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過敏

A collection of 10 posts

濕疹與過敏的關係
網myth碎碎念

濕疹與過敏的關係

小助理傳來有人問【濕疹怎麼辦?】的問題,我做了簡單回答, 1,濕疹其實是一種過敏 2,過敏的處理就是要先找到過敏原 3,然後避開之 這是我的一貫做法,因為要學完整的內容,可以選擇順着往我給的回答去找,或是上課也可以,雖然沒付費不直接給答案,但我可以保證的是,我回答的角度都是一般人容易犯錯的角度,其實這就是一個指引了。 可是可能是因為這麼有含金量的答案回答到看似如此不費吹灰之力,所以對方回傳了一句我不了解其用意的話。 看那個全是大寫的PROTEIN,我想我可以明確感受到他其實不明白什麼是過敏原(allergen), 所以你們賺到了,我再繼續往下做解釋,免費的。 . . . 過敏原確實基本上都是蛋白質(其實還有很小一部分是其他成份), 但這並不是說你有過敏,那你就要避開所以蛋白質, 正確的意義是說,是對【某一種】食物中的【某一種】蛋白質過敏,比如: 你對雞蛋過敏,你就是對雞蛋中的某一種蛋白質過敏; 你對海鮮過敏,你是對海鮮中的某一種蛋白質過敏; 你對黃豆過敏,你是對黃豆中的某一種蛋白質過敏,以此類推, 所以他那句解釋allergen跟PROTEIN有什麼關係的那句

小泡芙与小泡菜
網myth碎碎念

小泡芙与小泡菜

【先跟 小泡芙与小泡菜 說聲不好意思,因為如果我直接用share的,流量一定慘不忍睹,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所以出此下策。這分享我看了也是很氣,但有些點我更仔細的釐清一下會更好,我會把原文link放在下面】 1,其實不管什麼顏色的書,或哪一個平台,都會有正確和錯誤的資訊,而且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錯誤的資訊會比正確的容易傳播太多太多】, 這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如果你只因為某個資訊是某個平台放的,或是某個厲害人物說的,就認定這資訊一定是正確的,那你就等著上車。 唯一的正途,就是不論哪裡來的資訊,都經過 #思考,再用 #智慧 判斷,絕對不要靠【直覺】, 因為所有的陷阱都是用直覺來讓你上鉤的。 . . . 2,4個月以後,以副食品的角度來給一些奶以外的食物是可以的,也有一些研究發現,【4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接觸一些所謂常見的過敏食物,可以降低寶寶以後對該食物發生過敏的機會】。 但必須強調的是,【在我國,這個建議並不被鼓勵】。如果你很不放心,或是看不懂以下講的內容,那你最好還是6個月後才開始給副食品。 另一個必須強調的是,這個建議的原理,是讓寶寶的免疫力在還沒有很定型的時候,就先接觸那些常見的

塵蟎
塵蟎

塵蟎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我上一篇有說過我是塵蟎過敏嘛 那我其實有看了很多的吸塵蟎的機器 也買過一個 在購買前我們都會聽商家如何去介紹這個產品 那我就有看了他的影片 他的影片大概的意思就是 我們的生活有3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床上 所以床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那我們床上有幾千萬只塵蟎 他們都是靠我們的皮屑為生 那只要用他們的機器就可以把這些塵蟎吸上來 有的還有紫外線,紅外線殺菌 這樣就可以幫助減少塵蟎過敏了 Ok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塵蟎 塵蟎他的體積很小只有0.1-0.3mm 像一根頭髮的粗度 那我們如果肉眼可以看到頭髮的話 我們也可以看到塵蟎 塵蟎它有8只腳和蜘蛛是同個家族的 所以它是很牢固在我們的 不容易被吸出来 塵蟎是個在適度很高的地方 生長速度越快的生物 我們馬來西亞的濕度平均在於74-86% 如果要控制塵蟎的繁殖 濕度應該在50%以下 塵蟎是住在織品的纖維之間 所以如果織品纖維空間很大的話 就很容易藏塵蟎讓它棲息在上面 那我之前其實很天真的以為 我買了這個吸塵瞞的機器 就可以把塵蟎都吸走 這樣我就不需要去吸我的枕套床單了 但事實不是這樣啦 我去讀了一些研究 其

過敏2
過敏

過敏2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我相信有過敏的人 都會被介紹去一家很有名的診所 那里有一位神奇的醫生 可以用一個很特别的方式測試出你對什麼東西過敏 想要找出原因的我也去過 因為網上的留言和介紹讓我也覺得很新奇 不用抽血不用把敏感原放在手上測試 只是用手拿著這些敏感原的試管 然後醫生只要上下搖擺你的手 就能够知道你是對什麼過敏 真的是這樣而已 我是6年前做過這個測試 我去的時候是早上10點拿號碼 然而我等了一个下午 5點才進去看醫生 我進去不到5分鐘 醫生已經“驗出”我對什麼過敏了 他說我是雞蛋過敏 之后之後就給我一個雞蛋做的食物清單 叫我要戒口 然後還給我一個很小瓶的罐子 叫我一天喝一點 整個過程我給了RM350 我回家就很聽話完全沒吃那個清單上面的食物 但是我吃完他的藥之後 還是會過敏 直到拜3 我寫那個過敏的文章的時候 有個網友來跟我說它也帶過他的兒子去做個皮膚過敏測試 然而結果跟我一樣 就是手上拿着過敏原的試管 然後手臂上下擺動一下就直到結果了 那醫生也是說他的兒子是雞蛋過敏要戒雞蛋 但是一樣戒口了還是沒有好 所以我發現其實不只我一個人覺得這個方法其實沒有那麼準 所以我

過敏
過敏

過敏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過敏】 相信認識我的人都知道 我是個濕疹的人 我有很嚴重的過敏 去做了過敏測試 測出我是塵蟎和貓毛過敏 但問題是塵蟎這種東西 真的很麻煩 不是眼睛可以看得見 那個醫生直接建議我睡玻璃床 哈哈哈哈 那我過敏的時候 很常就是會發熱,流汗,會抓癢 我其實很討厭過敏 但也沒辦法 只好与他共存 那以前還小不知道過敏是什麼 身边身邊的家人親戚朋友就會說 不要吃雞蛋,不要吃海鮮,不要喝牛奶 然後塗很多藥膏,吃很多的保健品等等 所以我也因為這是他們的關心 都聽他們的意見,給什麼用什麼,給什麼吃什麼 但是長大了 還是没好 我也没太在意了 但是家人還是會很擔心 所以我就乘機在這個時候給他們知道 過敏是什麼 過敏也稱為過渡敏感 也就是身體對敏感原的反應比其他人來得更強烈 就像我的敏感原是塵蟎 那只要我接觸到塵蟎 我的身體就會開始過敏 我的身體會把它當作敵人 一直攻擊它所以就會有一系列過敏的反應 但是别人的身體不會認為這是敵人 所以不會有這一系列的過敏反應 那這一系列過敏原的反應是什麼? 這裡可能會有點複雜因為有醫學名字 我盡量簡單化 當我們的身體第一次接觸過

對蝦過敏
網myth碎碎念

對蝦過敏

是講說這是因為別國的蝦過來我國 #洗產銷履歷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4%97%E7%94%A2%E9%8A%B7%E5%B1%A5%E6%AD%B7?epa=HASHTAG] , 但背後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探討的: 1,為什麼別國可以過來洗履歷?我們這裡沒有驗嗎? 2,如果【沒有】,為什麼沒有? 3,如果【有】,那為什麼沒有驗到? 4,這問題當真只有外國有嗎?本地蝦當真沒有嗎? === 本地都是用益生菌嗎?都沒有用這些養殖戶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藥嗎? 我有一位外國朋友來本地推廣過養殖用益生菌,除了價格,對傳統養殖戶而言最大的障礙是轉換方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 上過我的課的朋友,應該會有印象我說過對蝦的過敏其實不一定是對蝦的過敏,而是對一些養殖用藥的殘留過敏, 如果每次吃蝦不一定會過敏,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如何面對過敏和不耐
養身良然

如何面對過敏和不耐

不耐症主要是天生的,身體天生就缺乏某種特定的酵素,或是基因設定到達一定年齡就會缺乏某種酵素。乳糖不耐就是我覺得最典型最有趣的例子。 剛出生的小baby只能以奶為第一營養和能量來源,這時候的小baby不會有乳糖不耐的問題(就算有也非常少見),他們體內的乳糖酶很充沛,不會有喝奶後拉肚子的情況。待小baby逐漸長大,大概到3到5歲,體內的乳糖酶就會逐漸減少,缺乏情況嚴重就會發生乳糖不耐的拉肚子症狀。 這個調控現象有個解釋,既在自然界中,年紀較長的孩子就不會和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搶奶喝,轉為進食固體食物,這樣能提高整體孩子們的存活率。 跟蠶豆症不同,乳糖不耐是可以透過訓練克服的,比如蒙古草原上的民族一直都在喝奶、吃奶製品,所以他們就算已經成人,體內的乳糖酶也依然豐富,不會有乳糖不耐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一般成人,也可以應用得寸進尺法則,先少量攝取奶類(比如50ml),訓練身體少量合成乳糖酶,過些日子身體習慣後再逐漸提高攝取量,訓練身體合成更多乳糖酶,長期下去,就可以把身體訓練成沒有乳糖不耐了。 輕微過敏的處理方法雷同,但原理不同,稱為減敏治療,也是逐漸提高接觸或攝取輕微過敏的物質,讓身體

過敏和不耐
養身良然

過敏和不耐

過敏、敏感、allergy,都是指同一件事,也就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對不認識的物質,產生了過度的免疫反應”,這些反應原本是用來應對病原體的,但因為不知名的原因,相對少數的人的免疫力會把某些常見的、一般人不會過敏的物質當作病原體來對待,產生類似生病的發炎症狀,也就是紅、腫、熱、痛。 這類我們身體“不認識”的物質,主要是某種蛋白質,比如對雞蛋過敏的人是對雞蛋中的蛋白質過敏,對花生、花粉、牛奶、麩質過敏的人也是對相對的蛋白質過敏; 少數人會對某些藥物的特殊結構過敏,比如止痛藥的paracetamol。 更少數的人對某些金屬過敏,比如錢幣中的鎳。 如果有人跟你說,過敏的原因是免疫力不夠強,那你就能推測他其實對過敏的機制不了解,因為就從機制來看,免疫力低下的人反而比較難發生過敏,因為免疫力低下,連正常免疫都成問題,就更不用說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了。 所以這也是告訴我們,不要一味的只想要提高免疫力,尤其是對號稱可以提高免疫力的產品趨之若鶩躍躍欲試,如果該產品真的可以提高免疫力,反而有可能促進過敏的發生,也可能讓過敏的情況惡化。 不耐並不是過敏 一般人容易把不耐症和過敏搞混,比如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