為智商高的人智商比以前的高智商的人的智商更高了而已,並不是因為整體人類都智商提高了。 . . . 所以,對於健康問題,尤其是癌症的診斷,我都會建議尋求second opinion,你有這個權力,這是平攤風險。 當然,同時,你也有義務去思考和判斷,到底哪一個opinion講的東西是比較合乎邏輯的,然後你有義務為你的健康和未來做選擇,這些,沒有人可以幫得到你。 我就連教我的學生們的東西,也是要求他們去另外思考過的,這種才是我喜歡的學生,“林冠良講的就一定是真的”這種做法我個人也並不欣賞。 . . . 附圖是今早一位有意上課的網友傳給課程助理的留言,從這裡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對癌細胞進程不是非常了解,也對營養學一竅不通的回答。 這位患

過敏2
過敏

過敏2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我相信有過敏的人 都會被介紹去一家很有名的診所 那里有一位神奇的醫生 可以用一個很特别的方式測試出你對什麼東西過敏 想要找出原因的我也去過 因為網上的留言和介紹讓我也覺得很新奇 不用抽血不用把敏感原放在手上測試 只是用手拿著這些敏感原的試管 然後醫生只要上下搖擺你的手 就能够知道你是對什麼過敏 真的是這樣而已 我是6年前做過這個測試 我去的時候是早上10點拿號碼 然而我等了一个下午 5點才進去看醫生 我進去不到5分鐘 醫生已經“驗出”我對什麼過敏了 他說我是雞蛋過敏 之后之後就給我一個雞蛋做的食物清單 叫我要戒口 然後還給我一個很小瓶的罐子 叫我一天喝一點 整個過程我給了RM350 我回家就很聽話完全沒吃那個清單上面的食物 但是我吃完他的藥之後 還是會過敏 直到拜3 我寫那個過敏的文章的時候 有個網友來跟我說它也帶過他的兒子去做個皮膚過敏測試 然而結果跟我一樣 就是手上拿着過敏原的試管 然後手臂上下擺動一下就直到結果了 那醫生也是說他的兒子是雞蛋過敏要戒雞蛋 但是一樣戒口了還是沒有好 所以我發現其實不只我一個人覺得這個方法其實沒有那麼準 所以我

小朋友感冒發燒,該怎麼辦--第一篇
網myth碎碎念

小朋友感冒發燒,該怎麼辦--第一篇

想必家里有小朋友的家長們應該很常遇見這種問題。小朋友抵抗力不好,常常都會有感冒發燒的情況出現。 鯨魚我前陣子在儿科診所見習的時候就遇到大量的這種病人,所以今天就來大概寫一寫關於小朋友發燒的事情。 ----------------------------------- “發燒來,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生” 除了一些罕見情況,一般上小朋友感冒發燒的原因都主要源自於細菌/病毒感染,它們可以通過空氣或接觸的方式傳染,接着停留、入侵,並於病人的呼吸道中繁殖生長。 一般上這一些呼吸道病毒在没有任何治療干預的情況下,一周內都是會自己痊癒的。所謂的“多喝水、多睡覺就會好”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問題來了,我怎麼知道我孩子的情況屬於這一類“一般的呼吸道病毒”? 嘿嘿,鯨魚會判斷,但是鯨魚並没有把握用一篇文章就讓大家也都會判斷。 所以大家只要記得以下幾個點,在這一些情況發生的時候就去看醫生,反之則自己在家觀察觀察: 一、三个月以下的寶寶發燒 二、發燒3天還不退燒 三、溫度高於39.4度(美國梅奥診所的建議,鯨魚覺得39度就已經蠻燒了的) 四、小朋友精神狀態不好(例如:嗜睡、煩躁等) 五、不吃東

醫生是哪位?
網myth碎碎念

醫生是哪位?

這種報導不知道是何居心,是湊疫苗的熱鬧但又不懂有什麼好講?是趁現在疫苗正夯的時候來一桶冷水咧?還是在迎合某一族群的讀者的胃口? 無論如何,這報導都有至少2個問題: 1,這個醫生是哪位? 從頭到尾就醫生醫生醫生,可是連一個姓都沒有出現,這是什麼意思?一個醫生就代表所有醫生的意見?還是說那個醫生不想/不敢具名?那個人真的是醫生嗎?還是他講他是醫生記者就信了他是醫生? 頂著這麼大的頭銜卻沒有具名,這樣的內容可信嗎? 如果我隨口講有個諾貝爾獎得主打給我,跟我講這個疫苗很好,可是沒有講名字,你們會信嗎? (等一下,好像真的很多人會信) === 2,天花是人類第一次完美攻克的傳染病,而且還給我們弄到基本絕種了,那時候的技術、運輸、交通、人口活動、經濟、資訊傳遞成本等,全部都跟今天沒辦法比。就算是這樣,也才花了【184年】就攻克了一個困擾人類【幾千年】的病,這個還不夠厲害咩? 所以我實在告訴你們,不要某些人跟你講一個【看起來】很高的數字,你就被牽著情緒走, 這些東西是要【比】過才知道的。 #帶腦看報導

肝膽排石法
網myth碎碎念

肝膽排石法

這是正在台灣的醫療和網紅界發生的大事件,前因是因為一個百萬網紅非常推薦肝膽排石法,另一位醫生網紅 #蒼藍鴿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92%BC%E8%97%8D%E9%B4%BF?__eep__=6&__tn__=*NK*F] 拍影片抨擊了這個方法。 然後咧,今天,這位百萬網紅就來講她如何被蒼藍鴿蹭熱度、拿已經成仙了的大仙家Andreas Moritz寫的肝膽排石的書(她手上那本)出來,講裡面有多少大咖支持和背書,言下之意,這本書講的比Lancet的研究報告還要厲害,可信度還要高。 === 然後,一大堆潛水的醫療相關專業人士就是留言了,然後也有百萬網紅的粉絲去護航,總之火燒的很旺。 我也有去留言,因為她在13分鐘多的時候講“醫生和專業人士”也推薦這個肝膽排石法,用的是潘懷宗的畫面(潘某人並不是醫生,現在頂多算是被抓了的政治人物) 原本想說無恥的蹭一點熱度,怎知,她關留言功能了。 === 這本書、

小明故事
網myth碎碎念

小明故事

有一次,小明身體不舒服,去診所看醫生,因為希望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也節省時間,小明會把他的症狀說明清楚,通常是這3點: 1,哪裡不舒服? 2,怎樣的不舒服? 3,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 這樣解釋,就比單純一句“醫生我不舒服”來的準確了,對嗎? === 醫生以小明的解釋再看過小明的情況,再跟小明解釋了問題,判斷小明不需要做更深入的檢查(胃照鏡),可以先用藥看看。 整個診斷時間結束,頂多10分鐘。 出來之後,小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另一個診所,突發奇想,就轉過去,再看一次另一位醫生。 然後同樣的,小明正準備講出小明的3個解釋,剛講完第1點”哪裡不舒服?“,正要講是怎樣的不舒服,這位醫生就直接給小明【talk to my hand】的手勢,然後在小明肚子上按一按,然後在單上寫一寫,就叫小明出去拿藥了。 小明就一臉驚訝的出門了,看了看錶,前後總共3分鐘。 === 這時候小明就好奇了:【第3位醫生會怎樣?】 所以小明就又在附近找了另一個clinic,

當水喝的飲料
網myth碎碎念

當水喝的飲料

先說一下”當水喝“的定義:放的窄一點,就是有規定一個量,比如1L,或是1、2杯;放的寬一點,就是字面上寫的,一整天都當水喝。 這裡講的是,【一整天當水喝】。 因為很少人會有agak-agak和中庸的概念(比如喝到1L以後,就要喝白開水)。他們想得到的只有要嘛是一滴都不要碰,要嘛就是整天都喝這個, 對,很多人就是這樣理解的。不然我也不會這麼累。 === 接下來講一下為什麼不要【整天喝】。 1,從化學角度 不論你是煮湯、泡水、泡茶、泡藥材、泡咖啡,水中含有其他東西,#滲透壓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B%B2%E9%80%8F%E5%A3%93?__eep__=6&__tn__=*NK*

白袍醫生
網myth碎碎念

白袍醫生

我真的不懂,你已經有機會穿著白袍被採訪了,已經有機會被廣大民眾看見了你,聽見你所要表達的, 為什麼講的都是 #神奇的東西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A5%9E%E5%A5%87%E7%9A%84%E6%9D%B1%E8%A5%BF?epa=HASHTAG] ? 什麼多吃kankung啦,喝椰水檸檬水啦,多洗澡啦,不要恐慌啦,不要吃糖,不要吃肉,不要喝奶, 這些廢話比不上你穿著白袍以醫生的身份講【用肥皂洗手】來的有用。 === 我看的最不順眼的點: 【任何感染冠状病毒的人士可在首天饮用6到7杯的椰水和温柠檬水】 要留意,這裡不是說【新型冠狀病毒】,這裡講的是【冠狀病毒】,MERS和SARS也都是冠狀病毒,那這個建議是經過了上述兩種大病的驗證了嗎? 如果有,為什麼這些建議不在教科書內? 如果沒有,

慘劇帶來的反思
養身良然

慘劇帶來的反思

今天早上點開fb,看到了一則外國發生的醫療慘劇,外國某醫院的某醫生被病患家屬刺殺致死。加害人為何要刺殺醫生,真實原因已經不得知曉,有人猜測是因為醫生對沒辦法讓病患起死回生,也有人猜測是因為治療結果不如家屬預期,也有人猜測是因為對治療方式不滿。網路上皆是種種猜測和不確定,而我們能確定的,只有該名醫生已經回不來了。 這類事件其實不罕見,據統計,該國10年間有被媒體報導的醫院傷人案件多達600多件,這20年間,已經有超過50位醫生因此死亡。 我不知道我國有沒有發生過類似事件,但從國外的經歷有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鑒反思的地方呢? 首先是把【看醫生吃藥=健健康康】當作理所當然的思維。不知何時開始,有些人不把健康當作自己的事情,而看作是醫生或營養師的責任,認為自己或親人患病,只要看醫生或營養師就一定會(也一定要)恢復健康。 實際上,患者的康復是雙方配合的結果。如果不接受治療和飲食上的建議還討價還價,比如糖尿病患不願放棄冰淇淋、不改變飲食狀態吃多蔬菜,藥也不乖乖吃(說是怕有副作用),還嫌看診費很貴,造成病情惡化乃至病患離世卻責怪治療方沒有盡心盡力。這樣的邏輯,我想就算是華佗再世也會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