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食物

A collection of 72 posts

3秒定律
網myth碎碎念

3秒定律

有一次我和朋友吃薯條 然然後我朋友的薯條跌倒地上 他馬上拿起來吹一吹 然後以為我沒看到 就吃下去了 然後對我說:還沒骯髒還沒骯髒 還可以吃,不會怎樣的 你是否也有試過這樣的經驗呢? 3秒拿起來真的細菌就不會黏上面嗎? 其實啊 在科學名詞裡面是有這個3秒定律的 它的意思就是說食物掉在污染的表面時 如果你够快拿起來 細菌就不會有機會傳到你的食物上 可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当當你食物掉在地上的時候 它多多少少都會沾到一些細菌 你没辦法知道是什麼細菌 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細菌 更何況你不可能消毒你的食物吧對不對 所以3秒定律時一個迷思嗎? 是的 它是 我不會会阻止你吃 但是吃的話就會存在一些細菌感染 食物中毒的風險 對於老人家,小孩,孕婦,免疫力差的人 還是不要冒這個險 丢掉它吧 不然導致你肚子痛,腹瀉,嘔吐,發燒,头痛 是不是更不值得 為了省幾塊錢 而花更多的錢 我只能說為了安全起見 管他幾秒 還是不吃為妙~ === https://www.sfa.gov.sg/

雞蛋中的膽固醇
網myth碎碎念

雞蛋中的膽固醇

講到我的早餐,早餐有蛋,講到蛋就有人私底下問我:雞蛋的膽固醇算是好的膽固醇嗎? 真的不好意思蛤。我一般不回應私信的,私信真的太多了,看不過來,如果碰巧看到,又是有趣的,我也很少直接回應,而是這樣做成分享, === 其實蛤,雞蛋有膽固醇,但是膽固醇就是膽固醇,沒有分好壞, 但是在一般說法中,“膽固醇”倒還是有在分好和壞的,比如USDA給的資料在講LDL的時候就還是說:often called “bad” cholesterol。另外,HDL就是often called “good” cholesterol。 可是如果我們深究,那LDL的全名其實是【low density lipoprotein】,是【低密度脂蛋白】,而不是【膽固醇】。而造成心血管阻塞的,主要是LDL。 所以呢,這是 #一般說法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

戒口
網myth碎碎念

戒口

提到顛覆,早上我弄早餐的時候又想到不少學生在第一次上我的課的時候,都很驚訝我都講 #不需要戒口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9%9C%80%E8%A6%81%E6%88%92%E5%8F%A3?__eep__=6&__tn__=*NK*F] , 尤其是講癌症的課程,在做治療和修養的期間更是如此。 === 我才動完手術不久,還是處於修養階段,雖然是半身麻醉,但我的手術跟癌症治療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巫和大巫的差別,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在手術結束後的第二天開始到今天,一直都是處於很容易餓的狀態, 比如圖中是剛剛的早餐,這是2顆蛋,裡面還有tuna,油是紅棕油,麵包中間是無糖花生醬,這大概可以讓我撐2個小時罷了。所以我又吃了早點,然後接下來還有午餐、午點、晚餐、宵夜。

均衡飲食可防冠病嗎
網myth碎碎念

均衡飲食可防冠病嗎

2021年9月08日中國報 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是維持生理機能的元素。神經系統的信息傳遞、細胞新陳代謝、免疫細胞的戰力維持等,都是生理機能。我們攝取食物中的維生素,其目的是為了避免任何一種維生素的缺乏而導致的生理機能紊亂。 一個人吃得不均衡,就意味著某些營養素不足、某些營養素過多。事實上,營養過剩也是一種營養不良,因為天秤有一邊太多,就意味著另一邊太少。 當發生營養不良,那些維持免疫力正常運作的能量、原料、生理機能等,就會受到影響。免疫力就會下降,這時候,一個人就容易生病。當然,生病也不一定就是體外感染造成的,營養不良也有可能促進自體免疫問題的發生,也就是免疫力不止沒有變低,還變強了。但變強了不去打別人,而是打自己。這也是一種生理機能紊亂造成的免疫問題。 所以,均衡的飲食,是為了確保體內的免疫工作可以順利進行所做的鋪墊,而不是為了提高免疫力。這一點是一般大眾比較容易混淆的。要對抗體外感染,則需要先天免疫和後天免疫的配合。 運用均衡飲食來保證健康的身體,那隻可以算是做足了先天免疫的準備工作,比如白血球和免疫球蛋白,這些就屬於先天就有的軍隊。先天免疫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我們被外來病

beta carotene
網myth碎碎念

beta carotene

這讓我想到有一次我講課,講到吸煙者長期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可能會提高肺癌風險, 有一位聽眾問:那是不是有抽煙的人就不要吃含beta carotene比較多的食物比較好? 我:應該是教他戒煙會比較好。 === 沒錯,攝取過多beta carotene會提高吸煙者的肺癌風險, 那麼,多少才算多?目前沒有定論,因為beta carotene連RDI 和UL都沒有,但基本就不要超過20mg一天就算是ok的,因為做的研究都是以20~30mg以上來做的。 那麼有抽煙是不是需要避開含有beta carotene的食物呢? 也不是,因為會攝取過多的通常只有supplement,正常食物的話要吃到過多是有難度的,比如100g的紅蘿蔔,beta carotene的含量是8mg左右,如果是20mg的限制,那一天可以吃到250g的紅蘿蔔。如果再算上消化代謝率,可能還可以吃更多。 要一個人長期這樣吃基本是很難的。 === 另外一個問題,有吸煙+過量beta carotene會提高肺癌風險,那是不是代表有肺癌的人就要避免beta carotene的食物了呢? 當然也不是,因為這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
網myth碎碎念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

營養在營養學裡當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來來去去只會講營養幾重要,那你反而要去想一下對方是不是真的營養師。 食物最重要的是衛生,所以食物煮熟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強調為了保留營養而吃生的,就是這麼一回事, === 所以雖然這個是中國的新聞,不是本地的,但也有值得引以為戒的地方。 尤其我國是熱帶國家,菌是很容易生長的,如果食物的保存沒有做好,又沒有煮熟,那就是等著上車。 哪怕你的腸胃多強,中一次就夠夠力了。 有一個重點是報導標題上沒有show出來的,事主感染的菌是 #李斯特菌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D%8E%E6%96%AF%E7%89%B9%E8%8F%8C?__eep__=6&__tn__=*NK*F] 。有沒有感覺有點熟悉? === 沒錯,之前 @医学生鲸鱼 就有跟我們做個一個關於李斯特菌的分享,各位可以複習一下, 這個菌對大人都是很危險的,

胃反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網myth碎碎念

胃反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柳葉刀 (The Lancet)2017年說,每10萬人就有接近9千人患有胃反酸。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胃反酸的流行率竟然接近9%。 所以今天就來寫一篇關於胃反酸的文章。 ------------------------------ 顧名思義,胃反酸就是胃酸倒流,主要症狀就是突然一陣噁心,然後感覺到一股灼熱突然從胃沖天而起,胸腔內一片火辣辣。 特別是半夜、平躺著的時候,胃酸更容易倒流。有人甚至有會被反酸嗆醒。 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胸痛、吞嚥困難或慢性咳嗽。 在醫學上,任何表現出胸痛的病人都給予心電圖檢查,務必要首先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就算是有胃反酸病史的病人也一樣。 胃反酸事小,如果是心肌梗塞,那就dai wok了。 --------------------------- 胃反酸的原因非常多,上至解剖學上的缺陷,下至生活習慣。來,讓鯨魚一個一個緩緩道來。 食管裂孔疝 (Hiatal Hernia)是其中一個可以導致反酸的,解剖學上原因。大家可以google找一下它的圖片,大概就能知道這是一種胃賁門 (Cardia)突破了橫膈膜的阻礙,往上進入胸腔的疾病,或缺

胎儿畸形——為什麼懷孕不能亂吃东西
網myth碎碎念

胎儿畸形——為什麼懷孕不能亂吃东西

民間應該有很多懷孕期間關於飲食的講究跟忌諱,什么涼的、生冷的都不能吃。鯨魚是不知道啦,畢竟鯨魚也没有懷孕過的經驗。 以前的時代,東西沒辦法煮至全熟、沒辦法確保食物來源與衛生,所以衍生出的這些禁忌某些程度上來說是對、且有效的。但是時至科學已經可以解释很多問題的今日,這些禁忌則開始變得有些嬌枉過正了。 -------------------------------- 以鯨魚淺薄的見識,要說單純因为食用某些食物就可能導致胎兒畸形,這種情況並不現實。當然藥物或毒物除外,這裏講的就是食物(可食用的物體)。 雖然食物並不能直接給胎兒帶來危害,但是食物若在處理過程中没有達到標準,以至於當中細菌並没有被殺死,則萬物皆有可能。 現在隆重介紹今天萬惡的主角——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單增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 L. Monocytogenes,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致死率甚至要高過肉毒桿菌(C. botulinum)与沙門氏菌 (Salmonella)。它們主要生存于潮濕的環境、泥土、

重金屬能夠被食物排出?
網myth碎碎念

重金屬能夠被食物排出?

這些食物可以排重金屬嗎? 可以,但是只能排【還沒有】黏在你的細胞裡面的重金屬, 基本上所有蔬菜水果都有這個“效果”,其中最有幫助的成份就是 #纖維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A%96%E7%B6%AD?__eep__=6&__tn__=*NK*F] ,所以這種排,只能叫 #排泄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E%92%E6%B3%84?__eep__=6&__tn__=*NK*F] 。 至於那些已經黏在你的細胞上面,對你的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造成影響的重金屬,

食材的仙丹廣告
網myth碎碎念

食材的仙丹廣告

以後看到這種廢話問題的所謂教育或科普文章,不論在哪裡,一律當作廣告,而且是不怎麼高明的仙丹廣告,對你的錢包的保護才是最好的。 除非你是前陣子炒完普洱、炒完六堡、炒完黑茶,現在準備炒白茶的,這種的就隨便你。 (但我認識的真正炒家都不會真的去相信這種內容寫的東西) 你想一下,上述那些茶哪一個沒有被封為萬病之藥過?哪一個沒有被當作藥食同源而被大肆吹捧過? 我不是說茶不能藥食同源,而是這樣的意圖太明顯了,就跟每一兩年都會有一個新的super food 冒出來然後賣的超級貴,是一樣的道理,然而,現在你還想得出哪一個蔬菜水果還不是super food嗎? 我想來想去,大概只有duku、langsat和duku langsat了。 茶就是茶,蔬菜水果就是蔬菜水果,用最純粹的眼光來看它們,才是對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帶腦看廣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

不喜歡的食物
網myth碎碎念

不喜歡的食物

和朋友聊天,聊到不喜歡的食物的時候,我提到我不喜歡苦瓜。 我很熟悉的是,每次只要提到這一點,就會有人說,嘿~營養師不吃苦瓜?這樣像話嗎? === errr。。。其實我只是不喜歡,但該吃的時候(比如被逼的時候)還是會吃。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所以對我來說也無所謂 #不該存在這世上的食物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8%A9%B2%E5%AD%98%E5%9C%A8%E9%80%99%E4%B8%96%E4%B8%8A%E7%9A%84%E9%A3%9F%E7%

只吃快熟麵為什麼不健康?
養身良然

只吃快熟麵為什麼不健康?

有買【養身良然】的朋友,真的非常抱歉,本書出了一個嚴重的疏失,在我們審稿的時候,第83篇的內容和84是重複的,而我們沒有發現。 現補上84的內容,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同時,也有一些網友幫我們指出了一些錯字,真的很感謝各位網友的用心和細心, 這些錯誤我都記下來,如果有第二版,這部分也會連同字的大小一起改進, 謝謝各位的支持和鼓勵,也謝謝各位的不吝指教,這是讓我可以做出更好的書和內容的動力。 === 養身良然84【只吃快熟麵為什麼不健康?】 一個人長期只吃快熟麵造成健康出問題的報導並不少見,每次有這種報導都會說是快熟麵的問題。但我直接說答案,這根本上是飲食形態的問題,我們並不能因為錘子可以敲死人,就說錘子是壞人,因為錘子只是工具,施害者其實另有其人。快熟麵頂多只算是工具,而且施害者還很可能是受害者自己。 先說,這跟“我賣毒品給你並沒有叫你吸毒,所以吸了毒傷害了身體是你自找的”這種病態邏輯無關,因為快熟麵不是毒品,相反,製造快熟麵的公司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讓產品配方盡可能的確保安全,因為他們也會怕你吃了出問題,而且也可以說,全世界都把矛頭對著他們等他們犯錯,所以他們更是馬虎不得。

食物和人的關係
網myth碎碎念

食物和人的關係

這故事告訴我們: 1,在營養學,一個食物是不是主食類,我們是用碳水化合物含量來看的,糖也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含糖量10%的麵包還是麵包; === 2,在這個判決裡,食物的差別並不是用【是不是碳水化合物】來做分類的,而是以【含糖量】來看的,超過2%就要課稅; === 3,當然,課稅給的理由一定是說:超過2%的糖,就是比較不健康的,所以要課稅, 但如果你把這個課稅政策當作【健康與否】的標準,你會掉入一個陷阱; === 4,打個比方,【白飯】的精緻程度比圖中的麵包高吧? 若以GI值來看,白飯的GI也想必會比這個麵包高,但是就因為白飯沒有加糖,所以白飯在愛爾蘭不需要被課稅,但,你會因此覺得白飯比這個麵包健康嗎? 這邊你也可以一起看到,這個課稅的命題脫離了食物和人體的關係,因此,他們講的不是營養,他們講的是立法、政治、還有課稅; === 5,當然,我也不是跟你說白飯就不可以吃,要吃這種麵包比較好,

素食的解說
素人飲食

素食的解說

#中國報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AD%E5%9C%8B%E5%A0%B1?__eep__=6&__tn__=*NK*F] 的副刊,有一整面關於素食的解說,第一部分是菜單的分析,第二部分是素食常見問題的答疑,解答了關於素食的錯誤觀念, 1.吃素容易肚子餓? 2.吃素會沒力氣? 3.生病的人不宜吃素? 4.懷孕吃素是不安全的? 5.吃素一定能減肥? 想看完整內容在網路版閱讀。 #吃不吃素是個人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90%83%E4%B8%8D%E5%

看食品 學帶腦
網myth碎碎念

看食品 學帶腦

市面上有low GI的米,還直接寫說good for 糖尿病,那是不是說吃了可以治療糖尿病? 👉 不要以為可以治療 👉 食品包裝上是不能寫疾病名稱的 👉 不需要問我為什麼市面上還有會寫疾病名的米,我想你們懂的 #市場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82%E5%A0%B4?epa=HASHTAG] #帶腦看食品包裝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9%A3%9F%E5%93%81%E5%8C%85%E8%A3%

挑食的解決方案
養身良然

挑食的解決方案

我的線上課程中,有學員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不喜歡吃菜,那該怎麼辦? 我的回答很簡單:#學習吃菜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AD%B8%E7%BF%92%E5%90%83%E8%8F%9C?epa=HASHTAG] 。 我知道學員想知道的是有沒有什麼產品可以替代掉蔬菜,但對於這種沒什麼效果的旁門左道,我是持否定態度。 我也確實親耳聽過一些大師講,孩子挑食,那就吃他們的產品,一粒就可以抵一份蔬菜,每天吃一套多少顆,挑食的孩子也可以健康茁壯成長。 打個比方,一份乾燥蔬菜,我們脫水脫到乾乾淨淨、打碎,再用什麼德國納米(一定要德國,一定要納米)科技打成錠。1份100g的蔬菜有95%是水,也就是還會有5g的乾燥物,1粒最多給你1到2g的錠劑(還沒算固型劑)是要怎樣塞入5g的蔬菜呢?除非你有哆啦A夢的異次元百寶袋。 另一種說法是說他們的產品可以提供超過一份蔬菜所有的營養素,

食物的顏色及功能
網myth碎碎念

食物的顏色及功能

這類把【顏色】做【功能】分配的說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他們講了等於沒講, 更棒的是,你還沒辦法講他們講錯。 === 因為,他們講的這些功能,什麼免疫力提高啦~解毒啦~促進骨骼、皮膚、眼睛、血管、心臟健康啦~防癌啦~長壽啦~ 是所有顏色的蔬菜水果都有的功能,他們之間並不會因為是什麼顏色,而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 打個比方, 他會說【橙色】的東西會促進視力,應該就是因為橙色的蔬果含有【beta carotene】的關係, 但是【葉黃素】這個也是對眼睛好的成分,卻是在【綠色】的蔬菜比較常見, 然後【花青素】則是在藍紫色的蔬果中較多。 === 所以你細想下去,你會發現他們講的東西因為沒考慮到的情況太多,所以沒辦法拿來做準, 但還是那一句,你沒辦法講他們錯。 === 這種飲食建議的唯一好處就是讓人比較容易接受飲食多元化這件事, 但如果把它當成真理,比如你心臟不好,就只吃紅色的蔬果,那你的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

食物的衛生和新鮮更重要
養身良然

食物的衛生和新鮮更重要

食物, 第一重要是【衛生】,第二是【新鮮】,第三【多元化】 都寫在這一篇裡面了, 把這三個重點內化進你的頭腦裡,可以保你不會被那些只想要買產品的人仙掉。 #第87篇養身良然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AC%AC87%E7%AF%87%E9%A4%8A%E8%BA%AB%E8%89%AF%E7%84%B6?epa=HASHTAG] #不要聽到破壞就怕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8%8D%E8%A6%81%E8%81%

食物就食物 不用扯功效
網myth碎碎念

食物就食物 不用扯功效

這篇不是報社的報導,只是一個賣保健品的page做的圖, 目的是賣臭豆petai的保健品。 只是他們包裝成就算是飲食中吃petai也會有很多其他功效一樣,所以我就點開來看看。 一看不得了,裡面的中文比我國政府花錢請人翻譯出來的sign board還要難理解。 === 什麼生寶寶出來有個涼爽的溫度,什麼季節性什麼已經障礙SAD,更厲害的是那句【編年史】,我想到頭髮都亂了都還不知道他是在講什麼。 === 雖然對這種貼文不用太認真,但是有些點我覺得還是要講一下, 1,那個季節性什麼已經障礙SAD,講的是【季節性抑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又叫【冬季忧郁症】 這是在有冬季的國家的人才普遍有的問題,治療的方法是找太陽或是全光譜的燈來曬,而食物中就算含有提高血清素的物質,幫助的效果也不大的,因為這個問題主要出在產生退黑激素【松果體】上。 而且這是【冬季】的問題,跟我國無緣,知道嗎? === 2,比較好玩的最後那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對于中風後死亡率降低40%的研究, https://www.nejm.org/search?q=petai&

關於【食物相剋】這件事
網myth碎碎念

關於【食物相剋】這件事

沒想到投票的答案蠻接近的。 我直接說答案:現代醫學並沒有【食物相剋】這個概念, 但在一些中醫經典中,確實有提到一部分這些說法, 比如鱉肉和鴨蛋不可以一起吃,出自【金匱要略】( 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 ), 鴨蛋但更大部分是民間穿鑿附會編出來的, 比如1930年代在中國民間流傳的香蕉和芋頭同吃會中毒, 還有紅白蘿蔔不能一起吃的說法。 這是兩種不同的說法來源,可以分成2類, 一類是有經典可以reference的,另一類是民間傳說。 這邊有個很重要的點: 中醫典籍中,並沒有給不能吃的理由。 【金匱要略】原文中,只講了【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這一句,並沒有為這個禁忌做出解釋,他甚至沒有說吃了會怎樣。 而各位在網路上查到的,說因為鴨蛋是寒涼,鱉肉也是寒涼,兩個一起吃會不好, 那些是後人加上去的。 香蕉和芋頭不可以一起吃,是跟你說他們相剋,吃了會中毒, 白蘿蔔和紅蘿蔔會造成抗壞血酸破壞vit C,這種很明顯沒有營養學背景的說法,也只是沒有營養學底子的人隨便加上去的。 這些都明顯是有人對這些經典中或民間傳說的詞句做了過度的解釋。 那麼,經典中講的,就一定不能懷疑和推翻嗎?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