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什麼叫【可以又不可以】? 因為白頭髮的原因不止一種,比如遺傳、負面壓力、營養不良,然後這些原因造成了毛囊的黑色素幹細胞【不足】或是【萎縮】或是【死掉】,黑色素不夠,就形成白頭髮, 大家每次看到黑豆就覺得,那是因為黑豆有黑色素,所以可以補黑色素, 可是黑豆的黑色不是黑色素,而是 #花青素,對,對眼睛好的那個花青素,更正確來說應該是紫色,而不是黑色, 同理,黑芝麻和黑米的黑色也都是花青素,所以吃這些黑色小伙伴是補不到黑色素的。 . . . 那麼,什麼情況下黑豆可以補到白頭髮? 就是當白頭髮的原因是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營養不良的時候, 因為黑豆的蛋白質也很高,補充了,營養足夠了,頭髮就有機會黑了。 就是這麼一回事。 #直覺通常是不准的 #所以以形補形也通常是不准的 #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超級白
網myth碎碎念 細胞實驗 首先,各位先了解,這只是 #細胞實驗,實驗人員把4種肉骨茶湯加在養了肝細胞的培養皿上,然後肝細胞死掉了,所以這些肉骨茶有肝毒性, 有常看我的分享的讀者就知道,細胞實驗和人體實驗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直接下這個結論就是有問題的。 但這種錯誤的結論很常見,那些滿地的某某仙丹可以殺癌細胞,可以殺病毒的實驗也是這種等級的實驗罷了。 所以各位要記得,這種拿肉骨茶淋肝細胞的實驗結論不靠譜,那種拿仙丹淋癌細胞的實驗結論也是不靠譜的。 然後其實同一個邏輯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只要把肉骨茶湯淋在癌細胞上,癌細胞死了,這個研究就立刻變成【喝肉骨茶治療癌症】了。 . . . 好唄,接下來的內容比較無聊,屬於我對於作者的做法的推測,有興趣可以看看,沒興趣的話你這裡就可以點贊分享了。 好,來了蛤, 這篇研究會被大肆報導,是因為提到了【肉骨茶】,我覺得這是故意的。 因為如果我是要做草藥相關的研究而已的話,那我直接用草藥包就好了,不需要特別強調是肉骨茶。 英文媒體對這位教授的採訪中,有特別提到,這研究是在Victoria的一名女性在有服用清血藥的情況下吃了肉骨茶發現肝損傷後進行的。還有提到另一位在Ad
網myth碎碎念 塩素 這不是產品推薦蛤,因為這東西也不是很好用,清潔效果一般, 是我看標識看到了他寫【塩素】,這不是講他有用鹽來做消毒殺菌,這是【氯】的意思,因為鹽是【氯化鈉】,氯是鹽的原料,所以這樣命名。 這其實就是漂白水,試用後會產生大量的【氯氣】。 . . . 順帶一提,有類似用法的還有【水素】,其實就是日文的【氫】,這是因為氫是水的原料, 【酸素】就是日文中的【氧】,這就跟原料無關,這起源於一個誤會,現代化學之父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 當年認為所有酸都有氧,所以把氧氣命名成oxygene(oxy是希臘語的“酸”,gene是“產生”),然後日本當年就直接照搬,把氧命名為酸素。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日本來的神奇瓶裝水,有寫 #水素水 或是 #酸素水 的,其實就是加了氫氣和加了氧氣的水罷了, 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用一個機器pump氫氣或氧氣進去。 . . . 話又說回來,鹽是氯化鈉,然後氯被叫成鹽素,
網myth碎碎念 衛報 是會,研究結果是男性會減少2.3年,女性1.5年,然後就有人講,才這一點點,也好拿來講? 只要講是【美國研究】,然後扯到【早死】,就一定會有很多人看,尤其是那種只看標題就可以發表一大串偉論的酸民,這些都是流量。所以這篇才會被各大新聞網轉載。 但其實,這一篇的實際價值也不小,只不過並不為一般大眾所理解,所以雖然這篇很多人看,但作者原本想要傳達的概念,我覺得基本不可能傳達出去。 . . . 其實什麼叫做【食物上桌後再另外撒鹽】? 難道是我們吃炒麵,還要另外加鹽?我們沒有這種傳統吧?那這有什麼好講的? 非也, 這是因為,研究的50萬人樣本來自【英國】,英國人吃什麼最多?【Fish & chips】,上桌後的炸魚薯條是可以另外再撒很多鹽的。 所以這研究作者是以這一結論來建議大眾要控制鹽的攝取量,再多了一個研究證明了吃太多鹽會縮短壽命。 . . . Oh順帶一提啊,這研究的作者LU QI其實是中國人。 你可能有看過【一周吃3次辣,可以降低14%死亡率】的新聞,這個研究也是他有份做的, 他就是一位營養學家,現在是學校教授,發表了200多篇的研究論文,
網myth碎碎念 吃多麵粉製品會造成血糖高? 吃太多麵粉製品,會提高【血糖】,沒錯, 麵粉製品內含很多【gluten】(麵筋),沒錯, 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講,【吃麵粉製品會提高血糖是因為裡面有很多gluten】, 那那個人就是 #不懂營養學。 #知識就是力量 #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性 #gluten是蛋白質 補充:造成血糖高的是麵粉裡的碳水化合物
網myth碎碎念 太多不一定好 有個很有智慧的人常說:【沒有東西是越多越好的,除了錢】 就連 #好的膽固醇 HDL也是這樣。 很多人就覺得HDL是越高越好的,但今天這篇就打了個臉。 這是JAMA新鮮出爐的研究報告,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發現HDL太多的人,心血管疾病患者(coronary artery dicease)的死亡率反而會比正常水平的HDL的人來的高。 正常範圍= 40~60 mg/dL (1~1.5 mmol/L)的,死亡率是11.26% 太多 = 80mg/dL (2 mmol/L)以上的死亡率是16.86% 目前是發現了有這個關係,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則還沒有答案,這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當然,不免俗的提醒一下,如果低於正常水平,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樣是比較高的。 #胆固醇 #心脏病 #好胆固醇 === 有人問我是不是偷別人的圖,我才發現原來右下角有小紅書的水印,
網myth碎碎念 大可不必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一個marketing 手法,故意寫到這樣密密麻麻,引一些像我這樣吃飽太得空的人去嘲笑或是說嘴,進而提高曝光度和加深消費者印象, 但我們就先排除這一個可能性,來聊聊【賣】產品和【買】產品的人的心理, 賣的人,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東西好的,所以一定是希望有什麼好東西,就一定要寫出來, 但是蛤,其實消費者不一定會去看,要記得【less is more】,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一個強項,一個主角,其實就夠了,太多反而讓人記不住, 除非你的訴求就是要給人【一整個密密麻麻的SB(super badass)產品】的印象。 . . . 買的人,這只是一個汽水,所以很多人會跟著一起笑,但如果是換成一種什麼都有,有病治病沒病壯陽,恨不得把元素週期表都全部抄進去的仙丹保健品的時候 很多人就不是那麼理性了。 這時候就容我提醒你一點,一個產品才多少容量?就算容得下這麼多好東西,那每一種好東西的含量又有多少?就那一點點點點,你覺得會有效果嗎? 記得,【有沒有?】和【有多少?
網myth碎碎念 誰信誰上車 不看其他的,就隨便選一個,比如【腎臟病】,【西瓜】其實也算是高鉀食物,腎臟病患一天的鉀只能攝取2000mg左右,而西瓜100g的鉀含量是120到300mg左右,所以腎臟病患也不能吃太多西瓜。 有人可能會想,“2000mg很多啊,西瓜才頂多300mg,還差很遠咧~” 其實這2000mg是所有食物一起算的,而且西瓜很容易吃很多,所以這種建議是很危險的。 #痛經那條的黑糖我覺得是硬硬加進去的 #上次我有位顧客就是便秘喝多多蘋果汁結果便秘變更嚴重了 #紅葡萄的紅色是花青素不是鐵質
網myth碎碎念 錯誤觀念 看到不少人會嫌說,現在的女人太過嬌貴了,以前的女人身體比較健康,不會有這麼多冬瓜豆腐,也比較堅強,不會一點事情就唉唉叫。 但我實在告訴你們,任何一種形式的難產,不論是古代和現代,發生率都是差不多的, 而你沒有聽過以前的女人生個孩子有這麼多冬瓜豆腐,那是因為你的歷史不好,加上倖存者偏差survivalship bias。 . . . 現代醫學直接救了很多媽媽和寶寶的命, 要不然,在【古代】,胎位不正、出血過多、子宮外孕、營養不良,這些在現代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事的事,一個弄不好就是2條人命,你連考慮保大還是保小的機會都沒有。 【倖存者偏差】,就是有機會順產的自然都是沒有遇到難產的媽媽,就算是難產的生死關頭救回來的媽媽,壽命也都比那些難產過世的媽媽們長。加上人類是善忘的,尤其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更是忘得特別快, 如此久而久之,就會讓人有一種【以前人生孩子很容易】的錯覺,殊不知,那些不容易的已經是早早的走了,殊不知,就算是古人也視生孩子為鬼門關走一遭,從來沒有一個頭腦正常的古人覺得生孩子是真正的容易。 . . . 當然,我們都知道,生孩子很容易這句話並不是真的在說生孩子很
網myth碎碎念 新聞謠言 我之所以又會去上網看那麼多垃圾資訊,就是因為我記得這個謠言我之前看過。 所幸這一篇沒有桶裝水那篇這麼麻煩,因為只要你一search【一家三口 西瓜 中毒】,就直接會出現2017年搜胡的【謠言粉碎機】,直接就說這個是謠言。 然後呢,搜胡這一篇的謠言粉碎機呢,其實是“參考”2014年,【月半談網】的內容。 . . . 然後蛤,搜胡在2017年發了那篇講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中毒的謠言粉碎機,2022年6月30號,他們又發了一篇一家三口吃隔夜西瓜中毒的“新聞”, 這之後,某國的、台灣的、我國的、連鄰國新加坡的各大小報章,加上一些內容農場也陸續的“報導”了這則“新聞”。 而各大媒體講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白鹿視頻】,有些媒體還講【根據白鹿視頻“報導”】 但你知道嗎? 白鹿視頻只是一個33萬粉的【抖音號】,這則所謂的“報導”只是一個放了很震撼的音樂、配兩張模糊不清的小朋友住院的照片、加上幾行字、29秒而已的短片罷了。 媽耶~這東西真的可以稱為新聞?這樣的內容輸出有資格稱為報導? . . . 只不過嘛,這個“
網myth碎碎念 新聞不一定是真的 這則新聞很火,但是我點進去看之後,再花一點時間在網上繞了一圈,我發現,這很可能一開始只是農場文,也就是這兩夫婦和醫生都是編出來的,是假的。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下,各位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也讓身邊的人知道,為什麼有寫時候上了報紙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 . 首先,我國的各大報章報導這個“新聞”,是因為台灣的媒體(三粒新聞)在今天報導了這個“新聞”,內容基本就是一樣的,總之就是“參考”的, 而我一路來就有說,【台灣的新聞不是新聞】,所以我就繼續再看下去,然後發現他們應該也是“參考”中國的搜胡網上2天前的“新聞”,只不過搜胡的標題更厲害,加了一句【醫生:無知害人不淺】, 而某國的資料網億新聞,是早在2022年2月報導過這一篇,然後更早的2020年2月網億劍康也有發表了這一篇。只不過那時候這兩夫婦還不是90後,而是【80後】,然後這間中這“新聞”在各個某國的新聞網頁有發布,只不過內容總會變來變去, 比如一開始沒有講他們喝了幾年,只是講常喝,之後變成喝3年發生肝癌,現在進化成喝5年肝癌, 還有,內文的“看點加強”
網myth碎碎念 理論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的,理論上像電影那樣,只要找到吸恐龍血的問題,抽出dna就可以複製出恐龍了, 但現實是恐龍的dna的提取和完整性也是個問題,因為dna會降解,就算是琥珀中的恐龍血中的dna也一樣,所以現有技術是沒辦法複製出恐龍的。 而號稱從琥珀中提取出了dna而被邀請成為豬玀公園電影的顧問的科學家,他的提取已經被證明是實驗污染造成的。 . . . 很多神奇的產品,在現實中都是賣理論罷了 是啊,理論上vit E是可以抗氧化,抗氧化就=抗老化,也就=抗癌, 但現實是,vit E有用的效果只到抗氧化那步罷了,後面的抗老化和抗癌都是想太多。 而且,理論上自由基是越少越好, 但現實是,自由基其實跟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有關係,理論上你把體內所有自由基去除掉,你可能死的更快。 . . . 沒錯,理論上幹細胞是可以分裂成任何一種細胞, 但現實是,你的幹細胞是哪一種幹細胞?怎樣使用這些幹細胞?是誰的幹細胞?你要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條件來刺激他分裂成你要的細胞?都是你需要考慮的問題。 而且,理論上只要找到條件了就可能又好又簡單又不會排斥又像原裝的, 但現實是,目前真的幫助的到的器官,寥寥可數。而且就算
網myth碎碎念 生食衛生 生吃蔬菜呢,並不是營養不營養的問題,而是食品衛生安全的問題, 你想像一下這一群蛋直接生吃下去會是什麼樣的體驗。 煮過呢,就不一樣了,就算我剛直接吃下去,這些就只是protein罷了。 #不過我還是沒吃啦 #食物最重要的是吃了沒問題 #營養是其次的其次的其次
網myth碎碎念 不要小看食物中毒 很多人覺得,食物中毒而已嘛~拉肚子吐一下就完了嘛~ 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人是撐不過這拉一下吐一下的。 類似被小看的問題還有感冒和舊冠,當然,死亡風險可以說是很低,但如果跟中馬票一樣那麼準,來一個萬分之一的中獎,那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食物中毒 #預防勝於治療 #不要小看任何東西 ===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711841702210003&id=108713149189581報導原鏈接
網myth碎碎念 補充品的效果 熱騰騰的研究報告出爐,結論很簡單,就是【美國預防服務工作隊】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給出的建議是: 1,vit E或beta carotene對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預防不僅沒有效,而且還【有害】 2,multivitamin則是【沒有用】。 如果想看簡單版本的分析,可以看 @卖药佬 的,如果想要詳細一點的,可以看林慶順教授的。連結我都放在下面。 兩位都解釋的很清楚了,而我寫這篇是說說我的想法。 . . . 1,如果你有上過我的課,你會發現我最不推薦吃的東西就是multivitamin,我在課程中可能還會建議其他的補充劑,但唯獨就是不會建議去吃multivitamin。 因為multivitamin有2個問題,一,他看起來什麼都有,但其實並不完整,有些成份可能會【很低】,二,他因為很多東西,所以並不能【針對性】的去給缺乏某個營養的人做補充, 所以這報告出來,有些人就很不爽,就說multivitamin本來就有作用的,尤其對飲食做不到均衡的人【特別有意義】
網myth碎碎念 有人說... 遇到的: 他:Guava的vit C比orange多,是最多vit C的水果,對嗎? 我::Guava的vit C確實比orange多,但是不是最多的, 我:最多的是卡卡杜梨,含量是1000~5000mg/100g,guava是228mg/100g,離最高還有一段距離。 他:你的資料哪裡來的? 我:食品資料庫food database 他:資料庫的就一定對嗎?你不覺得這有一點死讀書了嗎? 我:那你的這個資料是哪裡來的? 他:以前聽講的 === 我理解很多人很喜歡把questioning science is science掛在嘴上,但是為了質疑而質疑並不科學蛤。 #證據等級 #永遠都是別人聽講的最可信 #vitaminC === 順帶一提,orange 是 53mg/100g,確實稱不上高。
網myth碎碎念 吹產品 很多人在吹的時候,很喜歡講因為他們賣的這些東西太有效了,所以醫院和醫生都抹黑和抵制它們,因為只要用了就可以不用吃藥了,藥廠就賺不到錢了, 其實蛤,如果真的是這樣,把這些東西給醫院賣不就好咯? 而且我還看到他們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舒緩腰酸背痛,提高睡眠品質,淨化血液,全身排毒,什麼都能幫得到,只差幫你生孩子了。 其實,你們也不用擔心用了這個神奇的東西後,病人全部都好了,藥就賣不掉了。 反正把進貨價格×10來賣就好了嘛~一下子賺一大筆,好過幾塊幾毛錢的藥這樣慢慢賺你一個幾十年,是不是? 再來放醫院賣又有醫院和醫生背書,那些只相信萬惡的醫療系統的無知民眾一定會乖乖埋單的,又不用擔心讓我們這些吃飽太得空的闢謠人士kacao,幾好? #以前有一個開center裡面的人全部叫我爸爸的也是類似的玩具 #可惜秦始皇那年代沒有這玩意兒不然他就長生不老了 #我很想說願者上鉤但這東西還真的有不少人來問 === http://xhslink.com/GZPaTh至於藝人代言不靠譜產品這件事,我怎麼看?
網myth碎碎念 黃豆的氨基酸是完整的嗎? 這要看你怎麼詮釋【完整】, 如果你的“完整”是所有必須氨基酸【都有】,那黃豆確實是都有, 如果你的“完整”是所有必需氨基酸都有,而且都【很豐富】,那黃豆就不符合資格。 . . . 來學一個營養學的基礎概念:#限制氨基酸 (limited amino acid),意思是【一種食物中沒有或是很少的某一種或某幾種必須氨基酸】, 通常是植物來源的食物會有限制氨基酸,動物來源基本都是【又都有,又豐富】。 呵呵,所以還是那句話,【有沒有】和【有多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黃豆是全部必須氨基酸都有,但是其中有幾種是很少的, 這幾種是methionine、lysine、threonine,其中最少的是methionine,所以如果你要單單吃黃豆來補充所有必須氨基酸,營養是跟不上的。 所以站在營養學角度,黃豆的氨基酸並不算完整。 . . . 但也不需要擔心你吃很多黃豆而缺乏那幾種氨基酸(尤其素食者),你只要米類、堅果類、豆類,食物都有常吃,就不會缺乏了, 因為不同種類的食物之間的限制氨基酸是互補的,比如:黃豆比較少的,
網myth碎碎念 vit c 的攝取量 這一篇統一回答一下昨天比較多人問的問題: 【給孩子或給自己吃了超過的量,會怎麼樣嗎?】 這裡你要理解多2個概念,建議量和上限攝取量。 === 建議量(RNI=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s),就是最安全+人體所需的劑量,也可以視為人體大概就只能吸收這麼多, 所以那些說建議量是沒有考慮到生活習慣和飲食不正常造成的消耗所以應該要吃超過建議量多多的人,你們多慮了,這些本來就考慮進去了的。 超過建議量基本不會有事,連過量中毒拉肚子的可能性都很小,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的排泄物會比較貴,同時有研究發現超過1000mg,加上少喝水,就有可能提高腎結石可能性, vit C的建議量是70mg。 . . . 上限攝取量(UL = Upper Limit),就是超出這個量,就有可能會有中毒現象,比如拉肚子,同時,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就會更高, 【有人會講,拉肚子就是排毒嘛,哪裡是中毒呢?那麼你食物中毒會拉肚子,你覺得是排毒?還是中毒?】 vit C的UL是2000mg,特別留意,小朋友的UL更低。 【營養素不是錢,不是越多越好的】,所以建議還是最低限度是控制在上限
網myth碎碎念 vit c的建議量 這兩天有不少網友來問我,有醫生講vit C的攝取量是5000mg一天,跟我講的為什麼不一樣? 這個嘛。。。我又不是他的蛔蟲,我怎麼知道為什麼,要知道為什麼的話,你們要問他本人, 問他“為什麼衛生部講是70mg一天,你講5000mg一天?” 這樣就夠了。 或是你不要問他也可以, 可以問問西醫公會Malaysian Medical Association,網路上有電話號碼,打去問他們“為什麼這位醫生講vit C是吃5000mg一天?而衛生部是建議70mg一天?究竟誰才是對的?” 我想很快會有答案的。包括那個醫生是不是真的醫生,我想應該也可以直接得到答案。 #基礎知識還是要有 #來來去去就講諾貝爾得主講的 #諾貝爾獎得主萬能的咩 ps:再提醒一句,營養師和醫生是不同的專業蛤 === https://www.facebook.com/....../pfbid02r1NfV26H1Nc5isV......oh~有人講,70mg是建議量,只是建議你這樣吃,不是講一定要這樣吃,不過嘛,當初別人問那“醫生”的時候,也是問說vit C的“建議量”是多少的,
網myth碎碎念 大麻雞 如果你要便宜的雞,那就只能 #密集養殖,密集養殖就會遇到傳染病的問題,有傳染病問題,就需要用到抗生素, 用了抗生素,就有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有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後就有製造出 #超級細菌 的問題, 順帶一提,養殖業用的抗生素還有一個功能是【投放小量抗生素可以讓動物長得大一點重一點】,會有這個效應的原理目前沒有一個定論,但很可能跟腸道菌失衡有關(腸道菌失衡,就比較容易肥胖,人也一樣), 所以,如果你不想要有用藥的問題,那你就只能選放養的雞, 放養的確實更安全,但第一個問題就是【貴】,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可能用貴的價錢買到【假的】放養雞。 . . . 曾經我有帶一位台灣的朋友來認識本地的雞農(有規模的),他是做給動物吃的益生菌的,雞吃了免疫力也會比較好,營養吸收比較好,雞蛋和雞肉的品質也會比較好, 但是走了一圈,沒有一位雞農敢嘗試,你想,益生菌罷了,人也會花大錢去吃的東西,給雞吃反而不敢了, (我個人也有給過一個專出口到外國的農場,建構一整個養黑水虻的system來做到減少雞的排泄污染的建議,不過他們聽說這是給雞吃昆蟲的幼蟲,就退縮了,對,你沒有看錯,他們不敢給雞吃蟲) 這裡有個
網myth碎碎念 吃油會增加體重? 眾所周知,我是有教人吃油的,別誤會,不是前布長那種拿來喝的方式,而是【淋在食物】上吃,當然,這個建議也不是受前布長的啟發,因為她還沒有當布長的很久之前我就已經在這樣建議了。 這樣吃油的方式也不是什麼獨創秘方,你看過意大利人吃橄欖油你會以為橄欖油不用錢,而我們華人本來就有豬油撈飯的飲食方式,很香很香~ 會這樣建議是因為我國大眾普遍缺乏【好的油脂】,所以用這個方式來補充,可以很快的解決很多因為油脂缺乏帶來的缺乏症。 . . . 有一位學員來問我,他說吃了幾天橄欖油後,體重上升了1kg,問我要怎麼辦? 我在課程內已經回應了,但我覺得這很有教育意義,所以單獨拿出來講一講。 這跟我“幫”營養師協會做“補充”的情況一樣,這次也要運動到【7700大卡=1kg】體重的營養概念。 . . . 要增加7700kcal,才有機會胖1kg,所以,我們以1g 橄欖油 = 9 大卡來算,要吃到7700大卡大概要吃到856ml,這已經比1瓶普通包裝橄欖油還多了(10天吃一瓶多,很狂蛤~). 假設他吃了10天,那就是每天額外吃【85.6ml】,才有機會達到7700大卡,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以下的文是Shi Nee營養師撰寫 食物中毒 最近在印尼超級500羽球大賽當中 大馬球員接近20位都食物中毒 也包含了其他國家的選手也有同樣的情況 酒店裡到處都是可見蟑螂 而且還出現在餐廳裡 簡直就是太噁心了 很多時候身為消費者的大家 一定要觀察餐廳的乾淨程度 畢竟再好吃的食物 没有了最基本的衛生 其實也等於垃圾 輕則嘔吐,肚痛,腹瀉 重則會危害生命 食物會受到污染有分成3大類 Physical hazard 也就是你看得到的 例如例如說頭髮,石頭,蒼蠅大便,釘書機的釘,塑料,煙烟等等 Biological hazard 就是一些細菌,寄生蟲,病毒,霉菌等等 Chemical hazard 就是一些清潔劑,殺蟲劑,重金屬等等 長期服用的話會導致慢性中毒和慢性疾病例如癌症 這些危害可導致超過200多種疾病問題 從最輕微的嘔吐,腹瀉到癌症 聯合國把6月7日設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 World Food Safety Day 以提高大家對於食品安全的意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網myth碎碎念 假科普 滿天飛 榴蓮季節看來是到了,這種假知識假科普又滿天飛了,隨便拿個比較搞笑明顯沒有審過稿的來看看,就知道這些假知識假科普要的只是流量, 知識什麼的,都是浮雲。 #90趴的人是看都沒有看就share了 #帶腦上網 #別人講什麼你就信什麼
網myth碎碎念 正確運動飲食習慣 營養師協會的新聞稿,這個【料】用的非常傳神蛤, 理論上來說,減去7700大卡確實可以減去1kg,但是想要一周減掉1kg,就勢必每天至少減少1100大卡的熱量, 標準的做法就是新聞稿寫的:控制飲食+運動, 但是蛤,我們算飲食減少600,運動消耗500好了, 整天要減少600不是太難,就是少煎炸油膩,不要只吃大量澱粉吃到飽,基本就可以了, 但是500大卡的運動,就要1小時的慢跑了,是要有運動量的1小時蛤,最低限度心跳要維持在130下/分鐘, 這對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是高難度的要求。 . . . 所以,對於剛剛想要減重的朋友而言, 我們一般是建議【慢一點】來,比如一個禮拜減少3500到3800大卡,一個禮拜減【半kg】,其實也很棒了的, 做法就是1kg版本的一半,飲食的控制,煎炸油膩的少一點,飯每餐減少半碗,運動做半小時開始,大概也就是每天減少700大卡左右, 如此一來,要達成目標相對簡單,要養成習慣也比較容易, 不然一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下就叫他去每天跑1小時,第3天他就會覺得“算了啦,肥一點又怎樣?”“不減肥我是20年後死,現在再跑下去我等下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