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myth碎碎念 補充水份喝水還是飲料? 先說結論,這篇圖文報導的【內容】基本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標題】。 內容說的那些牛奶裡面的礦物質、乳糖、脂肪、蛋白質確實是可以讓水份沒有那麼快排出, 但是這個研究並不是用來研究什麼飲料可以【更解渴】和【更補水】, 而是計算這13種飲料的beverage hydration index (BHI) ,我們可以翻譯成【飲料水合指數】,或者叫【飲料保水度】 BHI是計算哪一個飲料停留在人體比較長的時間,但目的並不是看他解渴不解渴,而是簡單來說,是看你喝了哪一個飲料之後,會【比較少去小便】。 這跟【解渴】和【補水】是不同的概念。 . . . 然後,飲料的BHI的意義,其實也不是用在普通人的【日常】身上的, 而是用在比較難喝到水的職業 (比如醫療人員和運動員)、老年人和無行為能力者等,才比較有意義。 為什麼是他們? 就是因為他們平常或是在特定狀況時比較難喝到水,或是如果小便次數增加,對他們而言是會造成不便甚至困擾的。 實際應用就比如運動員喝的運動飲料,運動飲料含有電解質,所以比喝白開水更能保水,也更少上廁所。
網myth碎碎念 火箭發射 如果你有看轉播,你會發現現場是歡呼的(基本上看起來懵逼的只有Elun一個),為什麼?是全場歡呼Elun 的財產縮水?還是在場的各位都買了火箭爆炸? 其實,這個發射不成功,它也一樣是很有意義的,很簡單的來講,就是讓他們可以從失敗中學習, 而且,火箭在爆炸之前,還有一些你在嘲笑火箭爆炸的報導中不會看到的東西: 1,禮拜一原本就要飛了,結果推進器出問題,所以延後發射, 2,昨晚的發射,在火箭沒辦法達到預定速度,火箭艙沒辦法分離的時候就已經失敗了, 3,本來到這邊就停了,但發射團隊調整飛行軌道,讓火箭在天空上面轉了3圈多,最後才啟動自爆程序, 這些動作,都提供了團隊很多的數據,為了下一次的測試打下更好的基礎。 他們在歡呼的是這個。 而且這次測試本來失敗的機會就很高,大家本來就都有心理準備了。更現實的說,如果這次完全成功,那就是賺到。 . . . 如果你是做研究的研究人員,你就能明白,要一次就成功,基本是運氣很好才有可能,在這之外,任何一個失敗其實都可以是改進的上升之階,哪怕是最後你得出的結論是某種作法不可行,那你也證明了這是不可行的,而不是想和講罷了。 尤其是當你研究的是
網myth碎碎念 聊天 『各位就不用教我不理他了蛤~我就是因為不能不理才會講這麼多,不然第二個問答的時候我就已經結束話題了,不論他們回什麼。』 他:“我有xxx問題,oo成份我可以吃嗎?” 我:“可以” 他:“為什麼可以?有研究證明可以嗎?” 我:“你看過科學家發表研究證明太陽真的從東邊升起的嗎?” 他:“我又不是做研究的,所以我問你啊” 我:“我就是做研究的,所以我跟你講沒問題可以吃啊” 他:“所以我問你有沒有研究啊~” 我:“沒有人會做這種研究啊” 他:“沒有這種研究你還又能確定可以吃?” 我:“沒有研究發表太陽從東邊出來的,那你覺得太陽從哪裡出來的?” 他:“這不一樣,這是常識啊~” 我:“xxx可以吃oo也是常識啊” 他:“有研究證明這是常識嗎?” 我:“有研究發表太陽從東邊出來嗎?” 他:“我怎樣會懂?我又不是做研究的” 無限鬼畜loop #媽耶 #我也不會了 #徵集可以讓這種人開竅的方法
網myth碎碎念 魚油是不是不飽和脂肪? 不知道是誰想的天才文案, 但按照USDA的數據,魚油(保健品)的飽和脂肪大概是20%,所以魚油並不是100%的不飽和脂肪, in facts,基本上除非特別去製作,不然一般食用油、食物中的油、保健品的油,都是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的混合, 因為自然界就是這樣混合的,所以也不存在【老師,請問什麼食物是飽和脂肪食物?】的這種問題,因為任何食物都是飽和脂肪【高或低】的比例差別罷了,而不會是100%飽和脂肪或100%不飽和脂肪, 比如苦茶油是10%,橄欖油是14%,豬油和棕櫚油是40~50%,椰子油是95%的飽和脂肪。 . . . 不要聽到飽和脂肪就怕,因為飽和脂肪也是一種天然油脂,重點在於你有沒有吃過量,過量才會有傷害, 什麼才是過量? 按照AHA美國心臟協會的建議,是不超過每日熱量攝取的6%,也就是吃了2000kcal的人,不超過120kcal的熱量來自飽和脂肪,所以對一般人而言也就是可以吃到13~15g的飽和脂肪,也就是說,你可以吃30g的豬油,15g的椰油也都是安全的(這還沒有算飲食中的其他飽和脂肪,但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AHA對飽和脂肪的執著是最最最嚴格的,日常飲食
網myth碎碎念 間歇性斷食 這個研究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有問題的是把這個研究的結論講成是【間歇性斷食】的結論的人, 研究確實發現,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只吃一餐,跟一日三餐的人比,最高多出30%的早逝風險,其中大部分跟心血管疾病相關。 這樣看,好像是在講間歇性斷食, 這篇研究雖然是2022年發表的,但其實他們的數據來源是1999年到2014年之間的美國人,那時候間歇性斷食還沒有流行,所以這一個研究主要探討的並不是間歇性斷食,而是沒有吃早餐或是一天吃太少的營養不良狀況造成的早逝風險提高。 (也該好他們用的是2014年的資料,如果是2019年之後的,那些喵喵黨又要來講是因為喵喵造成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增加了) . . . 其實整體來說,研究的討論有提到,一天只吃一餐的人,多數為年輕男性,較低受教育程度、較低收入、抽煙、酗酒、較高的體力勞動、攝入的熱量較低、飲食的品質也較低。 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因為一天只吃一餐,或是沒有吃早餐的人,普遍社經地位比較低,他們可能並不是為了健康才這麼做的(然後弄巧反拙),只吃一餐是一個附帶現象,而不完全是原因本身。同時,生活中的其他習慣也有可能是造成早逝的原因。 而這也是告
網myth碎碎念 真的有意義嗎? 這一個研究似乎在媽媽群有一點炸鍋,然後就蠻多人傳給我看。 其實一開始我也是覺得這應該就是內容農場的垃圾內容,但還好我有找原文來看的好習慣。花了點時間來看,而且是抱著有點找碴的心情來看,我發現他們的研究沒有太大問題,所以這個結論沒有太大問題。 有問題的就是一些霉體的斷章取義和危言聳聽。 簡單來說,這篇研究的試驗設計沒有什麼問題,數據沒有考慮周全的部分他們也有做出相當合理的解釋。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一篇的研究結論是【可信的】。 . . . 只不過我要特別強調,可信,是因為他們的研究設計沒問題之下得到了這個結論,我們可以作為參考,但並不代表這可以直接作為一條飲食建議。 這兩者是有差別的。 很簡單的道理,對小孩身高的影響,並不只是跟媽媽的飲食有關,還有用藥習慣、寶寶出生後的營養狀況、還有父母雙方基因的影響。這麼多的因素,對比一個孕婦喝咖啡對4到8歲小朋友身高的影響(因為標題沒有寫,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成年後的身高),我是覺得變數太大了。 而且他們研究中也說,他們還沒有全然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有推測是咖啡因可能會降低胎盤的供養量,但沒有完全確定。 所以確實可能有影響。但是,咖
網myth碎碎念 威爾剛 偉哥(威爾剛)可能連你的另一個頭也可以一起照顧。 因為有顧客家屬是阿茲海默症(老人癡呆症)患者,就問我需不需要去買來吃,然後給我看這個報導。然後我找到了研究的原文,這是去年12月發表在Nature的研究,蠻新的。 . . . 簡單講一下,研究的做法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比對723萬人,追踪6年,發現有吃偉哥的人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低了69%(真是應景的數字)。 所以作者判斷偉哥有作為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的潛力。 注意,目前還是【潛力】的等級,真的要作為正規用藥,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研究才行。 而且,這不是單純的臨床試驗,而是用保險公司的資料回推的,所以這723萬個樣本,想當然也都是男人。所以對女性是不是有幫助也不能完全確定。 【不過看原理應該是對女性也有幫助,但目前還沒有確切報告】。 而且,偉哥自己本身也還是有一些不良反應的,比如心臟病猝死的可能性提高。 (所以這是一款很成功的研發失敗的藥物,因為它原本是作為心臟病藥物開發的,結果發現對其他器官有很多很棒的好處,唯獨對心臟問題沒什麼幫助,還可能有害。) . . .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如果你是本來就有吃偉哥的
網myth碎碎念 仙人掌零食 顧客:仙人掌好嗎? 我:如果你是說觀賞植物,那仙人掌不錯,好養,不用一直澆水。 . 顧客:我是說仙人掌對健康好嗎? 我:如果是說仙人掌果,或是火龍果(yup,火龍果是仙人掌科的),那就是一種水果咯,無所謂好不好。 . 顧客:我是說仙人掌的產品對健康好嗎? 我:如果是說有仙人掌萃取物的產品,那仙人掌萃取物就是植化物的一種,而植化物普遍都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我碩士時,隔壁的實驗室就有學長是研究火龍果皮萃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的,效果確實不錯。 . 顧客:只是抗氧化而已?沒有其他的? 我:抗氧化還不夠啊?你還要什麼? . 顧客:比如抗癌,殺癌細胞。 我:基本上就算有相關研究,也普遍是細胞實驗,而細胞實驗並不能代表人體體內的環境,也不能代表吃下去的效果。 . 顧客:那那些賣產品的跟我講吃了癌症會好,是騙人的咯? 我:呵呵,你覺得咧? . . . 回答完,我去把朋友去韓國回來帶給我的手信仙人掌零食從櫃子裡翻了出來,打開,放進嘴裡,
網myth碎碎念 狗寶 這粒東西叫狗寶, 其實跟 #箭豬棗 是同一類東西,只不過這顆是狗身體裡面拿出來的, 這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照片,也就是說這以前是宮中之物, 所以,這類東西,貴是可以理解的,他從以前就很貴。 但前提是必須要是真的才值得那個價錢。 . . . 我國確實有箭豬棗的相關研究,主要就是消炎抗氧化之類的效果, 了解了這一點,就能知道,它們以前就很貴,也不是因為有神奇療效,而是因為少。 #現在貴則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仔細看你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這裡就不講太清楚了 ps:為什麼我不講清楚?要講一半講一半那樣?你猜猜看?
網myth碎碎念 吃glutamine會害人? 有人私信來,說我建議癌友們吃glutamine是害死人,是誤導大眾,會祖宗十八代爛光光(這是什麼新型的詛咒?),然後傳了一張圖來,講是台灣藥師公會的資料,【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鄭鴻鈞】講不能吃,吃了會死更快,我台灣畢業的,為什麼不知道。 然後問我是不是拿了雀巢這個大牌子的錢, 然後我就找到那個藥師公會的網站,看了全文,笑出了豬叫。 . . . 那張圖確實是新北市藥師公那邊來的,但是這只是【截圖】了一部分,因為下面就有【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正旭】和【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的講解, 其一,那個研究講的是【針劑】,也就是注射的,而一般台灣的醫院,還有我的建議都是【口服】,這本來就是2個不同的做法,不能相提並論, 這時候可能有天才會說,“注射和口服都是到體內啊,有不一樣嗎?” 那把【打肉毒桿菌毒素針】和 【直接吃肉毒桿菌毒素】,都是到體內,一個可以美容,一個可以殺人,一樣嗎? (我本來想用懷孕做例子,但考慮了0.03秒,還是算了) . . . 其二,
網myth碎碎念 可卡因比成癮色情片更嚴重? 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我們做個比較就好了, 【可卡因】成癮的症狀是: 情緒容易激動、精神緊張、容易焦慮、過度自信,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人變得sensitive,喜怒無常, 最長遠的影響是讓頭腦的【自然獎勵機制】的失效,簡單來說就是越來越難自然的快樂起來,這是真的影響了大腦,沒有吸就快樂不起來。 除了影響大腦,可卡因還可能會影響你的基因。除此之外,常使用可卡因還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敗血症、猝死的風險。 . . . 那麼,【色情片】呢? 色情片成癮的症狀,醫生說的是健忘和快速失去記憶(這兩個放一起講是不是廢話?)、易怒和情緒容易波動(易怒不就是情緒容易波動?) 醫生也說,甚至還會造成腦部損傷,臨陣失去性慾。 這看起來跟自然獎勵機制有一點關係,但並不是從頭腦方面影響獎勵機制,而是上癮的人需要比較大的外部刺激才可以獲得快感,因此會尋求更強烈的性愛體驗,那可能就會有其他的傷害,但這個就扯很遠了。 我是不知道醫生這樣比有什麼意義,因為兩者根本沒什麼可比性。 . . . 至於關於頭腦損傷的說法,我再去找了一下(免得錯怪好人), 確實有一篇德國的研究,在調查了64位21到45歲的男
網myth碎碎念 澄清事件 其實這篇我不是很想寫的,因為基本很少人有興趣,內容又複雜,單單是在腦內構思要怎麼寫就已經花了我一個小時,寫完又花了我2個半小時, 但想到這個霉體報導的部分一定會被那些反苗苗瘋傳,然後中文霉體也很可能會瘋狂轉載,然後一定也會有人來問我,然後一定會有人想用那篇東西來打我的臉為我創造流量。所以我還是趁早寫一寫好了,等他們來了直接放link就好。 . . . 10月14號,波斯頓大學(BU)的團隊發表了一篇研究,主題是探討【Spike protein 在SARS-CoV-2 BA.1病毒中致病和抗原行為中所扮演的角色】, 原本,這又是一個枯燥的標題和沒人關心的研究, 但是作者們在preprint版本裡面提到了一段話:【Omicron S-carrying virus inflicts severe disease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80%】(攜帶了這個S蛋白的Omicron病毒會造成嚴重症狀,並把死亡率提高到了80%) 這一下就炸鍋了。 . . . 先是在社交網站(應該是tweeter)有大量討論,然後就是霉體開始跟進大肆報導(新聞的來源都是網友
網myth碎碎念 Svante Pääbo 每年的諾貝爾獎出來之後不久,就會有冒用得獎者名義的產品跑出來割韭菜,比如細胞自噬作用、酵素的發現、缺氧誘導因子、免疫療法、端粒效應、生理時鐘、石墨烯等等的發現者都”被代言“了各種神奇的產品, 比較特別的是偉哥的發明人,他們是真的以自己的名義分別代言了不同的產品。 而今年這一位,應該就比較難”被代言“了。 . . . 他的貢獻是【確立了古DNA的萃取、純化、定序的技術,開創了古遺傳學領域,為研究現代人提供了基礎】(據我粗淺的了解是這樣,如果有說錯,還請各位大佬不吝指教) 簡單來講,就是他發現了現代人類(智人)的祖先跟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有過基因交流(交配產生後代),所以我們現代人體內,有一定比例的基因是來自已經滅絕的其他人種的。 這個發現有什麼用途和意義嗎?值得拿諾貝爾獎?而且還是一個人獨拿? 意義其實很重大,因為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研究我們現代人的起源,比如【非洲起源論】,然後也能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研究現代人的傳染疾病。 用途方面,我舉個例子,得獎者Svante Pääbo在2021年有研究過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的基因,發現到在某一基因片段含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的人,
網myth碎碎念 都是牛奶的問題? 有朋友來跟我講,有一個新的研究指出:【每天吃超過1000mg的鈣質會增加癌症死亡的風險】,然後講,鈣質的來源就是牛奶,所以這再次證明了牛奶是會殺人。 我請他傳那篇研究給我看看。這次速度很快,啪一下的那種,想必是有bear來。 就在我看着那個研究的時候,他語帶洋洋的說“而且啊~研究還有講,鈣質吃多了還會造成很多副作用,比如造成鈣質沉積在關節,造成痛風、關節炎,還會累積在血管,造成血管鈣化,最嚴重還是會造成老人癡呆症。” 我正眼都不給他一個,問道:“那骨質酥鬆呢?這個研究有講補充鈣質會造成骨質酥鬆嗎?” 他更高興了,“沒有。但這個研究講,吃了1年,骨質才增加0.6到1.8%,這個數字太小了,根本就不能預防骨質酥鬆”,可惜他沒有尾巴,不然他的尾巴現在會轉到跟電風扇那般快。 . . . “高興完了?那我來了蛤~”我推了一下眼鏡。 “其實你講的那個增加0.6~1.8%是在哪裡寫的?我整篇報告都沒有看到這個數據咧~而且如果這個數字是真的,那他也是【增加】呀,一邊承認它有增加,
網myth碎碎念 單寧酸可以抗舊冠病毒嗎? 確診舊冠的人越來越多了,雖然每天的確診人數都只剩下千多兩千,但事實上是覺大部分人都是中了也沒有上報的那種,再加上某些某國的某都最近也傳出要封城了,多少還是會引起一些人心惶惶, 人心惶惶就有可以賺錢的空間,早上就看到一個廣告,是說某種野生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因為含有非常高的單寧酸,還有科學家的研究證明單寧酸不止可以殺癌細胞,還可以殺舊冠病毒。 難怪,這陣子一直有人問我中了舊冠可不可以吃那個動物體內的東西。 . . . 其實,【就算】單寧酸真的有那個效果,那你就吃圖片中那些富含單寧酸的食物就好了,而且把買那個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的錢拿來買一lori那些食物,應該都還有剩。 . . . 再者,那個證明單寧酸可以抑制舊冠病毒生長的研究確實存在,但他們一樣是做細胞實驗(in vitro)罷了,你單單只是用【吃】的,是基本沒有用的, 就算有用,也應該是因為你吃了那些的食物,他們除了單寧酸,也還有很多其他的營養。是其他的營養照顧了身體的健康。 順帶一提,單寧酸其實也是一種 #反營養物質,吃多一樣會阻礙一些營養的吸收,比如鐵質。所以就算那個動物體內挖出來的東西裡面的單寧酸真的那麼高含
網myth碎碎念 睡眠不知會導致肥胖? 4月發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告,【睡眠不足,會造成一個人吃的更多,多餘的熱量又會優先以內臟脂肪的堆積起來,從而造成肥胖】。 為什麽會有這個效果(比如為什麼是優先儲存內臟脂肪而不是皮下脂肪,為什麽會想要吃更多),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機轉理論,但總之就跟代謝有關。 有趣的是,研究中有提到,睡眠不足並不會造成代謝下降或上升,我覺得這有一點爭議, 因為眾所周知,如果睡眠不足,血壓是會上升的,這理論上會造成代謝率提高,而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如果睡眠不足,代謝率會下降,但是這份報告中發現的是能量消耗沒有變化。 所以這一點(代謝不變)我有所保留。而我是代謝會上升那一派的。 . . . 總的來說,我們確實也可以說,充足的睡眠是可以幫助減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生機會。 所以不要熬夜,要充足的睡眠,加上睡眠的時候最好是不開燈(之前有研究發現開燈睡覺會提高胰島素阻抗),都是對健康有幫助的行為。 然後這一個研究主要的對象是19到39歲,但也不禁讓我懷疑,小朋友睡不夠,是不是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但因為找小朋友來,只給他們睡4小時,然後跟睡9小時的小朋友比,這是很不人道的,所以也就沒有小朋友
網myth碎碎念 太赫茲 【以下內容講到的太赫茲,是一種波,而不是一個產品或牌子】 太赫茲、兆赫茲、THz、Teraherzt、兆赫輻射,都是指同一種東西,沒錯,他也是一種 #輻射 ,只不過是一種非電離輻射。 他是波長在1mm到0.1mm,頻率在0.3到3 THz的一種 #電磁波,就像圖中show的,他是介於紅外線到微波(對,就是微波爐的那個微波)之間的一種波,廣義而言,也是一種 #遠紅外線。 (所以那些遠紅外線襪子內褲床單,也可以叫做太赫茲襪子內褲床單) . . . #紅外線 和 #微波,都跟【熱】有關係,那他們是怎麼作用的? 很簡單,紅外線是產生熱的時候射出的波(比如你燒東西,就會產生紅外線),而微波是讓水分子震動然後互相【摩擦】,以此產生熱能。那麼,他們有改變水分子的結構嗎? 答案是:【並沒有】,在這裡的水頂多只是變成水蒸氣,但水分子的結構還是一樣的。 所以你就想,
網myth碎碎念 科學研究還可信嗎? 先說這個造假的研究本身,是不是如一些報導講的那樣:【我們跟阿茲海默症的戰爭被耽誤了16年】? 其實 #不至於,因為這個造假的科學家也不是這個領域金字塔頂端上的權威,類似的研究也不是只有他做而已,他造成的最大傷害“只是”讓以他的“發現”為基礎來做研發的【一款】新藥永遠不會成功,並浪費了幾十億美金。 (主流研究的是Aβ40和 Aβ42,他造假的是Aβ*56,看號碼就知道這是不同的東西,了解到這裡就夠了。) 只不過,雖然不至於被耽誤了16年,但考慮到那些浪費掉的經費和人力被分到他這邊來了,耽誤了5、6年我覺得還是有的。 . . . 這件事情其實本來沒有鬧大,但是在經過一些有心人士 #加油添醋 之後,就變成了這個造假的人很重要,震驚了全世界,整個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被拖了16年的光陰的一番景象。 我一開始看到相關報導也是這樣想的,但仔細了解之後才發現沒有那麼誇張。 所以,這依舊還是某些人博紅、霉體炒作之下,才讓人有“哇~科學哪裡還可以信的哦~”“今天跟你講有用,明天跟你講沒有用~”“什麼P研究?等著明天被打臉吧~”之類的錯覺,屬於常規操作了, 不如你把頭抬起來,放眼四周看一看?哪一
網myth碎碎念 細胞實驗 首先,各位先了解,這只是 #細胞實驗,實驗人員把4種肉骨茶湯加在養了肝細胞的培養皿上,然後肝細胞死掉了,所以這些肉骨茶有肝毒性, 有常看我的分享的讀者就知道,細胞實驗和人體實驗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直接下這個結論就是有問題的。 但這種錯誤的結論很常見,那些滿地的某某仙丹可以殺癌細胞,可以殺病毒的實驗也是這種等級的實驗罷了。 所以各位要記得,這種拿肉骨茶淋肝細胞的實驗結論不靠譜,那種拿仙丹淋癌細胞的實驗結論也是不靠譜的。 然後其實同一個邏輯我們也可以這樣做,只要把肉骨茶湯淋在癌細胞上,癌細胞死了,這個研究就立刻變成【喝肉骨茶治療癌症】了。 . . . 好唄,接下來的內容比較無聊,屬於我對於作者的做法的推測,有興趣可以看看,沒興趣的話你這裡就可以點贊分享了。 好,來了蛤, 這篇研究會被大肆報導,是因為提到了【肉骨茶】,我覺得這是故意的。 因為如果我是要做草藥相關的研究而已的話,那我直接用草藥包就好了,不需要特別強調是肉骨茶。 英文媒體對這位教授的採訪中,有特別提到,這研究是在Victoria的一名女性在有服用清血藥的情況下吃了肉骨茶發現肝損傷後進行的。還有提到另一位在Ad
網myth碎碎念 衛報 是會,研究結果是男性會減少2.3年,女性1.5年,然後就有人講,才這一點點,也好拿來講? 只要講是【美國研究】,然後扯到【早死】,就一定會有很多人看,尤其是那種只看標題就可以發表一大串偉論的酸民,這些都是流量。所以這篇才會被各大新聞網轉載。 但其實,這一篇的實際價值也不小,只不過並不為一般大眾所理解,所以雖然這篇很多人看,但作者原本想要傳達的概念,我覺得基本不可能傳達出去。 . . . 其實什麼叫做【食物上桌後再另外撒鹽】? 難道是我們吃炒麵,還要另外加鹽?我們沒有這種傳統吧?那這有什麼好講的? 非也, 這是因為,研究的50萬人樣本來自【英國】,英國人吃什麼最多?【Fish & chips】,上桌後的炸魚薯條是可以另外再撒很多鹽的。 所以這研究作者是以這一結論來建議大眾要控制鹽的攝取量,再多了一個研究證明了吃太多鹽會縮短壽命。 . . . Oh順帶一提啊,這研究的作者LU QI其實是中國人。 你可能有看過【一周吃3次辣,可以降低14%死亡率】的新聞,這個研究也是他有份做的, 他就是一位營養學家,現在是學校教授,
網myth碎碎念 太多不一定好 有個很有智慧的人常說:【沒有東西是越多越好的,除了錢】 就連 #好的膽固醇 HDL也是這樣。 很多人就覺得HDL是越高越好的,但今天這篇就打了個臉。 這是JAMA新鮮出爐的研究報告,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發現HDL太多的人,心血管疾病患者(coronary artery dicease)的死亡率反而會比正常水平的HDL的人來的高。 正常範圍= 40~60 mg/dL (1~1.5 mmol/L)的,死亡率是11.26% 太多 = 80mg/dL (2 mmol/L)以上的死亡率是16.86% 目前是發現了有這個關係,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則還沒有答案,這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當然,不免俗的提醒一下,如果低於正常水平,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樣是比較高的。 #胆固醇 #心脏病 #好胆固醇 === 有人問我是不是偷別人的圖,我才發現原來右下角有小紅書的水印,
網myth碎碎念 大麻雞 如果你要便宜的雞,那就只能 #密集養殖,密集養殖就會遇到傳染病的問題,有傳染病問題,就需要用到抗生素, 用了抗生素,就有抗生素殘留問題,也有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後就有製造出 #超級細菌 的問題, 順帶一提,養殖業用的抗生素還有一個功能是【投放小量抗生素可以讓動物長得大一點重一點】,會有這個效應的原理目前沒有一個定論,但很可能跟腸道菌失衡有關(腸道菌失衡,就比較容易肥胖,人也一樣), 所以,如果你不想要有用藥的問題,那你就只能選放養的雞, 放養的確實更安全,但第一個問題就是【貴】,第二個問題就是你可能用貴的價錢買到【假的】放養雞。 . . . 曾經我有帶一位台灣的朋友來認識本地的雞農(有規模的),他是做給動物吃的益生菌的,雞吃了免疫力也會比較好,營養吸收比較好,雞蛋和雞肉的品質也會比較好, 但是走了一圈,沒有一位雞農敢嘗試,你想,益生菌罷了,人也會花大錢去吃的東西,給雞吃反而不敢了, (我個人也有給過一個專出口到外國的農場,建構一整個養黑水虻的system來做到減少雞的排泄污染的建議,不過他們聽說這是給雞吃昆蟲的幼蟲,就退縮了,對,你沒有看錯,他們不敢給雞吃蟲) 這裡有個
減肥 我需要減肥嗎? 以下是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那天在商場聽到一個銷售員在推薦他家的產品 給一位身材比較大的朋友 我路過的時候這個朋友情緒比較激動 他說:“為什麼我需要减肥? 我那麼可愛~“ 還不忘撒個嬌 看著他這麼自信的份上 我看了他多兩眼 一不小心撞到前面的柱子 他竟然跟銷售員說:“你看我還迷倒了人家呢~” 我馬上溜之大吉 我太難了…. 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漂亮的地方 不管是胖還是瘦 只要自信没有人會說你不好看 那什麼樣的人才需要減肥? 以健康的角度的話 當然是要看你的BMI 體重/身高2 如果超過24.5kg/m2 那就要開始注意了 但是這不代表全部 因為體重包含了脂肪,肌肉,骨骼,水等 所以要更準確知道自己是重什麼 可以用一些測量的機器 雖然不同的機器,不同款式,不同牌子 側出來的可能會有所差距 但是不會太多 我們主要是有個大概的概念知道你的身體情況就好了 還有一個方式是量腰圍 男生最好不要超過90cm 女生最好不要超過80cm 超過了就是屬於過胖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問題 但是就是很多的困難阻礙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都知道問題到底是什麼 想要還是不想要達到這個目標 我達到這個目標
開燈 開燈睡覺會胖? 以下內容由Shi Nee營養師撰寫: 晚上開燈會導致肥胖? 前幾天我的學生發給我Public Health Malaysia的一個照片 上面寫說開燈睡覺會提高肥胖的機率 甚至有可能增加5公斤 看到這個文其實我是抱著懷疑的心態 因為我們知道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營養素不足,食物的種類不均衡,荷爾蒙的問題,運動量少,壓力大等等 再怎么說也不會輪到晚上開燈會提高肥胖率吧 所以我就看了它附上的論文 也看了原來有不同國家也做過這樣的研究 每一個論文的結果都是一樣 都顯示晚上如果開燈睡,或者房间有電視,電腦或者手機的人 肥胖的機率比睡覺的時候沒有光線來得高 這是為什麼呢? 燈光其實會壓抑我們的退黑激素 一個很重要的荷爾蒙去調節我們的晝夜節律 簡單來說就是告訴我們晚上要睡覺了 白天要起來了 如果這個荷爾蒙被打亂了 那就會影響到我們的代謝 從而導致肥胖 那敵人我們常知道的一些荷爾蒙例如說 瘦體素,胰島素,葡萄糖,皮質醇等等 這些也會導致我們肥胖 研究也表明晚上的燈光會促使宵夜和 影響睡眠的品質 動物和人體的實驗研究 研究證實了晚上燈光的照射會改變我們進食的時間 這也是導致體重上升和肥胖的問題 可
齋戒月 齋戒月 以下內容由ShiNee營養師撰寫: 那天在Tv2 的你怎麼說節目分享了關於齋戒月的飲食 雖然到最後有偏了一點去斷食 但有一點我️應該有講到斷食這件事是個人的選擇 其實真正是有專業的醫療團隊去做這樣的實驗 來研究到底斷食有沒有好處 可不可以幫助減肥之類的 但是畢竟這些都還只是存在與動物的實驗當中 人體實驗還沒有很多的數據 所以當時没把這件事情說清楚 那其實我準備的題目他没機會問到 那我就在這裡繼續補充吧 其實在齋戒月的時候 穆斯林不吃不喝而且還要守很多戒嚴 這一點我真的很佩服 他們把椰棗kurma 當成了這個月的聖品 因為他的營養價值很高 不仅有很高的糖分可以迅速補充能量 而且還有其他的礦物質 讓一整天都斷食的他們補充流失或者被消耗掉的營養 那椰棗也是先知穆哈默德鼓勵信徒在開齋的時候吃的一個食品 慢慢的科技研究越來越發達 人們才發現到這個椰棗的好處 但如果開齋的時候沒有椰棗怎麼辦呢? 他們會使用其他的水果當替代品 例如說同樣高升糖指數的榴蓮,乾葡萄等 那椰棗雖然他的好處很多 但畢竟他的升糖指數是非常高的 所以一份量來說 1份的水果相等於3小粒的椰棗 或者两大粒的椰棗 擔心有的人