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知識就是力量

A collection of 298 posts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差別
網myth碎碎念

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差別

有學員跟我提起,有一個號稱自己是食物の專家的人,說“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是同樣的東西”。問我是不是這樣。 嗯。。。還記得我說過,化學的東西都是看結構的,所以我們就從結構來看, 只看結構有點單調,所以我也順便把他們的差異點也簡單列了出來。 . . . 圖片中可以看到,結構上是不一樣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東西, 總不能名字很像,就講是一樣的東西吧?比如我的名字和某政治人物很像,就講我們是同一個人吧? 硝酸鹽主要是在植物中,因為那是通過植物的新陳代謝自然產生的,並且,有使用 #化學肥料 的蔬菜含量會比沒有使用化學肥料的高一點,同時,葉菜類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比非葉菜類(比如瓜果類、根莖類)高一點。 亞硝酸鹽主要是添加在加工肉品中的,添加的目的是抑制 #肉毒桿菌 的生長(肉毒桿菌毒素是人類已知最毒的天然毒素),其次是讓加工肉品的顏色好看。 所以他們主要存在的地方也不同。 . . . 只不過他們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共同點, 他們都是2A級致癌物質,先不要嚇到,想說“吃菜吃肉都會致癌”。因為他們的致癌性是有條件的, 是要在發酵、腐敗、酸性環境條件之下,他們會形成亞硝胺(Nitrosam

I-TECH
網myth碎碎念

I-TECH

這整個研究Ivermectin Treatment Efficacy in COVID-19 High-Risk Patients (簡稱I-TECH), 是在我國20間政府醫院和1個covid quarantine center中做的, 研究歷時5個月,最後發現有吃跟沒有吃,結果沒有差別。 這一個結果其實去年11月就出來了,那時候也有分享過,當然,研究本身還需要經過審核(比如peer review等),昨天才正式發表在JAMA。 . . . 當然,一定還是會有人講這是假的,是為了抹殺這個便宜、悠久又得過諾貝爾獎(發明人得過,藥物沒有)的藥物,好讓萬惡的藥廠公司擺他們新發明的covid 藥上台,這都是為了讓萬惡的財團、無能的政府和萬惡且無能的醫療體系賺錢割韭菜用的。 隨便吧,要不要信隨便你們。 我只能提醒一下,對醫療和救助病患還抱有熱情和理想的醫療人員還是有的,他們也希望這個藥真的有效,所以才會花時間人力物力去做這樣的研究,最後發現無效,我想當中很大部分的人也是真心感到失望的, 如果真的是要帶著目的性亂搞,其實還有更多更輕鬆的方式。 . . . 這研究算是簡單,有興趣

漂白水洗手指
墨水

漂白水洗手指

很多人沾沾自喜說“手指的選舉墨水洗得掉呀~我用漂白水浸xx分鐘後就可以擦掉了” 這是當然的,因為漂白水有 #腐蝕性。 #那篇第二段嘛有寫到 #你們高興就好 #知識就是力量 ps:漂白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如果你講自來水很安全,他們會罵你無知,因為自來水有氯,會致癌。然後他們把手指浸在比自來水高不知道多少倍的氯的漂白水裡面,還引以為傲。

選舉墨水
選舉

選舉墨水

選舉墨水內含 #硝酸銀 成份,一開始是藍色的,照到紫外線後就會逐漸變成黑色,那是氧化了的銀的顏色。 簡單來說,這個染色劑是染到細胞的(表皮的細胞),也就是這些溶劑“吃”進表皮細胞了,所以在汰換比較快的手指皮膚上大概幾天後就會隨著脫皮慢慢脫落, 指甲就不像手指皮膚那樣表面汰換的,所以要等到新的指甲長出來了後才會完全不見。 . . . 所以如果你去刷你的手指,顏色很快脫落的話,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你的手指的老舊皮膚比較多,老舊皮膚比較容易刷掉,以至於顏色比較容易刷掉。 同時,因為這屬於細胞染色,所以只有用物理方式才有效,用清潔劑或酒精之類的來擦其實都是無效的,尤其是指甲上的染色,就算有效果也是因為你泡在這些化學物質裡面,皮膚泡水後老舊皮膚被泡軟了,比較容易刷掉而已。 . . . 順帶一提,你可以簡單理解 #重金屬中毒 也是這樣的情況,重金屬已經“吃”進去細胞內了,你不論吃什麼仙丹都沒有辦法把細胞內的重金屬“吸”出來,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細胞自動汰換,把那些重金屬代謝掉, 而麻煩的是重金屬傷害最大的是在神經細胞,而神經細胞幾十年汰換一次(或是終身不換)。 所以重金屬中毒才麻煩

該信不信
網myth碎碎念

該信不信

這整個研究Ivermectin Treatment Efficacy in COVID-19 High-Risk Patients (簡稱I-TECH), 是在我國20間政府醫院和1個covid quarantine center中做的, 研究歷時5個月,最後發現有吃跟沒有吃,結果沒有差別。 這一個結果其實去年11月就出來了,那時候也有分享過,當然,研究本身還需要經過審核(比如peer review等),昨天才正式發表在JAMA。 . . . 當然,一定還是會有人講這是假的,是為了抹殺這個便宜、悠久又得過諾貝爾獎(發明人得過,藥物沒有)的藥物,好讓萬惡的藥廠公司擺他們新發明的covid 藥上台,這都是為了讓萬惡的財團、無能的政府和萬惡且無能的醫療體系賺錢割韭菜用的。 隨便吧,要不要信隨便你們。 我只能提醒一下,對醫療和救助病患還抱有熱情和理想的醫療人員還是有的,他們也希望這個藥真的有效,所以才會花時間人力物力去做這樣的研究,最後發現無效,我想當中很大部分的人也是真心感到失望的, 如果真的是要帶著目的性亂搞,其實還有更多更輕鬆的方式。 . . . 這研究算是簡單,有興趣

夢想與現實
夢想

夢想與現實

以下內容為Shinee的手筆: 新年快樂 新年期間你最怕被問的問題是什麼 或者最怕討論的話題是什麼 以前親戚之前是比較成績 長大了工作了 就开始開始比賺多少 這個沒有對與錯 我只是分享我的看法 當然錢越賺越多當然好 谁不喜欢钱誰不喜歡錢 那在營養師這個行業裡 註定薪資就不高 那我就不繼續當營養師嗎 很多營養師畢業以後 因為生活 而放棄當營養師 选择選擇高薪的職業 我覺得沒有錯 那我堅持做營養師 薪資雖然不高 但是這是我的夢想 為什麼這就不對的呢 有的人追求大富大貴 有的人追求平穩够用 人有時候就是愛比較 那個誰誰誰 讀到form 5罷了 現在一個月RM5, 000 你這個讀到大學畢業薪水 是他的一半 有時候在想 我讀那麼多書 都没有人家厲害賺錢 但是F反過來想一想 為什麼我要和他做比較 我做的是我想要的生活與目標 他做的是他的理想和未來 我們之間沒有衝突 都是做自己快樂的事情 我以我是營養師驕傲 我以我是民防部自願隊感到驕傲 足矣 對於剛出社會的朋友 到底該追求理想還是金錢 有的人會說有錢先夢想哪裡可以當飯吃 有的人則說現在不追求理想以後就沒機會追求理想了 兩個都沒錯

喝水
喝水

喝水

我的同事大多數都不愛喝水 尤其是白開水 感覺上叫他喝水等於要他的命似的 但是每次看到他們都是打包的 Tehice, kopi ice, cola, pepsi 心裡就會替他們擔心健康問題 我問他們為什麼不要喝白開水 他們說上廁所很麻煩 尤其是在做工的時候 那我說下班了你有喝水嗎? 他說没有因為晚上不要喝太多水 晚上會起来尿尿 我無言.. 我就跟他說 那你是不是有口臭 皮膚乾澀 嘴唇很乾 便秘問題 他說對呢 這些我都有 你怎麼知道 我說這集是脫水啊 Dehydration 水在我們身體佔據了60-70% 你的每一個器官都需要水分來運作 所以水是你每天都必須要喝夠的東西 而不是tealive, starbucks… 白開水就是白開水 這些飲料不算 他一臉驚訝的看著我 問道 我有喝湯哦而且很多呢 那個也不算水嗎? 我說 不算 他蛤了很大聲 他算了算 一天只喝了500ml白開水 我說你再不喝水等下會導致 尿道結石 腎結石 尿酸過高 容易痛風 因為你的身體的廢物没有水 他排不出去

茄子會造成眼睛蒙嗎?
網myth碎碎念

茄子會造成眼睛蒙嗎?

這個說法小時候常聽到,鄰居看到我家有種茄子還特地跑過來囑咐我們不要吃太多,還講到繪聲繪影,害我一度不敢吃太多,深怕近視加深。 然而,學會查證資料後,就知道根本沒有對眼睛不好這回事, 反過來,茄子的紫色,是花青素的顏色,除了花青素還有beta胡蘿蔔素,這兩者對眼睛都有好處, 蒸或水煮的茄子的高纖維也對降低膽固醇有幫助,間接也對眼睛有好處, 就算是用油烹飪的時候會很吸油,油也可以幫助我們吸收油溶性營養物質,也是對眼睛有好處。 就算是沒熟的茄子有龍葵鹼,那吃多也是中毒,那時候還管眼睛蒙不蒙? 所以我真的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 . . 為了滿足這個好奇心,我還真的做過明察暗訪, 我有去詢問過老人家,也有去那些問答的網站上去看,然後你會發現一個規律,這種說法是有一個進化方向的, 這就是我常說的,謠言是會進化的, 這個說法最遙遠的版本,是說對眼睛不好,但沒有說是怎樣的不好,要知道,從瞎掉到鬥雞眼也都是眼睛不好; 之後就說是眼睛蒙,但是沒有說是怎樣的蒙,白內障、近視、遠視也都是眼睛蒙; 再近一點的就說是吃了會生眼膜,這就有可能是指翼狀胬肉(pterygium),

代糖
網myth碎碎念

代糖

是的,代糖基本沒有毒,會說“基本”是因為你要吃代糖吃到中毒,喝那些代糖飲料是做不到的,因為代糖的甜度很高,所以可以放很少很少(白糖的幾百分之一),這麼少的量,是不會有危險性的。 但是代糖能不能用來減肥呢? 一直以來,我的答案都是 #否定的,原因有2個: 1,如果你習慣喝代糖飲料,你的口味還是一樣是喜歡甜的,口味還是重的,那麼你吃其他食物的時候你的還是會prefer重口味的食物,一整天只少這幾g的白糖,其實影響不大。 對我們健康的,是整體的飲食,而不是少那幾g糖。 . . . 2,研究發現,使用代糖的女性的頭腦對熱量會更加敏感,會 #更容易餓,所以有可能會 #吃的更多, 尤其是會喝代糖汽水的場合通常是吃快餐的時候,你少喝了那幾g糖,然後吃下更多的油炸食物,這很明顯對減肥是不利的。 . . . 當然,這個研究的發現是代糖對女性會有這個影響,男性倒是不明顯,但在這個情況下,最好還是不分男女一視同仁會比較好。 . . . 那麼,這麼說,是鼓勵我們不要喝代糖飲料,應該要喝回原本有糖的汽水? 當然不是,答案應該是: 1,代糖飲料要喝還是可以,

你再算,我就不跟你吃飯
網myth碎碎念

你再算,我就不跟你吃飯

我今天出門和一位營養師見面聊天吃飯 我點了滷豬腳,油麥菜還有飯 他告訴我說他不吃 等下他回家再吃 我就啊?! 難不成你要看我吃啊 多番邀請他都不吃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 你吃這個滷豬腳 都是肥肉會塞血管的 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 很高 然後他是用很多酱油弄的 鈉含量可想而知都已經超過一茶匙了 再來這鍋一定要加油才可以煮的吧 不然怎麼會這麼香 還有啊 這個油麥菜 清炒的話呢大概要放1 大湯匙的油 你也知道啦1 茶匙=45kcal 1 大湯匙的油都要 135kcal 那一餐500kcal 的話我的1/5 quota 就用掉了 所以我還是回家自己煮 比较健康一點吧 我相信如果是普通人的話呢 應該不想跟營養師出來吃飯了 一頓好好的午餐 莫名成為了計算卡路里大會 同為營養師的我有點傻眼 但還是照樣吃得津津有味 先說明 這只是我得個人立場 不代表其他營養師 其實啊 一卡不等於一卡 很多食物呢 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你不可能問我

產品的ingredient
網myth碎碎念

產品的ingredient

有位顧客問我:“醃黃蘿蔔能不能吃?” eh。。。這個嘛,如果是傳統方法驗的那種,他們是使用黃梔(zhi)子來上色,有些還會用薑黃或番紅花,這只要確定衛生,沒有壞掉,那就是可以吃的。 如果是買的呢?吃當然還是可以吃,但最好還是看ingredient先。 比如我在我家附近的shopping mall看到的這個,如果從包裝上看,你會看到這是一對很勤奮的夫婦種出來的白蘿蔔,還會有一種很溫馨的感覺。 但其實我們仔細看,我們會知道,他們提供的是白蘿蔔本身,但怎麼把白蘿蔔醃成成品,應該是不關他們的事的。 . . .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看ingredient, 你會看到它裡面有高果糖玉米糖漿(這就是之前 #隱藏糖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9A%B1%E8%97%8F%E7%B3%96?__eep__=6&__tn__=*NK*F] 的直播中講到的糖漿)

你喝的是什麼?
網myth碎碎念

你喝的是什麼?

茶我會喝,但是不精, 茶藝我也不熟,只會分優不優雅, 茶具好不好我也不會看,只會看茶杯茶壺好不好看,拿在手上有沒有“感覺”。 === 茶嘛。。。主要有效成份就是茶氨酸、咖啡因、單寧、茶多醣等, 不同種類的茶,有效物質有高有低,但不外乎就是這些。 真的要把一泡茶泡得好喝,確實有一些訣竅, 比如沖的比較大力茶多醣會沖比較多出來,但同時,單寧也會被沖出來,所以就算是用釣魚茶包,先裝水再放茶包和放茶包再沖水,味道會不一樣。 比如溫度也有講究,有些茶適合100度滾滾的水,有些適合80~90度,有些冷泡也很好喝。 比如用軟水和硬水味道也會有差別,有些茶適合用軟水,有些茶用礦物質比較多的水味道更佳。 === 有空泡茶的時候,可以像品紅酒般,用心細品每一泡的差異,從中獲得樂趣。 繁忙的時候想喝杯茶,也可以像大口喝啤酒般,單純追求味覺和口感的刺激。 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比如【康熙王朝】裡面的姚啟聖,只喝超濃鐵觀音,也是不錯的。 === 其實蛤,茶,當作一種飲料,一種嗜好品,一種陶冶性情的途徑,

萊姆也有甲氧沙林?
網myth碎碎念

萊姆也有甲氧沙林?

因為甲氧沙林的問題,我的個人私信被塞到爆了,那篇只要有人來問我就會share給他們,結果問的人很多,跟我講謝謝的人很少,share我那篇的人更少。 唉。。。其實我好奇,現在學校是不是都沒有道德教育課了哈? 而今天咧,我被問到最多的,就是用這張圖來問我是不是檸檬(lemon)和萊姆(lime)也不可以吃了? 唉。。。都跟你們講等總公司的消息出來之前不要講太多東西咯,現在這樣除了越描越黑,還製造了額外的恐慌,有意義嗎? (我不問“有好處嗎?”是因為真的有好處) 以下是這個“解釋”的正確解釋,如果你很忙,那就看最後一段就好。 . . . 好,萊姆確實有,但是含量很低,之所以會有萊姆含有甲氧沙林的研究,是因為 #植物性光敏性皮膚炎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A4%8D%E7%89%A9%E6%80%A7%E5%

餅乾含致癌物?
網myth碎碎念

餅乾含致癌物?

這個話題很hot蛤,剛好昨晚 #食在營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9F%E5%9C%A8%E7%87%9F%E9%A4%8A?__eep__=6&__tn__=*NK*F] 師們也有在討論,有心得的營養師們也會陸續寫出相關的內容,我這邊就先講我看到的。 首先,我看到的本地媒體大多數都只是focus在講【那幾個牌子的餅乾有致癌物】上, 比如圖片中上面那張表,就很重要,這是表示這些餅乾中含有的致癌物質的【量】。但有幾家媒體根本沒有放這張表出來。 所以我看的是外國的和英文的版本的,內容比較完整。 === 好,為什麼【那張表】這麼重要? 因為我常說的:【“有”和“有多少”,是2個不同的問題】, 這些餅乾有致癌物嗎?

大豆分離蛋白
網myth碎碎念

大豆分離蛋白

我就奇怪為什麼這幾天我課程內大豆異黃酮是不是有害的問題一下子多了非常多, 原來是因為網路上出了一篇紅文,幾百個人share,但其實只要仔細看,你就可以發現他裡面的內容是前言不對後語的,要嘛是那位作者不懂從哪裡抄來然後自己做加工的,要嘛是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來講解一下,這一篇他的原意是叫大家小心素食產品中的大豆分離蛋白,之後還放了一些素食產品,上面有大豆分離蛋白的,講這個不可以吃。 但是蛤~他一邊講大豆分離蛋白是經過手法把所有東西都分離掉了,只剩下蛋白質, 一邊又講,某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大豆異黃酮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4%A7%E8%B1%86%E7%95%B0%E9%BB%83%E9%85%AE?__eep__=6&__tn__=*NK*F] 有致癌作用, 所以大豆分離蛋白是有害的。 **ok,各位想一下,如果 #大豆分離蛋白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網myth碎碎念

反式脂肪不致癌 能放心食用?

有網友問我,他看到我前幾篇文章有講到反式脂肪不好,但是他去查了之後,發現反式脂肪並不是致癌物,還聽說反式脂肪可以提高油脂的穩定性,其實是好的, 所以來問我是不是講錯了。 === 嗯。。。沒錯,反式脂肪並沒有被WHO列為致癌物質,但這跟它對健康會不會有傷害,是兩碼子事。 就好像有個毒販他從來不打人,你不能因此就講他其實是好人,是一樣的道理。 壞人可以有很多面向的壞,並不可以只看一個角度就講他沒有問題。 === 反式脂肪是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可致癌罷,當然,這個“證據不足”可以有兩種解釋,其一,是證明它會致癌的研究很少人做,其二,是它確實有可能是清白的,並不會致癌。 但是這都不影響反式脂肪是“壞的脂肪”的判斷,因為反式脂肪是早已經被確定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了, 而且,其實全世界各國都差不多,造成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並不是癌症,而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各種癌的總和) 算是第二名。所以反式脂肪致不致癌,其實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那些禁反式脂肪的國家主要也是看中它對心血管疾病的“貢獻”,而不是癌症的部分。 === 還有一個是大家常搞混的,以為氫化植物油就一定有反式脂肪。 這

食物中的含糖量真的超高嗎?
網myth碎碎念

食物中的含糖量真的超高嗎?

學生傳給我的,看起來是某個ig上的分享,但是名字那些都被蓋掉了。 這種圖片真的很容易做,也很多人喜歡分享,但內容對不對,就很少人去在意了。 不過我很在意,所以有了這一篇。 === 基本上他列了9種食品,裡面只有3種可以算是超高含糖量的食品。 剩下的,市面上是有超高含糖量的沒有錯,但主要是額外添加的,原本版本的是不高糖的。 === 當然,對這種字眼的東西我是比較計較的,所以先來幫所謂的【超高含糖量】定個性, 我就用【超過10%含糖量】來當作超高含糖量好了,因為原版可樂就是10%的糖(但最近有降低了,original的也大概是5、6%的糖,不夠的甜度由代糖補足。有興趣的話,逛街的時候可以拿起來看看)。 可樂夠甜了吧?超過它的糖含量就代表超高含糖量,這個沒有異議吧? === 定性了就可以做解釋了,真正超高含糖量的是烤肉醬、能量棒、果乾, 烤肉醬的糖是為了烤肉的時候起焦糖化反應,所以含糖量普遍市場上15到60%的都有。比如萬O香烤肉醬,每10ml內含3.1g的糖,那就是30%。 Energy bar本來就是快速提供熱量的食品,最簡單和最快速的熱量來源就是糖了,

油的飽和脂肪
網myth碎碎念

油的飽和脂肪

講到人的膽固醇高(其實是LDL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於是就有接到不少問關於 #飽和脂肪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9%A3%BD%E5%92%8C%E8%84%82%E8%82%AA?__eep__=6&__tn__=*NK*F] 的問題,比如豬油是飽和脂肪嗎?椰子油是飽和脂肪嗎?牛油是飽和脂肪嗎? 這個問題,沒辦法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油都是由不同比例的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組合而成的,一個天然的油並不會單純100%飽和脂肪或100%不飽和脂肪。 所以,正確的答案應該是,豬油含有40~50%飽和脂肪、牛油含有50~60%飽和脂肪、椰子油含有90%

紫外光燈
網myth碎碎念

紫外光燈

這是無菌無塵操作台(Laminar Flow Cabinet),你們看影片看到一些展現研究過程的片段多數就是在這種操作台裡面做的, 無塵,是因為他裡面用一種特定的氣流方式,確保外面的灰塵不會跑進這個操作台, 無菌,是因為每次使用前使用後都需要開紫外燈,照射這個操作台中的一切物體表面,達到殺菌的效果。 只要是做過生化實驗的人,一定對這個操作台不陌生。 === 這一篇的重點在這邊: 1,紫外光燈的顏色大概是圖片中那個顏色,是類似淺藍色的顏色,而不是紫色的, 紫外線因為是【波長在紫色以外的線】,所以 #紫外線是沒有顏色的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4%AB%E5%A4%96%E7%B7%9A%E6%98%AF%E6%B2%92%E6%9C%89%E9%A1%8F%E8%

養身良然2來了!
書籍

養身良然2來了!

Yeah~~我的第二本書正式出版啦~~一樣是我獨資出版,還好,這一次不用去跟銀行貸款了。書名為【養身良然2--營養師解謎】。 不一樣的是,很榮幸的經過一位很低調的朋友的介紹,請 【黑土設計所】 幫我們設計,因為是正規的出版社,所以在設計、排版、繪圖、糾錯、審稿方面都是經過很多次的開會的討論,最後才定案的。 本次的內容一樣是我的專欄集結,這次是70篇,雖然比上一本的少,但在每一篇的最後都有額外加上一段“林冠良碎碎念”,也是總結這一篇的內容,也是表達我的一些感慨,這些都是在報紙上沒有的, 所以最後這一本的內容是比上一本還多的,也比上一本還厚。但是售價跟上一本一樣,RM69,西馬包郵,東馬和外國我們也會幫忙負擔一部分運費。 === 不得不說說,這一次的配圖,雖然不是每一篇都有,但是所有的配圖都是手繪的,各位可以感受的到手繪的溫度。 我真的很喜歡。 === 這一次,除了有3位教授(勳哥、Dr Jim、施主任)和我在中國報的編輯鑫霖兄給臉,幫我寫的推薦序, 封底還有一些朋友給我的一些話—良友說,真的很感謝大家賞臉,

FDA獲准輝瑞疫苗
網myth碎碎念

FDA獲准輝瑞疫苗

Ok,FDA approved 輝瑞疫苗了, 在FDA網站的最後一段有講到 【Ongoing Safety Monitoring】,意思是說,並不會因為approve了就放心了,還會繼續觀察,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這個全面approve是給16歲以上的, 15歲以下的人、有特殊免疫問題的人、還有要打第三劑的人,則還算是在緊急使用EUA中。 所以其實這個全面還不是很全面。 會有這個差異,就是因為這三個族群的人還沒有足夠的數據,所以還沒有approve,這樣理解就可以了。 === 話說,FDA還沒有全面approve的時候,那些人就講都沒有approve你敢打?為什麼有另一個FDA approve了的藥給你,你卻不敢吃? 講到他們很相信FDA那樣。 那麼,現在approve了,他們就會打嗎?放心,不會的,他們只是找一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論點罷了。 果不其然,我現在已經看到有人講會approve是因為有私下交易,這一整個都是利益集團在操控的等等。 講到他們很不相信FDA那樣。 嗯。。。反正他們怎樣都是贏的,我們講不過的。 === 從這個不夠全面的全面approve我們

濾渣系統
網myth碎碎念

濾渣系統

其實吶。。。那些醫療體系出來的,還有那些號稱自己是醫療體系出來的,為什麼會教人反正統科學?為什麼會教人反正統醫學?為什麼鼓吹陰謀論?為什麼教他們的粉絲把沒有經過驗證的內容當作真理,把真的經過驗證的東西當作謊言? 再把它們信的人塑造成“權威”,還把那個權威塑造成一個對抗整個科學和醫學體系這條惡龍的勇士一般? 很簡單,因為會信這一套的人比較好操控。 以後只要出什麼產品,那這些信徒大概率上會不假思索的掏錢, 所以沒錯,這也是一個 #濾渣系統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F%BE%E6%B8%A3%E7%B3%BB%E7%B5%B1?__eep__=6&__tn__=*NK*F] 來的。 === 那些肯自己動腦的,會多方面去看報告的,會用自己的智慧去做判斷的,都不是他們的target,所以用這種方式就可以把這些他們不要的target自己濾掉, 然後等看這些羊肥了,慢慢剪羊毛,或是直接烤全羊,

小心被忽悠
網myth碎碎念

小心被忽悠

有網友來跟我講說“疫苗不可以打,是因為棘蛋白很恐怖”, 我聽了覺得怪怪的,接著他傳給我的一個3分鐘的影片。 嗯。。。我用2倍速聽完了,確定了這個正在做講解的人,還有用這個影片來詮釋疫苗的人,很可能不懂疫苗,甚至不懂生物。 ===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表達的是,當你打了mRNA疫苗,你的血管會被用來製造棘蛋白,然後你的免疫系統會把你用來製造棘蛋白的細胞當作細菌來攻擊。 ok。。。其實hor。。。 1,棘蛋白是【病毒】的東西,不是【細菌】的,這兩個是不同的東西來的。這是基本中的基本,你如果弄錯,考試就會不及格的那種基本。 . . . 2,棘蛋白就是病毒上面那個一支一支的東西,這不是在製造完整的病毒,而是病毒的【一小部分】信息。 . . . 3,mRNA疫苗用我們的正常細胞來製造【棘蛋白】,聽起來好像很恐怖,但如果我們被感染了covid病毒,你猜它是怎麼在我們身體內“繁殖”的? 沒錯,也是入侵到細胞中,再用我們的細胞來製造的, 請問一下,他們是覺得病毒用我們的正常細胞來製造完整的病毒就很【自然】?比製造病毒的【

懂得避開無知
網myth碎碎念

懂得避開無知

從這裡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所謂的保健品、補充品,一開始其實只是額外的補充劑,之後進化成居家必備的東西,到現在進化成取代食物的東西, 你覺得是為什麼? 你以為是因為現在的食物沒有營養了?20年前的1粒orange等於現在的25粒?所以我們不得已要用保健品來取代和替代食物以維持健康? === 當然不是,其目的只是就是為了【多銷】,注意蛤,這裡面沒有【薄利】。 === 所以常會看到這種情況: 1,一個人吃了很多種產品,結果一看,不同牌子的vit B至少有3瓶, 2,一個人因為飲食沒辦法提供人體所需營養,所以需要吃A產品,然後A產品又不能提供所有營養,所以要吃B產品,然後B又缺了某個營養,所以要吃C, 3,一個人有某個問題,比如肝的問題,然後就被介紹了所有跟肝有關的成份的產品,所以吃了A、B、C、D、E、F、G、H、I、J、K各種產品,而且不止營養素,還包括萃取物所以再加了L、M、N、O、P、

氯化鉀是什麼?
網myth碎碎念

氯化鉀是什麼?

網路上看到的,原文是日文,翻譯版有一些翻譯有誤和資料錯誤,我做了一些修正, 話說,#氯化鉀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B0%AF%E5%8C%96%E9%89%80?__eep__=6&__tn__=*NK*F] Potassium chloride 是什麼東西? 基本上沒什麼神奇的,就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礦物鹽, 在食品加工中,#低鈉鹽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D%8E%E9%88%89%E9%B9%BD?__eep_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