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致癌物質 問的人多到爆了蛤。我之所以還沒有寫,不是因為阿斯巴甜公司給了我錢,而是因為這個消息是所謂“知情人士”放出來的, 知情人士放的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他們只說會列為可能致癌物(2B等級),然後限制量和讓WHO做這樣決定的關鍵資料和研究都沒有放,所以我們就還不能好好的解釋到底是多安全還是多危險。 . . . 畢竟雖然按照安全劑量來看,一個60kg的成年人【每天】要喝【12到36罐】無糖汽水才會有中毒風險,但這是 #中毒劑量,不是 #致癌劑量。 . . . 所以在這些關鍵資料出來之前,我們還是觀望就好。 當然,2B也不是很恐怖的致癌物,上次鬧到狒狒羊羊的餅乾致癌物裡面的glycidol還是2A級,也要【每天】吃【78kg】的hupseng餅乾才有致癌風險, 這個阿斯巴甜是2B級,理應是更安全,你需要喝更多的無糖汽水才有致癌風險的。 #沒有講劑量的都是耍流氓 #知識就是力量 #致癌物質
網myth碎碎念 食療與醫療該不該相信? 一張圖,只要放上連名字都沒有的“日本醫學博士”就可以讓一些人信到完。 其實如果這些東西真的有效,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就不用每年開研討會了,那時候爆出的阿茲海默症data造假也就不會鬧那麼大了, 反正食療就夠了嘛~那大家都研究怎麼種番茄、種南瓜、種蘋果、種可可就好了。 . . . 當然,一定會有人說,就是因為藥廠要賺錢啊,所以才要把阿茲海默症的嚴重性無限放大,然後再收買我們這些不學無術的人來打壓這些美妙的食療方,這樣才可以讓無知的民眾放棄這些已經被日本醫學博士推薦有效的食物,進而讓大家乖乖掏錢來買人造的藥,而不是用天然的飲食。 咳咳~沒錯,藥廠和醫療系統確實有黑的地方,但其實蛤,如果這些番茄南瓜蘋果巧克力哪怕其中一個是證明有效的,那你覺得那些黑到出汁的藥廠和醫療系統會怎麼做? 很簡單的,壟斷這些農作物就夠了(不曉得怎麼壟斷?有個很簡單的方法是運用基因改造),這樣更便宜也更快。 藥廠和醫療系統確實黑啦,但你把醫療系統想到那麼蠢,其實只是在反映出那些造謠着的智商罷了。 #若智限制了一些人的想像 #不過有些人天生就是做韭菜的料 #啊想吃韭菜餃子了
網myth碎碎念 喝咖啡會導致骨頭嘎嘣脆? 有人說,喝咖啡就會導致骨頭這樣嘎嘣脆的斷掉,是真的嗎? 我看了一下,walao~這篇東西20多k個share,看來只要不是講本科的東西,就會有大大的流量呢~ ok,100mg的咖啡因會造成6mg的鈣質流失,這點算是基本共識。然後他還用大寫說喝太多就會有害, 那常看我分享的小伙伴這時候應該就要有警覺了:【太多?多少叫太多?】【TOO MUCH ? how much is TOO MUCH?】 . . . 好,【鈣質】的建議量是成年人每天【1000mg】, 然後一杯【普通咖啡】的咖啡因大概是【100mg】 然後咖啡的建議量是一天不喝超過1L,也就是4杯(超過就會有其他問題),如果你喝到這個量,那你就會攝取到400mg的咖啡因, 按照100mg咖啡因造成6mg鈣質流失,這時候你流失了24mg的鈣質。 . . . 那如果你喝的是咖啡因含量最高的越南咖啡,250ml含有265mg的咖啡因, 你喝到1L,那就是1060mg的咖啡因,那你理論上流失了大概60mg的鈣質, (不過當喝到超過1000mg的咖啡因的時候,一般人已經發生咖啡因中毒了,但我們先不討論這個) 而這個咖啡
網myth碎碎念 包裝油 【沒有業配】 眾所周知,我是建議吃飯可以另外淋好的油的, 但對於外食族,要淋好油就有難度,因為就算是很小瓶的油,帶著也還是怕漏油或是打破, 所以這種包裝的油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方便帶,份量也明確,比如我這個就是10ml的。 話說這種用法是我覺得這種包裝油最好的用法,也就是外出的時候用。而不是在家當作保健品這樣拿來喝。 #這濃稠感是因為這裡面有棕櫚果油的硬質棕櫚油 #預防勝於治療 #不要什麼都往仙丹靠
網myth碎碎念 結論的答案 【有沒有一個最好的方式可以解決酸民的攻擊和謠言的流傳?】 這是一位原本想做公開分享,但是看到網路生態這麼爆炸,被嚇到缩回去的學妹問我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沒有】, 簡單來講,不論怎樣的謠言,比如憑空生出一個沒有人聽過的神奇理論並號稱其歷史悠久,或是一個沒有經過大腦就直接做出的因果結論,還是一個人誣賴你性騷擾, 這些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真相和知識的問題,但其實他們本質上是人性問題。 這就跟【六子肚子裡究竟有幾碗粉?】一樣,你以為是公平買賣的問題,但其實這是有人在操作人性以達到某些目的的問題, 看懂了這一點,你就能明白,開頭的那個問題是無解的,或是說,【有解,但是你永遠解不完】。 . . . 無解還比較好理解,什麼叫有解,但是永遠解不完? 就是一個問題你知道它是有答案的,而這個答案【你永遠不能預測它】。 我們知道【人性】基本是自私的、是趨利避害的、是短視的、是懶惰思考的。你知道人性的大概本質,所以你也能知道你沒辦法完全解決人性的問題。 就好像【三體問題】(對,就是【三體】第一集裡面提到的天體力學的問題),三體問題是有解的,有公式可以算,但你只能用來算,不能用來預測。
網myth碎碎念 資訊與常識 這種資訊對我們來說是常識,常識到我們都懶得一提再提,只有那些本來就沒有這些知識的人才會對抖陰上的這種碎片資訊趨之若鶩。 當然,這也是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的,不要以為我們懂的東西大家都懂,這也是一種 #知識的詛咒。 . . 啊~還有個值得深思的, 致癌物質是誰公佈和set的呀? 是WHO世界衛生組織, 那最不相信WHO提供的數據和資訊的是誰呀? 是同一批人。 #達克效應 #聽說還有東西要傳這影片來tokgao我喔 #不懂他會不會來說我對號入座咧 ===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2444940832477112/?fref=mentions 這裡看原文我寫的【怎麼查找致癌物分級】
網myth碎碎念 滿滿疑問 我有2個疑問: 1,這些磚家是怎樣做到不笑場的? 2,那上萬人都這麼厲害吃辣嗎? #大濕製造中心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讓你避智商稅 ps:有人發現這一位和上次另一位是同一個機位、語氣、濾鏡和字體嗎?
網myth碎碎念 麩質與無麩質 有學員問:這款麥片號稱無麩質,算不算廢話行銷? 對的,麥片本來就是無麩質(gluten free)的食物,有麩質不耐的患者是適合吃的,所以理論上這個名稱就是說了一句廢話給你, 但是,還是有些麩質不耐的患者在吃了某些麥片後會發生不舒服的情況,那又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在【有些】做麥片的工廠的生產線裡面,他們用的機器也會同時用來處理大麥小麥這種真的有麩質的麥類,沒有清乾淨的情況下就用來處理麥片,所以裡面就有了麩質的殘留。 . . . 所以,如果我們不考慮“認真就輸了”的去看待他這個宣傳,那應該就是代表說他的生產線不會用來同時處理大麥小麥,只是專專用來處理燕麥罷了。 so,真的要算的話,這算是半個廢話行銷吧~ #廢話行銷 #知識就是力量 #麩質不耐
網myth碎碎念 鄭重聲明 這裡先鄭重聲明一下,某個牌子的虎乳芝用我的科普影片來打廣告,沒有給我廣告費,也沒有問過我,這廣告跟我沒有關係,是我的肖像被侵權。 我林冠良是不幫產品背書和打廣告的,就算有商業合作也是科普的性質,如果看到這種產品的廣告,各位要自己pandai pandai蛤,任何人如果因為我而使用該產品,並發生任何不良後果,均跟我無關。 我已經請我助理去請他們拿下來,然後他們同意盡快拿下已經是昨天是事情了。 接下來我們會採取維權的必要行動。 . . . 同時這裡也謝謝發現到這種情況,並通知我的網友們,以後還有這樣的也請直接跟我說。 好一個【嚴格認證】,但這個影片的使用連我的同意都沒有通過。
網myth碎碎念 創造名詞 仙家憑空創造一個聽起來很屌的名詞,即使內容錯漏百出,矛盾非常,猶如明朝人引清朝人的典一般,韭菜絲們依然會甘之如飴,奉為圭臬。 韭菜絲:感恩sea food,讚歎sea food,sea food就是偉大~ 接著韭菜絲們去問專家:你們這些專家知道xxx嗎? 專家:沒聽過 韭菜絲們:果然專家都是廢的,這麼偉大的原理都沒聽過 *** 如果專家說有聽過, 韭菜絲們:果然sea food就是偉大,連專家都聽過這個理論 *** 如果專家說聽過,並表示這是bullshxt, 韭菜絲們:這麼偉大的理論都不信,果然專家就是磚家,你怎麼還信專家?! 【真羨慕那些擅長自己感動自己的人】 #自我感動 #知識就是力量 #頭腦是奢侈品 oh對,其實圖中那位講的是水霉,原本的版本是【水螅】,然後被那些不會的人傳傳傳,傳到變成水霉。eh,說真的我真的不得不讚歎一下那些人的聯想力,水螅是【淡水九頭蛇】?可能這個寫手是marvel的影迷來的,尤其是美國隊長系列。
網myth碎碎念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也是一種危險性很高,同時也很容易被忽略的癌症,是一種皮膚癌。而且因為容易被忽略,也就容易等到發生的時候已經擴散了,也就降低了治療成功率。 該歌手應該是這樣的情況。 黑色素瘤,顧名思義,就是跟黑色素有關,所以我們常聽說,長期長時間曝曬,或是照紫外線來“曬黑”,會提高的皮膚癌風險,這裡指的就是黑色素瘤。 另外,跟黑色素有關的另一個東西就是黑痣,有【25%】的黑色素瘤是從黑痣演變過來的,就算是跟你一起出生的胎記也有可能有一天會變成黑色素瘤, . . .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知道,防曬和自我檢查,就是預防或是及早發現黑色素瘤的主要手段, 【防曬】,不只是為了白和不想變黑而已,如果預算到需要曬比較久的太陽(每天曬拿5分鐘15分鐘的倒還好),最好就是做個防曬,不然就會提高風險,也不用擔心防曬了就沒辦法獲取vit D,放心,一樣可以製造的。 【自我檢查】,主要是自己,或是別人觀察你身上的黑痣,如果有【外圍不規則】、【顏色有深有淺】、【長大很快】,甚至還有【流血】的情況,那就要去皮膚科做個檢查了。 這故事也告訴我們,別以為黑痣或是胎記這種“
網myth碎碎念 並不是基因突變? 簡單來說,一根玉米就是一個【媽媽】 一根玉米上的每一顆玉米粒,都是一個【孩子】, 媽媽是同一個,但爸爸可以來自不同“人”,所以只要玉米授到不同顏色的【爸爸】的花粉,就有可能在同一根玉米上,出現顏色不同的孩子 對,花粉就是植物的“精子”。 . . . 所以這種一整根裡面出現一兩顆顏色不同的玉米,並不是 #基因突變,只是可能隔壁黃色的玉米的花粉飄到白色的玉米農地這裡來了,並且“受精”了一粒。 所以這裡各位也可以想像得到,那種彩虹玉米是怎麼種出來的?其中一個簡單的方式就是把不同顏色玉米的花粉混在一起,再人工授粉就可以了,並不是 #基因改造。 #不學數理化 #生活處處是魔法和陰謀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反式脂肪難代謝? 震驚!【反式脂肪很難消化】的說法是個很大的myth, 一開始,當大家發現到反式脂肪其實對身體有害的時候,就想要用比較驚悚的方式來讓人們知道反式脂肪不好,所以就說它【難代謝】,之後就開始越來越誇張,從7天到2個禮拜,到51天,到現在的2個月。 還有說它不能提供能量,還是個毒藥之類的,毒藥要用51天來代謝,要幾十年才會讓你造成中風,這麼溫和,殺人於無形的毒藥。。。好吧,也算是毒藥。 實際上,經過 #同位素 檢測分析,10年前就已經證明了,反式脂肪的代謝跟普通脂肪是一樣的,並沒有誰比較久的差別,而且反式脂肪也一樣可以提供能量。 唯一的差別是,反式脂肪會在代謝途中降低HDL,提高LDL。這樣而已,並沒有那麼多恐怖的東西。 . . . 話說,【51天】這個數字在異情期間,某個跳健身操網紅的直播中有提到,所以被大家津津樂道, 而這個“數據”是在某一個整骨師(咦,怎麼又是整骨師?)在2005年出的一本書上寫的,而且他講的51天還不是說51天才會代謝,而是51天的半衰期, 熟悉物理化學的小伙伴們都知道,【51天半衰期】的意思就是51天會消失一半(剩下50%
網myth碎碎念 寡果糖 果寡糖 截圖中提到的寡果糖,真正名稱應該是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沒錯,果糖確實吃多會傷肝,所以又稱為 #不會醉的酒精。 但是,果寡糖雖然名字裡面有“果”,它的實際身份卻是【寡糖】, 寡糖是3到10個單醣結合起來的醣類,特點是人類的消化系統不能消化吸收,也就沒辦法從中得到熱量,所以可以作為代糖使用, 既然果寡糖沒辦法消化吸收,也就不會有提高肝負擔的疑慮了。 畢竟你要有得吸收,才有提高消化負擔的機會。 . . . 同時,雖然人類沒辦法消化利用,但是人類的腸道菌可以消化利用,所以寡糖又可以作為一種益生元(prebiotic)來使用, 這算是個好東西來的,所以現在會被添加在一些植物奶中,結果到了一知半解的人手上,就變成傷肝的東西了。 這裡奉勸各位,不要以為你媽是女人,你爸有鬍子,以後看到女人就覺得都是你媽,看到有鬍子的就都喊爸。 #半桶水最響 #知識就是力量 #果糖
網myth碎碎念 汽水的糖含量 有粉絲來問,是不是一罐【500ml的汽水就含有100g的糖】? 啊這。。。其實但凡學會看了nutrition facts,就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其實沒有這麼高,過去還沒有收糖稅的時候,一罐全糖原味的汽水的糖含量是10.6%,也就是100ml含有10.6g糖的意思,所以如果是500ml,那就是53g。 遠沒有到100g那麼多。 這其實是有一個【公式】的,也就是對一般人而言,如果只用糖,那最舒服的甜度是【10%】左右,超過了就會太甜喝不下。 500ml含有100g,這種20%的甜度,我看只有在台南,或是我國的某些mamak檔的teh tarik才可以喝到。但那些都算小眾,不是這種稱霸世界的前幾名黑心企業會做的。 . . .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用了什麼黑科技,讓人的味覺遲鈍,無法察覺他們其實加了這麼多糖呢?畢竟【不學數理化,生活處處是魔法】嘛。 科技也不能說沒有,就是加入碳酸和氣泡提升口感,還有,這類汽水是冰的時候喝最好喝,如果放在室溫下喝,你將會喝到最難喝的汽水。 這些改良口感和味道的方法,都是在提高你對這個飲料的喜好程度。 而做到這樣,就只需10.
網myth碎碎念 吃不會得癌症的動物 不會得癌症? 關於老高的影片講到的,裸鼴鼠不會得癌症的說法,更正確來說,是只在圈養的裸鼴鼠中發現過少少的幾個case, 所以這裡我們可以再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有聽過“尚餡”說過不會得癌症的鯊魚、恐龍、鵝? 這些其實都沒有裸鼴鼠來的厲害,因為裸鼴鼠的癌症case是最少見的。 另外,同樣是很少癌症case的動物還有大象和鯨魚,這三者之中,目前確定了少得癌症的原因的是大象,跟它們體內的p53基因的數量有關。 鯨魚和裸鼴鼠的原因則還在研究當中。目前已知的可能是跟牠們體內的玻尿酸有關。 . . . 影片中提到的研究,實際流程是研究者把會導致囓齒類動物發生癌症的病毒去感染裸鼴鼠的細胞,隨後發現裸鼴鼠的細胞癌變成了癌細胞, 然後把這些癌變的細胞放進去老鼠體內,幾個禮拜內老鼠體內的這些癌細胞就會發展成癌腫瘤,老鼠發生了癌症。 而如果把這些癌細胞抑制到裸鼴鼠體內,這些癌細胞在裸鼴鼠體內也不會發展成癌腫瘤,所以裸鼴鼠沒有發生癌症。 (這裡也特別強調,【有癌細胞,不代表有癌症】,這一個分別大家只要搞清楚,就可以少上很多車) 這一個研究也進一步證明了,不是裸鼴鼠的細胞不會變癌細胞,而是裸鼴鼠【體內的環境】阻
網myth碎碎念 小泡芙与小泡菜 【先跟 小泡芙与小泡菜 說聲不好意思,因為如果我直接用share的,流量一定慘不忍睹,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所以出此下策。這分享我看了也是很氣,但有些點我更仔細的釐清一下會更好,我會把原文link放在下面】 1,其實不管什麼顏色的書,或哪一個平台,都會有正確和錯誤的資訊,而且它們的共同點都是【錯誤的資訊會比正確的容易傳播太多太多】, 這故事也是告訴我們,如果你只因為某個資訊是某個平台放的,或是某個厲害人物說的,就認定這資訊一定是正確的,那你就等著上車。 唯一的正途,就是不論哪裡來的資訊,都經過 #思考,再用 #智慧 判斷,絕對不要靠【直覺】, 因為所有的陷阱都是用直覺來讓你上鉤的。 . . . 2,4個月以後,以副食品的角度來給一些奶以外的食物是可以的,也有一些研究發現,【4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接觸一些所謂常見的過敏食物,可以降低寶寶以後對該食物發生過敏的機會】。 但必須強調的是,【在我國,這個建議並不被鼓勵】。如果你很不放心,或是看不懂以下講的內容,那你最好還是6個月後才開始給副食品。 另一個必須強調的是,這個建議的原理,是讓寶寶的免疫力在還沒有很定型的時候,就先接觸那些常見的
網myth碎碎念 網紅建鴻 【先跟 认真的建鸿 說聲不好意思,但這樣分享才是比較多人看得到的,不然如果我直接share,那個reach會慘不忍睹。我會把影片鏈接放到comment。】 這就是我直播提到的影片,我認真的看了三次,真的分析的很不錯,發人省思,剪輯節奏也很棒,沒有廢話和拖沓。 推薦大家去看。 . . . 話說,內容有到et txday,我說說我的個人經歷,上次我那一篇講河豚的就被et txday不問自取copy paste拿去做自己的報導,開頭是有寫我的名字,但沒有經過過我的同意,就那麼剛巧,當天遇到et txday NET 炎上事件,結果我的ig也被燒到,一夜掉了30多粉。 過了幾天,我靈機一動去search了同一個內容,發現還有多四家媒體(yxhoo、x天、自由x報、txbs)copy paste了et txday copy paste的我的內容,他們全都是沒有問過我的。 所以他們給我的感覺是他們對當地的網紅就會比較小心,但對於我這種境外小咖就隨便了。 . . . 另外,自由時報的【健康網】版面每次要用我的內容時,都會來問我可不可以用,
網myth碎碎念 急性會厭炎 該女子的死因是 #急性會厭炎 造成的窒息。 會厭Epiglottis 是在舌根附近的一個軟骨,又叫會厭軟骨(以前有位中學學妹名叫慧燕,所以我們同學一直對這個器官印象深刻) 會厭的作用是避免你在吞食物的時候食物跑進呼吸道,就類似分流的作用,如果這個地方發炎腫起來,就叫會厭炎Epiglottitis,如果會厭炎的發作很快,很嚴重,症狀很明顯(喉嚨痛、吞嚥困難、呼吸困難、呼吸會有“咻咻咻”聲音,頭痛發燒,怕冷等),那就是急性會厭炎。 因為會厭在呼吸道的入口附近,所以這裡發炎腫起來,就會蓋到呼吸道,最嚴重是患者呼吸不到,窒息而亡。 . . . 報導的博主是說,該女子是因為吃了麻辣鍋,受到了麻辣、高溫、冷飲的刺激,引起的會厭炎。 因為我們不了解女子狀況,也不知道她的飲食習慣,但我個人是覺得,理論上如果會下班去吃麻辣鍋還吃很燙的人,應該是早就習慣這樣吃了。但也有可能她確實不習慣這樣吃,然後不小心吃了過燙的食物,燙傷了喉嚨。 這裡要提到,會厭炎還有一個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比如砍櫻桃樹的那位華盛頓,現代醫學專家們主要推測他死前就因為冒了風雪騎馬,可能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發生了
網myth碎碎念 大王具足蟲拉麵 之前很紅的 #大王具足蟲拉麵,據說是很好吃,但我是沒興趣啦,甲殼類的螃蟹和蝦已經是我的底線了, 只不過我想說,這類食腐動物,又是棲息生長在深海的,年齡也比較長,比淺海的會有相對高的污染物的 #生物富集作用, 所以也不是說不能吃啦,只是建議不要常吃咯。 . . . 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的生長環境中的有害物質隨著食物鏈往上疊加的現象。 #第一個吃的是日本 #日本人真的是什麼都敢放嘴巴蛤 #聽說還有sashimi的
網myth碎碎念 斷食 上禮拜出來的研究,很多人很高興,說是科學家證明了斷食可以延緩衰老的證據。而且還是權威科學期刊Science發表的。 然後開始又把大隅良典搬出來講就是因為飢餓促成細胞自噬作用什麼的, 咳咳,我只想說,不會看期刊,也要懂得用google translate,你直接把題目丟去translate,就會看到這是延緩【果蠅】的衰老,不是人的。 溫腥提醒,果蠅是昆蟲,人類是哺乳類動物。 我們不一樣,不一樣(回音) . . . 這篇會上到Science是因為作者們發現到了飢餓和延緩衰老之間的關係和作用途徑, 只不過是在果蠅上找到,而不是人或哺乳動物上,真的要說這跟斷食療法有什麼關係? 那頂多算是往【證明斷食可以帶來延緩人類衰老或其他好處】踏出了小小的一步, 要說完全證明,還有一哩路要走。 馬來西亞的一哩路。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看研究報告 #斷食
網myth碎碎念 不會潮吹怎麼辦? 半夜來點半夜的東西, 有兄弟傳了一篇文章來,問我怎麼看? 題目是【不會潮吹怎麼辦?】。內容基本上就是在說潮吹是尿,然後comment區是一陣討伐那些“迷信”潮吹的人們。 咳咳,我覺得有點眼熟,找了找,確定了這個內容我6年前(2017年)寫過。 但當時沒有公開分享,所以基本沒什麼討論和互動,所以配合520(現在剛過半夜罷了),我把內容調整一下再放出來。原文我放在comment處,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看原文,再看我這篇, 如果對性的內容沒興趣,那你可以轉台了。 . . . 首先,確實,【不會潮吹不怎麼樣,能潮吹也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想討論的是, 除了【尿失禁】,潮吹還代表着很多其他東西。 先聲明,我沒有批評劉醫師,只是純粹討論個人看法和想法。 . . . 話說,劉醫師的文章中和底下的回應, 大多是“ 潮吹沒什麼了不起 ” 或 “ 那些男人應該要接受完整的性教育 ” 之類的留言 但這讓我想起一句話: 【性生活沒有標準答案】 這句話有兩個意思, 1,性生活沒有一定要做到什麼 2,
網myth碎碎念 甲母痣 這只能用【maybe yes,maybe no】來回答。 先講yes的部份,這叫做 #甲母痣,也就是在製造指甲的指甲根部地方長了一顆痣,就跟其他皮膚一樣,偶爾會生新的痣出來。指甲是特化了的皮膚組織,所以甲母也有機會長痣。 不論是新長的黑痣,或是你出生就跟著你的胎記,是有機會演變成皮膚癌的。 舒淇演的【非誠勿擾2】裡面就有這樣的情節。 所以重點在於自我觀察,一般皮膚上的痣,如果【型態有變化,外觀不規則,表面不平整,還有時候會流血】,那癌變成皮膚癌的【機會】就比沒有這些情況的痣高。 只不過,甲母痣就看不到型態和外觀了,所以就算是容易癌變的那種的也很難從外觀看出來, 同時,這也是在說,有這黑線不一定就代表是癌症,因為他也有可能是沒有上述情況的那種黑痣,只是你看不出來。 這種報導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提醒一些人去做個檢查, 如果只是虛驚一場,那你也就不需要再每天提心吊膽, 萬一因此檢查到了有皮膚癌,那也可以及早治療。治療成功率還是蠻大的。 . . . 再講no的部份,各位要記得一個看病很重要的概念:【不要把因果倒轉】
網myth碎碎念 癌 有些人在知道了癌腫瘤會跟正常組織【搶營養】後,就很直覺的這個也不吃,那個也不吃,深怕吃進去的都養了癌細胞。 這個思維就好像賺得越多,要交的稅就越多,然後你因為不想交稅所以完全不賺錢。 而且,這兩個看起來很直覺的思維最後的結果都是【餓死】。 #知識就是力量 #癌 #狐扯防彈衣
網myth碎碎念 抹黑 最近發生的事情,目前應該還算是在發酵,有人在fb上抹黑我,這個不稀奇,稀奇的是他是花錢打廣告來抹黑的,所以你在那個post會看到【sponsor】字樣, 有一點點常識的人就知道了,這就是收錢辦事而已,不然這種沒錢賺的事情還要你花錢,你做啊?腦袋被電梯門夾到? 那時候我面對【黑小明和它的小狗海嘯】的時候,它們對我恨得都牙齦流血了,都沒有這樣做。何況是現在這種小事? . . . 有人說我的心很大,面對這種事情還可以談笑風生, 確實,我有一些同學學長姐學弟妹就是受不了這種網路生態, 所以才退到線下和幕後的, 這沒有不好,各個崗位都需要人手,大家只要在自己的領域裡好好發揮,那就對得起自己的專業和一直以來的學習。 但我覺得,有些事情,不在前線是做不到的;有些目標,不正面對抗是贏不了的。 比如ho,我們去舉報一些冒用營養師名義的仙家到上面的時候,得到的回應是“只要立法了,這種人就會消聲匿跡了”。 又比如ho,有些人透過關係去跟上面投訴我誤導大眾的時候,還真的有上面的人連我講的內容都沒有去看(不過我相信他也看不懂啦~我的內容都是華語的,對方又是香蕉),就用私人名義發了email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