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媒體報導 推薦大家去看錫蘭的影片,講台灣媒體現狀的,這影片一個多小時,也足夠各位打發時間,如果還有時間,做點更深度的思考也不錯。 . . . 如果你有常看我的內容,你會發現我對霉體的意見很多,其實就是因為我在台灣讀書+生活的時候看到的,在我一個外國人來看,這不是好現象,但台灣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 以前剛到台灣的時候我就很不適應,怎麼台灣的新聞可以罵領導人的?怎麼可以歇斯底里的?怎麼可以用沒有驗證過真實性的內容的?怎麼可以上一句講A下一句講B的?怎麼還可以把廣告包裝成新聞的? 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年我第一次回國,聽到電視上新加坡的新聞報導,那口條,那談吐,那咬字,還有記者在外景報導時的穩重,都讓我感到實實在在的安心, 對,看台灣的新聞我是整個很煩躁的,而且但凡帶一點腦子都不行,你會出戲。 . . . 讓我難過的是,我國的中文媒體,近幾年也已經漸漸變成台灣霉體類似的形狀了。 當然,我也知道,墮落也不是這一兩天才發生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跟我有關的一次錯報,是有一次我在新山佛光山的演講,講的是如何健康吃素,主辦單位也有請記者來報導,結果報導出來,標題寫【林冠良營養師說,糙米要多吃】,可是
網myth碎碎念 內容的真假 喲~有人直接踩進來了呢,那我就不客氣了蛤~ 看過4無影片,想必大家應該都理解為什麼我會覺得回國是藍海,有機會了吧? 對,因為就是在這篇東西中的種種偏見,才讓仙家有機可乘,才讓大眾誤解,才讓業內的人每天都在吃si貓。 當中很多偏見已經流傳已久,我讀書時期就已經常被人指着鼻子講了,那時候我還沒有底氣,但現在我可以負責任的指回去,【那篇東西里面90%就是亂講的,是外行看熱鬧的程度】。 比如,營養學是一戰才形成的?可能該作者的歷史常識不好,不知道在大航海時代就因為水手死亡率超高所以才發現的vitamin C, 比如,衛生部不斷打壓賣營養產品的直銷公司?可能作者的商業常識也不好,我國是直銷大國,直銷公司近1000家,還不算非法的那些。 比如,有本事的都是在醫院?可能作者沒有仔細看過我給的資料。但這就不禁讓我好奇,那作者的行業是怎樣?開個page來嚷嚷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是本事? . . . 那麼,有10%還是真的,對嗎? 對的,作者把nutritionist和dietitian的拼音拼對了,而不是像某人自己創造名詞,然後笑別人看不懂。 但是,記住咯~我們不能因為一篇東西就寫對了
網myth碎碎念 韭菜營養學 看到那個分享數 我的嘴角留下羨慕的淚水 但這就是社會現實,亂講的人可以盡全力亂講,你闢謠,擁戴者們還會反過來咬你,要你提出闢謠的證據, 咦?怎麼這時候就在乎證據了咧? 所以我也不是吃飽得空發這篇的蛤,只是問我裡面講的東西是不是真的的人太多了,我這樣可以在有人問的時候直接給他們看這篇,不需要我再解釋一次。 #帶腦上網 #韭菜營養學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相不相信 不只三個人問我這是什麼水果,還能是什麼?黏在樹枝上的葡萄罷了唄。 除了驚訝於這樣都有人信, 我還驚訝這一片樹枝這樣插下去也要花不少功, 不禁讓我感慨,那些拍假影片的都這麼努力了,你還有什麼藉口呢? #就前面幾粒有黏葡萄罷了 #這個枝條是不是葡萄藤的枝條我就不知道了 #帶腦上網
網myth碎碎念 小丑 這故事告訴你們,不要仁佳隨便放幾個名人名,隨便講一些垃圾話,隨便丟幾個自己都沒有看過(看了也看不懂)的link,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的相信是真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這些小丑來做為一個反例,提醒我們知識和常識的重要性, 至少可以讓你不會像那些小丑那樣丟臉。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小丑
網myth碎碎念 報導的真假 1,她幾個月前還在斯里蘭卡,最近才來馬來西亞,然後7月21號在馬來西亞過世。她的飲食不是只有榴槤和波羅蜜,所以並不存在什麼吃了7年榴蓮和波羅蜜然後死掉的事情。 . . . 2,她的死因其實很有討論空間,因為她的朋友說她死前有水腫,腳還流膿,而且躺在床上一個月了,她媽則認為她有可能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感染,包括瘧疾和霍亂。 從她人生最後幾張曝光在ig的照片和影片來看,我覺得她確實是營養不良,但跟是不是吃素應該無關,而是 #厭食症 ,可能還有一些心理疾病。 所以才需要驗屍報告。 . . . 3,只要是提到“初步報告”的媒體的報導基本都有問題,因為原文報導就有說,她的驗屍報告還沒有出來,她朋友和家人都在等。而那些有說到初步報告的媒體,可能是拿這些照片去問醫生,然後醫生回答的,或是單純把原文的“report”誤以為是報告,但實際上是“報導”。 #帶腦看報導 #預防勝於治療 #食育
網myth碎碎念 照騙擺拍 有人傳來一系列圖,說某精神小伙吃榴槤又喝可樂,吃完馬上就口吐白沫去見上帝了(或者是他們的神),眼見為憑。 eh。。。就算沒有常識,應該也看過電視吧? 你都口吐白沫了,還會把可樂放好在地上?榴槤籽擺好在殼裡面?還可以這麼舒適的躺在地上?不會抽搐不會肌肉緊繃不會最後死亡掙扎把東西都打翻? 還是說是他的朋友為了讓大家警惕,所以等他已經涼了再把可樂和榴槤擺美美給他來個最後的英姿? 這tm就是個惡搞套圖罷了,還眼見為憑咧~你自己看到的是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憑什麼憑? #常識很稀有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網myth碎碎念 內文不簡單 偶然看到一個新聞,是說我國的癌症病例從【異情】後的癌症患者增加了多一倍。 想當然的,這種話題,下面一定是滿滿的都是講喵喵的問題,什麼毒針的毒不容忽視啦~果然大濕說的沒錯啦~醜國針如何如何~C國針如何如何~還有一些來“科普”是什麼s protein怎樣弄壞了t 細胞之類的。 只看到標題,我也是很有興趣的,因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要先沐浴淨身洗乾淨等那些人來清算我了~ 所以我就一如既往的點開內文來看,才發現,不簡單。 真的不簡單。 . . . 我是真的第一次看到一個原本是【好事】的事情,可以被顛倒到完全【黑掉】的報導,還是一個大報。 咳咳,我當然不是說患癌的人翻倍原本是好事, 而是這篇東西原本報導的應該是國家癌症協會(NCSM)在馬六甲辦的活動,他們做了一些宣導,也順便講了一下該協會這幾年來做了哪些事,哪些貢獻,哪些有影響力的事情。 而在內文的第一段,寫了【我國癌症病例於舊冠廢言異情爆發後劇增,即從2019年的393827宗增至2022年的874361宗,增幅逾一倍!】 記得393827和874361這兩套數字,等等我們還會用到。 . . . 哇~真的是超過一倍喔
網myth碎碎念 產品廣告的由來 這故事告訴我們: 1,廣告就是廣告,不要把廣告當知識,這廣告裡面的說辭沒有一句是對的, . . 2,沒有人規定白袍和黑框眼鏡只有誰可以戴,所以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這兩件配備都不需要感到驚訝, . . 3,這些廣告詞絕對不會是罐長寫的,他就是代言而已(就算有給他過目他也看不懂),所以這其實是產品設計和廣告商的責任。 (我好奇那個負責人會不會被丟進擂台揍一輪) . . 4,只要你的魚油在生產的時候有做【精緻化】處理,原料魚被污染的多麼嚴重都沒關係,只要最後檢驗出來是符合標準的就是安全的, (所以假魚油即使用地溝油做也基本是安全的) . . 5,對,魚油是refined oil,沒有refined 的魚油不論你的魚來自什麼大型小型深海淺海,都是順便在吃污染物和重金屬, . . 6,廣告亂搞,最後大家嬉笑怒罵的一定都是show face的代言人,這是代言人需要面對的風險, 所以任何想要代言產品的同行們,記得,代言費一定要開高,這不是什麼販賣專業的問題(反正每個人都是出來賣的),這是萬一出問題的時候的精神補償費。 #知識就是力量 #不過通常都是沒知識的賺比較多就是了
網myth碎碎念 牛皮癬 這裡講的乾癬其實就是【牛皮癬】,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而不是真菌感染。 看到這樣的標題,很容易讓人直覺的認為,是因為這種補充品有毒,促進了他的牛皮癬的惡化, 但其實這更可能是代表著產品成份沒有任何效果,他只吃這個而沒有做正規治療,所以才會持續惡化。 你可能會覺得,“這成份不是有藥性嗎?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藥性不合?其實還是有用的?” 要這樣想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但是我常說,【做產品最重要的是安全,吃不壞人,而不是效果】還記得嗎? 而且連中醫也說胎盤素無毒了,無毒也代表著沒什麼藥性。 再來就是,如果他是吃那種一粒一粒裝的,那裡面的胎盤素才多少含量?要吃到出問題,除非是大量吃(超出建議量的幾十倍),要嘛是想太多。 還有一個情況是這個報導沒有說到的,有一些這類產品會加入其他“高貴”的成份,這些成份倒是有些有可能會造成免疫紊亂,讓這位事主的情況變嚴重。 . . . 最後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今天不是有這個報導,而是你自己吃了他們的產品,情況沒有改善還惡化,你問賣的人,你猜賣家會講什麼? 什麼好轉反應啦~排毒反應啦~修復反應啦~就來了的。 #帶腦看廣告 #知识就是力量 #牛皮癣
網myth碎碎念 不小心吃到手指上墨水會中毒嗎? 我也是驚訝,一個選舉墨水也可以讓我寫到part 3。這一次是因為狩象還沒有出來,皮就開始脫了,所以不少人擔心,如果吃到這些脫皮會不會有傷害? 我的回答一律是:“沒有,沒有問題” 就有聰明的網友來說:“蛤~這是銀哦~銀是重金屬哦,現在這些銀在我手指上這麼多,然後如果我用手指拿食物不小心吃到,不會重金屬中毒?你sure 嗎?” . . . 嗯~很不錯呢~這時候就會擔心重金屬中毒的問題, 那舊冠時期那些吹到亂的銀啊銅啊的洗手液、清潔液你們就用到這麼開心?還有些人拿來噴嘴裡,還吹可以預防老人癡呆的時候,怎麼你們就沒有這麼擔心了? 要知道蛤,那些洗手液清潔液裡面的金屬還是屬於活潑性質的(就是因為活潑所以才可以殺菌),而現在這個墨水裡面的金屬是已經“吃”進去細胞了,已經是屬於“穩定”性質的金屬了,已經跟你的皮膚的死皮的細胞結合了, 所以你就算吃到有這些金屬的死皮,那些穩定的金屬也是之後從你的糞便排出而已, (同樣道理的東西還有據說會造成腎結石的草酸鈣,它是穩定狀態了,所以你直接吃到菠菜炒豆腐裡面的草酸鈣,它也只是隔天排出來而已) #那些清潔液可以用但請不要拿來吃謝謝 #選舉墨水
網myth碎碎念 魚油 1,純度小數點後5位,基本上只有物理實驗可能做到這個程度,連一般藥物和喵喵的效率、安全性和死亡率等都不可能計算到這個程度,一個保健食品罷了woh,算得到這麼準? 2,退100步來講,99.99999%的魚油,那我想問一下那0.00001%多出來的是什麼東西?怎麼算的?那0.00001%的該不會是檸檬油吧? 3,退1000步來講,其實做這個廣告的人也可以講他們是用99.99999%的魚油,不代表他們那一粒魚油就是99.99999%的魚油, 那其實這樣就更沒意義了,因為你可以把99.99999%的魚油加10%在那粒魚油裡面,剩下90%是檸檬油。 4,這些魚油其實就是用蒸餾法做純化罷了,其實也就是refined的油,連魚腥味都沒有了,還要有什麼其他好處和抗氧化劑成份? 5,都沒有魚腥味了,還加檸檬做麼? #帶腦看廣告 #別把廣告當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畢業服 我常講,穿白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醫療專業人員,一件幾十塊罷了,誰都可以買,誰都可以穿,不用說穿來拍片胡說八道,你要買來穿睡覺也沒有人會阻止你。 無獨有偶,畢業袍和方帽其實也很容易買到,他們賣你的時候也不會跟你驗證你到底是不是正規學校的畢業生,所以一樣的,不用說穿了拍照片,你要穿來睡覺一樣也沒有人阻止你。 . . . 人確實靠衣裝,但如果你只會看衣裝, 那你就離上車不遠了。 #帶腦上網 #佛靠金裝人靠衣裝 #釣愚
網myth碎碎念 脂肪細胞 不懂是演算法造成的還是怎樣,一直看到這張圖, 做這張圖的人還不懂是什麼意思,還給自己留了一個【98%】的保險,但單就這個部分就已經錯到離譜,就算上了保險也還是連懵都沒有懵對。 我原本只是想解釋一個【免疫細胞】的罷了,因為一個疫情讓很多2019年之前連口罩哪一面戴在外面都不懂的人一夕變成免疫學專家,我想吐槽的是這個。 . . . 但想到可能還會有人來講“aiyerrr~只有一個錯你就講別人是fake的,這樣是以偏概全”或是一定也會有人問我那剩下那幾個是不是就是對的, 所以我還是多寫兩句好了。 實際上【肝臟細胞】的壽命是5個月,也就是【150天】, 【脂肪細胞】並不是90天,而是【10年以上】,不然你以為脂肪為什麼這麼頑固? . . . 這張圖裡面,唯一對的只有紅血球,確實是120天,如果有人還要硬講因為有一個資料是對的,所以整張垃圾就是對的,那我也是無話可說了,你們高興就好。 啊對,我說這張圖只有紅血球是對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些什麼激素藥物什麼養生的定義,也都只是瞎掰的罷了, 最後這張圖的意義只是要跟你講:【吃他們家的產品不要急着看到效果,要至少吃幾個月,讓他們
網myth碎碎念 Svante Pääbo 每年的諾貝爾獎出來之後不久,就會有冒用得獎者名義的產品跑出來割韭菜,比如細胞自噬作用、酵素的發現、缺氧誘導因子、免疫療法、端粒效應、生理時鐘、石墨烯等等的發現者都”被代言“了各種神奇的產品, 比較特別的是偉哥的發明人,他們是真的以自己的名義分別代言了不同的產品。 而今年這一位,應該就比較難”被代言“了。 . . . 他的貢獻是【確立了古DNA的萃取、純化、定序的技術,開創了古遺傳學領域,為研究現代人提供了基礎】(據我粗淺的了解是這樣,如果有說錯,還請各位大佬不吝指教) 簡單來講,就是他發現了現代人類(智人)的祖先跟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有過基因交流(交配產生後代),所以我們現代人體內,有一定比例的基因是來自已經滅絕的其他人種的。 這個發現有什麼用途和意義嗎?值得拿諾貝爾獎?而且還是一個人獨拿? 意義其實很重大,因為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我們現代人的起源,比如【非洲起源論】,然後也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研究現代人的傳染疾病。 用途方面,我舉個例子,得獎者Svante Pääbo在2021年有研究過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的基因,發現到在某一基因片段含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的人,
網myth碎碎念 肽液 這影片頂多就是用10%的廢話雞湯,包裝那剩下90%的不知所謂,做出來的廣告。 1,並沒有一個東西叫做【肽液】,如果硬要解釋,那就是主要成分是【肽】的液體,就像【精液】的意思那樣,是主要成分是【精子】的液體,這應該不難理解。 【肽】其實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也就是【蛋白質】分解後的結構,如果再分解下去,就是變成 #氨基酸。 市場上很多產品都有加肽,把肽吹到很漲的也確實不少,但這個影片是我看過吹到最富想像力的,而且還創造出了肽液這個名詞。 . . . 2,如果只是憑空捏出一個名詞就算了,他還打個預防針先,講這個肽液是【提煉不出來】的東西,然後講這是真實的。 厲害咯~這就好像一個人跟你講,他有10倍於Elun的資產,但是這資產是隱形的,沒辦法給你看帳和不動產,總之他就是有,你不信就是你智慧不足,你sb。 這邊簡單說明蛤~你真的要證明一個物質存在,那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提煉出來,也就是做成份分析。
網myth碎碎念 學到假普科 這次的假科普比較單純一點,首先,這些食物都是高蛋白質類的食物,所以講他們高蛋白含量並沒有錯,只不過這是一個把 #廢話當知識 的假科普,你以為你學到了東西,但實際上什麼都沒學到, 這時候有人就會不服氣,“什麼?哪裡可能沒有學到東西?這些食物是高蛋白的沒有錯啊~” 對,沒有錯,但不代表這個資訊有用, 比如我拿一粒 #雞蛋 問你,“那麼雞蛋呢?雞蛋的蛋白質高還是低?健身可以吃嗎?” 你就跟80億人一樣震驚+迷茫了。 . . . 另外,帶魚是一種魚,也是一種動物,所以一定會有脂肪, 而且如果你去查,某國的資料還有特別顯示:【每百克带鱼含脂肪4. 9-7. 4克,为鲤鱼、卿鱼、黄花鱼的1. 5-2倍】 人家的脂肪這麼高,營養價值這麼豐富,結果落在你們這班人手裡只變成了飽足感強的食物。 #你吃衛生紙嘛有飽足感 #帶腦share東西 #抬槓假科普系列
網myth碎碎念 大可不必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一個marketing 手法,故意寫到這樣密密麻麻,引一些像我這樣吃飽太得空的人去嘲笑或是說嘴,進而提高曝光度和加深消費者印象, 但我們就先排除這一個可能性,來聊聊【賣】產品和【買】產品的人的心理, 賣的人,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東西好的,所以一定是希望有什麼好東西,就一定要寫出來, 但是蛤,其實消費者不一定會去看,要記得【less is more】,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一個強項,一個主角,其實就夠了,太多反而讓人記不住, 除非你的訴求就是要給人【一整個密密麻麻的SB(super badass)產品】的印象。 . . . 買的人,這只是一個汽水,所以很多人會跟著一起笑,但如果是換成一種什麼都有,有病治病沒病壯陽,恨不得把元素週期表都全部抄進去的仙丹保健品的時候 很多人就不是那麼理性了。 這時候就容我提醒你一點,一個產品才多少容量?就算容得下這麼多好東西,那每一種好東西的含量又有多少?就那一點點點點,你覺得會有效果嗎? 記得,【有沒有?】和【有多少?
網myth碎碎念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這則新聞很火,但是我點進去看之後,再花一點時間在網上繞了一圈,我發現,這很可能一開始只是農場文,也就是這兩夫婦和醫生都是編出來的,是假的。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下,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也讓身邊的人知道,為什麼有寫時候上了報紙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 . 首先,我國的各大報章報導這個“新聞”,是因為台灣的媒體(三粒新聞)在今天報導了這個“新聞”,內容基本就是一樣的,總之就是“參考”的, 而我一路來就有說,【台灣的新聞不是新聞】,所以我就繼續再看下去,然後發現他們應該也是“參考”中國的搜胡網上2天前的“新聞”,只不過搜胡的標題更厲害,加了一句【醫生:無知害人不淺】, 而某國的資料網億新聞,是早在2022年2月報導過這一篇,然後更早的2020年2月網億劍康也有發表了這一篇。只不過那時候這兩夫婦還不是90後,而是【80後】,然後這間中這“新聞”在各個某國的新聞網頁有發布,只不過內容總會變來變去, 比如一開始沒有講他們喝了幾年,只是講常喝,之後變成喝3年發生肝癌,現在進化成喝5年肝癌, 還有,內文的“看點加強”
網myth碎碎念 僞科普 最近一直有網友來問這個是不是真的,直接講答案:【都是假的】 但是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你只是講這是假的,那他們就會講,“可是隔夜真的不好嘛,所以他這樣講也是有道理的呀~” “隔夜確實會營養流失呀~” “海鮮不新鮮確實會有蛋白質降解呀~”之類的,還會幫這些infographic“講話”。 如果你要跟他們詳細解釋,他們又不捨得花時間聽,也不捨得花腦力想,所以我還是寫了放在這裡好了。 . . . 這就是這種 #偽科普 厲害的地方,把大家認定的常識,配上一個嚇人的廢話,就能讓人很難分辨真假了, 把真話和假話混在一起講,製造出讓人難分真假的謊言,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要闢這種謠,就要花功夫了, 首先,需要把他們拆解開來,比如【隔夜的土豆營養成分會丟失】,這就是一句常識,沒有人會講這是假的, 但是【營養成分丟失】和【帶來不可預想的後果】,加起來就是一句廢話,而且是沒有前後因果關係的廢話。 營養丟失會帶來什麼不可預想的後果?頂多就是營養不良吧? 這有不可預想咩?難不成還會爆炸? . . . 另一邊,海鮮不新鮮了會有蛋白質降解物,這個確實是真的, 但是,如果是【隔夜菜】
網myth碎碎念 標題及內容的不一致 以下的內容,你們就當作故事來看就好,看得懂是你學到,看不懂我也不好再解釋什麼,所以不用問,問就是請你用腦多思考。 === 10多年前,台灣各媒體上出現很多無厘頭的【英國研究】,比如:英國研究情侶平均一年吵架312次、英國研究證明先有雞才有蛋、英國花16年研究發現,吃白米提高死亡率、英國研究發現老梗把妹有效, 有一小部分人有去追根究底,發現這其實是英國的廣告和行銷公司的行銷操作,先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把正經的研究扭曲解讀,做成fake news來製造流量,並在文末加上廣告商的廣告。 只不過當台灣的一些記者在分不清這是fake news的情況下,把“報導”中關於研究的部份截取出來,做成一個新聞,台灣民眾看到的就是一條條無厘頭的英國研究了。 那時候網路才剛剛發達,大部分人根本分不清這些其實只是廣告,所以非常容易直接相信出現在媒體上的東西。 但是很快的,因為這種報導真的是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當民眾回過神來, #英國研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B%B1%E5%9C%8B%E7%A0%94%
網myth碎碎念 紫外光燈 這是無菌無塵操作台(Laminar Flow Cabinet),你們看影片看到一些展現研究過程的片段多數就是在這種操作台裡面做的, 無塵,是因為他裡面用一種特定的氣流方式,確保外面的灰塵不會跑進這個操作台, 無菌,是因為每次使用前使用後都需要開紫外燈,照射這個操作台中的一切物體表面,達到殺菌的效果。 只要是做過生化實驗的人,一定對這個操作台不陌生。 === 這一篇的重點在這邊: 1,紫外光燈的顏色大概是圖片中那個顏色,是類似淺藍色的顏色,而不是紫色的, 紫外線因為是【波長在紫色以外的線】,所以 #紫外線是沒有顏色的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4%AB%E5%A4%96%E7%B7%9A%E6%98%AF%E6%B2%92%E6%9C%89%E9%A1%8F%E8%
網myth碎碎念 酵素分解 看到一個廣告,放了enzyme的作用表示圖,裡面還有底物substrate和產物product, 這張圖是正確的,也是生物化學的基礎中的基礎。 但是廣告的內容就講,“所以酵素可以分解y脂,幫你j肥,減少脂f堆積,預防三高”,這就是純純的看圖編故事了。 === 只有魔法可以打敗魔法,所以我也用市場上常聽到的廣告來解釋好了, 大家是不是常看到【小分子,好吸收】這樣的廣告? 這句廣告在這裡就可以用,酵素的實際功能,就是把結構複雜的“大分子”物質,分解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讓身體好吸收。 === 營養學有三大熱量營養素,分別是醣類、脂肪、蛋白質。 分別對應的是澱粉酶(amylase)、脂解酶(lipase)、蛋白酶(protease) 他們的作用就分別是: 把複雜的澱粉分解成簡單的單醣,讓身體吸收; 把複雜的三酸甘油脂(也就是脂肪)分解成簡單的脂肪酸和甘油,讓身體吸收; 把複雜的蛋白質分解成簡單的肽和氨基酸,讓身體吸收。 === 所以看完上述的解釋,憑各位的冰雪聰明,應該可以理解所謂的分解,是指分解了讓這些熱量營養素更好的吸收的意思,而不是“分解了就變成另一種東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看科普 說真的,我也希望這麼容易就可以治療癌症,那癌症根本就不是世紀絕症了。 不過對於某些賣產品、賣療法、賣文憑的人而言,他們對這問題的解答應該也很容易猜得出來, 無非就是講那些專家和醫生就是要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把原本很容易的、吃這幾種食物就可以治好的癌症弄到很難的樣子,這樣藥廠和醫院才可以賺錢。 === 說起來,這類說法一直都有,在華人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的林光常。 他就是慫恿他的信徒不要做正規治療,只吃“好的食物”和“排毒”就可以治好癌症了,結果信徒耽誤治療死了,他也進去蹲了2年多。 所以之後的大濕們就學乖了,不直接叫信徒不要治療,只是拐彎抹角的講現代醫療(或是西醫)的不好,這樣就不構成慫恿,那就算信徒死了,也不關他們的事, 如果萬一信徒真的撐過來了,嘿嘿~那就是活生生的免費廣告了。 === 話說,有沒有可能癌症其實很簡單,只是那些萬惡的財團、藥廠、醫院、醫生為了賺錢所以才把事情弄到這麼複雜?而不用那些唾手可得的蔬菜水果來治療? 嗯,不可能。 你想一下蛤,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可以治療癌症,那對他們而言更容易的方式就是把這些蔬菜水果全部 #壟斷 [https://w
網myth碎碎念 舊新聞 最近這篇又跑出來了,OK,我嘗試用另一個角度來分享看看。他們的算法是這樣的: 不論你情況如何,只要你中了,不論輕重,喝了,你最後活著,或是14天後呈陰性,那你就可以算是被“治愈”。 這樣咋一看好像很有道理,當然,也沒有什麼對照組、實驗組或是雙盲, 不過沒差, 現在我們都知道,covid的常識本來就是98%以上的患者,就算什麼都不做。也可以自行痊癒。 而這個報導中公佈的97%有效率,“精準”一點來說是97.78% 那這樣比一比,你能說他真的有效果嗎? ===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很反對相關單位用“治愈”而不是用“痊癒”來表示確診後沒有死的患者。 因為單一個字的不同,就足以造成天大的誤會。 === 還有,這其實是2020年3月15日的報導, 那時候流行的都只有原始病株,你要怎麼確定面對現在這些變種的,它的效果也會這麼“好”? #帶腦看報導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