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lanecons

healthylanecons

【Healthy Lane consultation】創辦人, 【心聲代-醫學營養】系列課程講師, 中國報【養身良然】專欄作者, 【食在營養】特約營養師, 【養身良然】作者。

脂肪細胞
網myth碎碎念

脂肪細胞

不懂是演算法造成的還是怎樣,一直看到這張圖, 做這張圖的人還不懂是什麼意思,還給自己留了一個【98%】的保險,但單就這個部分就已經錯到離譜,就算上了保險也還是連懵都沒有懵對。 我原本只是想解釋一個【免疫細胞】的罷了,因為一個疫情讓很多2019年之前連口罩哪一面戴在外面都不懂的人一夕變成免疫學專家,我想吐槽的是這個。 . . . 但想到可能還會有人來講“aiyerrr~只有一個錯你就講別人是fake的,這樣是以偏概全”或是一定也會有人問我那剩下那幾個是不是就是對的, 所以我還是多寫兩句好了。 實際上【肝臟細胞】的壽命是5個月,也就是【150天】, 【脂肪細胞】並不是90天,而是【10年以上】,不然你以為脂肪為什麼這麼頑固? . . . 這張圖裡面,唯一對的只有紅血球,確實是120天,如果有人還要硬講因為有一個資料是對的,所以整張垃圾就是對的,那我也是無話可說了,你們高興就好。 啊對,我說這張圖只有紅血球是對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些什麼激素藥物什麼養生的定義,也都只是瞎掰的罷了, 最後這張圖的意義只是要跟你講:【吃他們家的產品不要急着看到效果,要至少吃幾個月,讓他們

越乾淨越容易生病?
網myth碎碎念

越乾淨越容易生病?

有人傳了這個消息給我,說“就說嘛~太乾淨是沒有好事的,現代人就是太乾淨才這麼多病” 確實,人太乾淨真的是會更容易生病沒錯,因為免疫力沒機會接觸外來物質來累積後天免疫,而且,從小就過度乾淨反而還會讓免疫力過度“單純”而對很多東西過敏, 但是,這個情況並不能放在這一位“奇人”身上。 . . . 他真的是太髒了,髒到一般人會生病的程度,尤其是飲食方面, 比如他會吃生的腐肉(有上 #顧家營養學 的同學應該知道這樣做的嚴重性,也就是肉毒桿菌毒素的問題),喝沒有過濾的水,拿動物糞便放進煙斗裡當煙抽。 新聞指出,曾經有研究團隊來研究他的生活方式,也給他做了身體檢查,發現他“除了有吃生肉感染到的旋毛蟲症之外,看起來十分健康和正常”,“可能就是因為在多年的嚴苛生活條件下,訓練和發展出了強壯的免疫功能” 咳咳。。。聽起來是很厲害,但你們應該都有看過有人【吃生豬肉然後皮膚肌肉組織佈滿了寄生蟲】的新聞吧?對,那就是 #旋毛蟲症,只不過他是無症狀的,但就算無症狀也還是被寄生蟲感染了呀。。。 但這一點確實可以用『訓練出來的免疫功能』來解釋,因為他可能很早以前就感染過,然後痊癒了,反反覆覆之下,

食物的觀念
網myth碎碎念

食物的觀念

誒嘿~原來現在吃軟殼蟹,還可以原地知道吃了多少熱量蛤(咦? . . . 其實吃任何食物的時候我都會稍微仔細的看一看, 目的有3個: 一是觀察質地和味道,常言食物要色香味俱全嘛,這也是欣賞食物的一種方式,而不是什麼都直接往嘴裡塞,問你感想只知道“umai”, 這樣太單調了。 . . . 二是做正念飲食,也就是吃東西不只是吃東西,還可以通過感受食物的質地,味道,外觀,讓我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個進食過程當中, 也就是【認真吃飯】。 . . . 三就是為了避免吃到一些肉眼可見的加料。 #事後這盤沒有算錢 #曾經遇過一碗意麵上面飄著一隻蒼蠅跟老闆講老闆跟我講沒問題的可以吃的 #我堅持退掉結果老闆就在我面前吃掉那碗意麵

含糖飲料
網myth碎碎念

含糖飲料

別人的應酬是喝酒,我的應酬是喝含糖飲料。 昨日,朋友招待我的豆奶, 朋友:你營養師一定是喝健康的啦~來,給你豆奶,我知道我知道,豆奶是蛋白質,對嗎? 盛情難卻不好拒絕,但我覺得還是可以拿來做個簡單的教育。 . . . 1,這一罐的蛋白質只有4.5g,按照一份蛋白質食物含7g左右蛋白質來看,這一罐其實不到一份蛋白質的份量, 相對的,如果是單純只用大豆做的豆奶(比我家路邊賣的),100ml的蛋白質含量是3.3g,300ml就是9.9g, 這一罐的蛋白質含量連路邊賣的豆奶的一半都不到。 . . . 2,這一罐含糖量4.9%,喝一罐下去就喝了14.7g的糖, 按照一天不超過25g的建議來看,這一罐下去就已經超過一天的限制的一半了。 . . . 3,重點是,這一罐加了stevia萃取物, stevia是一種天然代糖,確實是無害的,也基本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但是這一罐真的調到太甜了,不是說糖放很多的問題,而是味道太甜, 甜到我的眉頭要用力忍著才不會皺在一起。 . . . 身為营养师,我個人也不是完全不喝含糖飲料的, 但我喝含糖飲料的唯一標準就是[好喝], 反正

從知識學習成份
網myth碎碎念

從知識學習成份

有網友問,是不是說我看產品成份,只要看不懂的字就是不好的東西,就代表不要買? 其實話真的不是這麼說,因為你看不看得懂某個名詞,那是詞彙儲備的問題,而不是產品成份的問題, 比如一個不會英文的人,看到產品成分中寫著[salt],也是大概率不知道那是什麼的。 . . . 話又說回來,如果學習多一些詞彙,雖然一開始比較累,但這個努力是有回報的, 比如剛剛就有一位學員問我,她剛買的一個‘治療’ #神經痛 的產品的成份,據說是德國 最新科技(怎麼都是德國?) 我看了一下,寫著methylcobalamine, 如果你看不懂,其實連這串字怎麼念都不知道, 但如果你學了正經的營養學,你就會知道這就是vit b12, 對,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而且,學員說賣家號稱這個成份一般市面上沒有,是所謂的活性物質,其他的vit B12都是不活的, 誒嘿,巧了,我上次扭傷脖子,去pharmacy買的,就是methylcobalamine,而且成份還比這個 德國科技高,價格是十分之一。 . . . 所以你跟我說學習是浪費時間? 沒聽過時間就是金錢嗎?朋友。 #是有一定效果但如果很嚴重還

可卡因比成癮色情片更嚴重?
網myth碎碎念

可卡因比成癮色情片更嚴重?

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們做個比較就好了, 【可卡因】成癮的症狀是: 情緒容易激動、精神緊張、容易焦慮、過度自信,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人變得sensitive,喜怒無常, 最長遠的影響是讓頭腦的【自然獎勵機制】的失效,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難自然的快樂起來,這是真的影響了大腦,沒有吸就快樂不起來。 除了影響大腦,可卡因還可能會影響你的基因。除此之外,常使用可卡因還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敗血症、猝死的風險。 . . . 那麼,【色情片】呢? 色情片成癮的症狀,醫生說的是健忘和快速失去記憶(這兩個放一起講是不是廢話?)、易怒和情緒容易波動(易怒不就是情緒容易波動?) 醫生也說,甚至還會造成腦部損傷,臨陣失去性慾。 這看起來跟自然獎勵機制有一點關係,但並不是從頭腦方面影響獎勵機制,而是上癮的人需要比較大的外部刺激才可以獲得快感,因此會尋求更強烈的性愛體驗,那可能就會有其他的傷害,但這個就扯很遠了。 我是不知道醫生這樣比有什麼意義,因為兩者根本沒什麼可比性。 . . . 至於關於頭腦損傷的說法,我再去找了一下(免得錯怪好人), 確實有一篇德國的研究,在調查了64位21到45歲的男

白嫖明星代言
網myth碎碎念

白嫖明星代言

典型的白嫖明星來代言自己的產品的做法, 其實呀,如果你的東西這麼強這麼出名,人家巨星會有可能沒有接觸過嗎? 不過人出名了本來就是會有被白嫖代言的風險,這也無可厚非,我覺得今天你就算拿這篇給古天樂看,他也只會笑笑罷了。 . . . 別誤會別誤會,我不是說吃vit B沒有幫助,只不過他已經受損嚴重了,而神經細胞的修復是很慢的,所以並不是說他現在吃止痛藥就是治標不治本,而是他沒有吃止痛藥就絕對撐不下去。 其次,如果有一天你也遇到這個情況,你會發現如果你只是吃vit B是沒有用的,你會需要修復神經的原料,比如蛋白質和油(不是產品蛤,是食物來源的,拜託),還需要復建,可能還需要手術。 我也真心希望神經修復有這麼簡單,只是,現實世界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知識就是力量 #別把治療疾病想的太簡單蛤 #神經修復

澄清事件
網myth碎碎念

澄清事件

其實這篇我不是很想寫的,因為基本很少人有興趣,內容又複雜,單單是在腦內構思要怎麼寫就已經花了我一個小時,寫完又花了我2個半小時, 但想到這個霉體報導的部分一定會被那些反苗苗瘋傳,然後中文霉體也很可能會瘋狂轉載,然後一定也會有人來問我,然後一定會有人想用那篇東西來打我的臉為我創造流量。所以我還是趁早寫一寫好了,等他們來了直接放link就好。 . . . 10月14號,波斯頓大學(BU)的團隊發表了一篇研究,主題是探討【Spike protein 在SARS-CoV-2 BA.1病毒中致病和抗原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 原本,這又是一個枯燥的標題和沒人關心的研究, 但是作者們在preprint版本裡面提到了一段話:【Omicron S-carrying virus inflicts severe disease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80%】(攜帶了這個S蛋白的Omicron病毒會造成嚴重症狀,並把死亡率提高到了80%) 這一下就炸鍋了。 . . . 先是在社交網站(應該是tweeter)有大量討論,然後就是霉體開始跟進大肆報導(新聞的來源都是網友

標題黨的詆毀
網myth碎碎念

標題黨的詆毀

在中國報的專欄,看到這樣的留言,我想了0.0002秒,不對呀~我沒有講到不好吧?我裡面都寫了【別擔心】【亞硝酸含量已經很低】之類的話,只要點開就能看到了吧? 之後我又想到,哎喲~應該是這兩位都沒有開通VIP吧,只怪我最近的專欄都是VIP的,沒花錢就看不到完整內容,但這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不怪他們。 可是,我又發現不對勁,因為我在一開始就寫了,這是【據說】,而且我的標題也有一個【?】呀~只要有受過小學等級的中文教育,應該是能理解這些語句的吧?這也很明顯的挑起讀者的好奇心,是寫作的基本技巧之一。 再看兩位的留言,語句並沒有什麼搞笑的錯誤,讀寫能力應該是沒問題的。 。 。 。 所以問題就來了,到底他們是為什麼會覺得我在詆毀泡菜呢?而且一個就算了,這還是一次兩個,不行,這絕非偶然! 於是我費盡九牛一毛之力,終於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應該是有一個宗教教派是【泡菜教】,只要一講到泡菜有不好,哪怕只要是疑問句,該教派就會派狂信者來捨身護航,不論是非,只盡詆毀之能事,不用口水把異教徒淹死不罷休。 對,一定是這樣。

獻愛心
網myth碎碎念

獻愛心

原來mysj真的有這個功能了。 捐血基本上對身體是無害的,還可以快速減重500g左右(咦? . . . 但這只有對身體健康的朋友而言是無害的,如果身體虛弱還硬硬去捐,那就可能會提高身體負擔。 所以,你如果身體本來就虛弱,你可以以【可以捐血】為目標來調理身體,如果原本不能,調理之後能了,也可以視為你的身體有一個很大的進步。 . . . 另外,就算是有輕微地中海貧血(對,我有)也還是可以捐血的,我都捐了6次了,只要確保自己平常沒有貧血的症狀,比如臉青唇白和時常頭暈,捐血前的檢查有過關,那也還是可以捐的。 因為地中海貧血不一定會真的有貧血的問題,但如果輕微地中海貧血帶貧血患者同時還有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問題,那貧血症狀和問題會更嚴重。 #就當累積一些功德吧 #知識就是力量 #獻愛心

奶粉和包裝奶不一樣
網myth碎碎念

奶粉和包裝奶不一樣

前幾天分享過一篇講 #麥芽糊精 的偽科普, 就有不少網友來跟我說他有看到這個廣告。 我還在想,“什麼廣告喔?我明明只是在闢一個內容農場的謠罷了,你們不要害我哦~” 之後我才看到那個傳說中的廣告,再比較一下那個內容農場的內容,媽耶~原來內容相似度高達87%。 嗯。。。於是我就把廣告看完了, 對於那個廣告,我有幾個想說的: 1,maltodextrin是麥芽糊精,不是麥芽【糖】糊精,多一個字少一個字是差很多的, 可能有人聽到他的名字是麥芽糊精,所以就以為是麥芽糖或是麥芽做的,其實不是,麥芽糊精是用澱粉(比如米、小麥、玉米、馬鈴薯澱粉)經過酵素水解做成的。 . . . 2,老闆,你前面講【奶粉】有加各種東西,所以不好, 但是你介紹的是【包裝奶】, 咳咳咳~這兩者沒有可比性咧,你一般買的包裝奶也沒有那些麥芽糊精、植物油、碳酸鈣,尤其是你特別強調的麥芽糊精, 因為這主要是配在粉狀產品的,目的是【避免奶粉凝結成塊】, 包裝奶基本沒有這個需求,除非是低脂奶,

可不可以吃&可以吃多少
網myth碎碎念

可不可以吃&可以吃多少

顧客:老師,有糖尿病前期的人可以喝國民飲料嗎?綠色那個。 我:可以啊。。。 顧客:納尼?真的可以嗎?但我聽別人講喝了會鋸腳喔~ 我:喝當然可以喝,然後要看你喝多少呀,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糖尿前期了,就比較照顧,一天的飲食都吃的均衡,額外的糖也不超過25g,並且會定期檢查血糖,那當然可以喝,一天一杯,不要額外加糖,不要故意泡濃濃,那完全沒問題。 但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糖尿前期了,還是依然故我,什麼鬼都吃,血糖也不照顧,那其實也不差這一杯國民飲料啦,就算他真的被鋸腳了,你真的覺得是國民飲料的責任而已嗎? 都嘛是背黑鍋而已。 #我在意的現在的國民飲料味道已經大不如從前 #沒有那麼好喝了 #這世上還有很多好喝的飲料的

Svante Pääbo
網myth碎碎念

Svante Pääbo

每年的諾貝爾獎出來之後不久,就會有冒用得獎者名義的產品跑出來割韭菜,比如細胞自噬作用、酵素的發現、缺氧誘導因子、免疫療法、端粒效應、生理時鐘、石墨烯等等的發現者都”被代言“了各種神奇的產品, 比較特別的是偉哥的發明人,他們是真的以自己的名義分別代言了不同的產品。 而今年這一位,應該就比較難”被代言“了。 . . . 他的貢獻是【確立了古DNA的萃取、純化、定序的技術,開創了古遺傳學領域,為研究現代人提供了基礎】(據我粗淺的了解是這樣,如果有說錯,還請各位大佬不吝指教) 簡單來講,就是他發現了現代人類(智人)的祖先跟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有過基因交流(交配產生後代),所以我們現代人體內,有一定比例的基因是來自已經滅絕的其他人種的。 這個發現有什麼用途和意義嗎?值得拿諾貝爾獎?而且還是一個人獨拿? 意義其實很重大,因為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我們現代人的起源,比如【非洲起源論】,然後也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研究現代人的傳染疾病。 用途方面,我舉個例子,得獎者Svante Pääbo在2021年有研究過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的基因,發現到在某一基因片段含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的人,

都是牛奶的問題?
網myth碎碎念

都是牛奶的問題?

有朋友來跟我講,有一個新的研究指出:【每天吃超過1000mg的鈣質會增加癌症死亡的風險】,然後講,鈣質的來源就是牛奶,所以這再次證明了牛奶是會殺人。 我請他傳那篇研究給我看看。這次速度很快,啪一下的那種,想必是有bear來。 就在我看着那個研究的時候,他語帶洋洋的說“而且啊~研究還有講,鈣質吃多了還會造成很多副作用,比如造成鈣質沉積在關節,造成痛風、關節炎,還會累積在血管,造成血管鈣化,最嚴重還是會造成老人癡呆症。” 我正眼都不給他一個,問道:“那骨質酥鬆呢?這個研究有講補充鈣質會造成骨質酥鬆嗎?” 他更高興了,“沒有。但這個研究講,吃了1年,骨質才增加0.6到1.8%,這個數字太小了,根本就不能預防骨質酥鬆”,可惜他沒有尾巴,不然他的尾巴現在會轉到跟電風扇那般快。 . . . “高興完了?那我來了蛤~”我推了一下眼鏡。 “其實你講的那個增加0.6~1.8%是在哪裡寫的?我整篇報告都沒有看到這個數據咧~而且如果這個數字是真的,那他也是【增加】呀,一邊承認它有增加,

食物中毒
網myth碎碎念

食物中毒

首先,我是對這個報導的真實性有所保留的,因為他沒有講太多的細節,所以也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就是【亞硝酸鹽中毒】, 不過內容上有可取的地方就是,事主的菜汁是放3天後拿出來喝,然後感覺身體不舒服,也確實,蔬菜中的豐富硝酸鹽會在【不當保存】的第2天以後開始大量生成亞硝酸鹽。 所以3天後造成亞硝酸鹽中毒確實是有可能的。 . . . 順帶一提,這樣的蔬菜汁,再過20多天後,亞硝酸鹽的量又會開始減少,之所以會有這個情況,是因為前兩天產生的還不多,20多天後則是亞硝酸鹽被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質【還原】(也就是抗氧化)了,所以減少。 再順帶一提,亞硝酸鹽中毒的症狀是【胸悶、呼吸困難、頭暈、頭痛等】, 但報導中沒有提到事主是什麼症狀,只是直接說她亞硝酸鹽中毒, 那麼我們可以用常理推測,她的蔬菜汁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密封好,或是瓶子沒有洗乾淨,或是蔬菜沒有洗乾淨等,都有可能造成細菌滋生,造成食物中毒。 而我覺得【上面這些原因】造成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比亞硝酸鹽中毒【更大】。 . .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如果要打這種蔬菜汁來喝(雖然我本身不鼓勵,但不會強烈反對), 最好是【新鮮打新鮮喝】,

抗癌之道 II
網myth碎碎念

抗癌之道 II

學員:病人最近食量變小了,吃的很少,上廁所很少,有什麼方法增加他的排便嗎? 我:eh。。。給他吃東西? . . . 其實這類問題比我想像中常遇到,當然,我這樣回答只是為了敲打他們一下,有時候有些學員敲一下就有所領悟,如果還不行,之後我會再問多一點問題,來促進他們理解。 因為我對直接告知答案興致缺缺,而且尤其是這種【籠統】的問題,如果可以直接給一個解決方式的,通常都是仙家。 . . . 很多時候,病人家屬並不是真的傻,而是一慌張,而忘了一些很簡單的道理,把問題想的太複雜。 所以,開頭的問題,解決的流程就是: 1,知道了排便少是因為食量變小,少進當然少出 2,找出食量小的原因,是因為胃口不好?肚子很脹?嘴巴有地方痛?嗅到食物就想吐? 3,再從原因去解決,比如胃口不好,可不可以加重食物的味道?酸一點辣一點? 比如肚子很脹,是不是很多風?可不可以按摩肚子促進消化和腸胃蠕動? 比如嘴巴有地方痛,可不可以用漱口水或口內膏,然後加強glutamine來幫助修復? 比如嗅到食物就想吐,

抹黑這道理
網myth碎碎念

抹黑這道理

早上我助理佩貞跟我講,她接到一連串電話,是林先生或是林冠良講用這個號碼申請貸款,還有去開tng和lazada shopee的戶口, 這會是誰弄的?其實用膝蓋想都知道,是那群吃飽太得空、正面又槓不贏我和我的粉絲、耍無賴又耍不過我和我的粉絲(我們都沒有道德的,所以對道德綁架免疫)、連正臉都沒有種露的小孬孬們,去搞的事情, 其實這也不是第一次了,那次那個號稱10幾萬粉絲的假教授帶它的小狗們來我的地方鬧的時候,它們發現講不贏,就在telegram群組裡面號召它的小狗們去騷擾我公開出去的電話(它們裡面有人截圖給我看), 好在,這個號碼是工作用途而已,麻煩是麻煩,但也覺得很好笑。 。 。 。 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面貌, 很多時候我講到我遇到的一些麻煩的時候,就會有熱心網友教我去報警,其實,報警我也不是沒有做過,但他們也跟我講他們tak boleh buat apa,因為我這不是3R的事情。 而那些藏在網路背後的東西,因為我講的話危害到了它們的利益,又沒辦法拿我怎麼辦時,就會做這種事情來洩憤,來搞麻煩。其實做生意的朋友可能也多多少少遇過這種事情,尤其你做的越在理,那些不講理的越沒辦法拿

肽液
網myth碎碎念

肽液

這影片頂多就是用10%的廢話雞湯,包裝那剩下90%的不知所謂,做出來的廣告。 1,並沒有一個東西叫做【肽液】,如果硬要解釋,那就是主要成分是【肽】的液體,就像【精液】的意思那樣,是主要成分是【精子】的液體,這應該不難理解。 【肽】其實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也就是【蛋白質】分解後的結構,如果再分解下去,就是變成 #氨基酸。 市場上很多產品都有加肽,把肽吹到很漲的也確實不少,但這個影片是我看過吹到最富想像力的,而且還創造出了肽液這個名詞。 . . . 2,如果只是憑空捏出一個名詞就算了,他還打個預防針先,講這個肽液是【提煉不出來】的東西,然後講這是真實的。 厲害咯~這就好像一個人跟你講,他有10倍於Elun的資產,但是這資產是隱形的,沒辦法給你看帳和不動產,總之他就是有,你不信就是你智慧不足,你sb。 這邊簡單說明蛤~你真的要證明一個物質存在,那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提煉出來,也就是做成份分析。

湯到底優營養嗎?
網myth碎碎念

湯到底優營養嗎?

湯有營養嗎?為什麼有些人講沒有,有些人講有,到底誰對? 這就是我常講的,【有沒有?】和【有多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當然,嚴格來算,就算只是煮一碗白開水,他裡面一樣有營養,因為水就是7大類營養素之一。 只不過我也知道,一般人所謂的【有營養】,指的是裡面的維生素礦物質那些很多的意思, 【沒有營養】,就是很少的意思。 . . . 所以,湯裡面的營養,當然是有的,只不過跟湯裡面的料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也就是說,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跟料比起來,湯的營養價值和營養成份基本比較少】。 . . . 為什麼說基本比較少呢?而不是絕對比較少? 這是因為煮湯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萃取】動作, 所以,料裡面的一些水溶性物質就被萃取到湯之中。 如果你的湯是有油的(比如你用老母雞來燉),那那層油裡面也會萃取出料中的油溶性物質出來。 這些萃取物,在湯中,就可以算是比料多的,或是說,會比直接吃料來的容易攝取和吸收。 . . .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要喝湯?什麼時候要吃料? 這要看你的目的和狀況, 比如你現在有進食困難,沒辦法很好的咀嚼和吞嚥固體食物,

用假科普來訓練思考
網myth碎碎念

用假科普來訓練思考

目前普遍認為人腦的神經元有 【860億】個, 然後我們做個簡單的計算,就算這個 #假科普 講的是真的:每年減少1萬個神經元(神經細胞)。 那我們要持續減少【1萬年】,才減少【1億個】神經元,那你還剩【859億個】。1萬年還退化不到1%的功能。 (冷知識:一億就是一萬個一萬) . . . 很多時候,這些假科普會放一個你看起來會嚇到的數字來嚇你,比如這裡用的【1萬】,1萬看起來很多,但你還要看是誰的1萬,我的1萬,和Elun的1萬,兩者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啊~我說的是銀行戶口裡的錢數。 同時,這些假科普還會參一些真的東西在裡面,比如裡面講吃堅果和喝綠茶,這本來就是營養師常給的飲食建議, 這種真假參雜的假科普,迷惑性很強。因為一般人很容易只看到有一部分是真的東西,就會以為剩下的東西也都是真的。 . . . 想要保持頭腦的敏銳,不想要腦袋退化,那有3件事要做好: 1,飲食: 好油,蛋白質,適量碳水化合物,抗氧化的新鮮蔬菜水果,還有無糖茶和咖啡 這是提供頭腦的原料,

柚子和西藥
柚子

柚子和西藥

這是每年中秋必定要提醒的,【有吃西藥的人,要小心跟柚子的交互作用】,所以那一年,我就直接寫在我的中國報專欄上了, 至於為什麽有些人在不懂的情況下吃了西藥,又吃柚子,然後也沒事呢?原文我就放在下面,各位可以看看。 這是跟健康甚至是性命息息相關的小知識蛤,讓身邊的朋友們學習,是真的 #功德無量 的嘿~ #養身良然 #中秋團圓 #知識就是力量 === https://www.chinapress.com.my/.../%E6%9E%97%E5%86%A0%E8.../ 原文在這,其實我的專欄一直都還有在寫著,每個禮拜三準時刊登。感謝大家的持續支持,那是我寫下去的動力。

鹹蛋黃可以吃嗎?
網myth碎碎念

鹹蛋黃可以吃嗎?

月餅裡面有個靈魂,#鹹蛋黃,小時候會覺得鹹蛋黃很geli,只敢吃包著它的蓮蓉,長大後才理解鹹蛋黃的美味, 鹹蛋黃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它的 #膽固醇含量,確實,因為鹹蛋經過鹽水醃製,水份流失,鹹蛋黃的膽固醇會比新鮮鴨蛋的蛋黃更濃縮,所以膽固醇含量會提高, 一個鹹蛋黃的重量大概是25g,以100g鹹蛋黃的膽固醇是1891mg來算,一個鹹蛋黃的膽固醇就大概是473mg,如果是按照《美國民眾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的300mg上線,那麼鹹蛋黃是非常禁忌的食物, 只不過,2015年,這個限制已經取消了,至於為什麽取消,我在我的地方也常講,這是因為: 【血中膽固醇】只有20~30%是受食物中的膽固醇影響,其餘的70~80%是人體自行製造的,而製造的原料是【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所以如果真的應該限制的是飽和脂肪,目前的建議是不超過15g,同時反式脂肪能不要碰就不要碰。 (我個人的建議是飽和脂肪超過也沒關係,但反式脂肪是真的越少越好) . . . 只不過,雖然只有20~30%是食物影響的,但如果吃多多很高膽固醇的食物(

生病時的免疫力
網myth碎碎念

生病時的免疫力

我說我生病有吃藥,結果就出現了說【我們人類本來就有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不需要靠藥物,為什麼堂堂一個營養師還要去吃藥?】的酸民。 ok,這邊簡單講解一下,你可以把藥物視為人類的 #抵抗力的衍生。 當我們遇到單靠我們的免疫力抵抗力和體力也不足以可以對抗的疾病時,就要尋求藥物的幫助。 (eh。。。放心,我也不是真的把這些酸梅精轉世的話放在心上,我只是以這個為題,再做一些科普) . . . 這裡講的藥物,還不一定就是西藥那種合成的東西,草藥其實也算,比如野生動物生病了,也會找野草來吃。你看,連野生動物也知道要求助與平常沒有吃的野草了, 同時我也告訴各位,現代的藥物,有很多其實也是先在自然界(植物、苔蘚等)發現其效用,才使用人工合成來進行大量生產的。 . . . 你可能會想,為什麼要 #脫褲放屁?自然界都有的東西為什麼還要人工合成出來? 2個考量, 1,【純化】,自然界的物質會和其他物質(雜質)一起存在,所以如果完全要用萃取的,你需要用到很多的原料,萃取到來還不夠純,效果會因此打折, 2,【沒有那麼多原料】,通常,你想要的成分只佔原料的很小的比例,如果你要大量生產到普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