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帶腦

A collection of 140 posts

帶腦看真假新聞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看真假新聞

讓我心寒的是我在那個“新聞”的comment沒有看到多少理性的回應。 唉。。。 這個解釋應該還是會被罵一波吧,然後還是沒人看的那種,不過。。。隨便吧。 === VAERS並不是一個調查的結果,而是一個 #自願申報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9%A1%98%E7%94%B3%E5%A0%B1%E7%B3%BB%E7%B5%B1?__eep__=6&__tn__=*NK*F] ,重複一次,這是一個申報系統,他們是收集資料的,用來提供後續的研究做材料,而已。注意,這並不是調查後的結果,而是你怎麼申報,他就怎麼記錄, 你申報頭痛,

五穀雜糧
網myth碎碎念

五穀雜糧

五穀雜糧中的 #五穀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A%94%E7%A9%80?__eep__=6&__tn__=*NK*F] ,知道是什麼嗎? 稻黍稷麥菽, 稻:很簡單,就是水稻、大米,也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米。 黍:黃米,或是小米,可以釀酒。台灣原住民的小米酒就是小米釀的。 稷:有說是小米的,也有說是高粱的,總之也是一種糧食作物,高粱酒就是高粱釀的。 麥:小麥,可以做麵粉。 菽:大豆、黃豆,或是豆類的統稱。 因為中國很大,南北不同的氣候,可以種植的作物不同,所以又有另一種說法的五穀是【麻黍稷麥菽】 差別就是有麻無稻,或是有稻無麻。

辣眼睛的內文
網myth碎碎念

辣眼睛的內文

最近某報的風向很明顯的偏向了一邊, 我看下去comment,果不其然,一大堆只看這種爛標題就可以得出更多更爛的結論的鍵盤大師,分享數4小時內突破800,破千我想應該是沒問題的。我聽很多朋友說他們很早就已經unfollow此報了,看來是有品的讀者都被篩掉了,所以只能越來越依賴這種爛標題來服務剩下的“讀者”。 === 標題再爛還是要看內文,原本我還想說,事情很簡單,應該就是在講打了2劑疫苗,完成了“療程”的人,如果中到Delta,雖然重症和死亡率會下降,但一樣有傳染給別人的可能性。 但厲害的是,他後面又有一段講“對於接種疫苗者是否會傳染病毒給他人,現有研究仍不足以清楚說明”。 您阿瑪咧~ 連“傳染力”這個唯一的“一樣”都不一樣了,他到底是哪裡來的臉來講“一樣”的? === 這篇報導真的是辣眼睛,所以我去找了一下他可能是“參考”了哪一篇外國的報導的。 然後我找到的Reuters。 看一下內容,減去被“省略”掉的部分,我99.99%確定他是參考這一篇,或是這一篇的相關或衍生的報導。 讓我失望的是,Reuters的標題寫的是may not stop

疫苗的意義
網myth碎碎念

疫苗的意義

這些說法,都是利用人類的各種心理陷阱和偏見來做的,所以如果一個人對這種說法信到完了的,那就不用浪費時間跟他們辯什麼,他們爽就好。我這篇是寫給還不知道要相信哪一邊的人看的。 1,就連吃榴蓮喝酒會死這種話都有人信,要一般大眾用理性看待注射疫苗後幾天之內發生的死亡,本來就很難, 何況我之前也有寫過,榴蓮+酒確實會造成酒精在體內代謝變慢,所以在很小的機會之下,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本來就快要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的人的心臟病爆發的機會, 放到疫苗上,就好比有些人打了疫苗會很累,如果他本來就是快要過勞死了的人,那麼打疫苗的累確實有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一般都會建議要睡眠充足) 要讓一般人更加理性的看待這一層關係,更是難上加難。 但各位可以想一下,如果疫苗造成的死亡真的很常見,政府是不會屁股癢去花錢買的,幾蠢的政府都不會。 === 2,病毒變種並不是在疫苗出現之後才出現的, 早在疫苗出來之前其實就已經有一萬多種變種了(*1),只不過當中絕大多數沒什麼影響力。我們現在朗朗上口的那些變種,其實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 這個病毒是RNA冠狀病毒,結構簡單,所以很容易發生突變,所以突變

氯化鉀是什麼?
網myth碎碎念

氯化鉀是什麼?

網路上看到的,原文是日文,翻譯版有一些翻譯有誤和資料錯誤,我做了一些修正, 話說,#氯化鉀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0%AF%E5%8C%96%E9%89%80?__eep__=6&__tn__=*NK*F] Potassium chloride 是什麼東西? 基本上沒什麼神奇的,就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礦物鹽, 在食品加工中,#低鈉鹽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D%8E%E9%88%89%E9%B9%BD?__eep__=6&

帶腦看疫苗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看疫苗

偶爾,網路上會出現一些文章,講某某科學家放棄了某個重大發明的專利,讓大眾受益,比如同樣是疫苗領域的小兒麻痺疫苗的發明者Jonas Salk,也是放棄專利,少賺了幾百億,到今天有時候會看到他的故事被一些成功學學徒們讚頌。 Jonas Salk的故事發生在1950年代,不禁讓我想像,如果Jonas Salk活在現代,他放棄專利的高尚舉動會不會也會被酸民酸到融掉? === 其實作為一家藥廠或研發人員,要不要用專利來賺錢那是他們的選擇,就算有背後其他深遠的打算,單看這一點,他們的付出就已經是勝造70級浮屠了的。 也不用去批評其他藥廠為什麼沒有放棄專利,說真的,這是他們的自由, 我覺得,不論疫苗或藥品,#搶註冊專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0%B6%E8%A8%BB%E5%86%8A%E5%B0%88%E5%88%A9?__eep__=6&__tn_

疫情的趨勢
網myth碎碎念

疫情的趨勢

不懂是不是我想太多,從丁丁lao sai開始(6/29),每天test的人數就開始上升了,在這之前是慢慢下降的。 嗯~不過有人跟我講過要控制這些數字是很難的,所以我們就不要想太多蛤~ === 剛剛電視上報某個兩個口的講,他相信雪蘭兒到8月就可以進入復甦階段, 還有另一個兩個口的講,巴生醫院大爆滿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增加床位和醫生過來幫忙, oh?醫生嗎?是在說被壓榨又被威脅的醫生嗎?隨叫隨到,真方便呢~ 外行引導內行,咳咳。 === 說到檢查人數, 農曆新年前我就講了,這個病毒是有無症狀者的,所以採用自行報到檢測,那些沒有感覺的人是不會自己花錢去做檢查的,這只會讓大量無症狀患者成為 #漏網之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C%8F%E7%B6%B2%E4%B9%8B%E9%AD%9A?__eep__=6&__tn_

荔枝和糖尿病
網myth碎碎念

荔枝和糖尿病

原報導裡面那個“醫生”講空腹吃高果糖的水果會造成身體把葡萄糖用掉什麼的原理。。。 其實是錯的、是假的、是不懂從哪裡抄來的不理解食物和生理原理講出來的錯誤資訊。 那個“醫生”也沒有具名,所以也就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醫生,還是報導隨便掰出來的一個“醫生”了,但總之這種說法,只是網路上流傳的錯誤說法。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血糖過高造成的。 === 熟的荔枝糖含量很高,17~20%,所以大量吃當然會造成血糖高,新聞中的人又是糖尿病的,本來眼睛就已經不好了,再大量吃糖含量高的食物,當然就是在找瞎。 而且,都已經有糖尿病了,還會去大量吃甜的東西的人,平常飲食有可能會顧的好嗎? 所以他的瞎,本來就是各種原因(有糖尿病、不照顧飲食、不care血糖、可能藥都沒有乖乖吃、還吃大量荔枝)集合的結果。 所以怪到荔枝頭上來的做法,一樣的,都只是給這些不照顧健康的人找一個背黑鍋的罷了。 === 荔枝很神奇,熟的荔枝大量吃會造成血糖高,還沒有熟的荔枝因為裡面含有一個成分hypoglycin-A,會造成血糖低,如果吃大量,最嚴重是死。 【這也是我常講的,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險,危害來的更快,傷害更大】

忙著解說
網myth碎碎念

忙著解說

【綠汁】其實就是日本的【青汁】,青汁泛指大麥若葉、小麥草、地瓜葉等綠色植物攪碎後做出來的綠色飲料, 然後現在講是中國的武夷山產的小麥草做的, 然後這樣的東西還會有美國FDA的認證, 真的是太厲害了。 === 今天給大家上一堂 #基礎營養課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9F%BA%E7%A4%8E%E7%87%9F%E9%A4%8A%E8%AA%B2?__eep__=6&__tn__=*NK*F] , 1,~92種礦物質?~ 對人體而言,#元素週期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5%83%E7%

看報導 要帶腦
網myth碎碎念

看報導 要帶腦

這個報導的標題就好像: 太陽熱度造成氣溫上升, 太陽【或】成全球暖化幫兇。 === 然後你一邊笑一邊罵他們蠢的時候,不小心點進去看,才看到,oh,原來是講病毒上面的膽固醇是幫兇。 === 總之這種研究其實也是一般大眾看不懂的,因為這種報告對一般大眾而言【沒有用】, 如果看了,或是由不做功課的媒體報導了,只會讓一般大眾以為吃降膽固醇藥就可以避免感染了。 真的,真的是一點用都沒有。 === 這種研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研究人員多一個思路,比如發明一些可以抑制病毒上的膽固醇作用的藥物。 總之,帶腦看報告和報導吧。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A5%E8%AD%98%E5%B0%B1%E6%98%AF%E5%8A%9B%E9%87%8F?__eep__=6&__tn_

研究的可信不可信
網myth碎碎念

研究的可信不可信

不知道各位最近有沒有看到這個誇張到死的假研究,基本上我是被洗版了,如果你還沒看到,我來跟你解釋一下。 這個人發表了一篇研究,講她用一個奇妙的方法,把煮熟的雞蛋,變回生雞蛋,而且那個生雞蛋還可以孵化出小雞, 對,童話故事也沒有這麼誇張。 我覺得她可能是沉迷jojo系列,覺得自己召喚出了一個替身使者,用超能力把雞蛋【熟而復生】了。 === 當然,我們可以從這件事看到一些問題,得到一些啟發: 1,這麼奇妙的研究,為什麼還可以發表出來? 有兩個可能性, 一個就是這個期刊不入流,隨便什麼垃圾都能登, 一個就是她的個人背景強大,強大到足以讓這篇笑話刊登出來。 === 2,這就是我常說的,不要看到【研究】就覺得一定是對的,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定就是真的。 這個世界也是有這種垃圾研究的,而且老實說,數量還不少。 === 3,這篇笑話有4個作者--【郭萍、郭太安、印大民、白卫云】,其中還有校長和醫生, 所以這也是我常說的,不要看到有頭銜很好看的人講的話就認定是真的。 請記得用自己是智慧去驗證任何人講的任何東西。 === 話說, 她用 #超心理意識能量

戒糖真的是對細胞好?
網myth碎碎念

戒糖真的是對細胞好?

這是頂級期刊Nature發表的,總之他們通過一系列手法,發現了真正消耗糖比較多的,是正常細胞,或者是說腫瘤環境中的正常細胞, 更夠力的是,因為免疫細胞也要消耗比較多的糖,所以把糖全部戒掉,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免疫細胞,而不是癌細胞(你想一下那些每天把免疫學掛在嘴上還教你要戒糖的,是在玩什麼), 這就是我們每次講的,你的正常細胞也是需要糖的,而且比癌細胞更需要。你戒到來,癌細胞還是可以吸收其他營養成分,所以你這樣戒糖根本就沒有幫助,反而還有害。 ps:我不免俗的還是要強調一下,就算這個研究最後發現糖確實是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那麼你戒糖一樣沒有用,因為其他細胞更需要糖,你戒到來餓死的還是只有正常細胞。 === 研究中還發現,癌細胞最“喜歡”的,是glutamine(至少目前的發現是這樣), 其實相關研究一直以來都有,只不過這次跟糖來比,發現了顯著差異, 看到glutamine,如果你有被我建議過要吃glutamine,不要慌,glutamine屬於非必須氨基酸,意思就是你的身體自己也會製造的,基本上所有蛋白質食物中也都有,你吃glutamine也不會造成癌細胞長大,反而可以降低u

用腦想想
網myth碎碎念

用腦想想

講一些好像很有道理的廢話框你、讓你埋單,是那些仙家的責任,這些狐扯是他們賺吃是傢伙, 你如果不想花冤枉錢,不想買一個假希望最後人財兩失,你的責任就是要用腦, 我的責任就是提醒你你有腦可以用。 === 是有看過一些氫氣相關的輔助治療的研究,也有一些國家的一些醫院有使用相關設備在進行一些治療, 但是,【吸】和【喝】是兩回事,用到的器官不一樣,懂嗎? === 好,現在再考考你,那氧水呢? #狐扯防彈衣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8B%90%E6%89%AF%E9%98%B2%E5%BD%88%E8%A1%A3?__eep__=6&__tn__=*NK*F]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

自然療法激活幹細胞
網myth碎碎念

自然療法激活幹細胞

本篇先不提那些注射或是移植幹細胞的療法,那是另一個長故事。 這篇講的是所謂的【自然療法激活幹細胞】。 === 所謂【自然】的情況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幹細胞做完他該做的任務了,分化成他該分化成的各種細胞了, 所以年紀越大,幹細胞在體內的數量越少。 你整理一下:幹細胞不是休眠、也不是死掉然後保留在體內,而是按照它的 #自然天性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7%84%B6%E5%A4%A9%E6%80%A7?__eep__=6&__tn__=*NK*F] ,變成不同的細胞了,或是死掉了被身體分解了,所以數量減少了。 這種情況下,你是要激活什麼?把已經變成其他細胞的細胞變回幹細胞嗎?? === 然後我們退一百步,如果真的有辦法激活幹細胞,那這還是 #自然

論報導的報導法
網myth碎碎念

論報導的報導法

咋看之下,他們是在拉低疫苗的信心。 然後我想到,是打了會講華語的某疫苗第一次打的日子。這樣似乎就說的通了,這樣的報導可以拉低其他種類疫苗的信心,然後用凱里的影片來宣傳,拉高另一個疫苗的信心。 這是第一層罷了。 然後咧,如果你有看到 #衛生部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A1%9B%E7%94%9F%E9%83%A8?__eep__=6&__tn__=*NK*F] 調查後講死因跟疫苗無關的新聞,你會看到這些消息都是阿山哥來講的,有些附圖還是阿山哥低頭的照片。 然後你就可以看到下面一片罵阿山哥的, 然後那幾個吃乾飯的正負胃聲布掌是不見踪影的。 這是第二層。 然後胃聲布掌今天打完第二劑疫苗,然後出新聞。 這是第三層。 果然高招蛤~你以為是疫苗,其實是症痣。 === 話說,第一位死者是護士,第二位死者是消防員, 我看到有人講有高血壓心臟病慢性病可以當護士和消防員的咩? 我都不知道他是真的,還是裝的。

螢光棒真的有用?
網myth碎碎念

螢光棒真的有用?

講到我不寫那條棒,有幾位朋友來問我是不是出事了?沒錯,是出了一點事。 但為什麼現在我寫呢?因為有人講我沒寫是因為拿了錢。 dnm的我原本以為我這樣已經很給那些人一些情面了,畢竟很多專業人士也寫了,我真的沒必要也寫,但既然是想騎到頭上來,那就不要怪我不講武德了。 記得,是你們先來弄我的。 === 首先, 記得,同一個原理已經證明沒有用的東西,不管換成什麼【形狀】、換成什麼【顏色】,換成誰【代言】,都一樣是沒有用的。 裝在卡裡面的東西換成熒光棒,會有不一樣嗎? 其次, 你覺得FDA會幫一個這種消毒產品背書嗎?答案是不會,美國佬只會跟你講:“噢,它跟我登記而已,但不保證效果和安全,更沒有強調用法。” 而且, 你確定你看得懂FDA的東西嗎?Class 1是什麼看得懂嗎?看不懂的話,你高興什麼?為了避免你看不懂又要我來解釋,我解釋了你又不信,所以我請你自己去FDA的網站看。 再來, 說到用法,這真的很好笑,報告上面寫的【測試方法】跟產品的【使用方式】根本就是兩件事,

質疑報導
網myth碎碎念

質疑報導

這幾篇一直講關於疫苗的話題,我還是強調,你信任哪個就去打哪個,隨便你,但不需要去詛咒任何一個疫苗無效,這一年來間接和直接、有記錄和沒記錄丟失的人命還不夠嗎? 但似乎就是有人看不懂我這一片丹心,硬是要塞一些有問題的文章或影片來給我,要給我做“思想教育”。 === 其中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是講輝瑞疫苗效果 #飽受質疑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BD%E5%8F%97%E8%B3%AA%E7%96%91?__eep__=6&__tn__=*NK*F] 的影片,基本上就是在講mRNA技術的不成熟,fda開特別通道,所以【醫學界慎之又慎,因為人類基因安全比什麼疫苗都重要】,還不忘補上,如果打了出問題,輝瑞不會負責。 相反,滅活疫苗已經行之有年,要有【更高規格生產設備,

接種疫苗仍會染疫?
網myth碎碎念

接種疫苗仍會染疫?

30萬人接種,檢查了18.9萬人,其中1.24萬人確認感染, 這1.24萬人裡面,主要都是在接種第一劑之後一個禮拜內被感染的,另外還有1410人是打第一劑之後,第二劑之前的2個禮拜後感染的,69個人是打了第二劑之後感染的。 也就是說,以現在的數據而言, 打了第一劑還沒有打第二劑,被感染的可能性是6.6% 打了第二劑還會感染的可能性是0.03% 這個程度,就有人罵95%有效率是騙人的,好吧,修正成93.4%,不懂他們會爽一點沒有。(不過實際上不是這樣算,95%是跟安慰劑組對比出來的,這個93.4%是自己跟自己算) === 【ps:再強調一次,這些%實際上不是這樣算的ha,不然有人以為我看到別人高潮所以我也高潮,那就太不好意思了。 想看切確數據的朋友可以在comment中看網友 独到箭解 的計算。】 === 其實,上述打了多少針,又有幾個case的數據都是報導內有清楚寫出來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報導標題要這樣寫,可能就是為了吸引那些看到美國疫苗“看起來”有問題就會高潮的人們看的吧。 這就不難了解為什麼這報導的留言區一片歡騰了。 === 那我只想說,各位希望美國疫

血型研究
網myth碎碎念

血型研究

這類什麼血型比較危險,什麼血型比較安全的”研究“,拿來聊天吹水自豪自己什麼血型和吃素就夠了,不要太認真, 如果你以為你吃素+O型就比較安全,所以到處趴趴走,那你很快就上車了。 講吃素比較安全,是因為印度吃素的人口佔總人口最高37%,全世界第一多,當然很容易check到吃素的人, 這種研究都是從結果去解釋原因,射了箭再畫靶, 他們頂多是幫你算一個總結,【A型人口染病的比較多,O型的比較少】,這樣罷了。 #帶腦看研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7%A0%94%E7%A9%B6?__eep__=6&__tn__=*NK*F] #不懂這篇還會有人說我不尊重研究嗎 [https://www.facebook.

test kit
網myth碎碎念

test kit

其實咧,這種自己在家裡test的kit,在【去年3月】就已經有人在網路上賣了,那時候連FDA都出來講他們沒有認證過這種kit。 【那為什麼還不建議買?都快要一年了,他們不會進步的咩?】 對,他們大部分都不會有進步,而是工廠批量生產的廉價產品,而且,你沒有想過裡面有可能是去年的存貨咩? === 這種沒有經過【kkm認證】的testing kit,你敢用? 你怎樣確定生產這些kit的工人不是沒有戴口罩、沒有戴手套的外勞? 等下你本來沒事,買來用卻中了,不是煙網? === 這種kit的準確率是很低的(他們講99%?你信啊?),也就是說: 如果它跟你講你negative,但其實是positive,然後你趴趴走,弄到很多人中,你是絕對會突然變網紅的哦,因為現在大家都剛好有空,那你不是煙網? 如果它跟你講你positive,你要怎樣?自己去隔離中心?等下他是假陽性(false positive),你其實是negative,那你不是煙網? === 當然,如果這東西有用,前線的醫療人員就不用這麼辛苦包密密幫人做swab test啦~直接用這個就好了啦~他們吃飽太得空咩? 還有

食材的仙丹廣告
網myth碎碎念

食材的仙丹廣告

以後看到這種廢話問題的所謂教育或科普文章,不論在哪裡,一律當作廣告,而且是不怎麼高明的仙丹廣告,對你的錢包的保護才是最好的。 除非你是前陣子炒完普洱、炒完六堡、炒完黑茶,現在準備炒白茶的,這種的就隨便你。 (但我認識的真正炒家都不會真的去相信這種內容寫的東西) 你想一下,上述那些茶哪一個沒有被封為萬病之藥過?哪一個沒有被當作藥食同源而被大肆吹捧過? 我不是說茶不能藥食同源,而是這樣的意圖太明顯了,就跟每一兩年都會有一個新的super food 冒出來然後賣的超級貴,是一樣的道理,然而,現在你還想得出哪一個蔬菜水果還不是super food嗎? 我想來想去,大概只有duku、langsat和duku langsat了。 茶就是茶,蔬菜水果就是蔬菜水果,用最純粹的眼光來看它們,才是對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帶腦看廣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

生活中的塑料問題
養身良然

生活中的塑料問題

留言區總是讓我驚喜連連,連這樣都可以牽扯到政治去, 當然,作為在台灣生活8年的人,這種人我也確實不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人,只不過每次見到,都總是讓我心聲讚歎。 === 經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林慶順教授的查證,重複使用塑料水瓶造成10歲小女孩性早熟的案例純屬子虛烏有。這其實是台灣一位腎臟科醫生在一個談話性健康節目上捏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塑料水瓶不會造成性早熟。 當然,如果沒有清理的塑料水瓶確實可能造成皮膚炎,所以這個謠言真的不容易破解,因為這是個真假參雜製造的謠言,又是由醫生講出來的,一般人不會想到要懷疑。 所以我常說,電視上講的東西不一定就是真的。 那麼,全部塑料都沒問題嗎?當然也不是。生活中的其他塑料製品,比如3號4號的保鮮膜,6號(保麗龍)的塑料餐具等,主要都是不耐熱不耐酸的塑料製品,用錯了,就真的是在吃塑化劑和致癌物質。 所以說安全是有正確使用這個前提的,更何況,有多少人真的懂得這些塑料的正確用法?更誇張的是有些人看到融化和破損了還是繼續用。 而且上述那些還是符合規範的塑料製品,才談得上正確使用。我們身邊還有其他可能接觸到的塑料製品是連號碼都沒有的,再

闢謠貼的回應
網myth碎碎念

闢謠貼的回應

這是很典型的認知失調,俗稱裝睡的人叫不醒,明知道自己錯了,還可以硬凹成自己覺得是對的,就是對的了,屬於一種精神勝利法; 我很羨慕那個人可以這麼有自信,但這恰好就是達克效應,越笨的人越不知道自己笨,也就越有自信,所以我這個羨慕還是放在心裡就好,我寧願我永遠都這麼沒自信; 一個壞了停了的時鐘還掛在牆上,一天也會準兩次,但你不能因為這兩次,就認定這個時鐘就是準的好的; 一種言論不論多荒唐,一定都有人信,因為謠言止於智者,且智者太少了,不然沒有辦法解釋謠言的分享數是闢謠帖的幾十倍到幾百倍。 #一個回應看透四個人生道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0%E5%80%8B%E5%9B%9E%E6%87%89%E7%9C%8B%E9%80%8F%E5%9B%9B%E5%80%

檢驗的準確度
網myth碎碎念

檢驗的準確度

各位要記得,這個世界沒有100%的事,如果一個檢驗方法有99.9999%的準確度,那這一串數字代表的意思是:1 000 000個人裡面會有1個可能出錯的, 而今天他們驗了10 000 000個人,那麼99.9999%的準確度,就代表有10個人的結果有可能是不准的, 10個人? 那就不可以叫做“0”了,對嗎? 而且這麼一個新的病毒,又這麼厲害變種,檢驗的準確率有95%都要偷笑了,99.9999%就更加不可能了,對嗎? === 所以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新聞稿應該是不懂醫學也不懂數學(統計)的人發出來的吧? 真正的醫療人員應該都知道有【假陰性】和【假陽性】的存在。 === 用驗孕來做比喻, 【假陰性】就是說你其實懷孕了,檢驗結果顯示沒有懷孕, 反之, 【假陽性】就是說你其實沒有懷孕,但你驗孕結果顯示懷孕了。 當然,要避免這個假陰性或假陽性帶來的後續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再驗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