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癌症

A collection of 17 posts

神经母细胞瘤
網myth碎碎念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主要是基因遺傳造成的(基因缺陷也屬於基因遺傳的一種),常見於5歲以下的小朋友,男生會比女生更容易發生。 簡單來說,神經母細胞瘤就是還沒有發育成熟的神經細胞(就叫神經母細胞)【無限制】的生長,並在之後突變成癌細胞造成的。 這並不是寶寶出生後吃到什麼做到什麼造成的,而是【寶寶出生前】就已經存在了的狀況,只是累積到出生後才發病。 . . . 大部分的神經母細胞會逐漸成熟和消退,少數會變成神經母細胞瘤,更少數的會擴散轉移到其他身體部位,也就是變成報導中的小弟弟那樣的第四期。 這裡需要再次強調一下,第四期不代表就是末期,而是說他有 #遠端轉移,所以小弟弟在接受治療後,大概率是可以survive下來的。總之不要看到第四期就放棄,或是就開始念經超度。 . . . 順帶一提, 你會覺得現在癌症小朋友的癌症case變多了,是因為現代的醫療水平比以前發達了,有這些問題的小朋友比較容易被檢查到,也有比較高的可能性被治愈。 如果是發生在以前,沒辦法檢查出來,也沒有機會接受治療而最後夭折的小朋友,很可能就會被當作是中邪啊~被骯髒東西弄到啊~被抓交替之類的玄學說法處理。 輿論也

補充品的效果
網myth碎碎念

補充品的效果

熱騰騰的研究報告出爐,結論很簡單,就是【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給出的建議是: 1,vit E或beta carotene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預防不僅沒有效,而且還【有害】 2,multivitamin則是【沒有用】。 如果想看簡單版本的分析,可以看 @卖药佬 的,如果想要詳細一點的,可以看林慶順教授的。連結我都放在下面。 兩位都解釋的很清楚了,而我寫這篇是說說我的想法。 . . . 1,如果你有上過我的課,你會發現我最不推薦吃的東西就是multivitamin,我在課程中可能還會建議其他的補充劑,但唯獨就是不會建議去吃multivitamin。 因為multivitamin有2個問題,一,他看起來什麼都有,但其實並不完整,有些成份可能會【很低】,二,他因為很多東西,所以並不能【針對性】的去給缺乏某個營養的人做補充, 所以這報告出來,有些人就很不爽,就說multivitamin本來就有作用的,尤其對飲食做不到均衡的人【特別有意義】

習慣看內文
網myth碎碎念

習慣看內文

只看標題是不是讓你感覺吃快熟面造成胃癌? 乖,遇到這種這麼果斷的標題,記得點進去看內文, 然後你就會看到,這小女孩除了快熟面,還有以【辣條】和【燒烤】取代正餐。 . . . 正當你還在想:“那麼是辣條還是燒烤造成胃癌的?”的時候。 最後一段才插了一位醫生(沒有名字)解說,年紀輕輕就患癌,很可能是遺傳造成的。 我的判斷也是這樣,很可能是本來就有胃癌的基因,然後這些不健康的飲食都是加速癌症爆發的加速器罷了。 這麼簡單一個資訊都這麼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媒體不容易做呀~(咳咳 #帶腦看報導 #標題黨 #知識就是力量 === https://www.facebook.com/ChinaPressCP/posts/5290663607692708原文報導

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導致癌症?
網myth碎碎念

攝取太多蛋白質會導致癌症?

癌症,沒有人想得到,但是如果真的不幸得到了,那我覺得,就要多去了解它,因為了解了,才有機會知道可以怎麼做,而不至於做了無用甚至有害的事。 我常說,在我國就醫是需要一些運氣的,因為有時候會有【老鼠屎】,有時候會有【沒有料的專家】,有時候會有【磚家】,我國醫療確實世界有排名,但同時,爛仔也是不少的。 就像現代人類的平均智商比以前的人都高,是因為智商高的人智商比以前的高智商的人的智商更高了而已,並不是因為整體人類都智商提高了。 . . . 所以,對於健康問題,尤其是癌症的診斷,我都會建議尋求second opinion,你有這個權力,這是平攤風險。 當然,同時,你也有義務去思考和判斷,到底哪一個opinion講的東西是比較合乎邏輯的,然後你有義務為你的健康和未來做選擇,這些,沒有人可以幫得到你。 我就連教我的學生們的東西,也是要求他們去另外思考過的,這種才是我喜歡的學生,“林冠良講的就一定是真的”這種做法我個人也並不欣賞。 . . . 附圖是今早一位有意上課的網友傳給課程助理的留言,從這裡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個對癌細胞進程不是非常了解,也對營養學一竅不通的回答。 這位患

黃麴毒素
網myth碎碎念

黃麴毒素

有網友敲碗希望能講一講米糊有黃麴毒素(aflatoxin)和重金屬的消息,所以我又花錢買了消委會的報告來看。 本來,我一看到這個消息也是嚇到先,因為有 #黃麴毒素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BB%83%E9%BA%B4%E6%AF%92%E7%B4%A0?__eep__=6&__tn__=*NK*F] 就是代表原物料有發霉,而且黃麴毒素是第1級致癌物質,是確定會致癌的成分,而且他很耐熱,就算高溫加熱也不會被分解,這覺得不是這幾天很hot的glycidol、3-MCPD、acrylamide可以比的。 但是,對,但是,就算是這麼強的第1級致癌物,也還是需要套用那毒物學的經典台詞— #拋開劑量來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

戒口
網myth碎碎念

戒口

提到顛覆,早上我弄早餐的時候又想到不少學生在第一次上我的課的時候,都很驚訝我都講 #不需要戒口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9C%80%E8%A6%81%E6%88%92%E5%8F%A3?__eep__=6&__tn__=*NK*F] , 尤其是講癌症的課程,在做治療和修養的期間更是如此。 === 我才動完手術不久,還是處於修養階段,雖然是半身麻醉,但我的手術跟癌症治療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巫和大巫的差別,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手術結束後的第二天開始到今天,一直都是處於很容易餓的狀態, 比如圖中是剛剛的早餐,這是2顆蛋,裡面還有tuna,油是紅棕油,麵包中間是無糖花生醬,這大概可以讓我撐2個小時罷了。所以我又吃了早點,然後接下來還有午餐、午點、晚餐、宵夜。 我現在的食量大概是我本來的X2,

煮菜會提高肺癌的機會?
網myth碎碎念

煮菜會提高肺癌的機會?

話說,這篇只要用“煮一頓 兩包煙”就可以找得到原文報導和各種內容農場的“轉發“,內容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然後我還發現一些問題, 首先,這一些文章的一開始一定是說【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青年、中年女性長期待在廚房做菜,吸入高溫油煙,罹患肺癌的機率增加2~3倍】 然後我就去查【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和【肺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找不到這個研究。基本上只找得到千篇一律的copy paste,那個研究可能太隱秘了,所以如果有哪位有識之士找到了,可以傳來看看。 不過找不到也問題不大,因為這篇“研究”其實也沒有提到抽幾包煙的問題,只是講肺癌機率增加2~3倍。 === 接著,同一篇就會有另一段,寫說【台灣研究發現,烹調中不使用排風裝置的家庭主婦,肺癌風險增加3.2~12.2倍,做一頓飯等於吸入了兩包煙】 ok,這裡才正式算是有提到兩包煙的事情, 但是這裡就很奇怪了,上面跟你講肺癌機會提高2~3倍,

帶腦看科普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看科普

說真的,我也希望這麼容易就可以治療癌症,那癌症根本就不是世紀絕症了。 不過對於某些賣產品、賣療法、賣文憑的人而言,他們對這問題的解答應該也很容易猜得出來, 無非就是講那些專家和醫生就是要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把原本很容易的、吃這幾種食物就可以治好的癌症弄到很難的樣子,這樣藥廠和醫院才可以賺錢。 === 說起來,這類說法一直都有,在華人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的林光常。 他就是慫恿他的信徒不要做正規治療,只吃“好的食物”和“排毒”就可以治好癌症了,結果信徒耽誤治療死了,他也進去蹲了2年多。 所以之後的大濕們就學乖了,不直接叫信徒不要治療,只是拐彎抹角的講現代醫療(或是西醫)的不好,這樣就不構成慫恿,那就算信徒死了,也不關他們的事, 如果萬一信徒真的撐過來了,嘿嘿~那就是活生生的免費廣告了。 === 話說,有沒有可能癌症其實很簡單,只是那些萬惡的財團、藥廠、醫院、醫生為了賺錢所以才把事情弄到這麼複雜?而不用那些唾手可得的蔬菜水果來治療? 嗯,不可能。 你想一下蛤,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可以治療癌症,那對他們而言更容易的方式就是把這些蔬菜水果全部 #壟斷 [https://w

beta carotene
網myth碎碎念

beta carotene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我講課,講到吸煙者長期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可能會提高肺癌風險, 有一位聽眾問:那是不是有抽煙的人就不要吃含beta carotene比較多的食物比較好? 我:應該是教他戒煙會比較好。 === 沒錯,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會提高吸煙者的肺癌風險, 那麼,多少才算多?目前沒有定論,因為beta carotene連RDI 和UL都沒有,但基本就不要超過20mg一天就算是ok的,因為做的研究都是以20~30mg以上來做的。 那麼有抽煙是不是需要避開含有beta carotene的食物呢? 也不是,因為會攝取過多的通常只有supplement,正常食物的話要吃到過多是有難度的,比如100g的紅蘿蔔,beta carotene的含量是8mg左右,如果是20mg的限制,那一天可以吃到250g的紅蘿蔔。如果再算上消化代謝率,可能還可以吃更多。 要一個人長期這樣吃基本是很難的。 === 另外一個問題,有吸煙+過量beta carotene會提高肺癌風險,那是不是代表有肺癌的人就要避免beta carotene的食物了呢? 當然也不是,因為這

HPV——女性殺手
網myth碎碎念

HPV——女性殺手

最近都在寫關於病毒與細菌的文章,今天就繼續。有請今天的主角隆重登場——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女性子宮頸癌的罪魁禍首 ---------------------------- 繼上一次提到的幽門螺旋桿菌 (H. Pylori),HPV是第二個鯨魚提到的、能導致癌症的微生物。 H. pylori是胃癌,HPV是子宮頸癌。 (還有B型肝炎病毒,可致肝癌等)機制都基本差不多,都是破壞特定細胞,然後導致變異,進而催生癌變。 Pylori攻擊的是胃上皮細胞,HPV則是子宮頸上皮細胞。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子宮頸癌比胃癌更容易被篩查到,因為我們有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醫學手段,叫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Pap Smear) ---------------------------- 分享一個很重要但是大多數人就算知道也會假裝不知道的小知識: “從20歲開始,每個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應該每2-3年做一次pap smear,持續至65歲。”——馬來西亞衛生部有做過pap smear或者是聽過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是一個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的篩查。首先會需要讓

靚女,包獸的神藥要麼?--第一篇
網myth碎碎念

靚女,包獸的神藥要麼?--第一篇

“靚女,我看你臉色暗沉、精神不濟的樣子,應該是體內毒素太多的關係。我手上有好料,可以解決你的問題,你有興趣嗎?” --------------------------------------- 哦吼,講到排宿便鯨魚突然就想起小時候,鯨魚媽也嘗試過類似的產品。什麼葉綠素之類,可以幫忙排毒排宿便。 現在會想回去,那個TM就是瀉藥啊!現在有好多這種宣稱能够排毒排宿便的網紅產品,如果仔細去看的話會發現其主要成分為大黄和芒硝。大家再去wiki看一下它們的醫療作用就會知道所謂的排毒,排的是什么毒了。 話又說回來,若是真的有便秘的問題,就能服用這些產品了嗎? 各位兄弟姐妹大哥大姐大媽大爺,瀉藥也是藥啊,安全用藥行不行?不是說好是藥三分毒嗎,為什麼到了這裡大家就完全失去戒心了? 真的有排便問題的,去診所諮詢一下不好嗎?尤其是更年期以後的婦女,突如其来的便秘腹脹問題很有可能是卵巢癌的開始啊,為什麼不把買產品的錢給更專業的人,讓醫生來幫你解決問題呢? 再說了,想要减重别老是想着靠藥物啊,尤其是瀉藥。 大家仔細想想,為什麼瀉藥能够幫你快速的減重?答案不是很明顯嘛,食物殘渣也是有重量的,不信你

殊不知的真假
網myth碎碎念

殊不知的真假

基本上裡面就是教你不要吃發霉食物, 第二不吃带斑点的番薯, 第三不吃發芽的馬鈴薯, 第四不要吃醃製的食物, 第五不要吃久泡的菌類。 然後後面還跟你講晚上是肝臟休息的時間,休息不夠也會肝癌。 ok,闢謠一下: 1,只有發霉食物這一點是真的。因為黃曲毒素aflatoxin,這一點最近在astro 的 #健康好滋味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81%A5%E5%BA%B7%E5%A5%BD%E6%BB%8B%E5%91%B3?__eep__=6&__tn__=*NK*F] 還有第一集的 #小雲show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0%8F%

蜈蚣酒惹的悲劇
網myth碎碎念

蜈蚣酒惹的悲劇

當我們為這個悲劇默哀的時候,我希望各位可以同時想到幾件事: 1,發生這個悲劇的絕對不會只有這位女士,我們會看到這個報導只是因為她的家人們站出來做出指控, 是覺得算了的人比較稀有?還是肯站出來指控的人比較稀有? === 2,比如喝蜈蚣酒來治療癌症這種不靠譜的做法,一定是有testimonial的,testimonial放出來的一定是成功的案例(不然不會有人肯冒風險停掉化療)。 比如100個癌症病人停掉化療喝蜈蚣酒,死了99個,1個沒有死,你看到的testimonial就是那1個,剩下99個你是看不到的, 而且這99個裡面有幾個會這樣出來指控? === 3,而且這1個活下來的,真的是因為蜈蚣酒幫助到的嗎? #想一想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3%B3%E4%B8%80%E6%83%B3?epa=HASHTAG] #想了之後回答在comment中然後share出去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3%B3%E4%BA%86%

殺癌細胞
網myth碎碎念

殺癌細胞

網路上隨便都可以找到號稱可以殺癌細胞的東西, 常見的就是蔬菜水果草藥,比如檸檬、花椰菜,u 頓草等super food, 少見一點的就是萃取出來的物質,比如號稱是vit B17的苦杏仁苷, 而一般人根本也不會去驗證他們講的有沒有根據,還有醫療專業人士也跟著share。 === 比如剛剛看到一個賣紅毛榴蓮的,講紅毛榴蓮可以殺12種癌細胞,下面一大堆人感恩戴德,還有100多k的share, 獨木橋真的是難走。。。 === 提點3句, 可以用來治療癌症的藥物,絕大多數是合成藥, 蔬菜水果,只是食物, 草藥,效果沒有那麼大。 #小心癌細胞沒死還擴散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0%8F%E5%BF%83%E7%99%8C%E7%B4%B0%E8%83%9E%E6%B2%92%E6%AD%

關於薑黃素該怎麼吃這件事
網myth碎碎念

關於薑黃素該怎麼吃這件事

最近【聯合新聞網 [http://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2101226]】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聳動: 【想吃進薑黃素?醫:「台灣人統統都吃錯了!」】 文中重點部分有: 1,薑黃素屬於【脂溶性】物質; 2,想攝取薑黃素,需要油脂或加熱,比照印度人直接吃【咖哩】,效果最好; 3,印度人罹患胃癌、大腸癌的比率,遠低於其他國家,外界推論是印度人愛吃咖哩,其中的【薑黃素】減少癌症病變的發生; 4,膽結石患者、懷孕婦女不適合使用高濃度的薑黃素萃取物。 說說我的意見: 1,薑黃素可以抑制細胞病變,進而【抗癌】,這些結論是動物實驗和細胞實驗得到的,但還沒有得到【人體試驗】的證實; 2,印度人常常被拿來當作一些“療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