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知識就是力量

A collection of 298 posts

問題的解決方法
網myth碎碎念

問題的解決方法

這是我在進階班的問答區的一景,你可以看到三件事。 1,不要認為營養學講的一定就是吃什麼,也不要認為食物就是仙丹,是什麼問題就能解決什麼問題, 你該想的方向,應該從問題的原因出發,再把原因解決。 === 2,比如有些身體的酸、痛、麻,主要還是跟姿勢有關, 不論你吃什麼,如果姿勢沒有改變,問題也不會有所改善。 === 3,我有16個線上課,還有2個page和2個secret group,所以如果在課程中發問沒有tag我,我基本都是看不到的,連一個notification fb都不會給我。 現在還變本加厲,有些人tag了我我也還是看不到, 所以不論是從什麼管道聯絡我的,我都沒辦法保證第一時間回應,也不一定會回應,還請各位見諒。 #找到原因再來解決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89%BE%E5%88%B0%E5%8E%9F%E5%9B%A0%E5%

vitC的學問
網myth碎碎念

vitC的學問

可能是講了太多有關vit C的東西, 所以youtube也開始推送給我一些關於vit C的影片, 然後我就看到一個香港的節目,一位明星採訪另一位教授的影片。 === 然後我就看到教授說,現在的蔬果因為都很少vit C了,所以已經沒有辦法符合FDA 的1000mg的建議量的需求了,之後就開始建議要用什麼類型的vit C產品等等。 ok,錯得交關。 1,FDA是食品藥物管理局,顧名思義就是管食品和藥物的,這個營養的建議不是FDA定的。 2,美國的營養素建議量是美國國家科學院IOM( Institute of Medicine )定的,不關FDA的事。 3,而美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也有說,其實vit C吃越高,可以吸收的量就越低,比如1000mg的時候,吸收率就已經降低到50%而已。 剩下沒吸收的去哪裡了?你自己可以想像一下。 === 這個影片後面還有說什麼vit C對癌細胞是毒藥,還說有研究證明, 又說用油包覆著的vit C吸收比注射還快,好多專家一天都吃10幾克,之類的, 我就不一一去吐槽了,平常就

鑽牛角尖的觀念
網myth碎碎念

鑽牛角尖的觀念

這是Public Health Malaysia的分享, 有人看到了來問我, 人:一份牛肉是2個火柴盒的大小,跟你講的1個手心大小不一樣咧。 我:這個火柴盒只是一個比喻,是agak agak算出來的,而且你也基本上不可能找到跟2個火柴盒一樣大小的肉的,多一點少一點都沒有太大問題,agak agak就可以了 人:可是火柴盒是一樣大小的哦,每個人的手掌不一樣大的, 我:每個人的體型都不一樣,用每個人的手掌來算不是更符合每個人的差異不是咩? === 不論用手心,還是火柴盒來算,哪怕是稱重,食物和熱量的計算都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精準的。 如果只死認一個方式,那就會變成鑽牛角尖了。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A5%E8%AD%98%E5%B0%B1%E6%98%AF%E5%8A%9B%E9%87%

符水
網myth碎碎念

符水

學員給我看了一個什麼超音波、什麼紅外線、什麼鹼性、什麼離子的水, 而且那個仙家還真的是把這些聽起來高尚大的名詞全部串成一串來講,喝了30分鐘內就會舒服, 汝母之,如果喝了就會改善,那為什麼還要用箱的來賣? 我是不是要擔心他是不是加了止痛藥啊? === 但是念頭一轉,我想到一個天才般的問題: 【你知道喝符水也可以有這些高尚大的名詞嗎?】 === ok,不知道嗎?我解釋給你看。 === 你一邊念經,就有 #超音波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B6%85%E9%9F%B3%E6%B3%A2?epa=HASHTAG] ,只是因為它是超音波,所以你聽不到而已, (還有人講聽的到的尖尖的就是超音波,給你聽得到的就不是超音波了) 你燒符,就有熱,有熱就有 #紅外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4%

說個故事
網myth碎碎念

說個故事

某天有個客戶在醫院遇到護士把抗生素和益生菌一起給開刀的家屬吃, 客戶問:抗生素不會殺掉益生菌嗎?一起吃沒問題嗎? 護士回:沒問題,叫你這樣吃就這樣吃。 === 有位學員,帶著他的糖尿病客戶去看醫生,醫生轉介紹醫院的營養師做飲食建議, 該糖尿病患飲食中主要以澱粉(白飯、米粉、糕果、雲吞面、麵包、餅乾)為主, 一整天的蛋白質頂多一份,蔬菜也頂多半份, 平常喝水非常少,一天頂多喝1000ml的液體,其中有600ml是咖啡, 營養師說:飲食沒問題,不需要改變, 學員疑惑:他的蛋白質不夠吧?這樣沒問題嗎? 營養師答:有啊,他【有】吃肉。 學員疑惑:他的澱粉類太多了吧? 營養師回:沒問題,真的沒問題。 最後還是學員問說那麼水會不會不夠?營養師才講,oh,那你的水喝多一點,但也沒有說喝多少。 ===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 1,各行各業,都有老鼠屎,沒錯,我這篇罵的是老鼠屎。

人體洗車場
網myth碎碎念

人體洗車場

衛生部終於出聲啦~這種人體洗車場是not recommended的。 如果有呼吸系統問題的人,就更要留意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消毒液體碰到口罩其實也會損害口罩的效果, 學到了嗎? #知識就是力量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F%A5%E8%AD%98%E5%B0%B1%E6%98%AF%E5%8A%9B%E9%87%8F?epa=HASHTAG] #看起來有用的東西實際上不一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9C%8B%E8%B5%B7%E4%BE%86%E6%

林冠良碎碎念
養身良然

林冠良碎碎念

如果你follow我夠久,你可能會發現我跟某些體系出來的所謂“營養師”不一樣,我沒有三天兩頭講西醫不好,我一路以來都針對仙家而已;我不會把營養師塑造成什麼都會的全能超人,我一路以來都說:在醫療體系中,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分工。 我接下來講的並沒有針對整體西醫醫生,而是在講某些老鼠屎。某一天,我分別從顧客和學生處聽到出自4個醫生之口的3個錯誤:有子宮肌瘤和女性癌症不可以吃豆類,因為豆類有荷爾蒙;雞肉雞蛋有荷爾蒙,所以有婦科問題不可以吃;牛奶不好,媽媽吃乳製品會造成母乳寶寶過敏。 這3個,其實都是骨灰級的謠言。黃豆中的異黃酮,已經在幾年前由幾個大型研究證明不止對女性無害,還可以降低女性癌症的風險,美國癌症協會也建議女性癌症患者可以吃黃豆,因為黃豆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雞肉和雞蛋有沒有荷爾蒙,甚至不需要研究,只要去養雞場走一圈就知道了,這種大型養殖業的最大問題是抗生素,而我國也有這方面的相關報告。 如果牛奶真的有問題,為什麼我國衛生部的飲食建議(RNI)上還會建議奶製品為鈣質的優質來源?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手握別人健康甚至生命的人,可以犯這麼簡單的錯誤。其中還有一位學員提出疑問,結果

認知和知識
網myth碎碎念

認知和知識

有些人在講自己的產品成分幾厲害的時候,有時候會隨便(好啦可能不是隨便找的,可能是很努力找的,也可能是上頭給的)丟一篇paper出來,講:“你看這個研究都有講了” ok,我承認這一招很好用,因為一出80%的人就都會信了,因為80%的人看不懂paper。 === 面對這種情形,你有沒有懊惱過? 別擔心,林老師今天教你一招,如果下次你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人拿paper來丟你臉上講東講西, 這時候你可以勇敢的點進他給你的paper,然後看那個是in vitro還是in vivo的研究, in #vitro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vitro?epa=HASHTAG] ,是【在玻璃瓶裡】的意思,也就是細胞實驗, in #vivo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vivo?epa=HASHTAG] ,是【在活體中】

食物中毒
網myth碎碎念

食物中毒

網路上買的布丁,然後發生食物中毒: 1,這有可能是製作的時候沒有顧到衛生造成的, 【比如】:比較好一點的就是器具沒有洗乾淨,更差一點的就是手摸東摸西,還有再差的就要你們自己去想像了。 === 2,也有可能是製作之後儲存的方式不對造成的, 【千萬記得】:如果4個小時內沒有放冰箱,細菌滋生的風險就會大大提高 這部分,在 Sylphy Tan Sze Huey 8月的【冰箱的秘密】系列課程也有提到。 === 3,也有可能是運送途中的儲存方式不對造成的, 【比如】:打開盒子發現這些布丁漂浮在水里,冰早就已經融化? 【或是】:更嚴重的就是直接常溫運送。 === 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並不是說買home made的就一定安全】 === 我們以前【團膳】實習的時候就需要在出完餐點後留一兩份在冰箱,就是為了確保如果真的發生食物中毒問題,可以檢查這個預留的餐點,看是廚房出問題,還是運送出問題,還是吃的人自己加料的問題等, 這是責任歸屬的問題,也是監督自己要凡事小心, 但我想這種home made的應該比較難想到和做到這一點。 所以如果你是home made的,這個

經濟、知識、觀念
網myth碎碎念

經濟、知識、觀念

Mark Weins 的這一集有很多可以講的, 封面和5:55開始,那個水果就是Ackee,這水果只能吃成熟的,如果是還沒熟的會有毒,不過不是他們講的毒性氣體,而是Hypoglycin A, 這個成份在【還沒成熟的荔枝】中也有,這部分之前有分享過。Hypoglycin A中毒會造成低血糖、嘔吐、肚子痛等,最嚴重會死,所以印度每一年都會發生小朋友吃了還沒成熟的荔枝而死的案例,這個死因是近幾年才找出來的。 順帶一提,Ackee主要產自西非,現在是牙買加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如果吃了Ackee中毒的病名叫做Jamaican Vomiting Sickness(牙買加嘔吐病) === 4:34和21:58他們烤和切的,那個就是麵包果bread fruit,這個水果本地也有,有時候路邊就看得到,樹可以很高, 在我國主要切片來炸,也可以烤,吃起來真的像是麵包,小時候在外婆家吃過。 === 12:50,那一盆就是可可豆,可可豆採收下來之後需要曝曬去除水份,這期間味道會非常酸臭刺激,一點都不是巧克力的味道, 小時候爺爺家有種也有曬,但我到很大了才第一次吃巧克力,那時候我還不敢相信巧克力就

醬油很好,魚露很糟?
養身良然

醬油很好,魚露很糟?

其實黃豆做的醬油和魚做的魚露,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同一種東西,相似的還有納豆、蝦醬、味增、豆腐乳、沙蟹汁等。有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嗎?沒錯,他們都是以蛋白質為原料。製作方法也大同小異,把原料處理好,再接種耐鹽耐酸的菌種,或是讓天然存在在食物上的菌互相競爭,最後留下的成為優勢菌種,也就是市場上所謂的“天然發酵”了。 發酵的過程也類似:菌會把蛋白質長鏈分解成不同的短鏈氨基酸(或肽鏈),其中就有提供鮮味的谷氨酸glutamate、鳥苷酸guanylic acid、肌苷酸inosinc acid等,發酵產出的各種氨基酸比例不同會形成不同風味的發酵品,再用以調味料。 說起來,魚露並非東南亞國家的專屬,中國沿海地帶比如潮州和福州也有,日本也有,北歐國家也有。意思即是說,這類蛋白質發酵的調味料是歷史悠久的食物保存方法和加工方法之一,可以說是先賢智慧的累積。 說回市面上販賣的發酵品,其實只要是合乎規範的發酵方式,最後的成品都是安全的,所以並不能以魚肉會“腐爛”,就直接說魚露是不好的東西,因為腐爛只是我們看到的表象。微觀上,腐爛就是讓菌在開all you can eat buffet,把大分子的營養素

病毒在不同表面存活的時間
網myth碎碎念

病毒在不同表面存活的時間

這個是更完整的版本,也加上了英文。 除了原本有的,還加上了氣溶膠(aerosol ), 這邊修改一下不然有人看不懂,以為我在講airborne已經確定了,並沒有,ok?: 圖中有空氣和氣溶膠,並。不。代。表這是airborne,WHO也還沒有確定這個病毒是airborne的,這是研究出來的數據,WHO也沒有說這個nejm的研究有重大問題,就只是說這個不代表現實狀況, 但WHO在最後還是有寫了: At the same time, other countries and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commend airborne precautions for any

懷疑的力量
網myth碎碎念

懷疑的力量

養身良然 128【懷疑的力量】 上次提到的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消毒神卡,有網友傳了另一個產品給我看,產品廣告說:“氣態的二氧化氯有爆炸和造成眼睛和呼吸系統過敏的風險,我們的不是氣態的,而是固態的二氧化氯。”看到這句我噗哧笑了出來。 這邊教各位一個化學小知識,二氧化氯要保持固態,溫度必須保持在-59℃以下。我很好奇,他們是買消毒神卡附送冷凍壓縮機嗎? 這也勾起了我在研究所時的回憶。碩士時在游老師實驗室做的抗氧化實驗需要用到-60℃的冷凍葡萄,實驗室的-60℃冰箱不止非常耗電,冰箱的封閉性還得做的非常好,不然氣壓不對熱空氣跑進去就達不到-60℃了,拿取比石頭還硬的冷凍葡萄的時候需要戴上超厚的手套,避免凍傷手指。要在這樣的條件下,二氧化氯才有可能是固態的,你感受一下,固態二氧化氯,掛在身上趴趴走,可能嗎? 【知識就是力量】,這只要有一點點相關的化學知識,就可以避免上這種當了。當然,化學知識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更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所以我每次這樣說,就不免被冷嘲熱諷一番。但為了少點人受害(以為用了就百毒不侵不戴口罩跑到疫區去然後得病回來傳染給親戚朋友還造成社區傳染),

【防疫碎碎念 四:不用還好,用了更慘】
養身良然

【防疫碎碎念 四:不用還好,用了更慘】

除了寧可信其有,有好過沒有的人性弱點也常被商家利用。 比如一些網紅或不知道什麼達人介紹怎麼用衛生紙自己在家DIY口罩,也不免俗的會套一句,現在大家都搶不到口罩,那就不如自己做吧,就算效果不如醫療口罩,因為“有,好過沒有”啊~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可惜,只要不是醫療用的口罩,阻隔和防疫的效果都將非常非常有限,乃至形同虛設,有戴跟沒有戴沒有什麼差別,因為少了中間的那一層醫療口罩用的不織布,病毒要穿過布製或紙製的口罩也是輕輕鬆鬆的。因為看到再有網紅或不知道什麼達人用環保袋或濕紙巾的不織布來做口罩,所以這邊順帶告訴各位,醫療口罩的那一層不織布是經過特別處理的,除了孔徑小,還需要經過靜電駐極處理,讓不織布帶靜電,靜電有粘附微粒的能力,這樣的口罩才有了80%以上的阻隔和防疫能力。如果那層不織布沒有帶靜電,阻隔效果只剩30%。現在你可以想像一下只是用紙巾做的DIY口罩的阻隔效果。 這還是有跟沒有一樣的情況,還有另一些商品,則是有比沒有更糟。 口罩、乾洗手液、酒精一直都處於斷貨狀態,就有一些腦筋動得快的人,從國外買了一些據說殺菌消毒和防疫效果比口罩、乾洗手液、酒精更厲害的神奇產品來做代購,再發一

WHO又躺槍
網myth碎碎念

WHO又躺槍

話說,現在資訊發達,基本上WHO講的任何一句話都是有記錄的,連他們 #總幹事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7%B8%BD%E5%B9%B9%E4%BA%8B?epa=HASHTAG] 講的那些屁話也都一一留著, 所以如果某產品真的經過了WHO的認證,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是找得到的, 不要被幾個隨便打的字騙過去,去WHO官網找找看,如果沒有就是沒有,就跟WHO無關。 #帶腦看廣告系列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5%B8%B6%E8%85%A6%E7%9C%8B%E5%BB%A3%E5%91%8A%E7%

當故事看就好
網myth碎碎念

當故事看就好

1,這位【吳軍】,在city of hope沒有找到他的學歷,經歷,論文,研發團隊 那句【微生物學和腫瘤學研究】是亂寫的。 我覺得很有可能他只是被網路寫手隨便找來把話塞在他嘴裡的替死鬼。 = 2,目前所有關係到COVID-19的研究,沒有一篇是city of hope做的,裡面也沒有作者是吳軍(Jun Wu)的研究。 = 3,city of hope並不是美國最大的腫瘤醫院,他只是在Los Angeles的一個醫學中心而已。 = 4,包括vit C在內的抗氧化劑,連感冒都治不了,談何COVID-19? = 5,之前分享過,抗氧化劑吃太多會有反效果,你可能沒辦法治療疾病,反而還可能造成體內 #自由基變多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8%87%AA%E7%94%B1%

用知識看文
網myth碎碎念

用知識看文

預防疾病,喝水當然是必要的,但喝水的原因本來是為了維持身體的免疫強度+新陳代謝, 而不是什麼為了要把細菌病毒沖進胃裡,也不是說沒有喝水就會跑到肺。 === 還記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aka COVID-19 aka 武漢肺炎)一開始就有說這病毒有可能通過眼睛的粘膜傳染嗎? 不懂過幾天會不會又有人講要用眼藥水洗眼睛,或是要多看悲劇電影多流眼淚來洗眼睛。 #日本哪個醫生啊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97%A5%E6%9C%AC%E5%93%AA%E5%80%8B%E9%86%AB%E7%94%9F%E5%95%8A?epa=HASHTAG] #沒看新聞嗎日本快要爆了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6%

情緒勒索
網myth碎碎念

情緒勒索

還有誰被強迫推銷了各種神奇器材?各種湯湯水水?各種x精x油x仙x丹? 有沒有遇到因為你知道那些東西沒有屁用而拒絕,結果對方用人情攻勢來逼你?甚至酸你不買就是不愛你的家人? 我跟你講,【你比別人有知識】,不應該淪落成被情緒勒索的原因。 === 如果他們講沒有買結果家人生病,你負責? 懟回去:如果買了之後家人生病,你負責? = 如果他們講他是你的什麼遠房親戚,沒有跟他買說不過去。 懟回去:我有個親戚還騙了我家裡的錢,我不看血緣,只看人品。 = 如果他們講你沒有買就是不愛你的家人。 懟回去:我就是愛他們才讓我決定不跟你買。 === 還有誰也遇到了?一起站出來,講一講我們應該怎麼應對這種比新年遇到的三姑六婆還討厭的銷售員。 #他媽的情緒勒索marketing [https://www.facebook.com/hashtag/%E4%BB%96%E5%AA%BD%E7%9A%84%E6%83%85%E7%B7%92%E5%8B%92%

病毒疫苗
網myth碎碎念

病毒疫苗

和HIV(艾滋病毒)比起來,冠狀病毒的疫苗是相對容易做的, 加上現今科技的進步,開發出疫苗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比如圖中所示,2003年的SARS需要20個月才開發出來, 到了2016年的ZIKA(茲卡),只需要3.25個月。 === 如果說這次武漢肺炎的疫苗可以在2到3個月以內做出來,已經是很快了, 但你也要經得起這段時間的等待, 同時對科學報以感謝之情,不要還在那邊嚷嚷為什麼沒有疫苗,為什麼這麼慢,為什麼沒有特效藥等,這類蠢話。 === 我們可以做的,都是老樣子: 就是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衛生, 勤洗手, 多喝水 沒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不得已要接觸人群請帶口罩, 如果有不舒服症狀,請自行通報+自我隔離。 只要你做得好,病情總會過去的。 === 就跟H1N1(風頭還沒過)一樣,要求醫生一定要盯著你看是沒有用的,你並不會因此快1秒好起來, 而且如果動不動就跑醫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又會提高,不是嗎? 請不要天真的以為疾病只有這一兩種。 === 一個傳染病, 就讓我們看透了這世上人性的各種醜惡,當然也還有人性的各種美好, 雖然醜惡的那些人不一定會付諸行動

上網查與網上查
網myth碎碎念

上網查與網上查

因為我是飲食治療師,所以在我的課程中是可以問我關於【疾病】的問題的, 但如果你問的太籠統,比如:“老師我孩子咳嗽,請問要怎樣?” 我就會多費很多唇舌, 把你要問的症狀+生活習慣+近期飲食鉅細糜遺的問過一遍, 再用手頭上的資料把可能性一一列出來參考, 然後我會再加一句:“因為我沒有看到人,所以以上可能性不一定真的準確。” === 很麻煩嗎? 麻煩就對了。 不然你以為看病很簡單? === 當然,去看醫生確實是有可能遇到老鼠屎庸醫犯上很簡單的錯誤造成的誤診, (比如我有一位客戶的醫生把骨頭增厚當作癌細胞轉移,輕率確診他癌症第四期, 我看x光照和詢問受傷史,越想越不對勁,請他去另一間醫院檢查,確定那只是骨頭曾經受傷斷掉癒合後增厚,最後他的癌症只有第2期,在調理後降到第1期,目前控制良好) 但老鼠屎畢竟還是少數,真正的醫生的準確率想當然會比【網上查】來的高很多。 === 要【上網查】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如果你不懂【去哪裡】才可以查到有【可信度】的資料, 那除了危險,就還是只有危險。 比如:單是【早餐要不要吃】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你都可以在網上看到【要吃】

Chloroquine和Hydroxychloroquine可能不能用來治療Covid-19
chloroquine

Chloroquine和Hydroxychloroquine可能不能用來治療Covid-19

Hydroxychloroquine 就是金雞納鹼,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就是Malaria瘧疾的藥。‌‌‌‌ 一開始是某國的大總統大肆宣傳Chloroquine和Hydroxychloroquine,還說他們是biggest game changer,結果造成市場上的搶購, 更搞笑的是還出現大量假藥,弄到WHO要出來勸告大家不要亂買。 医疗产品警报2020年第4期伪造的氯喹产品在世卫组织非洲区域流通 2020年3月31日至4月2日,世卫组织通过伪劣医疗产品全球监测和监督系统(GSMS))收到了来自三个国家的九份关于经确认属于伪造的氯喹产品的报告。所有报告产品都在患者层面被发现,并且经确认均属伪造。世卫组织医疗产品警报2020年第4期涉及九种不同的伪造氯喹产品,剂型不甚相同(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产品最初在哪里发现,所有国家都要处处保持警惕。表1:世卫组织医疗产品警报2020年第4期所涉已发现属于伪造的氯喹产品列表经确认,表1所列所有产品均为伪造,因为这些产品故意/欺骗性歪曲其特性、构成或来源。确需注意的是:要么:根据初步或全面药典分析结果,产品不含适当数量的活性药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