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餓 其實身體不是這樣運作的, 你肚子餓的時候,先吃的是肝糖,接下來就會消耗掉肌肉,也就是分解蛋白質,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做挨餓減肥,體重數字會下降,但是身材的線條還是不明顯,因為流失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所以挨餓減肥其實減的不是肥,而是減重而已,肥的東西還留著。 肌肉很重要的,比那些脂肪、淤積、斑、疣、腫瘤、痰濕重要多了, 而且跟生命有直接關係。 #挨餓減肥 #駱駝效應 #辟穀是道家修行來的不是挨餓就叫辟穀好嗎 ps:從上述說明,可以想想,如果一個癌症病患挨餓,會發生什麼事。
網myth碎碎念 藥最好別亂吃 我猜蛤, 接下來應該又有人會講為什麼不要把這個歷史悠久,價格便宜,安全有效,發明者還得過諾貝爾獎的藥物介紹給covid患者當作常備藥物了,反而要去研發什麼covid口服藥和mRNA疫苗, 一定就是因為偉哥專利期過了,這樣做輝瑞公司會賺不到錢(沒錯,偉哥和輝瑞疫苗都是輝瑞的),其實輝瑞早就知道偉哥有用了,只不過一直不講。 另一邊廂,那些號稱是偉哥的發明人輔導或創辦的公司賣的諾貝爾獎保健品也會大賣,講自己的效果跟偉哥是一樣的, 所以要預防進ICU,就要吃他們的產品。 . . . 好啦,預言完畢,接下來講認真的, 為什麼在這個case裡,偉哥會有效? 這是因為偉哥的成份(Sildenafil)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目前確定有效的地方是男性生殖器官和肺部,而Covid患者就是肺部發炎,供氧量不足了。所以舒張肺部的血管“可能”可以幫助得到患者。 . . . 接下來講一點歷史: 偉哥的成份一開始是用來作為心血管舒張藥物來開發的,但效果不好,最後臨床試驗宣告失敗,可是參加實驗者卻不願意歸還藥物,調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對另一個器官的血管有幫助, 之後輝瑞調轉研究的方 向,最後發明
網myth碎碎念 保健品需不需要吃? 外面有人在傳,林冠良是反保健品(和營養補充品)的,只要你拿保健品問他,他一定是跟你講不用吃的。 呵呵呵~其實不是。 比如我算是睡了一整天,然後沒什麼吃東西,雖然沒吐和拉了,但還是頭痛了整半天,痛到睡不下去那種,我就想應該是鈣鎂失衡了,因為就算我有喝鹽水和100號補充電解質,但裡面還是沒有多少鈣和鎂,這樣一番激烈的又吐又瀉還睡不好,應該是讓我的嚴重鈣鎂不足了, 於是我就起身,一次過吞了800mg的鈣質,內含300多mg的鎂, 然後差不多20分鐘後,頭就不痛了。 . . . 所以呢,保健品需不需要吃,我是看目的性和必要性的,如果你平常飲食都有做好,那保健品在平常就沒有必要,反過來說,如果你平常的飲食都沒有做好,那你平常吃多少保健品也只是事倍功半罷了,可能會有效果,但是比他應該要有的效果差一截。 我的建議都是有需要的時候才吃,比如昨天那樣,我就是有需要了,而且我吃的量也是高過它的建議量的,這就是非常時期使用非常方法, 至於什麼時候是非常時期,這就需要 #知識 和 #經驗 來判斷,而不是靠賣的人跟你講。 如果賣的人教你當飯吃,你就要小心了。 #非常時期使用非常方法 #知識
網myth碎碎念 Flurona 昨天那篇,有一個反疫苗的來很氣憤(或是興奮)的留言說以色列都在打第四針的,不止沒用,感染的人一樣多,現在還 #加了個流感。 我一頭霧水,實在不了解有什麼好興奮的,去查了一下,原來是說以色列新出了一個 #Flurona,然後他們講這是打疫苗造成的變種。 仔細看了一下,嗯。。。Flurona其實不是什麼新的變種,而是媒體造出來的詞(雖然不可取,但這算是成功的,接下來的幾天Flurona應該會是流行詞彙),意思就是一個人同時感染了Flu和Corona。 其實,對病理學和傳染病學有了解的人就對出現同時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不會覺得驚訝。很簡單,Covid和Flu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病毒,如果一個人同時被感染到兩種,那就有可能同時發病,這很正常。 . . . 就好像一個人可以沒有錢,同時又有病, 人生的打擊並不是單選題,而是複選題。 . . . 現在基本都已經開放了,加上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是流感的流行季,所以要讓一個人同時感染到Covid和流感是不難的。 同時,我想,這兩種同時感染的情況應該不是只有這一例罷了,也應該不是第一例,而是這一例是最先發現到的罷了,理由也不難理解,因為這之前,
網myth碎碎念 疫苗補加劑 我之前提出某國釋放出的相關資訊太少,有太多不明朗的地方,而且沒辦法像其他疫苗那樣接受大眾點評,我講多一點,就會被攻擊,所以嘛,既然他們都不講道理了,那我也不用給面子了, 好,來,基本上你就把這前兩針科興當作現在已經沒有用了就好了,所以現在的加強針,算是重新打一個對於科興疫苗來說是不認識的病毒的疫苗。 很簡單,如果科興可以應對現在的疫情,那西安就不需要封城了(當然,中國的政策不一樣,但下面會繼續說到),所以,之後要求打第4針(也就是2針科興+2針輝瑞)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 . . 說回來,這樣可不可以說,這證明傳統技術的疫苗效果比較差?其實我覺得不應該這樣看,目前比較正確的判斷應該是傳統技術的疫苗,不適合用在這個Covid病毒上。 其實呢,我覺得,不論在哪一個領域,技術的百花齊放都是有好處的,有的選擇,無論如何都是好過孤注一擲的。 而且科興疫苗一開始還是有效果的,只不過covid的變種太快,這不是滅活疫苗抓得住的,對於穩定性高的病毒種類,則還是有很好的效果,畢竟我們小時候打的也主要是傳統的。 . . . 那麼講到混打,大家最看重的副作用問題,應該怎麼看? 我只能說,基
網myth碎碎念 新年新希望 2021 年已經結束了 你去年的願望是不是都實現了呢? 暴瘦,暴美,暴富 一直都是我們的心願 昨天我就問我的同事那你覺得哪一個最難? 他說暴瘦 我說為什麼? 他说暴瘦有這麼簡單就没有胖子了咯~ 也對 那我說沒關係 有我這個營養師在 你隨時都可以學習營養知識 但是要暴瘦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哦 他說 啊…難道就没有更快的方式麼 要暴瘦就是要突然變瘦嘛 你看暴美去整个容就突然變美了 暴富去中個馬票也可以暴富 為什麼偏偏暴瘦就這麼難 咳….. 我跟他說這些突然得到的東西 可能他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你只是短暫的獲得這些快樂 而並非永久的快樂 整容手術成功的比例很高 但是失敗的也很多 術後的後遺症也可能會有 但是如果你長期保養皮膚的話 這個就是一直伴隨著你的資本 中馬票得来的錢很多也很快 如果你没有儲蓄起来 或者或者投資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總有一天這個錢也是會被花完 但是如果你自己拥有赚钱的能力 一點一點的累計經驗 以後的錢是源源不斷 這樣不是更好嗎? 如果今天給你突然間暴瘦了 你就會覺得原來瘦是這麼簡單的啊 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成功 那我繼續暴飲暴食 我繼續三餐不定時 我繼續不吃蔬菜水果 總有一天你
網myth碎碎念 無私 有私 有位follow 我不短時間了的網友問我,為什麼時不時就要在寫文章的時候提醒大家要幫忙按like和分享,還有我有課程和consult,可是都是需要付費的,甚至有時候有些朋友感謝我的分享時說了“謝謝老師的無私分享”,我都會很故意的插嘴,補上一句“其實我不是無私的,我很有私的,我只對我的顧客和學生負責” 網友疑惑,如果是有follow我一段時間了的人,或是有常識的人,就應該知道了的,應該不需要一直提醒吧?這樣不是很丟架嗎? 呵呵,來,我來說一個故事。 . . . 有一天,我去一個餐廳吃飯,這餐廳在一個比較繁華的地方,有2個reserved停車位,停車位都靠著一面牆的,這面牆不高,大概到一般人的腰部的高度。 牆上坐滿了人(就像humpty dumpty那樣),或是聊天,或是等人。 我到了餐廳,餐廳跟我講,我只要把corn(我知道三角椎叫cone,我故意的,謝謝各位的糾正)移開,直接停進去就可以了,也不用放coupon。所以我就下車移corn,加上我很有禮貌的跟他們打了個無聲的招呼,大部分人就很識趣的走開了, 但就有一個人無動於衷,看了我一下,然後繼續按他的手機, 等到我上車,
網myth碎碎念 過期食品 嗯。。。我只是營養師,所以水災這種等級的事情,老實說我們能做的有限。 因為水災會遇到的東西主要還是急的,而營養學基本沒辦法處理急事。 但是話又說回來,有些東西我們還是可以呼籲一下的,比如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食品的衛生和安全】還有【人的衛生和安全】, 附圖是一位網友向我訴苦的內容,他們是志願者,所以看到很多前線的事情, 我想,這也是我可以呼籲一下的。 . . . 雖然,#過期的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1%8E%E6%9C%9F%E7%9A%84%E9%A3%9F%E7%89%A9?__eep__=6&__tn__=*NK*F] 並不是就完全不能吃了, 但是,其實在這種時候,更不應該去吃過期的食物。 道理很簡單,
網myth碎碎念 豆 名字中有【豆】字的食物,其實有分為蛋白質類、高澱粉豆類,還有蔬菜豆類, 其中,蛋白質類最為代表性的是黃豆、黑豆、毛豆(edamame),毛豆的蛋白質含量是13%,黑豆22%,黃豆35%,順帶一提這三種豆其實都是同根生的,都屬於 #大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__eep__=6&__tn__=*NK*F] 。 . . . 高澱粉豆類,代表性的有紅豆、綠豆、鷹嘴豆。 有趣的是,紅豆的蛋白質是20%、綠豆22%、鷹嘴豆19%, 如果只從蛋白質含量來看,你可能會很亂。因為20%左右的蛋白質含量,不是已經比毛豆高,跟黑豆差不多了嗎?為什麼這3個又不算是蛋白質類? 癥結就出在
網myth碎碎念 征服 其實咧,如果你還記得,基本上確診之後的患者,隔離14天之後test就會轉陰性了,他放18天,你覺得18天之後還陽性的機率大嗎? . . . 還有咧,如果你是很嚴重的stage 4 stage 5,那你就是在icu隔離了,基本不可能吃到外面買給你的蜂蜜,而就算你可以用各種方法拿到蜂蜜,並且在隔離期間吃了,那大概率上18天之後你還是會轉陰性的,但這個轉陰性你要怎麼確定他跟蜂蜜有關係? . . . 而且【陰性】與否,還有各國判斷標準的問題,有些是ct > 40 才算是negative,有些是> 35 就算是negative,所以如果你吃了18天,test了後ct 是37,那他也可以跟你講這consider negative。 而一般人也還是會接受。 . . . 再加上他是用“taming” COVID-19,【征服】,征服是什麼意思?可以有很多意思。就是如果你告他講他宣稱產品可以治療COVID,他可以講他沒有, 他有講他的產品可以殺病毒嗎?也沒有。 他只是征服,沒有去治療、殺和毀滅,甚至沒有讓你痊癒。 . . . 有多少人會真的去要求退款?
網myth碎碎念 咖啡會提高膽固醇? 在 #食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9F%E5%9C%A8?__eep__=6&__tn__=*NK*F] 分享的那篇龍蝦vs膽固醇的科普漫畫中,有一位網友留言問到:【咖啡中含有2種油,分別是Cafestol(咖啡醇) 和 Kahweol(咖啡豆醇),這2個物質可能會提高膽固醇,請問應該怎麼辦?】 ok,如果你很忙,那就記得:【咖啡還是可以喝的,適量就好】,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前因後果,可以往下看。 . . . 首先,我特別去找了一下這個說法的源頭,確實是有研究的: 1983年有一篇研究【The Tromsø Heart Study — Does Coffee Raise Serum Cholesterol?
網myth碎碎念 嘌呤 前幾天我蒸了一盤蝦,有網友來留言說蝦雖然是低脂、低熱量、低膽固醇的食物,但同時也是 #高嘌呤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B%98%E5%98%8C%E5%91%A4%E9%A3%9F%E7%89%A9?__eep__=6&__tn__=*NK*F] 。 從這個留言呢,我們可以學到:所謂的【高】和【低】,是比較出來的。 要跟誰比呢?很簡單,就是跟其他食物比。 所以,我們可以找到【Gout】(痛風)一書中整理出來的資料。 (作者: Prof. R.
網myth碎碎念 你再算,我就不跟你吃飯 我今天出門和一位營養師見面聊天吃飯 我點了滷豬腳,油麥菜還有飯 他告訴我說他不吃 等下他回家再吃 我就啊?! 難不成你要看我吃啊 多番邀請他都不吃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 你吃這個滷豬腳 都是肥肉會塞血管的 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 很高 然後他是用很多酱油弄的 鈉含量可想而知都已經超過一茶匙了 再來這鍋一定要加油才可以煮的吧 不然怎麼會這麼香 還有啊 這個油麥菜 清炒的話呢大概要放1 大湯匙的油 你也知道啦1 茶匙=45kcal 1 大湯匙的油都要 135kcal 那一餐500kcal 的話我的1/5 quota 就用掉了 所以我還是回家自己煮 比较健康一點吧 我相信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呢 應該不想跟營養師出來吃飯了 一頓好好的午餐 莫名成為了計算卡路里大會 同為營養師的我有點傻眼 但還是照樣吃得津津有味 先說明 這只是我得個人立場 不代表其他營養師 其實啊 一卡不等於一卡 很多食物呢 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你不可能問我
網myth碎碎念 蝦 新鮮的蝦,真的非常好吃,只要加一點酒,清蒸一下就夠了。 而且其實蝦肉跟昨天在食在分享的 #龍蝦肉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BE%8D%E8%9D%A6%E8%82%89?__eep__=6&__tn__=*NK*F] 一樣,都是屬於低脂、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 一般大眾認為的海鮮不好,其實還是因為烹調的過程,炸的、烤的、炒鹹蛋等,這種也算是過度烹調,跟清蒸或水煮的比起來,營養成份當然就有差了。 而這些過多的烹調有時候也是為了蓋掉蝦子不新鮮的不好風味,同時因為蝦肉容易滋生細菌和腐爛,所以不新鮮的蝦子也有可能會造成過敏。 永遠記得,營養不良是整體飲食的問題,而不是單一食物的責任。 #龍蝦沒辦法多吃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
網myth碎碎念 乳糜瀉 最近突然看到很多講 #乳糜瀉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9%B3%E7%B3%9C%E7%80%89?__eep__=6&__tn__=*NK*F] 的偽科普,我這邊統一整理+解釋一下。 1,#乳糜瀉就是瀉肚子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9%B3%E7%B3%9C%E7%80%89%E5%B0%B1%E6%98%AF%E7%80%89%
網myth碎碎念 3秒定律 有一次我和朋友吃薯條 然然後我朋友的薯條跌倒地上 他馬上拿起來吹一吹 然後以為我沒看到 就吃下去了 然後對我說:還沒骯髒還沒骯髒 還可以吃,不會怎樣的 你是否也有試過這樣的經驗呢? 3秒拿起來真的細菌就不會黏上面嗎? 其實啊 在科學名詞裡面是有這個3秒定律的 它的意思就是說食物掉在污染的表面時 如果你够快拿起來 細菌就不會有機會傳到你的食物上 可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当當你食物掉在地上的時候 它多多少少都會沾到一些細菌 你没辦法知道是什麼細菌 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細菌 更何況你不可能消毒你的食物吧對不對 所以3秒定律時一個迷思嗎? 是的 它是 我不會会阻止你吃 但是吃的話就會存在一些細菌感染 食物中毒的風險 對於老人家,小孩,孕婦,免疫力差的人 還是不要冒這個險 丢掉它吧 不然導致你肚子痛,腹瀉,嘔吐,發燒,头痛 是不是更不值得 為了省幾塊錢 而花更多的錢 我只能說為了安全起見 管他幾秒 還是不吃為妙~ === https://www.sfa.gov.sg/
網myth碎碎念 恐慌製造機 這個影片應該不少人看過了,對嗎? 那我現在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他這樣是錯的,還有這個影片內還有多少可疑的地方。 如果你沒看過,也可以當作預防針,下次看到這個影片你就知道是狐扯了。 如果你很忙,那就看【第4點】就好。 . . . 1, 【他故意用“1級致癌物”來嚇你】 他自己講環氧乙烷epoxyethane的殘留量是中國的國家標準以內(<10μg/g),然後他跟你講這畢竟是第一級致癌物質, 這是有問題的。 === 所有東西都是這樣,【先看有沒有,再看有多少】, 口罩有殘留環氧乙烷嗎?有。 有很多嗎?沒有。而且在國家標準裡面。 . . . 反過來說,如果你不去看劑量,而是跟你講“有,所以很恐怖”。那你連酒精洗手也不用用了,酒也不用喝了,打針開刀之前也不用用酒精消毒了,【酒精也是1級致癌物質】,在用的時候一定會揮發,你一定會吸到。 而且,我們的傳統智慧還會在坐月子的時候用1級致癌物來煮食物呢~ 所以,事實是,只要是適當的、在安全劑量內的使用,就是安全的。 . . . 2, 【這種安全劑量標準,並沒有“
網myth碎碎念 減肥不能吃飯? 我有個同事 他想减重 他想在最短的時間瘦下最多 因為他的體質很大 所以呢他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就告訴我 :營養師,我已經4天没有吃饭了 (一臉很開心) 我問他:那你吃什麼? 他說:我吃麵包啊 我說:那還不是一樣,你吃一片麵包等於你吃一勺的飯啊 他說:沒關係啊,至少我吃麵包没有配其他東西吃,這樣就不會胖啊! 我說:我寧願你吃飯配肉,配菜,也不想你單單吃麵包而已,你想越吃越肥哦? 其實你是否也很常聽到,减肥不可以吃飯這個道理 其實减肥除了要讓身體的血糖平衡,也要讓你的營養充足。 吃飯不是導致你肥胖的原因 主要還是因為份量,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學習如何運用suku suku separuh的概念 在每一餐的飲食里 這樣會讓你的飲食不單調 而且有營養 不要再怪白飯了 白飯很無辜 === 以下是林冠良的話: 沒錯,HealthyLane新任小編,就是 ShiNee營養師, 請大家多多指教咯~ #只認飯 [https://www.facebook.com/
網myth碎碎念 椰油 椰油這樣凝結的情況並不是壞掉,是正常的, 因為椰子油的飽和脂肪是90%以上,所以在grocer裡面只要吹著冷氣,就會凝結,你買回家的路上融化了,也不代表壞掉了,他就只是融化回了液態而已。 或是另一個場景,有些人買的時候不是在有冷氣的grocer買的,買回家放在冰箱凝固了,也不代表壞掉,你就放在室溫的陰涼處,讓他自己融化回液態就行了。 #所以其實油不需要放在冰箱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9%80%E4%BB%A5%E5%85%B6%E5%AF%A6%E6%B2%B9%E4%B8%8D%E9%9C%80%E8%A6%81%E6%94%BE%E5%9C%
網myth碎碎念 vit D研究報導 這個新聞可能過幾天就會被各大本地媒體報導,老實說看到標題我也驚訝,但是理性告訴我要點進去看內文, 然後內文告訴我這只是一個theory(理論)罷了,還沒有經過clinical test(臨床實驗)的, 我看了原本的報告,目前也是理論模型罷了。 而且,就算這個效果是真的,現在就開始買vit D來吞還太早, 因為同一篇研究的作者的兩篇報告:【An autocrine Vitamin D-driven Th1 shutdown program can be exploited for COVID-19】和【Autocrine vitamin D signaling switches off pro-inflammatory programs of TH1 cells】 裡面講的autocrine Vitamin D應該是指我們自己產生的vit D,而不是吃的。 所以,這大概率是在講【我們自身產生】的vit
網myth碎碎念 混打新聞 這個【連世界衛生組織WHO都不建議混打】的“新聞”是不是在大家的 #早安群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7%A9%E5%AE%89%E7%BE%A4?__eep__=6&__tn__=*NK*F] 一直收到了? 這其實是個笑話。 ok,影片中這位你們有印象嗎? 對,是WHO的 #首席科學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6%96%E5%B8%AD%E7%A7%91%E5%AD%B8%
網myth碎碎念 錯誤文案內容 一個短短的廣告,可以基本所有內容都錯到完,也是不容易呀~ 我都不懂寫這條文案的人,究竟是真的沒有知識只會亂掰? 還是這其實是有目的的過濾法了?用這種笑話來把一點點營養知識的基礎都沒有的target 過濾出來。 1,哪個食物沒有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啊? . . . 2,蘋果酸和檸檬酸不是氨基酸呀喂。。。 . . . 3,甘蔗並不是氨基酸的主要來源食物,氨基酸的主要來源食物是蛋白質類食物,還有五穀雜糧(所以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需要五穀雜糧) . . . 4,甘蔗不是氨基酸的食物來源,你吃幾kg的紅糖,得到的各種氨基酸加起來都比不上一粒雞蛋 . . . 5,氨基酸的作用是構成身體的組織,並不是加快人體代謝,更不用說幫助減肥。而且就算氨基酸可以減肥,吃雞蛋不是更好更快更有效率? . . . 6,想用紅糖來減肥,唯一途徑是把紅糖當作啞鈴 . . . 7,這裡我們終於找到一句對的了,就是【紅糖含有提供熱量的碳水化合物】。看到碳水化合物你就應該要知道了,只靠吃紅糖,你只會越吃越肥, 就好像有人跟你講“要用花錢來存錢”一樣荒唐(但好像還是有人信?) . . . 8,跟紅糖
網myth碎碎念 被抄襲的專欄 有網友來問這個是不是我寫的, 嗯。。。確實是我的內容,但是除了標題上有我的名字之外,剩下的東西都是copy paste我在中國報的專欄的,也沒有註明來自哪裡。 可能他們覺得抄襲不會壞了他們的風水、不會糟蹋他們的運勢,不會傷了他們的佛緣吧。 #不過這也算是另一種宣傳吧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81%8E%E9%80%99%E4%B9%9F%E7%AE%97%E6%98%AF%E5%8F%A6%E4%B8%80%E7%A8%AE%E5%AE%A3%E5%82%B3%E5%
網myth碎碎念 產品的ingredient 有位顧客問我:“醃黃蘿蔔能不能吃?” eh。。。這個嘛,如果是傳統方法驗的那種,他們是使用黃梔(zhi)子來上色,有些還會用薑黃或番紅花,這只要確定衛生,沒有壞掉,那就是可以吃的。 如果是買的呢?吃當然還是可以吃,但最好還是看ingredient先。 比如我在我家附近的shopping mall看到的這個,如果從包裝上看,你會看到這是一對很勤奮的夫婦種出來的白蘿蔔,還會有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但其實我們仔細看,我們會知道,他們提供的是白蘿蔔本身,但怎麼把白蘿蔔醃成成品,應該是不關他們的事的。 . . .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看ingredient, 你會看到它裡面有高果糖玉米糖漿(這就是之前 #隱藏糖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9A%B1%E8%97%8F%E7%B3%96?__eep__=6&__tn__=*NK*F] 的直播中講到的糖漿)
網myth碎碎念 茶與咖啡 這個研究是真的,他們追踪了365682個50~74歲的人11年多,最後發現有喝茶和咖啡的習慣的人,失智和中風的風險降低不少。 這間中的原因有可能是茶和咖啡內的 #植化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4%8D%E5%8C%96%E7%89%A9?__eep__=6&__tn__=*NK*F] 的抗氧化和抗發炎效益, 而且這個研究中發現效果最好的是喝【茶和咖啡】的人,這也是多元化的意思,不把單一一種飲料當作仙丹,各種好的飲料都喝,效果是最好的。 . . . 然而,這篇報導下面我們可以看到井底之蛙們看到茶和咖啡就高潮, 留的言都是什麼最後沒有失智但是腎壞掉啦~ 喝這麼多最後糖尿病打胰島素度日啦~ 他自己有喝咖啡的習慣結果上禮拜才小中風入院啦~ 非常有趣。 . . . 當然,這裡講的是純的茶和咖啡,並不是那種半杯煉奶的teh、kopi 冰、或是那種用糖和margarine炒出來的白咖啡。 而且,我的習慣是找這種研究的原文來看, 然後我發現到另一個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