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臍帶血 有網友敲碗說說某臍帶血銀行清盤的事情, 話說這比較算是商業問題吧?不過臍帶血的部份到還是可以說一說,就以我的淺薄了解點到為止即可。 先聲明,這裡沒有指任何一家臍帶血銀行。 . . . 1,首先,存臍帶血的用意是使用臍帶血中的幹細胞來治療需要幹細胞才能治療的疾病,這類疾病是基因缺陷造成的, 2,比如,最經典也是第一宗的案例是1988年,哥哥有基因疾病,醫生使用了妹妹的臍帶血幹細胞來治療哥哥的疾病, 3,假設,你存了一個孩子的幹細胞,之後發現這孩子有某個需要幹細胞才能治療的基因缺陷的疾病,那他自己的幹細胞是治不了自己的(因為這是有基因缺陷的幹細胞), 這時候應該就需要從幹細胞庫存中找適配這孩子的幹細胞來治療他。 【自存自用的情況還是存在的,但很罕見,而且必須是後天的疾病,或是另外做起基因修正,費用不菲】 4,所以,如果你存了3個孩子的臍帶血幹細胞,那你這樣做的最大用意應該是:萬一其中一個孩子長到一個歲數發現有基因缺陷疾病,那你可以用另2個孩子的幹細胞來治療他,而不需要去登報徵集,省一些時間。 5,但是,兄弟姐妹間的幹細胞也不一定就會適配,如果真的不適配,這時候還是要回到
網myth碎碎念 紙吸管 該說不意外嗎?因為用過紙吸管就知道,它不是單單用紙來做的,為了避免它在你喝完飲料之前就整根爛在你的飲料裡,所以一定需要做一些防水的措施,所以就需要加一些東西了。 PFAS是一系列化學物質的統稱,種類達到4700多種,因為很難被環境代謝掉(人體也可以代謝一部分,但是超過的就會影響身體),所以又被稱為 #永久化學物。 PFAS也屬於環境荷爾蒙,所以能不用還是不用吧,或是就採納研究者的建議,直接使用不鏽鋼吸管。 當然,不鏽鋼的吸管一定要勤勞洗,不然裡面滋生的細菌也不是開玩笑的。 這一次的調查研究比較讓人在意的是連竹吸管也有發現到PFAS,甚至還比塑料吸管的PFAS還多,所以這也有可能是環境污染了PFAS再跑進紙吸管或竹吸管中的。 #有些事情只是行為藝術 #紙杯紙碟最好也是用同樣的眼光來看待 #預防勝於治療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3897348382/posts/727796792693559/?mibextid=cr9u03相關的研究
網myth碎碎念 網絡世界 好咧,這裡鄭重宣布一下,我這裡單方面收尾了,主要原因是等不到集伯叫主答應我們的故事,我也等到sienz了,同樣的招看他一直翻炒我也膩了。 一定會有人想說這就是我輸了這chicken game。也行的,隨便,反正我本來就不是chicken game的參賽者,我是把chicken怎麼玩game的過程無料放送給各位看罷了。 當然,後續如果集伯叫主或是他的叫徒們還有什麼神奇的發表,我覺得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我一樣會拿出來做科普或闢謠,各位可以不用怕無聊;如果他們還有什麼背後的小動作要做,比如要出錢給人去參加我的課程來收集我亂講的證據,或是要用Sec 420來弄我的,都儘管去,我祝你們旗開得勝。 . . . 有人說這是我們之間的【辯論】,其實辯論是要看等級的,等級相當的當然可以叫辯論, 但是連【植物固醇】都可以講成是“植物的膽固醇”,【BBC】都可以說是一個研究單位,連什麼是【reference】都不知道的,你是要辯條毛? 所以叫主想要陪家人就給他陪個飽吧,不用勉強了。 (植物固醇不是植物的膽固醇,而且在臨床上它還可以阻斷人類膽固醇的吸收;BBC只是一家媒體) 等級相差這麼懸殊,
網myth碎碎念 LDL指數推算 首先,LDL確實是推算出來的,這一點我在7年前的線上課程,【醫學營養進階班】就有教過。 那為什麼不要直接去用測量的呢?因為這樣就會多一道工序,要花比較多的錢,也花比較多的時間,所以用推算的就好(一兩個人還好,但你想像一下一天有多少人做檢查?花費的總花費和總時間就很恐怖了) 推算的跟實際的會有誤差,對嗎?對的,當然會有一點差別。但這些誤差並沒有非常誇張,頂多就是一個零點幾(mmol/L)的差別罷了。 更重要的是,2020年,有一篇研究就有比較了11種不同的推算formula,結果得出來的結論,是【叫主】講最不准的那個Friedewald formula,才是最準的,跟實際檢測最接近。而且適用範圍最廣,TG三酸甘油在400mg/dl (4.5mmol/L)以內的都很準。 那麼,叫主心心念念的那個Iranian equation呢? 這就要講到其實Iranian equation並不是只有1種,而是至少有6種,他列出來的只是其中1種,叫做Ahmadi formula,而在另一篇2019年,比較8種測量方式的研究中(
網myth碎碎念 韭菜的營養價值 一般而言,我是不會去詳細分析一種蔬菜的特性的,我的做法都是教大家怎麼分辨食物的種類, 比如澱粉類的食物並不是只有飯麵冬粉意麵,其實還有玉米、各種薯、南瓜等, 比如蛋白質就是肉、魚、豆、蛋、奶, 比如紅肉白肉怎麼分辨, 比如瓜果類可以用食用方式和吸收的營養素來分辨是蔬菜還是水果,比如番茄、小黃瓜,煮之後可以當作蔬菜,生吃可以當作水果, 但最近在幫忙籌備一個節目(會不會成還不知道),策劃人問了我蠻多這類問題,就促使我多去查找了一下一些特殊食材的特殊營養價值, 策劃人是說,這樣可以幫大眾提高多一點認識,也對使用和食用那些食材多一點興趣,何樂而不為? 好,我想也是,他說服到我了。 . . . 所以,這系列第一集我們就來講講 #韭菜 好了,看反應我再看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我們常聽說的關於韭菜的特性是壯陽和清血,那是不是這樣呢? 我查找了一下,確實有這樣的記載。 主要是韭菜的鋅含量比較多,同時又有豐富的【硫化丙烯】(Propylene sulfide),是一種揮發性精油,有刺激血液循環的作用,硫化丙烯從名字來看就知道那是一種硫化物,常見的有刺激味道的食材都有,比如蒜和蔥。
網myth碎碎念 發燒的溫度 1,發燒是免疫力在做工沒錯,但是免疫做工太勤力不一定就是好事,比如肺炎造成的死亡有部分就是因為肺的免疫過度做工,進而導致肺損傷,造成缺氧。 . . . 2,在實驗盤上加熱到40度可能可以殺死癌細胞,但這跟人體發燒到40度是不一樣的情形,癌腫瘤在你體內是有自己的一套複雜系統的(有些甚至有自己的消化系統), 而且如果那句話屬實,那鳥類的體溫可以到40多度,那鳥類應該也不會有癌症,但很遺憾,鳥類也會有癌症。 . . . 3,有聽人說過“做immuno therapy的人會發燒,然後癌細胞被殺光了,這就是因為發燒的緣故,其他的東西都是廢的”。 其實不是,發燒只是一個症狀,是身體的一個反應。immuno therapy真正殺癌細胞的是【經過處理】的免疫細胞,對,經過處理的,並不是天然的免疫細胞。 . . . 4,為什麼要經過處理?是為了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來騙你們的錢嗎? 那是因為天然的免疫細胞是有可能會對癌細胞寬容(腫瘤免疫逃逸),甚至幫癌細胞開路(無間道),所以才要經過一些處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單純提高個人的免疫力並不能治療癌症, 而從這篇你也知道了,發燒也不能。 #
網myth碎碎念 帶腦相不相信 不只三個人問我這是什麼水果,還能是什麼?黏在樹枝上的葡萄罷了唄。 除了驚訝於這樣都有人信, 我還驚訝這一片樹枝這樣插下去也要花不少功, 不禁讓我感慨,那些拍假影片的都這麼努力了,你還有什麼藉口呢? #就前面幾粒有黏葡萄罷了 #這個枝條是不是葡萄藤的枝條我就不知道了 #帶腦上網
網myth碎碎念 怎麼看待核廢水? 問的人太多,這裡統一回答我的看法: 1,我不是核能專業,所以我只能看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來理解這件事, 而我的結論是我還是會去日本旅遊,omakase我也還是會吃,鹽我也是吃普通的海鹽,我還是會去海邊渡假。 2,這整件事其實是政治議題,並不是科學議題,我聊政治大家都不喜歡看,那我就說到這裡就好,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全世界究竟只有哪些人在對這件事大書特書就好。 3,啊?你說日本也有人反對? 當然咯,任何議題都有人反對和贊成的嘛,這才是正常社會。我想全世界你大概也就只能在某一兩個國家看到全民一致贊同或反對某項議題,沒有別種聲音的情況吧。 #大概就是這樣 #成熟的大人還是用成熟的眼光看事情比較妥當 #知識就是力量
網myth碎碎念 小人是非多 哈哈哈,這真的跟上一次那個講我講舊冠是空氣傳染的那個傢伙是一樣的,連teg他認識的媒體朋友的招式都是一樣的。 最後都是告到NSM那邊去。 那我直接跟各位講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Dr Tee應該是會email我,勸說我不要用營養師的名義亂講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 . 目前為止不同的是,上一次,我在收到Dr Tee的email之前,那傢伙就把自己所有的留言和pm我的東西都刪掉了,因為他知道自己理虧,而這次這個呢,是把這些動作都ss下來,然後企圖用Dr Tee的名義來嚇唬我,還有他的粉絲和金主們。 記得,一切都只是生意。 . . . 好,那麼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人說了,你看,都叫你不要多管閒事咯,靜靜就好咯,何必跟小人一般見識呢?現在不是惹到麻煩了咯? eh。。。你就當作我是給你們看一個樣板吧,壞人咧,是沒有道理可言的,為了生意,他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企圖弄你,而且還是合法的方法, 而反過來,這種沒有專業資格還幫人看病看報告的行為,我國目前的法律還沒有完善到可以處理他們,除非你是確定有人死在那些無照行醫的人手上,才會有人採取行動, 啊不過,就算採取了也不一定會有你想要的行動
網myth碎碎念 流量是非多 你看他半年多前糾正過我都好意思拿出來講,現在他開口閉口就是要告我,人生又到了另一個巔峰了。 eh?別人沒有專業文憑,別人就沒有資格做任何批評? 怎麼一個開頭就承認自己沒有專業文憑的人可以到處批評人的?就因為自詡教主? . . . oh,對,我們問了整個晚上,現在他終於承認了耶,他沒有營養文憑也不是心理醫生,厲害了,沒有這兩個卻可以到處看報告,給建議,對抑鬱症患者說三道四。 啊不過,提醒各位,不要去他那邊吵,送流量給他罷了。要吵就等他來我這邊的時候再吵。 #碰到別人飯碗咯 #難怪死咬著不放 #來來來 === 我還在想為什麼會突然這麼多人看到他那篇然後傳給我,原來他跟世祥外星人一樣到處貼也是啦,不然沒人看,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蹭的,還不趕快?
網myth碎碎念 氫化油 hydrogenated oil氫化油,就一定會有反式脂肪trans fat嗎? 答案是:no,不一定。 因為反式脂肪是氫化【不完全】的副產品, 所以【完全】氫化的fully hydrogenated就不會有反式脂肪這個副產品了。 比如圖中這種coffee mate,因為使用的是fully hydrogenated 的油,所以裡面是沒有反式脂肪的。 #知識就是力量 #看懂標籤 #三生有Siin
網myth碎碎念 營養之道 想說的很多,但想了想,最後還是簡單的說3下就好: 1,正規的營養師和飲食治療師都沒有x光眼,不可能在沒有現代醫療器材(某寶賣的那種電子醫生只是玩具)的幫助下就跟你診斷出你的問題, 2,如果真的有需要經過正規治療的疾病或問題,我們並不會跟你講吃supplement就可以了。我們的工作其實是support醫療,並不是顛覆醫療。 3,各行各業都有老鼠屎,但營養師、中醫師、心理師都是被冒名的受災戶大頭,我覺得可以多互相了解,確認了對方身份真假再做批評,會比較恰當。 #營養 #三生有Siin #狐扯防彈衣
網myth碎碎念 無籽水果 然後他講,我們人類演化了幾億年,這種無籽水果是才出來幾十年的東西,所以身體不認識這種新的水果,所以就造成了各種疾病和身體不舒服。 我有2個問題: 1,演化了幾億年怎麼就演化出你們這班東西來? 2,這傢伙導出來的博士生是什麼德性? #知識就是力量 #狐扯防彈衣 #水果
網myth碎碎念 蛋殼顏色不同 營養有差別嗎? 答案是:沒有 蛋殼顏色的差別取決於雞本身的品種還有它本身的遺傳,營養是沒差別的,同樣重量之下營養基本相同。 人也一樣,不同人的某些地方天生也會顏色有深有淺(我是說頭髮)。 . . . 但是如果是【蛋黃】的顏色差異,倒是可能有不同的營養, 比如很【黃】的,可能是玉米黃質(其中一種葉黃素類天然色素)比較多, 比如顏色較【紅】的可能是beta carotene比較多, 但這差異,沒有很大意義,首先是它並不是某一個成份比另一個成份營養的關係,正如你不會拿玉米黃質來跟beta carotene比,比不來的,他們是不同東西, 其次是這些成份的主要攝取途徑是蔬菜水果,不是雞蛋。 . . . 總之,雞蛋的選擇我只看新鮮與否, 買之前也最好看清楚有沒有破損, 其他的什麼omega啦,selenium啦,low cholesterol啦,對我來說都基本沒意義。 我吃雞蛋,吃的是蛋白質和膽固醇,還有一些卵磷脂,而已。 #知識就是力量 #雞蛋 #食育
網myth碎碎念 隔夜飯 加強補充一下: 為什麼用隔夜飯炒飯沒問題,复熱隔夜蛋炒飯就上車? 煮熟的滷蛋可以隔夜,蛋炒飯的蛋就上車? 首先是因為蛋比飯更容易壞,比如如果是同樣條件下,隔夜飯會有抗性澱粉,這本來就比較難消化,也就比較不容易壞;雞蛋則不然,炒熟的雞蛋是更容易消化的存在,所以比起來更容易壞。 而且他們的蛋炒飯很可能不是只有蛋和飯罷了,還可能有生蔥花,如果連生蔥花也一起保存,這就造成生熟食交叉感染的風險再提高了。 所以他們也很可能就是認為“反正我用隔夜飯來炒蛋炒飯跟我拿隔夜蛋炒飯出來复熱最後得到的也都是蛋炒飯所以應該是一樣的東西吧?” 哪裡知道就上車了。 . . . 而且他們大概率也不是第一次吃隔夜蛋炒飯,只不過這次就出了那個【萬一】。 所以食品衛生安全同時也是個概率問題,重點在於盡可能的【減少風險】,同時不要認為以前沒事,現在也可以沒事, . . . 當然,事件的本質主要還是因為食物沒有保存好。 這也不是說隔夜的雞蛋就真的完全不能吃,比如滷蛋就是隔夜的蛋,重點就在它們有保存好,就沒有問題。 那這個炒飯要保存好的條件有幾個: 1,最好是不要有生熟食放在一起保存 2,要密封好,然
網myth碎碎念 小丑 這故事告訴你們,不要仁佳隨便放幾個名人名,隨便講一些垃圾話,隨便丟幾個自己都沒有看過(看了也看不懂)的link,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的相信是真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這些小丑來做為一個反例,提醒我們知識和常識的重要性, 至少可以讓你不會像那些小丑那樣丟臉。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小丑
網myth碎碎念 報導的真假 1,她幾個月前還在斯里蘭卡,最近才來馬來西亞,然後7月21號在馬來西亞過世。她的飲食不是只有榴槤和波羅蜜,所以並不存在什麼吃了7年榴蓮和波羅蜜然後死掉的事情。 . . . 2,她的死因其實很有討論空間,因為她的朋友說她死前有水腫,腳還流膿,而且躺在床上一個月了,她媽則認為她有可能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感染,包括瘧疾和霍亂。 從她人生最後幾張曝光在ig的照片和影片來看,我覺得她確實是營養不良,但跟是不是吃素應該無關,而是 #厭食症 ,可能還有一些心理疾病。 所以才需要驗屍報告。 . . . 3,只要是提到“初步報告”的媒體的報導基本都有問題,因為原文報導就有說,她的驗屍報告還沒有出來,她朋友和家人都在等。而那些有說到初步報告的媒體,可能是拿這些照片去問醫生,然後醫生回答的,或是單純把原文的“report”誤以為是報告,但實際上是“報導”。 #帶腦看報導 #預防勝於治療 #食育
網myth碎碎念 照騙擺拍 有人傳來一系列圖,說某精神小伙吃榴槤又喝可樂,吃完馬上就口吐白沫去見上帝了(或者是他們的神),眼見為憑。 eh。。。就算沒有常識,應該也看過電視吧? 你都口吐白沫了,還會把可樂放好在地上?榴槤籽擺好在殼裡面?還可以這麼舒適的躺在地上?不會抽搐不會肌肉緊繃不會最後死亡掙扎把東西都打翻? 還是說是他的朋友為了讓大家警惕,所以等他已經涼了再把可樂和榴槤擺美美給他來個最後的英姿? 這tm就是個惡搞套圖罷了,還眼見為憑咧~你自己看到的是什麼,自己都不知道, 憑什麼憑? #常識很稀有 #知識就是力量 #帶腦上網
網myth碎碎念 排寒 【這篇不是在批評中醫,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其實也不算中醫,要學真的中醫最好還是往真的中醫典籍下手】 各位有聽過一個主角是愛因斯坦的故事嗎? 是說愛因斯坦的老師在課堂上說上帝不存在,愛因斯坦就反問他的老師黑暗存在嗎?寒冷存在嗎?這樣的問題來證明上帝存在。 當然,這個故事是杜撰的。但裡面提到的原理可以用。 . . . 【黑暗】是因為光的缺失,沒有光的地方就是黑暗的地方,黑夜是因為太陽下山了,而不是因為黑暗蓋掉了太陽。 【寒冷】也不是一個“東西”,而是【熱】的缺失,冰塊也是因為水失去了熱能,冰塊融化是因為吸收了周圍的熱能。 這些其實都是初中物理。 . . . 所以,如果你要驅逐黑暗,你需要做的是點燈,let there be light, 如果你要驅逐寒冷,你需要做的是加熱,或是提供能量,有能量了才不會冷。你身體寒,你可以提供熱能,有熱能了,就不會寒了。 所以才會有【溫補】的概念,而不是想著要把【寒冷】這個東西逼出去, 都不存在的東西你要逼什麼逼? #知識就是力量 #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不要以為出書的就是對的
網myth碎碎念 體溫與癌症有關係嗎? 體溫跟癌症的發生率基本沒關係,他口中的那個實驗也是【不存在】的,當然,這也不是他一個講的,這個謠言已經流傳很久了,我高中的時候就已經在賣仙丹的直銷場合聽過,直到今天也還是被各大小仙家津津樂道。 關於那個【實驗】,我也曾遇到有人反駁說,:“你以為你碩士就懂很多?就了不起?” eh~這其實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只要會用論文查找系統就可以了,這沒有多了不起,而我也查過了,沒有相關的研究。 好如果你只想知道這個影片是真是假,那答案是:【bullshit】。好,你可以把這篇分享出去了。 但如果你對其他論點有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看。 . . . 這個影片還有幾個很適合 #廢物利用 的論點: 1,【發燒到39.6度不會傷害正常細胞】 其實會,但不是直接傷害,而是提高的體溫代表的是身體有免疫反應,而免疫反應會一定程度上殺傷正常細胞,屬於間接傷害。 特別提醒,不要聽到是免疫反應就覺得癌細胞就可以被免疫細胞殺光,因為癌細胞也會有讓免疫細胞停手的【自己人~別開槍~】“身份證“,所以殺傷程度也是有限的。(發現這個機制的科學家得到諾貝爾獎) 再來,免疫細胞也有可能被癌細胞策反,幫癌細胞開路擴散。(
網myth碎碎念 玉米 雖然他們都是玉米,但食物分類上是不一樣的蛤 #知識就是力量 #食育 #玉米 ps:這裡補充幾個網友常見的問題, 1,玉米筍只是玉米小時候,並不是基因改造的玉米。當然,如果大玉米是基因改造的,那它的小玉米也是基因改造的。但是是否基因改造是外表看不出來的。 2,這篇是在解釋不同食物在營養學上的不同分類,並不是說大玉米不好,同時我也沒有講澱粉不好,如果你學到的營養學是講澱粉不好的,你可能學到了假的營養學。
網myth碎碎念 水果有嘟嘟嘟嘟毒 【part 2】 其實如果各位沒忘記,我們小學科學課就有學過,水果用香甜的果肉來跟動物做交易,動物把果肉吃了,種子吞下,被動物帶到遠方,再跟排泄物一起出來,而動物的糞便就是肥料, 而不是動物的屍體。 而且,媽耶~動物儘早死亡了,誰來幫你傳播啊?糞便可以一天幾次,屍體才一次,為什麼要做這麼殺雞取卵的事? 還有,爸耶~動物吃了會儘早死亡,你以為動物不會發現進而杯葛它? 不要assume植物和動物跟你一樣【若智】,好不? . . . 順便來一個生物學知識: 現在也有發現某些植物的種子發芽需要跟某些鳥類的胃酸或腸道菌作用後才能發芽,所以某些鳥的絕種也會讓某些植物絕種。 . . . 看影片樣板就知道是同一批公關公司出的內容,看來在某國,這一種小學等級的生物學都忘光光的操作很受歡迎呢~ #知識就是力量 #大於若智 #水果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855195822831773&set=a.685969863087704part 1在這邊
網myth碎碎念 適量與多吃 就是有這麼多大濕亂亂把話塞進我們嘴裡,才會有這麼多人對我們的專業有誤解, 這裡嚴正聲明一下,真正的、負責任的營養師,都是教 #均衡飲食 的,水果也是適量吃,適量的意思就是佔你一整天飲食的大概5分之1(suku suku separuh原則,水果佔1/2的蔬菜水果裡面的1/2再少一點。),或是大概2個拳頭這樣。 那些說【多吃】的,確定不驗證一下是不是真的營養師(營養學家)? . . . 影片中的其他內容就主要是在講中醫理論了,我也不便說什麼, 但發一個疑問應該還是可以的,對吧? 話說,大濕說水果屬【木】,木剋【土】,所以吃水果會造成腸胃問題, 那麼,蔬菜可以吃嗎?如果同一個道理,那蔬菜應該也屬木吧? . . . 然後大濕還有說沒有水果是熱性的,可能大濕沒吃過榴蓮,榴蓮很熱yo~ #知識就是力量 #水果 #腸胃問題 ps:不免俗的說一下,我沒有要挑戰中醫蛤,因為對方是不是中醫我都不知道,我只是看他說他是以中醫的理論來講這些事的 https://www.facebook.
網myth碎碎念 怎麼才叫高溫? 分享說到高溫烹調會提高 #糖化最終產物 的產生,有網友問那怎樣才算高溫? 所以這裡來個簡單說明: 基本上就是【煎炸】,還有【燒烤】。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需要用到油,或是直接讓食材接觸熱源的烹調方式, 前者是因為油可以加熱到超過120度,要達成煎炸則至少要150到230度, 後者是因為沒有比較多的水來做緩衝,直接就可以接觸到150到230度或以上的高溫。 . . . 當然,這也還是有點抽象,所以很簡單的分辨方式就是,只要不是煎炸燒烤到黑黑的那種,就算是可以吃, 如果煎炸燒烤到有燒焦的那種,AGEs的產量就是大大提高。 所以你也可以把重點放在有沒有燒焦,因為有些廚藝很厲害的人,是可以蒸一條魚也弄到燒焦的。 . . . 了解了這些,這裡也回應另一位網友問的,【氣壓鍋算不算高溫烹調?】 答案也就很簡單,氣壓鍋一般是拿來煮水煮的食物,而因為加了氣壓的關係,所以溫度可以超過一般的水煮的100度,來到120度之譜, 但這120度跟煎炸燒烤的溫度比起來,還只是小case罷了,所以不需要擔心。 氣壓鍋的廣告跟你說氣壓鍋是高溫烹調,但其實那只是跟普通水煮來比,相對高溫。 . .
網myth碎碎念 抗糖化 在風采的直播,有一個問題是【抗糖化是不是就要戒 #精緻澱粉?】 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所謂的糖化有不小的誤解。 跟你講抗糖化的人,其實講的都是在抗AGEs這個物質,中文叫【糖化最終產物】全名是【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縮寫是age,很直覺的就讓人聯想到【老化】,然後又因為他的名字裡面有【糖】,所以那些半桶水的,就把這個成份講成是吃糖就會造成老化, 但其實,AGEs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再經過【高溫]加工,才會大量形成的。 . . . 簡單來說,AGEs就是一種過氧化物質,大家常聽說的身體產生很多自由基,AGEs也會促進身體產生自由基。 所以它確實會促進老化。 但並不是吃糖就會造成糖化,而是高溫加熱的食物才會, (當然,高糖飲食也還是會促進糖化的反應,但是那個速度比較慢,而且高糖飲食的首要問題是血糖問題) 所以我們也可以簡單說:如果你想要放慢你的老化速度,那就要少吃煎炸燒烤這類【高溫烹調】的食物。 . . . 當然,如果要偶爾吃也是可以,但就是記得,燒焦的地方不要吃就好,因為燒焦的地方就是那些造成氧化老化致癌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