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飲用

A collection of 7 posts

茶包都有塑料微粒?
網myth碎碎念

茶包都有塑料微粒?

其實那一個影片呢,看這兩句就夠了,重點就在於 #塑料 做的茶包,而不是全部的茶包。 只不過,這種是內容農場的危言聳聽影片,拿一篇研究的一個論點就可以收割流量了。 原文只是拿了三個樣本罷了,並且沒有給出對健康有直接傷害的結論,只是說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調查。 . . . 我個人的意見是,雖然這個農場影片有誇大的情況,但塑料微粒對人體的傷害的研究和證據卻也是逐漸有在增加的。 當然,你如果很在意,又有喝茶袋的習慣,可以選紙做的茶袋, 茶袋是塑料的還是紙的,基本上在盒子上會寫。 如果你的茶袋是散裝的,沒有寫, 那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把茶袋打開,把茶葉清乾淨,然後燒燒看, 如果像燒 #口罩 那樣是融化的,那就是塑料做的,如果可以看得到明火,那就是紙做的。 只不過紙做的很常會用訂書釘來釘,喝的時候要小心就好。 #知識就是力量 #塑料微粒 #預防勝於治療 作者:林冠良營養師Siin

低糖是真的低糖嗎?
網myth碎碎念

低糖是真的低糖嗎?

常逛商場的話應該會知道,最近國民飲料出了一個新版本,主打【2.5倍cocoa,less sugar】 看起來很健康,對吧? 好奇之下,我就站在那邊比較了一下, 結果咧,原版的,總糖含量是31.5%,新版的低糖版本,總糖含量是30%,所以他沒有騙人,是真的低了一點,低了1.5%這樣。 所以,不要只看包裝上面寫less你就覺得很好,其實差別微乎其微罷了, 就好像有人跟你講,“我這個賣你便宜一點,31塊半,算你30塊就好”。 . . . 當然,這也不像以前某網紅講的那樣,國民飲料【都是糖】, 因為這兩個,如果每一包都泡180ml的水,那其實這一杯的糖度就只有5.21%和5.01%,這糖度跟某些號稱低糖的 #乳酸菌飲料 差不多。 那麼,為什麼國民飲料的糖不是很高,但熱量還是那麼高呢? 這是因為他們還有另外30多%的澱粉,還有9~9.9%

阿斯巴甜 2B級致癌物質
網myth碎碎念

阿斯巴甜 2B級致癌物質

ok~終於,我們可以在IARC看到aspartame阿斯巴甜了,它被列在2B級致癌物質,也就是【對人類的致癌研究證據不充足】的意思。 我們應該最在意的安全劑量也公佈了,是【每天】【每公斤體重】【40mg】,按照一罐350ml的diet coke含有192mg的aspartame來看,一個60kg的成年人的攝取上限是2400mg,除到來就是【每天喝12.5罐】就有可能提高癌症風險, 這標準比FDA建議的每天每公斤體重50mg稍低一點。 如果你要知道小朋友的安全劑量,那一樣是用體重來算,20kg的小朋友就是每天4罐還算安全,10kg的小朋友就是每天2罐,以此類推。 eh,我提醒一下,這是安全的飲用量蛤,不是在講你要給你10kg的小朋友每天喝2罐。只是說這樣做在阿斯巴甜的攝取劑量內是安全的。 當然,這只是用最簡單也最常見的diet coke來計算罷了,如果你生活中還有喝或吃其他有阿斯巴甜的飲料或食物,記得也要把內含的阿斯巴甜算進去。 ok,如果你只是要知道阿斯巴甜還可不可以吃,看到這邊就足夠了,下面我們講一些背後的事情。 . . . WHO不是心血來潮拍一下腦門就把阿斯巴甜放

和梔子茶有關係嗎?
網myth碎碎念

和梔子茶有關係嗎?

看這種新聞,有幾個問題如果你沒有發問,那你基本就是被忽悠的命了, 1,這長期飲用是長期【飲用了多少】? 2,這位醫生是怎麼判斷它的腸系膜靜脈硬化性結腸炎是跟梔子有關的? 3,梔子中的成分可導致小腸菌群失調?哪個成份? 4,如果菌群失調,導致腸系膜血管纖維化增厚,為什麼不是剛喝不久就造成問題和不舒服?還要等個10多年? . . . 有些人判斷疾病的病因就是用“喔?你長期做某件事?那應該就是這件事造成你的疾病了” 但實際上,疾病的原因很複雜,很少是單一原因的, 比如那個腸道腸道菌群失調,形成的原因就多種多樣了,包括是不是常吃煎炸食物? 額外補充的益生菌是不是不適合他? 是不是常吃生食或是不衛生的食物? 是不是很少吃蔬菜水果? 這些原因【都】比梔子茶更可能造成腸的問題。 #知識就是力量 #就算是醫生有時候也會有出錯的時候 #看任何判斷都要帶上自己的智慧

咖啡的鍋?
網myth碎碎念

咖啡的鍋?

話說我有去留言詢問事主是不是第一次喝咖啡,不過因為留言太多了,想必事主也很難看到,那我就以我個人對原文的理解提出一些見解。 1,還是那句老話,【講毒性不談劑量,是流氓行為】 咖啡因的上限是不超過400mg一天,超過1000mg就有可能中毒(當然有些人耐受性很高,可以超過這個數字) 以越南咖啡來看,250ml的咖啡因大概是265mg(要看豆,這是我可以找到最多的) 如果是西式咖啡,250ml咖啡因是100mg, 所以確實,一般人對越南咖啡咖啡因比較高的觀念是基本正確的。 但就算喝了250ml,也是265mg的咖啡因而已,再加上事主早餐後幾個小時都沒事(攝取後2小時咖啡因的吸收達到頂峰),所以跟越南咖啡的咖啡因應該無關。 . . . 2,那會不會是【咖啡+茶】造成的? 事主有說中國茶很濃(但是有加冰),那我們預算他是紅茶(紅茶是咖啡因最高的茶類),咖啡因大概是250ml含50mg。 但實際應該沒有這麼高,因為一般餐廳不會真的泡這麼濃。 那越南咖啡+中國茶加起來,如果事主都喝250ml,那這兩杯加起來就是300mg多一點的咖啡因。 要到【中毒】還差一段蠻長的距離。

檸檬汁裡有鈣?
網myth碎碎念

檸檬汁裡有鈣?

有學員拿來問我,說檸檬汁裡面有鈣嗎? 我看了一下,找了一下,了解了個大概, 圖片中,該網站寫的是“含鈣檸檬汁”,如果他們是看原研究或是想要引用原研究來做科普或飲食建議,那麼“calcium-fortified lemon juice”這個很基本的食品營養學名詞,應該是寫為鈣質“強化”的檸檬汁,而不是這種模糊、讓人容易誤會的寫法。 並且,後面還給了一些飲食建議,而這些建議又是跟研究沒有什麼關係的, 比如研究中說的是給200ml的改強化檸檬汁,然後後面又建議一天30ml的檸檬汁入菜, 如果30ml就夠了,那研究列出這200ml有什麼意義? 如果200ml才夠,那30ml會夠嗎? 你了解我的疑惑嗎? . . . 後續: 我繼續找下去,發現這應該是看另一個台灣的“健康網站”的文章後“整理”出來的,那篇台灣的原文,是2021年3月發的,而圖中的那個“科普”是2022年2月發的, 30ml的建議是另一個日本教授建議的,跟200ml的研究無關,所以,這是兩件事, 只不過,台灣的那個健康網站的建議我也覺得不是很恰當,因為200ml和30ml對不上,了解嗎? #科普不是應該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