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用餐

A collection of 3 posts

聊聊寄生蟲
網myth碎碎念

聊聊寄生蟲

麵粉姨進化成寄生蟲姨了, 很有趣。之前一直講西藥很毒,現在卻講西藥的殺蟲藥很好, 中藥沒有殺蟲藥嗎?如她之前有寫過如果是需要吃了很快有效果的藥,可以用西藥,那是說中藥的殺蟲藥效果沒有西藥的殺蟲藥快? 然後很巧的,有人跟我講她們11月的時候進了一批Ivermectin伊維菌素,對,就是舊冠時期,喵喵們推廣的仙丹殺蟲藥。 當然啦~她沒有打這批Ivermectin的廣告,所以絕對跟這批藥沒有關係,絕~對~~沒關係,各位不要誤會和緊張。 . . . 至於她寫的那些東西,有對也有錯,這也是常見做法,因為對的錯的混在一起講,起到的混淆效果是最強的,闢謠也最難闢。 就舉幾個講錯的例子就好,剩下各位自己判斷: 1,會看x光或mri的專業人士,是不會把寄生蟲看成是腫瘤和癌症的,形態不一樣 . 2,火鍋的食材只要有煮熟就沒有問題,夾生的料和夾熟的料的餐具要分開,這其實也是常識, 但就算真的用夾生的料和熟的料的餐具混用,主要也是生熟食交叉感染,造成食物中毒,要感染寄生蟲的可能性非常小 . 3,與其說吃火鍋造成寄生蟲感染,家中有養寵物的風險還更大 . 4,磨牙和寄生蟲感染基本沒有

菌落
網myth碎碎念

菌落

在外用餐,加醬油之前要看清楚, 這些在瓶內的白點,都是 #菌落, 顧名思義,也就是【菌的部落】,可能是細菌,可能是霉菌,每一個小白點裡面有數不清的菌,然後你算算看上面有多少白點? 所以有時候你在外用餐後拉肚子不一定就是食物的問題,也可能是醬料不衛生的問題。 另外,這也是我講 #無菌餐 的時候提到在外用餐的醬料也要小心的部分,今天就給我遇到了。 . . . 這不是鹽結晶蛤,鹽是結晶狀的,這種小圓點就是菌落跑不掉了, 這是養了幾年菌換來的敏感,也是刻在養菌人記憶深處的恐懼。 #食品衛生安全 #有些高級餐廳的玻璃水瓶也有看到過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4nCXRN4ov/?mibextid=wwXIfr這篇目前是我被國內外媒體(馬新台港)轉載最多次的,而且連英文和馬來文的都有

餐廳的醬料衛生
網myth碎碎念

餐廳的醬料衛生

我以前在百貨公司的美食街的餐廳打工,剛到某一家店上班的時候,基本就是打雜,什麼都要做,店長交代我去整理醬料瓶,我整理着整理著,就看到店裡的一瓶白醋(就是那種分裝好放在每張桌子的那種)有些東西浮在醋瓶裡,感覺好像芝麻,但又沒有那麼大,我就拿起來看, 結果是一堆的果蠅。 不是一兩隻那種,是整個俱樂部的那種。 他們應該是被醋的酸味吸引,從瓶口爬進去,之後飛不出來,就在裡面壽終正寢。 這故事告訴我們,這類事情不只是醬油瓶會有罷了,只要是醬料,就都有可能會有。尤其是這種分裝好的,只要店員沒有看清楚,就是打一份工的那種心態隨便弄弄去,那消費者就很有可能吃到各種醋泡果蠅、醬油泡蛆、辣椒蒼蠅之類的秘製醬料。 . . . oh,故事還沒完,那時候我就跟店長講,醋瓶裡面有果蠅俱樂部, 店長面帶驚訝的拿起來端詳,接著,他交代我把裡面的果蠅撈掉就好,動作快點,客人要來了。 從這之後,我一般在外面吃東西就不怎麼點醬料了, 如果真的要點,我也會仔細看看瓶子裡有沒有東西,也會倒一點出來嗅看看有沒有異味。 我確實對一般店家沒有信心,這樣小心雖然不至於駛得萬年船,但至少可以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