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證據

A collection of 6 posts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網myth碎碎念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有網友問我,他看到我前幾篇文章有講到反式脂肪不好,但是他去查了之後,發現反式脂肪並不是致癌物,還聽說反式脂肪可以提高油脂的穩定性,其實是好的, 所以來問我是不是講錯了。 === 嗯。。。沒錯,反式脂肪並沒有被WHO列為致癌物質,但這跟它對健康會不會有傷害,是兩碼子事。 就好像有個毒販他從來不打人,你不能因此就講他其實是好人,是一樣的道理。 壞人可以有很多面向的壞,並不可以只看一個角度就講他沒有問題。 === 反式脂肪是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可致癌罷,當然,這個“證據不足”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是證明它會致癌的研究很少人做,其二,是它確實有可能是清白的,並不會致癌。 但是這都不影響反式脂肪是“壞的脂肪”的判斷,因為反式脂肪是早已經被確定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而且,其實全世界各國都差不多,造成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並不是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各種癌的總和) 算是第二名。所以反式脂肪致不致癌,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那些禁反式脂肪的國家主要也是看中它對心血管疾病的“貢獻”,而不是癌症的部分。 === 還有一個是大家常搞混的,以為氫化植物油就一定有反式脂肪。 這

理智看消息
網myth碎碎念

理智看消息

老實說,連國家地理雜誌都講這個藥物背後的科學證據是搖搖欲墜的,可見這件事確實鬧得夠大。 不知道接下來他們會說National Geography有誰投資呢?還是會說一個地理的雜誌來聊藥物?這是無恥的跨領域呢? === 前幾天來鬧的人很多,他們丟了很多“消息”來,我們“發現”這些消息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東西都是“部分事實”,簡單來講也跟斷章取義很像。 包括他們現在大大小小的這類“副作用社團”在傳罵我的那個經典案例:林冠良假醫生講那些副作用案例都是網軍扮的,是一樣的情況。 這就是他們常用的招式了。 === 再打個比方,國家地理雜誌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Among the earliest research included a study published online in April last year that showed how high ivermectin doses prevented the replication of SARS-COV-2, the

pubmed
網myth碎碎念

pubmed

看到一些廣告,已經連貼論文題目出來敷衍一下都省了,而是直接貼pubmed的logo,然後寫一大堆好處和功效,【暗示】你他們有這樣的研究可以證明他們有這樣的【功效】, 因為這種廣告: 1,屬於個人做的(不是公司本身做的,公司不會有直接的麻煩) 2,屬於暗示性質(如果你跟他講食品不能講療效,他會跟你講我這只是把研究列出來,我們沒有講有療效啊) 3,屬於灰色地帶,操作空間很大。 === 那面對這種廣告,你要怎麼保護自己呢?其實也不難: 1,pubmed只是一個【生物醫學相關的研究】的搜索引擎,並不是一個研究單位,所以他裡面的研究也是有369等的,並不是在pubmed上找的到的就一定都是很權威的研究, = 2,重複一次,研究是有369等的,比如殺癌細胞的in vitro細胞實驗其實很容易做。只要你敢,你可以在癌細胞的培養皿上放大量的鹽,然後癌細胞死了,你就可以寫一篇出來講鹽可以殺癌細胞的研究, 然後就會有人利用你這一篇來賣鹽,跟你講吃鹽可以殺癌細胞。 你可能會想,哪裡一樣?吃大量的鹽我不是會身體出問題先? 那很好,你至少還有一點思考,還有救。 但我實在告訴你,有一部分

血型實驗證據等級
網myth碎碎念

血型實驗證據等級

看到一個廣告,用韓國人的漫畫,講日本人很盛行血型飲食,再用一個洋人做代表人物。 沒錯沒錯,J. D'Adamo 確實寫了一本書教你怎麼看血型來做飲食(這樣也可以寫一本書其實蠻厲害的),還跟你扯到基因去, 但只要你去wiki 看,就看得到基本上裡面講的東西都是【沒有證據】證明有效的。 如果你對這個飲食法有興趣,你可能就會看到一些所謂的”研究“,說他們研究發現了什麼血型的人適合怎樣的飲食, 比如: A型不要吃奶類,要吃蔬菜 B型各種食物都可以吃 O型可以吃大量蛋白質,但是不可以吃奶類、麥類(等一下,奶類不是蛋白質嗎?) AB型是A型和B型的結合( 這樣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吃奶類啊?) 我想提醒各位,這樣的所謂”研究“,沒有研究組、沒有對照組比對,沒有雙盲,就沒資格說是一個好證據了。 頂多只是一家之言。 === 當然,可能會有人試過了,然後覺得有效, (我也不懂怎樣才叫有效,解決了一些健康問題是有效嗎?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就叫有效?) 這我就要提醒你,有個東西叫 #安慰劑效應 [https://www.facebook.

聊聊天
網myth碎碎念

聊聊天

同意可以拍照的朋友們,大致上原因是這幾樣: 1,對醫療人員不信任,希望存證, 2,擔心自己會忘記醫生給予的建議,希望存檔, 3,如果之後要去其他醫院,沒有報告會很不方便,希望存檔。 === 在手機這麼容易取得的現代社會,民眾要拍照錄音錄影其實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只是單純禁止,卻不解釋為什麼,我覺得只會加深矛盾, 比如有網友認為這樣是要包庇犯錯的醫生,這個疑慮其實不無道理,但其根本原因是出在我國的投訴系統可能有問題,才會逐漸導致民眾的不信任, 找到這個問題的癥結點,才有意義。 (能不能改善就不確定了,但有提出,就多一丁點兒的機會) === 對於非業內的民眾,一些law的存在確實是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是無法理解的, 比如在醫院只要拍照錄影錄音,其他人的隱私就有可能被洩露出去(最近很出名的【寄生上游】也有類似的劇情)。 你可能會說:“我擔保我就只拍我自己,不拍別人” 但誰能保證你的擔保?何況醫療人員也沒有查看你手機的權限(就連警察要看也需要相關permit), 所以在為了保障其他病人的隱私的情況下,直接禁止拍照就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 另一重點就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