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 林冠良 Siin的營養空間

戴手套打油?
養身良然

戴手套打油?

網路上流傳着一個建議,苦口婆心勸說大家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一定要戴手套。因為加油槍上會有很多別人手上的細菌和病毒,所以一定要戴手套加油,而且加油了要把手套丟了才能上車,有些版本甚至還強調一定要用醫療手套。 看完,我第一個念頭是:“這些人是都沒有洗手的習慣的嗎?”接著是“就算沒有洗手的習慣,用乾洗手也行吧?”然後是“只是加個油就用一個手套,這不是非常浪費嗎?”最後,我想到了前線的醫療人員們,我擔心他們的手套會缺貨。 我國是全球有排名的手套生產大國,理論上手套會比口罩更難缺乏,但現階段上班人數減少,訂單又是排程的,這時候還來這種加油要戴手套的建議,會不會衍生出新的搶購熱潮?到時候,前線不就缺乏了? 事情就這麼巧,想到這裡,就看到社交媒體上某個手套大廠的報導,是說手套生產目前沒問題,但是存放和運輸手套的盒子缺貨,這就有可能造成沒辦法即時送手套到前線的窘境。 其實手套(尤其是醫療手套)對於身處非前線的我們而言,是不重要的,因為病毒的感染是從粘膜入侵,而不是皮膚。所以打一個誇張一點的比方,就算你滿手都是病毒,只要你手上沒有很大的傷口,只要你沒有去碰觸你的眼睛、鼻子、嘴巴,這個病毒就沒辦法感

病毒在不同表面存活的時間
網myth碎碎念

病毒在不同表面存活的時間

這個是更完整的版本,也加上了英文。 除了原本有的,還加上了氣溶膠(aerosol ), 這邊修改一下不然有人看不懂,以為我在講airborne已經確定了,並沒有,ok?: 圖中有空氣和氣溶膠,並。不。代。表這是airborne,WHO也還沒有確定這個病毒是airborne的,這是研究出來的數據,WHO也沒有說這個nejm的研究有重大問題,就只是說這個不代表現實狀況, 但WHO在最後還是有寫了: At the same time, other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commend airborne precautions for any

健康的人到底需不需要戴口罩
網myth碎碎念

健康的人到底需不需要戴口罩

去過醫院探望住院的親戚朋友嗎? 如果是嚴重的,你進去他的房間是需要戴口罩的, 這時候病人可能會生氣,罵:“我有病咩?需要這樣防著我?” 這就是一般人不了解口罩的意義。 其實,在醫院裡戴口罩的用意,【不是為了保護你,而是為了保護患者】。 === 口罩是為了保護【相對虛弱】的人,或是說,【相對容易被感染】的人,或是【避免自己害人】。 在那個探病的case裡, 因為你身體健康,所以身上帶著的一些普通的細菌病毒對你是沒有害的, 但對於虛弱住院的他而言,是危險的, 所以你戴口罩是為了保護【相對虛弱】的他。 === 拿今天這個肺炎來看, 這個肺炎的傳染性很高,而且潛伏期長,所以如果 #小明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0%8F%E6%98%8E?epa=HASHTAG] 在跟有風險的人接觸後,我們要先預算他身上可能已經潛伏了病毒。 那麼: 小明身邊的健康的人,

懷疑的力量
網myth碎碎念

懷疑的力量

養身良然 128【懷疑的力量】 上次提到的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消毒神卡,有網友傳了另一個產品給我看,產品廣告說:“氣態的二氧化氯有爆炸和造成眼睛和呼吸系統過敏的風險,我們的不是氣態的,而是固態的二氧化氯。”看到這句我噗哧笑了出來。 這邊教各位一個化學小知識,二氧化氯要保持固態,溫度必須保持在-59℃以下。我很好奇,他們是買消毒神卡附送冷凍壓縮機嗎? 這也勾起了我在研究所時的回憶。碩士時在游老師實驗室做的抗氧化實驗需要用到-60℃的冷凍葡萄,實驗室的-60℃冰箱不止非常耗電,冰箱的封閉性還得做的非常好,不然氣壓不對熱空氣跑進去就達不到-60℃了,拿取比石頭還硬的冷凍葡萄的時候需要戴上超厚的手套,避免凍傷手指。要在這樣的條件下,二氧化氯才有可能是固態的,你感受一下,固態二氧化氯,掛在身上趴趴走,可能嗎? 【知識就是力量】,這只要有一點點相關的化學知識,就可以避免上這種當了。當然,化學知識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更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所以我每次這樣說,就不免被冷嘲熱諷一番。但為了少點人受害(以為用了就百毒不侵不戴口罩跑到疫區去然後得病回來傳染給親戚朋友還造成社區傳染),

新冠肺炎與流感的分別症狀
網myth碎碎念

新冠肺炎與流感的分別症狀

新冠肺炎(Covid-19)和流感的差別,【同時】有那三個症狀,請。馬。上。就。醫, 如果沒有,就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 另外, H1N1流感還沒有正式退流行,但確實有可能因為這一次的 #行動限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1%8C%E5%8B%95%E9%99%90%E5%88%B6?epa=HASHTAG] 而退出舞台, 總之不要覺得現在全世界只剩下一種病就好。 #症狀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7%87%E7%8B%80?epa=

【防疫碎碎念 四:不用還好,用了更慘】
養身良然

【防疫碎碎念 四:不用還好,用了更慘】

除了寧可信其有,有好過沒有的人性弱點也常被商家利用。 比如一些網紅或不知道什麼達人介紹怎麼用衛生紙自己在家DIY口罩,也不免俗的會套一句,現在大家都搶不到口罩,那就不如自己做吧,就算效果不如醫療口罩,因為“有,好過沒有”啊~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可惜,只要不是醫療用的口罩,阻隔和防疫的效果都將非常非常有限,乃至形同虛設,有戴跟沒有戴沒有什麼差別,因為少了中間的那一層醫療口罩用的不織布,病毒要穿過布製或紙製的口罩也是輕輕鬆鬆的。因為看到再有網紅或不知道什麼達人用環保袋或濕紙巾的不織布來做口罩,所以這邊順帶告訴各位,醫療口罩的那一層不織布是經過特別處理的,除了孔徑小,還需要經過靜電駐極處理,讓不織布帶靜電,靜電有粘附微粒的能力,這樣的口罩才有了80%以上的阻隔和防疫能力。如果那層不織布沒有帶靜電,阻隔效果只剩30%。現在你可以想像一下只是用紙巾做的DIY口罩的阻隔效果。 這還是有跟沒有一樣的情況,還有另一些商品,則是有比沒有更糟。 口罩、乾洗手液、酒精一直都處於斷貨狀態,就有一些腦筋動得快的人,從國外買了一些據說殺菌消毒和防疫效果比口罩、乾洗手液、酒精更厲害的神奇產品來做代購,再發一

鐘南山
網myth碎碎念

鐘南山

有長輩在傳放了鐘南山照片的假消息,還有有人自己配音的鐘南山的video片段(講話的嘴形都對不上的那種) 一位比較年輕的長輩出來勸說,說這是假消息,不要再傳了, 然後比較年長的長輩就說,:“就算這是假消息,能引起人們的留意,那也沒有不妥。” 接著就是連番吵架,年輕的長輩受不了,退group了。 === 不曉得各位會不會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有多少人是抱著這種“好心”來做不好的事?或是抱著這種”好心“來為自己做錯事找藉口? 其實,會這樣強詞奪理的,就是 #認知失調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A%8D%E7%9F%A5%E5%A4%B1%E8%AA%BF?epa=HASHTAG] ,而且這樣的情況不會只發生在年長的長輩上。 === 鐘南山從疫情開始流行那時候就被祭出來當吉祥物,大家想必對他都已經無比熟悉,以至於有一部分人聽到以鐘南山名義來講的話,就都會信以為真。 如果最後再補一句【轉發功德無量】

【防疫碎碎念 三】:廁紙幫不到你隔絕危險
養身良然

【防疫碎碎念 三】:廁紙幫不到你隔絕危險

第91篇的專欄我寫到不需要寧可信其有,講的是人們“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有效,我不是走寶了?”的人性弱點,並被不肖商家利用的情況。 就在我寫這一篇的今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正式宣布COVID-19疫情正式進入全球大流行(pandemic)的狀態,同時我國也已經累積發現了149宗確診案例。一時間,人心更加惶惶,原本稍微緩和了一點的緊張情緒,隨著數字幾十幾十的提高,又再度緊繃起來。 人們在陷入恐慌情緒時,只要隨便說一個產品有殺菌(還不用說消毒,因為他們知道一般民眾分不清細菌和病毒,也不會那麼勤勞去分清)或防疫的效果,甚至什麼都不用說,只要有幾個人帶頭搶,就會引發羊群效應,釀造出香濃的搶購熱潮,人們爭先恐後,深怕晚了一步就搶不到了。 比如鄰國發生過的搶廁紙事件,在本地也上演了,雖然也不是每一個shopping mall的廁紙都被一掃而空,但媒體刻意刻畫出來的搶購現象卻實實在在的刺激了消費。會看我文章的讀者大多都會理性思考,我們看他們可能就好像在看猴戲的心情,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但對於置身恐懼的漩渦之中的民眾,搶購的行為是無可厚非的。萬一廁紙真的有防疫的效果呢?那我不是就走寶了?

【防疫碎碎念 二】:看標籤買消毒產品
養身良然

【防疫碎碎念 二】:看標籤買消毒產品

看標籤買消毒產品。 為了避免民眾買到不適用的消毒產品,新加坡的國家環境局網站(NEA.GOV.SG)公佈了一系列消毒產品公民眾選擇和參考,這一表我國衛生部也有參考借鑒了,有興趣的朋友可到我國衛生部和新加坡環境局的網站上下載。 值得留意的是,網站中除了把推薦的消毒產品的牌子列出來,也還有把每個產品的有效成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濃度列出來。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買東西不要只看牌子,產品成份更重要。 一個牌子可以有一系列不同種類的產品,如果只看牌子買,很容易就買到不適用的同品牌但不同系列的產品。看產品成份的做法,不止選購清潔用品,選購日常食品時也適用,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鼓吹的採購方式。 看產品成份雖然麻煩,但只要認真一段時間就可以習慣了,這樣的努力帶來的回報是以後買到“不對的”產品的機會將會大大降低,不止省錢,也降低了買錯產品造成沒有效果甚至帶來傷害的窘境。 要留意的是,該表中建議的清潔用品,都只適用於清潔家中環境和器具的殺菌消毒,不能直接作用於人體。但我還是看到有人買到新加坡環境局建議的清潔用品後還沾沾自喜的拿來洗手,看得我直搖頭,可見他沒有看清楚表中寫的注意事項。 安全的洗手用品只

【防病碎碎念 一】:改變習慣應對病毒
養身良然

【防病碎碎念 一】:改變習慣應對病毒

傳染性疫病來襲,商家們也抓準機會,絞盡腦汁祭出各種行銷手法讓惶惶民眾搶購,甚至還有民眾為了一包衛生紙大打出手,上了社會新聞,我想,這麼誇張的搶購,連商家自己應該都始料未及。 其實,回歸到原點,我們要的不就是“不想被傳染”嗎? 不想被傳染,我都會建議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不得已要去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口罩佩戴方式要正確、不舒服就在家休息、盡量別出國遊玩,尤其不要到疫區旅行、如果回來後發現自己去的地方已經成為疫區就自主隔離14天、隔離期間要乖乖呆在家裡不要到處亂跑, 以上就是能最大限度預防個人被傳染病傳染,最大程度上降低社區的傳染病蔓延或爆發的最佳方式了。 當我這樣跟網友說,網友回:“啊?這麼多要做的?很麻煩咧~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可以避免被傳染?最好是可以一勞永逸的。” 嗯。。。我想,惰性才是最大的缺口,也是商機味道最濃厚的地方。而且有這樣的想法的,必然遠遠不會只有他。 話說,一勞就可以永逸的方法確實存在,也就是疫苗。一劑疫苗就可以把困擾人類幾千年的病毒傳染疾病一招搞成孤家寡人(雖沒滅絕但可以幾十年不出現一例,比如小兒麻痺症),甚至絕子絕孫(比如天花就基本絕跡了)。 但人性

政能量
網myth碎碎念

政能量

我記得大學時有一任台灣的衛生部官員(忘記是不是部長了), 被採訪到某一個流行病時被記者問:如果所有方法都試過了還是沒辦法解決呢? 他回了一句:那就只好祈禱了。 隨後他被口誅筆伐,新聞24小時播他,幾天后受不了媒體和輿論的壓力辭職了。 === 現在這個是我們的婦女與家庭事務部副部長(她的部長職位我不確定,還請有識之士提出指教), 我相信她的抗壓能力會很好的,一定會一直做下去,提供我們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正能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D%A3%E8%83%BD%E9%87%8F?epa=HASHTAG] #不過部長啊死亡率至少是2啪起跳咧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81%8E%E9%83%A8%E9%95%B7%

邏輯和禮貌
網myth碎碎念

邏輯和禮貌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要跟他一般見識,有幾個原因,因為: 1,酸民的邏輯=沒有邏輯,前言不對後語,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別人做了就是沒禮貌。我遇過我不管它的,可是他還是纏著不放,這個就屬於這一種, = 2, #禮貌營養學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A6%AE%E8%B2%8C%E7%87%9F%E9%A4%8A%E5%AD%B8?epa=HASHTAG] 的素材,這種人以後只會越來越多,以後有遇到類似的事情可以直接貼這篇,也當作一個記錄 = 3,給大家當作笑話來看看,你看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鬼話滿天飛,在生活中保留一點笑看江湖的氣度,人會活得輕鬆一點。 = 4,他現在罵我【混蛋】了,

用邏輯想一想
網myth碎碎念

用邏輯想一想

教你們一個邏輯課: 1,你是大馬人,不代表你就直接代表大馬,乃至全體大馬人(你是誰哦?憑什麼哦?),OK? 2,一個產品是大馬出品的,不代表那個產品就直接代表大馬,OK? 3,一個大馬出品的產品出問題,不代表大馬有問題,OK? 4,有人指出那個大馬出品的產品有問題,並不是講大馬有問題,OK? 5,一個人可以指出大馬出品的產品有問題,並不是說他比大馬厲害, OK? 因為那個產品不能代表大馬,OK? === 以上邏輯你都明白,那你就是一個邏輯正常的正常人。 然後你把【大馬】換成【日本】,也是一樣的情況,OK? === 嗯?你問我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東西還要拿出來講? 哎呀,不就是因為有人連這麼簡單的正常邏輯都沒有咯~ 還要把事情提升到國家的層次,我想問憑什麼啊? === 這一期的 #營養訓練員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87%9F%

bullshi文
網myth碎碎念

bullshi文

你不需要看得懂日文才知道日本的bullshit是不是真的bullshit, bullshit就是bullshit,不論放到哪裡都是bullshit的, 這個故事也是告訴我們,不動腦(若有)的人,其實是不分國家和人種的。 #石頭都可以都有人信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B3%E9%A0%AD%E9%83%BD%E5%8F%AF%E4%BB%A5%E9%83%BD%E6%9C%89%E4%BA%BA%E4%BF%A1%E5%95%8A?epa=HASHTAG] #這比什麼消毒卡還厲害 [https://www.facebook.

疫情期間可以游泳嗎?
網myth碎碎念

疫情期間可以游泳嗎?

同樣都是運動設施,GYM的器材消毒次數和頻率因為比不上泳池(泳池基本上是在開放的時候就都在消毒的),所以比較起來,在泳池游泳是比去GYM安全的。 所以,如果是符合規定,確實完整做好消毒的泳池,是可以不必擔心病毒的問題的, 但這只是一個層面。 === 另一個層面是同時一起【游泳的人越少,風險就越低】,反之則越高, 這裡講的風險就不是單單在 #泳池內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3%B3%E6%B1%A0%E5%85%A7?epa=HASHTAG] 被傳染的機會, 還考慮到【下泳池之前】的群聚,和【遊完之後】的群聚,總之你直接跟越多人接觸,距離越近,被感染的風險就越高。 === 所以這時候雖然有些泳池還開放,游泳訓練班也沒有停課,我還是會建議不論大人還是小朋友, 如果要游,選人少的時候去游,人越少越好。 至於水上樂園那種就算了,我這裡講的是運動。

WHO又躺槍
網myth碎碎念

WHO又躺槍

話說,現在資訊發達,基本上WHO講的任何一句話都是有記錄的,連他們 #總幹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8%BD%E5%B9%B9%E4%BA%8B?epa=HASHTAG] 講的那些屁話也都一一留著, 所以如果某產品真的經過了WHO的認證,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是找得到的, 不要被幾個隨便打的字騙過去,去WHO官網找找看,如果沒有就是沒有,就跟WHO無關。 #帶腦看廣告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91%8A%E7%

免疫力並非萬能
養身良然

免疫力並非萬能

每當有大規模傳染疾病發生,我們就能看到更大規模的產品廣告。而這些產品廣告的說辭,總跑不了一句“增強免疫力”。任何在這時候露臉的產品,都免不了對其某成份增強免疫力的能力誇讚一番。而且越到後期才面世的產品,會讚得越誇張,似乎不把所有產品在口頭上比下去,就不能凸顯他們之大能。 直觀上,免疫力強,似乎人體抵抗病毒、細菌、寄生蟲之類的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就越高。但這其實是一套不完整的醫學和營養學認知。 免疫力可以簡單的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免疫細胞的數量提高,就是大眾對免疫能力的普遍認知。免疫細胞就是我們身體的軍隊,軍隊越多,免疫力就越強,有這樣的認知合情合理。 第二部分是免疫細胞對病原體的“記憶”,曾經被某種病毒感染,患病,存活下來後,體內的免疫細胞會對該病毒有記憶,等到下一次遇見同樣的病毒,就能更快速的做出反應,把病毒大量複製再一次形成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扼殺。疫苗的原理就是如此。 可惜的是,這一套認知的錯漏之處在於,如果沒有細胞記憶,那不論免疫細胞數量多高,身體第一次遭遇到沒有看過的病原體時,反應一定會比較慢。錯過了第一反應時間,疾病就容易發生了。這也是為什麼平時很健康很少生病的人,也會

大驚小怪
網myth碎碎念

大驚小怪

還記得當初我寫那篇【喝酒可以殺武漢肺炎病毒的闢謠】的時候, 有人笑說,“媽的人家開玩笑的啦,要蠢成怎樣才會真的信哦?” 然後調侃我大驚小怪。 === 這樣看來,至少有27個人信了。 #我大驚小怪嗎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8%91%E5%A4%A7%E9%A9%9A%E5%B0%8F%E6%80%AA%E5%97%8E?epa=HASHTAG] #還是你們太低估人類的愚蠢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2%84%E6%98%AF%E4%BD%A0%

當故事看就好
網myth碎碎念

當故事看就好

1,這位【吳軍】,在city of hope沒有找到他的學歷,經歷,論文,研發團隊 那句【微生物學和腫瘤學研究】是亂寫的。 我覺得很有可能他只是被網路寫手隨便找來把話塞在他嘴裡的替死鬼。 = 2,目前所有關係到COVID-19的研究,沒有一篇是city of hope做的,裡面也沒有作者是吳軍(Jun Wu)的研究。 = 3,city of hope並不是美國最大的腫瘤醫院,他只是在Los Angeles的一個醫學中心而已。 = 4,包括vit C在內的抗氧化劑,連感冒都治不了,談何COVID-19? = 5,之前分享過,抗氧化劑吃太多會有反效果,你可能沒辦法治療疾病,反而還可能造成體內 #自由基變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7%94%B1%

Curry的抗病毒奇效?
養身良然

Curry的抗病毒奇效?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aka COVID-19、aka 武漢肺炎),因為新聞報導印度撤僑近700人,而這700人中沒有一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時之間,“印度人為什麼不會感染肺炎?”成為熱門話題,大家試圖從印度人的飲食習慣、衛生環境、基因、免疫力方面找出這700位印度人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原因。 有說因為印度恒河污染非常嚴重,而印度的印度人就在那裡吃喝拉撒,連骨灰也是撒進恒河內的,應該是恒河之水有奇效,因此開始有人販賣瓶裝恒河水;也有人覺得就是因為印度人的基因不一樣,免疫系統也比較強大,所以才能生活在恒河那樣的環境內,也因此天生就不怕這個感染力強的新型冠狀病毒。 當然,所有猜測中,最廣為人知也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咖哩。印度人吃咖哩,印度人沒有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那應該就是咖哩有奇效了(呵呵,這個邏輯。。。)。 果不其然,短時間內,社交媒體上不約而同出現了各種吃咖哩有助提升免疫力的建議。媒體也乘勢採訪了一些專業人士(沒有我)來解釋咖哩和薑黃跟抗病毒的效果。家家戶戶為了防疫,開始煮咖哩來吃,不方便自己煮的,也不免俗的要去印度餐廳點幾道印度菜,還不忘拍照示眾,展示自己正

chlorine
網myth碎碎念

chlorine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那個碘液滴了vit C之後,被還原成透明的實驗,有些還會用泡麵來做,一樣視覺效果很強, 但換一個說法,就被人解釋成洗菜不應該要泡,不然菜會把自來水的chlorine吸掉,然後被你吃下去,就造成癌症。 洗菜不需要用浸泡,應該用流動的水的確是真的, 但跟這個“實驗”無關。 === 1,她用的那個所謂藥水是碘液(vit C實驗最常用的,視覺效果強) 2,碘液容易被氧化,是跟氧氣做反應,反應後的碘液本來就是那個顏色,而不是跟chlorine反應了才有那個顏色, 3,就跟常見的vit C的實驗一樣,只要碘液被vit C還原(或曰抗氧化)就會變透明, 4,浸菜會溶出菜裡面的抗氧化劑(包括vit C),抗氧化劑 #還原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2%84%E5%8E%9F?epa=

testimonial之泡脚的好处
網myth碎碎念

testimonial之泡脚的好处

我第一次認識到熱水泡腳的好處,是我一位cancer survivor的老師有睡眠障礙,我教她睡覺之前泡個腳, 她第二天早上很激動的跟我說她已經10年沒有睡的這麼好了。 所以熱水泡腳是我放在荷爾蒙課程內的重頭方式之一。 === 此法用在調理荷爾蒙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泡腳可以放鬆緊張精神,精神放鬆了,女性的荷爾蒙也可能會因此改善, 當然,女性的荷爾蒙失調並不是完全都是 #負面壓力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B2%A0%E9%9D%A2%E5%A3%93%E5%8A%9B?epa=HASHTAG] 造成的, 但這是最簡單可嘗試,而且效果最快的方法。 #testimonial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testimonial%E7%B3%BB%E5%88%97?epa=HASHTAG]

礦物質
網myth碎碎念

礦物質

翻開 #元素週期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5%83%E7%B4%A0%E9%80%B1%E6%9C%9F%E8%A1%A8?epa=HASHTAG] ,這個星球上目前發現了#的元素,總共有118種, 人體所需的元素(若單純只看礦物質會更少),有28種, 對人體應該是安全的元素(若單純只看礦物質會更少),有71種。 既然這麼厲害,那麼你說說多出來的那些是什麼? === 不要跟我來“他們把礦物和礦物質搞混了而已”那一套,請自己去看 #礦物質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A4%A6%E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