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報導

A collection of 98 posts

接種人口比例
網myth碎碎念

接種人口比例

10%有很多嗎?老實說,真的不多。 在我們下面的泰國是6.39%,提醒一下,泰國人口是我們一倍,如果人數來看,泰國接種過疫苗的人比我們多100多萬(454萬), === 再打個比方,這個網站查不到台灣的,但我們可以從台灣的官方數據看到,他們已經打了855000+ 劑, 而我們從2月24號首相大人打第一劑開始到現在的3個多月,共打了327萬劑, 而台灣是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打到這個數量的,而且別忘了,台灣購買疫苗方面面對諸多情況,遠不如我們這邊那麼順利。 === 所以嘛。。。有人罵接種的很慢,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的打就去打了不要放飛機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C%89%E7%9A%84%E6%89%93%E5%B0%B1%E5%8E%BB%E6%89%93%E4%

疫苗的風險
網myth碎碎念

疫苗的風險

有人說,前一天才搶破頭,另一天就報這個新聞,是不是在搞笑啊?難怪預約了又不到場的人這麼多。 其實不是,新聞就是有什麼就報什麼才是好新聞,總不可能外國媒體都出了這個新聞,我國還默不作聲吧?到時候就是“知情不報”和“刻意隱瞞”了。 === 只不過這樣的時間點出這個新聞一定是會引起廣大反響的,尤其是本來就反疫苗或是反AZ的那些,就好像撿到槍一樣,還有看到把這件事扯到政治陰謀論去的,說什麼政府就是要吃錢,所以不買x國的疫苗,而買這種爛貨,這樣的政府就是不顧人民生命(政治和政治陰謀論是不一樣的蛤),之類的言論, 嗯。。。AZ疫苗在英國打了3000多萬人了,我們只能說,出事的機率很小,尤其是這麼明確確定是疫苗引發的動脈血栓導致的死亡還是第1例, === 沒錯,我們當然不可以忽視這一條人命帶來的啟示,跟你講3000多萬人只死1個=沒死這種混帳話。我們該看的是這個疫苗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1,打這一針後出事的風險是不是你可以承擔的? 2,如果沒有打這一針你的風險又有多大? 選一個你承擔的了的風險的事情來做就好,不想打就不要打,也不要被人勉強你去打,做你想要的選擇,這樣就好了。 至於剩

疫苗的造假
網myth碎碎念

疫苗的造假

在有些人質疑某些國家的疫苗的數據造假的時候, 某些國家已經開始出現假疫苗了,當然,假疫苗是人人得以誅之的勾當,所以抓來罵是非常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利益吸引之下,假疫苗理論上不會只出現在某些國家,其他國家都有可能出現的。 所以嘛。。。不要有 #地域歧視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9C%B0%E5%9F%9F%E6%AD%A7%E8%A6%96?__eep__=6&__tn__=*NK*F] 蛤,反正目前的新冠疫苗是不可能從 #正規管道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D%A3%E8%A6%8F%E7%AE%

看報導 要帶腦
網myth碎碎念

看報導 要帶腦

這個報導的標題就好像: 太陽熱度造成氣溫上升, 太陽【或】成全球暖化幫兇。 === 然後你一邊笑一邊罵他們蠢的時候,不小心點進去看,才看到,oh,原來是講病毒上面的膽固醇是幫兇。 === 總之這種研究其實也是一般大眾看不懂的,因為這種報告對一般大眾而言【沒有用】, 如果看了,或是由不做功課的媒體報導了,只會讓一般大眾以為吃降膽固醇藥就可以避免感染了。 真的,真的是一點用都沒有。 === 這種研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研究人員多一個思路,比如發明一些可以抑制病毒上的膽固醇作用的藥物。 總之,帶腦看報告和報導吧。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A5%E8%AD%98%E5%B0%B1%E6%98%AF%E5%8A%9B%E9%87%8F?__eep__=6&__tn_

又是隔夜菜的問題?
網myth碎碎念

又是隔夜菜的問題?

這是舊聞了,但又被人挖出來再炒一輪,也可以算是【新聞界的隔夜菜】了。 ok,這個報導有幾個 #疑點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6%91%E9%BB%9E?__eep__=6&__tn__=*NK*F] 是各位需要去思考一下的: 1,他們怎麼知道是隔夜菜造成她的 #胃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3%83%E7%99%8C?__eep__=6&__tn__=*NK*F] 的? 胃癌的原因有很多種,最典型的原因是 #螺旋菌

被媒體“借用”的報導
網myth碎碎念

被媒體“借用”的報導

我原本的一些用字讓人以為我在講她,其實不是,那我改成直接一點好了: 這就是霉體“借用”了某個網紅來抓流量的事情, 那句後悔也是那位網紅沒有講過的,是媒體自己加上去的。 === 這就跟之前講的一樣,在大規模接種的情況下,這種案例你是很難判斷究竟是不是疫苗造成的,然後再加上情緒的用字(那句"後悔"),整個輿論就是對疫苗不利的。 對,這些就是霉體的手法。 只不過,懷孕本來就是有一定機率會流產的,尤其是剛開始還不穩的時候,這不一定就是有什麼原因造成的,他就是發生了。 其實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會有“3個月前不可以講”的傳統。 因為人很難理解【有些事情的發生是沒有理由的】。 === 至於疫苗會不會造成流產,理論上是不會的,打疫苗就是產生抗體的生理作用,也沒有研究證據顯示會影響胎兒發育等。 ps: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媽媽打了之後寶寶也可以獲得抗體 懂了上述的緣由,就看得懂,這一篇其實就是一位明星(應該是吧,其實我不認識),被媒體“借用”來曝光罷了。 當然,comment裡還是有很多很厲害的網友講她笨,害了一個無辜生命之類的。 我只想說,讓人真的理性看待科學和醫學,真的很難。

論報導的報導法
網myth碎碎念

論報導的報導法

咋看之下,他們是在拉低疫苗的信心。 然後我想到,是打了會講華語的某疫苗第一次打的日子。這樣似乎就說的通了,這樣的報導可以拉低其他種類疫苗的信心,然後用凱里的影片來宣傳,拉高另一個疫苗的信心。 這是第一層罷了。 然後咧,如果你有看到 #衛生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1%9B%E7%94%9F%E9%83%A8?__eep__=6&__tn__=*NK*F] 調查後講死因跟疫苗無關的新聞,你會看到這些消息都是阿山哥來講的,有些附圖還是阿山哥低頭的照片。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下面一片罵阿山哥的, 然後那幾個吃乾飯的正負胃聲布掌是不見踪影的。 這是第二層。 然後胃聲布掌今天打完第二劑疫苗,然後出新聞。 這是第三層。 果然高招蛤~你以為是疫苗,其實是症痣。 === 話說,第一位死者是護士,第二位死者是消防員, 我看到有人講有高血壓心臟病慢性病可以當護士和消防員的咩? 我都不知道他是真的,還是裝的。

負面報導
網myth碎碎念

負面報導

我點進去看之前,已經有做好心理準備一定會有不了解狀況的“人”會酸來酸去,我預算負面留言可能有60%吧, 然後我深呼吸了一次,點開,發現我還是太嫩了,幾乎所有的留言都是負面的。而且我還真的是佩服那些水軍,真的是什麼都可以扯到台灣問題去。 我原本想說這是思想僵化,但想想,你也至少需要有思想,才談得上僵化,而這些人已經沒有了。 === 對於一些有類似疑問,但還肯思考的人,我幫忙做一些開頭,希望可以刺激一些還肯用腦的人的思想,已經沒有了的那些我就不管了: 1,不是疫苗的問題,報導來幹嘛? 首先第一,一定是因為這有新聞價值,第二,因為之前懷疑跟疫苗有關,現在懷疑跟病毒有關,這間中的差別,你可以細品, 我們一再強調蛤,這個病毒和疫苗都是新的東西,新的東西就要觀察,任何的懷疑,只要證據充足了,都是可以推翻的,還記得一開始說這個病毒”不會人傳人“嗎?還有“不會空氣傳染”,“不會形成瘟疫”,“跟SARS一樣很快就會不見”,“口罩沒有用” 對,連最具爭議的空氣傳播都被證明“可以”了,

醫生是哪位?
網myth碎碎念

醫生是哪位?

這種報導不知道是何居心,是湊疫苗的熱鬧但又不懂有什麼好講?是趁現在疫苗正夯的時候來一桶冷水咧?還是在迎合某一族群的讀者的胃口? 無論如何,這報導都有至少2個問題: 1,這個醫生是哪位? 從頭到尾就醫生醫生醫生,可是連一個姓都沒有出現,這是什麼意思?一個醫生就代表所有醫生的意見?還是說那個醫生不想/不敢具名?那個人真的是醫生嗎?還是他講他是醫生記者就信了他是醫生? 頂著這麼大的頭銜卻沒有具名,這樣的內容可信嗎? 如果我隨口講有個諾貝爾獎得主打給我,跟我講這個疫苗很好,可是沒有講名字,你們會信嗎? (等一下,好像真的很多人會信) === 2,天花是人類第一次完美攻克的傳染病,而且還給我們弄到基本絕種了,那時候的技術、運輸、交通、人口活動、經濟、資訊傳遞成本等,全部都跟今天沒辦法比。就算是這樣,也才花了【184年】就攻克了一個困擾人類【幾千年】的病,這個還不夠厲害咩? 所以我實在告訴你們,不要某些人跟你講一個【看起來】很高的數字,你就被牽著情緒走, 這些東西是要【比】過才知道的。 #帶腦看報導

質疑報導
網myth碎碎念

質疑報導

這幾篇一直講關於疫苗的話題,我還是強調,你信任哪個就去打哪個,隨便你,但不需要去詛咒任何一個疫苗無效,這一年來間接和直接、有記錄和沒記錄丟失的人命還不夠嗎? 但似乎就是有人看不懂我這一片丹心,硬是要塞一些有問題的文章或影片來給我,要給我做“思想教育”。 === 其中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是講輝瑞疫苗效果 #飽受質疑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BD%E5%8F%97%E8%B3%AA%E7%96%91?__eep__=6&__tn__=*NK*F] 的影片,基本上就是在講mRNA技術的不成熟,fda開特別通道,所以【醫學界慎之又慎,因為人類基因安全比什麼疫苗都重要】,還不忘補上,如果打了出問題,輝瑞不會負責。 相反,滅活疫苗已經行之有年,要有【更高規格生產設備,

接種疫苗仍會染疫?
網myth碎碎念

接種疫苗仍會染疫?

30萬人接種,檢查了18.9萬人,其中1.24萬人確認感染, 這1.24萬人裡面,主要都是在接種第一劑之後一個禮拜內被感染的,另外還有1410人是打第一劑之後,第二劑之前的2個禮拜後感染的,69個人是打了第二劑之後感染的。 也就是說,以現在的數據而言, 打了第一劑還沒有打第二劑,被感染的可能性是6.6% 打了第二劑還會感染的可能性是0.03% 這個程度,就有人罵95%有效率是騙人的,好吧,修正成93.4%,不懂他們會爽一點沒有。(不過實際上不是這樣算,95%是跟安慰劑組對比出來的,這個93.4%是自己跟自己算) === 【ps:再強調一次,這些%實際上不是這樣算的ha,不然有人以為我看到別人高潮所以我也高潮,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想看切確數據的朋友可以在comment中看網友 独到箭解 的計算。】 === 其實,上述打了多少針,又有幾個case的數據都是報導內有清楚寫出來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報導標題要這樣寫,可能就是為了吸引那些看到美國疫苗“看起來”有問題就會高潮的人們看的吧。 這就不難了解為什麼這報導的留言區一片歡騰了。 === 那我只想說,各位希望美國疫

非過勞死
網myth碎碎念

非過勞死

知道為什麼阿山哥出來闢謠還會被罵嗎? 因為那些人一開始就相信了錯誤的報導標題,等到官方證明是報導方的錯的時候,他們就拉不下面子承認自己相信了錯誤的報導, 所以就進入 #認知失調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A%8D%E7%9F%A5%E5%A4%B1%E8%AA%BF?__eep__=6&__tn__=*NK*F] ,所以那些留言無非就是: 1,陰謀論、陰謀論、陰謀論 2,醫生過勞死,死得有意義,可以給大家做個提醒,怎麼可以打破這個美麗的童話? 3,推卸責任,要維持醫療體系的美麗形象。 言下之意,他們希望他是真的過勞死,最好還是真的睡夢中死的,這樣他們的面子才掛得住。 剩下的,都是屁話。 === 我是贊同過勞加速了他的離世,但事實就是事實,

證據等級
網myth碎碎念

證據等級

我查了原文研究,是【隨機+double blind】研究,證據等級不低了,缺點是實驗樣本人數太少。 你看蛤,24人,分兩組,一組12個人,也就是說,實驗組91%存活,代表11個人存活,1個死了;安慰劑組42%存活,是死了7人的意思。 === 為什麼報導不用人數來表達? 很簡單,因為只是用人數表達,看起來不夠震撼,1個vs7個而已, 而且這些新聞應該是從發表的研究的result上抄下來的而已,他們沒有去算過。 如果我是報導編輯,知道這個%背後的意義之後我可以寫:【使用幹細胞治療,重症患者存活率高出700%】 所以這也是【多思考一點】的好處。 === 至於這個是不是代表幹細胞治療真的很有前景?答案是:是有前景,但是證據還不夠硬, 因為他們的樣本數不夠(研究團隊自己也有提出這點限制),簡單來說,他們的樣本才10幾個人而已,多一人、少一人,都是9%上下的,比“大部分”股票都還要瘋狂,

故意手法
網myth碎碎念

故意手法

朋友問我,那標題是不是故意寫到這樣的啊? 當然是故意的,不故意的話,哪裡會有這麼多人出來秀智商下限?哪裡有這麼多笑話可以看?而且很可能你就看不到這篇報導了。 當然,我是覺得就算照實寫【4個是安慰劑組,2個是實驗組】,那些人也一樣是看不懂的, 何必咧?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A5%E8%AD%98%E5%B0%B1%E6%98%AF%E5%8A%9B%E9%87%8F?__eep__=6&__tn__=*NK*F] #知識不會是負擔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

疫苗不良相關報導
網myth碎碎念

疫苗不良相關報導

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這篇報導的題目是在講2件【不相關】的事, 1,發生了不良事件 2,巴西叫停中國疫苗試驗 就是這兩個不相關的東西,參在一起講,讓你心癢癢。 === 【那個不良事件是什麼?】 | 答:是有受試者死亡。 【那這死亡案例跟疫苗有關嗎?】 答:跟疫苗無關。 【打了疫苗後死,好意思講跟疫苗無關?這是什麼黑箱嗎?】 答:一個人類死掉的可能性是非常多的,所以如果只是看【打了疫苗後有一人死亡】,最誇張的可能性可以是【打了疫苗之後發生車禍而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死亡是一件事,分離出原因是另一件事, === 如果你看不懂我上面這段寫來做什麼,還覺得我在講廢話,強烈建議你多看幾次,悟出其中道理。 因為這是這個世上很少人有的邏輯思維能力,你看懂了,你就高人兩等了。 === 當然,車禍死亡是誇張的說法,也有可能是中風死、心臟病老死等等,總之跟疫苗無關的死因。 疫苗不良反應致死最大的可能性是 #過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81%

37度
網myth碎碎念

37度

確實,人類的體溫確實不是37度了,相比200年之前已經下降了0.4度,但這篇報導,只有這句是正確的,剩下的都是亂寫的, 或是要說亂抄也可以,因為看到最後會看到這文是來自【精準醫學】微信號的。 然後這個號稱【精準醫學】的微信號,也是亂寫的。 === 如果你看過原文的研究,就知道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1,體溫的下降跟癌症風險和免疫力無關,尤其那句每提升1度C,免疫力上升13%,這句在研究中根本沒有出現, 2,報導(或是那個微信號)還講,【科學家】說這是因為人類缺乏運動,科你個頭,研究中根本沒有提到運動, 3,研究中也沒有提到【cancer】。 全部都是那個微信號自己腦補的。 === 研究中的發現是這樣的: 他們首先排除了測量儀器的差別,也就是排除了【現代的體溫計比較準,以前的比較不准】造成的數據差別。 1,因為空調系統的普及化(從這裡看應該是文明社會而已) 2,人類受到的疾病減少,藥物使用的發達,讓人類的體溫【不需要】那麼高了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一種進化“

禁藥
網myth碎碎念

禁藥

衛生部放出來的21個產品,裡面都含有禁藥。 有趣的是,90%含有壯陽藥,當然,“壯陽”只是形容詞,實際上tadalafil和sildenafil都是用來治療ED(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 尤其sildenafil其實就是viagra。 剩下的10%是類固醇,dexamethason和prednisolone,其實也就是過敏的時候醫生開的過敏藥。 === 所以呢,當你看到某些產品的廣告寫到: “不要吃西藥了,西藥傷肝傷腎”, “我們的產品萃取自天然草本,不會有副作用“ ”效果還跟西藥一樣強大,某某人吃了從此不用吃西藥了” 你可能可以回想一下你看過這個post,你可能是在用更貴的價格吃着同樣的西藥。 尤其是現在很流行的所謂喝了過敏都好了的果汁,更是如此。 === 你可能回想,既然跟醫生拿的西藥是一樣的,那憑什麼醫生開的就是合法的,這些就是非法的? 很簡單,因為跟醫生拿的,你知道這是什麼,醫生也知道你的狀況,知道你適合或不適合吃這些藥, 更重要的是跟醫生拿的,藥的含量是確定的,上面寫著1粒sildenafil 20 mg,就是sildenafil 20 mg;而你在ma

真假口罩
網myth碎碎念

真假口罩

有人跟我說,現在真口罩的價格都很便宜了,哪裡還會有假口罩? 當然還是有的,還卡在手上的要回血,不然要自己戴嗎? 加上現時口罩的需求量也依然是一年前的幾十倍,利益當然還是有的,只是沒有半年前那麼厚, 而且更重要的是造假的成本還很低,因為很多所謂的標章,自己印也不是印不出來,所以自然是有這個“空間”的。 === 讓我比較難過的是,這一則報導中的假口罩,主要客戶還是醫療人員, 這些人,晚上睡得着嗎? === 至於我們這些消費者要怎麼辦? 我只能說請務必從 #正規管道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D%A3%E8%A6%8F%E7%AE%A1%E9%81%93?__eep__=6&__tn__=*NK*F] 買,也不是說正規管道就一定不會有問題,而是正規管道的如果之後被發現有問題,你可以知道是哪裡的問題,

功德無量文
網myth碎碎念

功德無量文

我闢謠這個的時候,有人很生氣,說:“反正這個吃了沒有壞處啊!你是見不得別人好吧?” 噢,我們先不論你買了要不要吃,吃了有沒有問題,就單單是有一個uncle或auntie信了這個產品可以治療covid-19,就買了一大堆,然後有恃無恐的趴趴走, 我問你,這是不是就跟一個定時炸彈趴趴走是一樣的? === 而且【治療】也不是【預防】,並不是說你吃了就covid 不侵,該中的時候你還是會中,阿山哥每天報告的那些數字裡面一樣有你, 更何況這產品也不是治療用途,它只是【減輕症狀】的用途,而且只是【肺部和呼吸道】的症狀。 確實,減輕這些症狀是可以讓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但是別忘了,這個病毒很巴閉的,雖然名為【肺炎】,但它其實可以從頭到腳的器官都跟你隨便選一個來侵襲,甚至造成嚴重的,一輩子的後遺症, 所以單單是這一個錯誤的概念就足夠害人了,而且還不是害死人,而是有機會讓人【半生不死】,讓他有機會懷著怨恨咒罵害到他的人,一輩子。 === 所以你可以說不嚴重嗎? 從現在開始,如果還有人傳這個消息給你,你傳回正確的消息和報導給他,這樣還可以幫你積一點陰德。 #功德無量 [https:

逛花園 看報導
網myth碎碎念

逛花園 看報導

看看某國的醫生如何帶你遊花園,肺癌的可能原因可以是作息不正常、不喝水、熬夜、玩手機、吸煙、環境污染、精神壓力大、基因遺傳等等等, 然後通篇沒有提到空氣污染,你要講【環境污染】包含了空氣污染也不是不可以,但我們都知道這個行為叫抬槓, 逃避到有一點刻意了,不會嗎? 12歲的小肺癌患者是湖南的,然後只要你隨便search 【湖南 空氣】就可以看到湖南空氣污染嚴重的報導。 #或或或或或或或或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8%96%E6%88%96%E6%88%96%E6%88%96%E6%88%96%E6%88%96%E6%88%96%E6%88%

衛生觀念要注意
網myth碎碎念

衛生觀念要注意

ok,這個事件的重點並不是魚會不會被傳染病毒,而是2點: 1,這個case是病毒存在於砧板上,至於為什麽砧板上會有病毒,則可能是通過講話時的飛沫、工作人員的皮膚接觸、或是病毒沾到肉類再沾到砧板上去的, 2,這個病毒是很容易傳播的,這個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拜託大家醒目一點。 === 當然,如果病毒粘在食物上,你食物有煮熟,那就基本不用擔心了,只不過這個是三文魚,有些人會吃生的(不管它看起來怎樣都敢吃生的),那就有傳染風險了。 另外一點就是,一般而言,你摸了有病毒的魚(或是砧板),你會去洗手, 但如果你戴了手套,自以為衛生,沒有洗手、再去摸其他市場中的食物,那這個病毒就是到處都有了。 所以我真的覺得給手套只是製造垃圾而已。 #手套沒有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9%8B%E5%A5%97%E6%B2%92%E6%9C%89%

又是保健品的錯?
網myth碎碎念

又是保健品的錯?

通篇報導沒有講到是什麼保健品, 看進去,講到小伙一邊吃藥一邊配酒, 我之前就有分享過一篇 #藥物不可以跟酒一起配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97%A5%E7%89%A9%E4%B8%8D%E5%8F%AF%E4%BB%A5%E8%B7%9F%E9%85%92%E4%B8%80%E8%B5%B7%E9%85%8D?epa=HASHTAG] ,體現這個白痴舉動的危險性。 從這裡我們也能知道他是為什麼痛風了, 而且都已經痛風了還不戒酒,這不是自找的是什麼? === 結果報導(或報導中提及的劉醫生)把問題推到保健品頭上。。。 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